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威权主义 的原始碼
←
威权主义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威权主义</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fdaa72108ef7af28e02006ea12796db0_720w.png?source=54b3c3a5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5%A8%81%E6%9D%83%E4%B8%BB%E4%B9%89&src=tab_www&correct=%E5%A8%81%E6%9D%83%E4%B8%BB%E4%B9%89&ancestor=list&cmsid=bb7a2b5f82cb6a795f3cc4d76ec27847&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0#id=f715dbb9f5b3739828edae4473736dff&currsn=0&ps=53&pc=53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指政府要求人民绝对服从其权威的[[原则]],而不是个人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政府]]上的威权主义指权力集中于单一领袖或一小撮精英。威权领导者在行使权力时常不考虑现有法律而任意,公民也通常无法自由竞争的选举来替换之。 不少打压反对派政党或其他替代政治团体与权力争夺与统治集团的自由是有限或不存在的,独裁政权都是如此的。对于威权政体或权威政体(Authoritarian regime)来说,有关于设立反对党或其他政治组织不是有限不然就是根本不存在,[[威权]]主义因而站在民主的对立面。 在不同学术领域如新闻学、行政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威权主义概念的中文专业用词或有差异如独裁主义、集权主义、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权威性格、威权性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威权主义 外文名称; Authoritarianism 又称; 威权政体、[[相对独裁]] 兴起于; 20世纪80年代 =='''产生背景'''== 威权主义概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二十世纪后期东亚及东南亚的政治精英主张,威权政体会比民主政体在经济上更能取得成就,此主张主要认为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马来西亚都曾是威权政体而同时经历了经济的快速成长。当然也有威权政体无法促进经济成长的反例,1941年后欧洲的西班牙、2014年的缅甸及津巴布韦,都是经济表现糟糕的威权政体。但是在威权政体下,政府不同程度上允许甚至鼓励民间的经济活动,这也被认为是从威权过渡到民主的一个重要条件。 =='''特点'''== 内容; 一般指依靠各种行政手段、法令、军警以控制[[国民]]言论、结社、集会等自由之政府。一些人或组织寻求将他人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并不顾及获取共识,这个政府所控制的国家会是不自由、不民主的。权威主义一词也被用来形容这种人或组织的个性和管理风格。在权威主义的国家中,国家权威渗透到公民生活的各方面,其中很多方面根据其他的政治观来看,都应属于个人[[自由]]的范围。权威主义的程度不同,甚至非常民主和自由主义的国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权威主义的一面,例如在国家安全问题上。 ①威权主义政体(或威权政体,威权政治,威权主义)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内涵是:在民主的外壳下,以威权的手段取得政权、治理国家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既不同于民主政体,也有别于独裁政体,既有某些民主的成分,又有对集权的强制。 ②威权主义政体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存在的时间大致是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其中,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期是两个高潮。 ③威权主义政体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不但出现于欧洲,也出现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般是指社会经济基础还不强大的国家走向发达的一种政治上的过渡形态,即通过强制性的政治整合维持秩序和稳定,以达到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④威权主义政体一词的使用丰富了国家政治史研究的视野和内涵,使对[[国家]]政体形式的定位更加具体和准确了。但是,由于各国情况的不同,威权政体并不能涵盖民主政体以外所有的政体形式,就是威权主义本身也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和形式,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特点; 虽然极权主义政体和君主专制通常都是广义的独裁或权威政体,但实际上君主制有明显不同于现代权威政体的地方,极权主义只能算是在某时代或地方的特殊化权威政体。 有学者说法是极权主义或君主专制更偏重于对于领袖的个人崇拜,前者是真正的独裁政体,后者则是君权神授或政教合一的制度,常以世袭的方式固定下来。而权威政体只是一党或军政府的专政。权威政体相对于极权主义而言,权力有限;而相对于民主政体而言,则缺少责任感。 传统认为极权政体是有意把[[社会]]上的凝聚力集中在国家层面上,所以经常有破坏国内公民社会的行为,例如鼓励国民检举家人的异端思想,并且国家介入所有的社会活动,而不只限于打击执政者的政治对手。所以社会主义常被认为有利于极权主义,而权威主义较少对经济事务控制,并接受外国的投资者的对本国的影响。 而在意识形态方面,部分威权政体的国家常常利用民族主义作为凝聚人心巩固统治者自身权力正当性的手段。 以"台湾"为例,"威权政体"大多是指由蒋氏父子两人领导的政权,即自1945年台湾光复至1987年宣布解严之间统治台澎金马的"中华民国政府"。对于一战前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政体或二战前的日本(1889~1945),则接近传统意义上的君主专制向权威主义的二元君主制过渡。 =='''主要种类'''== 现代不同威权主义国家的运作形态存在很大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保守型 二元君主制:例如摩洛哥、科威特等 个人独裁统治:例如马拉维 激进型 神权统治:例如霍梅尼时期的[[伊朗]] 通过意识形态控制社会的军人政权:例如阿尔及利亚 军政型 军事政变直接上台的政权:例如尼日利亚 军人/文官交替执政:例如智利、[[埃及]] 盗贼型 统治国家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获取个人财富:例如马科斯时期的菲律宾<ref>[https://www.zhihu.com/topic/19765891 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返回「
威权主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