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崆峒(谭嗣同) 的原始碼
←
崆峒(谭嗣同)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应685.jpg|缩略图|[https://www.163.com/dy/media/T1589010769654.html 原图链接]]] '''《崆峒》'''是[[中国]]近现代作家[[谭嗣同]]写的诗词。 ==作品欣赏== ===崆峒===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ref>[https://www.shicihui.com/shiren/1446.html 谭嗣同 ] </ref>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父继洵,官至湖北巡抚。少年时博览群书,好任侠,喜词章,富于思想。青年时期为父命所迫,曾六赴南北省试,因不喜科举时文,屡考不中。在此期间,他目睹了清王朝统治腐败,益想奋发有为,立志救国救民,故自名“壮飞”。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惨败,丧权失地,群情愤慨。[[谭嗣同]]痛感自己的精力多敝于考据词章,无补于事,决心致力于[[维新变法]]。遂与[[唐才常]]等在[[浏阳]]筹建算学馆,创办新学,并撰文提出变法主张,首开[[湖南]]维新之风。为追求新思想,学习新知识,他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北游访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然科学发生兴趣。在访学中,还遍交维新之士,结识了[[梁启超]],并通过梁进一步了解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观点。<ref>[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qingchaomingren/1051112195561151832.htm 谭嗣同简介 ] </ref> [[谭嗣同]]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谭嗣同]]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旋奉父命,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同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成《仁学》2卷。 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袁佯为应允。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9月21日,政变遂起。9月25日被捕,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时年33岁。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73r8rt8gnt2tc4m.html 谭嗣同 ]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崆峒(谭嗣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