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嫌隙 的原始碼
←
嫌隙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嫌隙</big>''' |- |<cente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90930/c11506c935f34d82ba8fb144f23ae38f.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m.sohu.com/a/344436528_12019779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big>嫌隙<big>'''拼音xián xì,也作"嫌隟", 意思是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隔阂]]、[[仇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嫌隙<ref>[http://xh.5156edu.com/html5/88408.html 嫌隙解释和意思]</ref> 拼音 xián xì 基本意思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纠结嫌隙 来源 《三国志》 ==解释== 亦作"嫌隟"、"嫌郤"。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恶感]]、仇怨。 ==出处==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仇隙》:"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於是彼此嫌隟大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两个半生来岂有些嫌隙。"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庄公曰:'州吁素好弄兵,今既行篡逆,必以兵威逞志。郑、卫素有嫌隙,其试兵必先及郑,宜预备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却说楚令尹斗越椒,自庄王分其政权,心怀怨望,嫌隙已成。自恃才勇无双,且先世功劳,人民信服,久有谋叛之意,常言:'楚国人才,惟司马伯嬴一人,余不足数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柴以为嫌郤尽释,不复作防。" 马南邨《燕山夜话·》:"宋代的刘攽,就因为生平最爱嘲笑别人,以致引起当时像王安石那样的当权人物的极大不满,造成很深的嫌隙。"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嫌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