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家 的原始碼
←
家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家</big> ''' |- |<center><img src=https://imgservice.suning.cn/uimg1/b2c/image/ykM1yiyNracllV8HEgO3EQ.jpg_400w_400h_4e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707308/12078195280.html?safp=d488778a.13701.productWrap.156&safc=prd.0.0&safpn=10007 来自苏宁官方店铺的图片]</small>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 jiā</big>''' |- | align= light| '''书名''': 家 '''又名''': 激流 '''类型''': 长篇小说 '''作者''': 巴金 '''出版时间''':1933年5月 '''成就''':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八位 '''开本''': 16 |} <p style="text-indent:2em;">'''《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p style="text-indent:2em;">《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p style="text-indent:2em;">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 成书过程 == <p style="text-indent:2em;">《家》也是巴金在哥哥李尧枚的鼓励下写的,1929年7月,[[李尧枚]]自川来沪看望巴金,谈了家庭里的种种事情,气愤而又苦恼。巴金告诉他,要写一部反映大家庭生活和家中男女青年不幸遭遇的小说。大哥即表支持,后又写信来大加鼓励:“你要写我很赞成,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我现在向你鞠躬致敬。” <p style="text-indent:2em;">这使巴金大受鼓舞,抱定心志创作《家》,不负“我一生中爱得最多而又爱我最深”大哥的殷切期望,让大哥早日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中解脱,“读到我的小说,也许会觉悟,也许会毅然地去走新的路”。 <p style="text-indent:2em;">李尧枚在信上说:“《春梦》(即以后的小说《家》),我很赞成;并且以我们家的人为主人翁,尤其赞成。我自从得到《新青年》书报,读过以后,我就想写一部书来,但是我实在写不出来。现在你想写,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他还鼓励巴金不要怕,说:“《块肉余生》(即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过于害怕就写不出来了。”<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74284/16b67yK3Gpq-IjGfZAkgEzw_6gq1IqNQJale6mrH7AiI2QXtUrk1rM9VRLpziR9xA-l7UD7WykIRkd414Nl7-66ofu-DbGOQZNPZ10jtC-8Sqfv1 巴金为家族和大哥创作了《家》,新浪新闻]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而故事中的高觉新的形象更是以哥哥李尧枚为原型塑造的,然而可惜的是,才写到第六章时,接到家里来电,大哥终因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服毒自杀]]了。 巴金悲痛欲绝:“万不想大哥连小说一个字也没有能读到。”“没有挽救他,我感到终生的遗憾。我只有责备自己。”李尧枚的死,更坚定了巴金早日写好《家》的决心:对那吃人的封建制度,我一定要用全力打击它!《家》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版时,巴金写了序[[《呈献给一个人》]],这“一个人”正是他的大哥李尧枚。 == 作品影响 == <p style="text-indent:2em;">《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 <p style="text-indent:2em;">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p style="text-indent:2em;">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2003年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74284/89a2xF_sMHnahB6f0Xfdo6BPk7XNytcShAQiPgu74Vkrtoylw5wEL71Bs7_y3gLb1e2IkBzWwT8BaQZMhXJmxDvbXJ70ZBBazQ 越剧《家》亮相国家大剧院 改编自巴金同名小说,华夏经纬网]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2013年11月25首次与观众见面。《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74284/f251Jft_wuaNcanr9rL41G5baJTqjVzYSV3OUFXxt8TwWCMCfel1voME9zZJ6Qzu-S4bEoGVcCjzFnl-aHua-F6YTLgelD-xjKkpmytYIGzsGg_E5u6KNmg94W0 巴金名著《家》被改编成歌剧搬上歌剧舞台,央广网]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74284/632bqTu7MvMEoqjvab0xxLXB9cC1uYQ6-f9t-JR5wEfTVBeLbvxODOSnj5FQaKC3guQWsIog9Va3vTvViFbRvRWpASpBRJ-sMJi8dksoaVPApZvWLmo9YpYs217o1noCer1MHEM3Xlg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教育部] </ref> == 作者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波及成都,巴金阅读《新青年》等杂志,受到新思潮的熏陶。1923年,巴金离开家乡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附中。1927年远赴在[[法国]]创作了处女作[[《灭亡》]],发表时使用笔名“巴金”。1928年底回到上海,主要从事创作和翻译。1929—1937年,创作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74284/d039b8K-E5uzsVgLVjxMuGj0w5pPaSvWJ3JMnR-hn72fcQZb4WBusMvdeWaLwUit41o66mKSAG4FpT9lT2bRlsSvJclWwMfAss-d3FORTsxk2b49x50 巴金和他的《激流三部曲》,中国作家网] </ref> (《家》《春》《秋》)等中长篇小说,有力地奠定了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抗战爆发后,巴金积极投身于抗战文化工作。主要作品有《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中长篇小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任《收获》杂志主编。从1978年开始写作《随想录》,对“文革”进行反思。2005年10月在[[上海]]去世,享年101岁。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827 中國小說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