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小俄羅斯 的原始碼
←
小俄羅斯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小俄羅斯'''<br><img src="https://thumbs.dreamstime.com/z/%E5%87%8F%E9%80%9F%E7%81%AB%E7%AE%AD%E7%9A%84%E6%A0%B7%E5%BC%8F-%E8%80%81%E5%9C%B0%E5%9B%BE%E5%B8%82sankt%E5%BD%BC%E5%BE%97%E6%96%AF%E5%A0%A1%EF%BC%8C%E4%BF%84%E7%BD%97%E6%96%AF%EF%BC%8C%E8%80%81%E6%AC%A7-6846685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cn.dreamstime.com/%E7%BC%96%E8%BE%91%E7%B1%BB%E7%85%A7%E7%89%87-%E5%87%8F%E9%80%9F%E7%81%AB%E7%AE%AD%E7%9A%84%E6%A0%B7%E5%BC%8F-%E8%80%81%E5%9C%B0%E5%9B%BE%E5%B8%82sankt%E5%BD%BC%E5%BE%97%E6%96%AF%E5%A0%A1%EF%BC%8C%E4%BF%84%E7%BD%97%E6%96%AF%EF%BC%8C%E8%80%81%E6%AC%A7-image68466851 圖片來自dreamstime]</small> |} '''小罗斯'''或'''小俄罗斯'''(Малая Русь或Малороссия、Мала Русь,Μικρὰ Ῥωσία)是[[俄罗斯]]及[[俄语]]历史上曾使用的一个政治和地理术语,指二十世纪前囊括如今[[乌克兰]]大部分的一片土地。因此,俄语衍生词汇“小俄罗斯(的)”(малорyсский)也被普遍应用到与该区域相关的人、语言和文化上。 在1917年革命事件之前,与当地的[[乌克兰人]]身份相比,该地区的精英人士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小俄罗斯”身份的追随者。在[[俄罗斯帝国]]<ref>[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361620 俄罗斯帝国],books</ref> 崩溃,乌克兰的领土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后,这个词在日常交流中被淘汰。目前当使用此词汇时会产生一个贬义的内涵,意指那些很少或根本没有民族意识的乌克兰人。该词汇在否认乌克兰(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俄罗斯人)之间差异的俄罗斯君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者中间仍然流通。因为乌克兰及其人民在民族/国家意识构建的过程中已经历了七百年,甚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小俄罗斯”也只能被松散地认为是与乌克兰等价的一个词汇。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一术语已经几乎成为一个废弃的词汇,它的不合时宜地使用会被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视为对其强烈的冒犯。 ==小羅斯歷史== 所謂的烏克蘭人民族性和國家性是一次世界大戰當時的敵國(期初是德國和奧匈後來是歐美)純粹宣傳的產物,並非歷史真實存在的客觀事實。俄羅斯帝國時期,並沒有「烏克蘭人」這一稱呼,當時的稱呼,малоросс,中文翻譯為「小羅斯人」,因此後世的一些烏克蘭民族主義者說這是帶有侮辱性的稱呼,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мало一詞這裡是源自希臘文,意思是「中央的、土著的、土生土長的」。因為羅斯文明的發源地是基輔羅斯,所以малоросс的正確意思是「土生土長的本地羅斯人」的意思。 隨著俄羅斯帝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活在[[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統治下的斯拉夫民族希望獨立建國或者併入俄羅斯,尤其在奧匈帝國統治境內的斯拉夫民族就更為不穩。出現很多親俄遊行和希望民族自決的遊行。為此奧匈帝國大傷腦筋,也進行了一系列殘酷的鎮壓。 許多人不知道的事,詩人[[普希金]]的第一個雕像並非是在莫斯科或者聖彼得堡建立的,而是在西烏克蘭的維利奇卡村。但是奧匈也意識到需要從心裡和精神方面下手,於是開展積極的信息戰和教育宣傳工作,其中一點就是人為創造並推廣「烏克蘭人」的概念,意思是住在邊境上的人們。 現代人很少有人知道,現代的烏克蘭語和字母是由Panteleimon Kulish這一個人人為創造的語言。在1890年,奧匈帝國的國務會議上,兩名加里西亞代表公開宣言表示他們不是俄羅斯人,不是малоросс,而是「烏克蘭人」。5年後的1895年,在加里西亞會議正式出現了烏克蘭黨團。也就是說,「烏克蘭人」這一詞第一次正式被公開提出是在奧匈帝國。之後一戰爆發,德國參謀本部和奧匈即將合作推廣這些民族分化概念,藉以打擊和瓦解俄羅斯。 蘇聯革命之後,在1919年,德國東線參謀長霍夫曼將軍曾經對《Daily Mail》說過這樣一番話:「事實上烏克蘭——是我們創造的產物,而根本不是什麼當地人民自己的意志。我創造了烏克蘭是為了可以至少和一部分的俄羅斯達成停戰而緩和東線戰場壓力…」 早在鐵血宰相[[俾斯麥]]在世的時候,他就曾經說過一番話:「俄羅斯的偉大能夠被摧毀的唯一方式只有把烏克蘭跟他分離開來,必須不僅僅是分裂,更要讓烏克蘭和俄羅斯對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只需要從他們的政治精英中尋找和培養一些民眾叛徒,通過藉助他們改變人民的自我民族認知,將一個偉大的民族的意識改變到如此的境地:讓他可以憎恨所有自己的兄弟民族俄羅斯人,憎恨自己的種族並且不會意識到這一點是被人洗腦。這一點做到之後,其他的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了。」 從那以後,直到二戰,德國、波蘭一直持續使用者資助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和幫助宣傳教育的工作。久而久之,民族矛盾和分化也就越來越大。 ==小俄羅斯身份之認同== 小俄羅斯人在當時是烏克蘭人民和精英階層廣泛接受的概念。烏克蘭文學家[[塔拉斯·赫里霍罗维奇·谢甫琴科|塔拉斯·舍甫琴科]]在他1857至1858年的俄文個人日記中,使用「小俄羅斯」這個詞的頻率达17次之多,相比之下只有4次使用到「烏克蘭」一词(在這種情況下,它通常不使用形容詞“烏克蘭的”)。但与此同时在其诗歌中却只使用“乌克兰”一词。俄羅斯/烏克蘭作家[[果戈里]]雖是在烏克蘭出生,但其大半生多使用俄語來創作并且認同小俄羅斯人的身份。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小俄羅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