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官位 的原始碼
←
官位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官位.jpg | thumb | 300px | 官位 <br>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ye2z59a.html 原圖鏈接] ]] '''官位'''(Official position) *官位元,是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古代官位元[[等級]]即古代官職,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 **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 **明清改州為府,稱統知府。 *日本的官位律令制下的中央官制以二官八省為基本體制。 **在天皇之下,置有擔當朝廷祭祀的神祇官與統括國政的太政官(二官),太政官之下實際的行政置八省分擔。 *中國的律令制中,皇帝集權,並在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輔助皇帝。 **相對上,日本的律令制(二官八省)是天皇與各省之間代理天皇處事的合議體,特徵是設置太政官。 *二官八省以外其他的監察行政組織的弾正台及宮中等負責守衛的衛府(衛門府、左右衛士府、左右兵衛府)由天皇直轄管理(まとめて、二官八省一台五衛府)。 **此與「官」是指「役所的事物」,與現在的用法「辦公室職員」有所差異。 ===古代中國的官位等級概述=== *一.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 *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 **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 **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 *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 *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曆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 **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二.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 **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 *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 *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 *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 *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 *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 *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 **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 **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 **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 **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 **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後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並未給太子講過課。<ref 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history/ye2z59a.html | title= 中國古代官位等級的細緻劃分 | language=zh | date=2018-09-21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潛江往事 | accessdate=2020-11-26}}</ref> ===韓國的尚宮是甚麼官位=== *提調尚宮-權力最大,掌管宮中所有尚宮、內人,各個宮殿均有提調尚宮,但是,通常以大殿的地位最高,提調尚宮則類似朝廷中領議政一樣地位的尚宮,取得此資格都要年功為上品以上的資料,人格高尚,學識要夠才能領導以下尚宮內人,因此,年紀都比較大… *副提調尚宮(阿里庫尚宮)-負責內殿庫房,擔當貴金屬、銀器、瓷器、綢緞等出納的尚宮,地位僅次於提調尚宮。(就是跟在提調尚宮後面的那一位...) *待令尚宮(又稱至密尚宮)-主要是分發到國王大殿、王妃殿或是王太妃殿以及東宮殿等地方,望文主義,就是最重要場所最嚴謹地方的尚宮,負責王室寢殿起居一切生活的尚宮。 *保姆尚宮-負責養育東宮、王子與公主、翁主的尚宮,這些王親貴族都以「阿只」稱呼之。 *侍女尚宮-侍候皇上、皇后、太后、皇太子的尚宮,她和至密尚宮不同,至密尚宮是從小就開始培訓經過考試才可以成為至密尚宮,而侍女尚宮則不用。 *監察尚宮-宮廷內經常奉皇上命令的尚宮,例如閱讀書籍史書,謄寫文章,大小宴會陪在左右,前導,承引,侍衛等,並可糾察下品內人女官業務。 *特別尚宮(又稱承恩尚宮)-宮女經國王臨幸後,會搖身一變成為特別尚宮,管理她的人不是提調尚宮而是王妃。她並不是真正的妃嬪也不是宮女,在宮女做事的地方沒有什麼實權,地位相當尷尬,但她卻是提調尚宮、最高尚宮以及尚宮們碰不得的人!特別尚宮只是個慣稱,並無牒紙! *氣味尚宮-負責檢查食物好壞和香氣的尚宮,崔尚宮就是氣味尚宮。 *退膳尚宮-處理膳食的最後一道程序的地方,這個地方除了負責該處所的尚宮、最高尚宮、上贊內人可以進來之外,其餘人等不能進來,這個就是<大長今>中韓尚宮的職責! *針線房的、洗衣間的尚宮,地位就比較低了 *負責教育新進內人的訓育尚宮以及負責產室的產室廳尚宮……等。 *內人則依照負責的事務區分為(針房)(繡房)(寢房)(燒廚房)(生果房)(洗踏房)(洗水間)等職稱。 **內人約在4~5歲的時候就進宮,以少女見習女官的身分開始學習。 *至密為4~5歲、針房和繡房為7~8歲,其餘約為13~15歲。 **越是需要長期見習受訓的工作,越是要從年幼的時候進宮學習。 *4~5歲便進宮見習的內人最有可能成為至密內人,因此尚宮(導師姮娥)會直接帶領養育,一一教導傳授。 *進宮15年才能行冠禮(考試)成為內人,如果,說4~5歲進宮的話,就是19歲;成為正式內人之後,還要再過15年才能取得尚宮牒紙(假髻)。所以,想成為尚宮至少也得到35歲到45歲才有可能。一旦成為尚宮,除了有個人生活居所外,還可以帶侍女入住,待遇甚佳。<ref name="痞客邦">{{cite web |url=https://kelly520996.pixnet.net/blog/post/27406860 | title= 大長今裡的官位??. | language=zh | date=2013-09-18 | publisher=痞客邦 | author=陳專員 | accessdate=2020-11-26}}</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官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