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奧托·克倫培勒 的原始碼
←
奧托·克倫培勒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奧托•克倫佩勒.jpg|200px|缩略图|右|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br> [https://kknews.cc/news/4m2zxqg.html來源出處] [https://i1.kknews.cc/SIG=1prk8do/5680003149n8nr7qr7s.jpg 原圖連結]]] '''奧托·克倫培勒''' (也翻譯為'''奧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1885年5月14日生於[[弗羅茨瓦夫]],1973年7月6日逝世於[[蘇黎世]])是猶太裔德國[[指揮家]]、[[作曲家]],晚年獲得[[以色列]]國籍。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 也是位[[作曲家]],他寫有6部交響曲、9 部弦樂四重奏、1部小提琴協奏曲、5部歌劇、100多首歌曲,並著有《回憶馬勒》等書。<ref>{{cite news|title=唱片推薦|你不可錯過的克倫佩勒巔峰現場|url=https://kknews.cc/news/4m2zxqg.html|accessdate=2019-03-65|newspaper=每日頭條 }}</ref> ==簡介== 1885 年克倫佩勒出生在[[德國]]的布雷斯勞,曾就讀[[法蘭克福]]的霍赫音樂學院及[[柏林]]的施泰倫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 克倫佩勒1906年在布拉格首次登台指揮,後被指揮家兼作曲家馬勒看中,第二年,經過馬勒的推舉,他正式擔任了布拉格德意志歌劇院的常任指揮。隨著他的藝術活動的逐漸擴展,他逐漸成為一名非常有才華的年輕指揮家及知名度也越來越大了。 1910年至1913年,他在漢堡歌劇院中擔任了三年指揮,之後又在許多城市的歌劇院中擔任指揮。1931年,克倫佩勒又擔任了柏林國家歌劇院的常任指揮,上台以後卻因猶太血統而遭迫害。1933年納粹上台後,他被強令解除了一切職務,這使他逃往美國,到那裏指揮[[洛杉磯]]交響樂團。在[[美國]]的時候,他演出的重點是德國古典音樂,如貝多芬,勃拉姆斯和馬勒的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克倫佩勒重返歐洲,他先於1947年擔任了匈牙利布達佩斯國立劇院的音樂指導與常任指揮,然後又在1951年擔任了[[英國]]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後來改建為新愛樂樂團之後,他又親自擔任了該團的團長和常任指揮,並一直任職到了1970年。從這以後, 85歲高齡的克列姆佩勒移居到了以色列並加入了以色列國籍。 1973年,克列姆佩勒以88歲的高齡在[[瑞士]]的[[蘇黎士]]病逝。 ==婚姻== 1919年他與女高音[[:de:Johanna Geisler|約翰娜·蓋斯勒]]與結婚。1920年3月22日,他們的兒子[[:en:Werner Klemperer|威爾納·克倫培勒]]出生。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指挥家]] [[Category:作曲家]] [[Category:德国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奧托·克倫培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