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川剧女司鼓王远碧(赵厚庆) 的原始碼
←
川剧女司鼓王远碧(赵厚庆)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川剧女司鼓王远碧'''<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4282982/pexels-photo-1428298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川剧女司鼓王远碧》'''是[[中国]]当代作家赵厚庆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川剧女司鼓王远碧=== 站在我们面前这位50多岁的女司鼓,身体结实,精神,[[声音]]洪亮,谈吐自如。一头秀发难掩圆实[[红润]]之脸,一对明眸透出登高望远之气。她,就是巴渝民间川剧界的女中俊彦王远碧。 驰骋于川剧场上的好司鼓 就像久经沙场的骁将精通十八般武艺一样,王远碧把川剧锣鼓的各种行头都玩得娴熟自如。尤其是司鼓,更是炉火纯青。她见识了无数的昆高胡弹灯,陪伴了无数的生旦净末丑;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喜剧还是悲剧;无论是上场还是下场,过场还是走场,作为司鼓,她是一位出色的[[指挥]]者,让一帮人聚精会神,耳闻心应,眼到手到,配合默契。 听吧,锣鼓铿锵,丝竹悠扬。随着人物的出现,剧情的起伏,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之中,定能品味出器乐的抑扬顿挫、轻重徐疾。此时,打击乐、吹奏乐便成了唱腔的粘合剂,落板落眼,合拍合声。每次聆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王老师司鼓的魅力,享受着美好的听觉艺术盛宴。 看吧,王远碧活跃于巴蜀大地,亮相于大小剧场。在宜宾屏山川剧团,让同行里手眼前一亮;在沙坪坝文化馆,让观众精神为之一振;在合川、铜梁、大足,让当地群众击节喝彩。尤其是在永川,惊艳了这里的“九洲梨园”。川剧名角、梨园剧团的主持者林森休特意为王远碧搭建了一个台中台,让她端坐中央,玩友班子围坐其下,郑重得连鼓槌都用红绸包扎。只见她浓装艳抹,雍容华贵,光彩照人。她出场从容不迫,自打自唱《思凡》,字正而腔圆,敲金而吐玉,清亮而宛转,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王远碧就是这样,留倩影于各地,响鼓乐于八方,声名鹊起,成为东家请,西家请的当红司鼓。 要问能打多少个川剧牌子,她只能告诉你,牌子套腔,碰啥打啥,烂熟于胸。她一股脑儿为你列举出了一大串:什么【一字】【二流】【园林好】【连黄板】【扑灯蛾】【缕缕金】【乱劈柴】【叮狗虫】【猫眨眼】【牛擦痒】【红衲袄】【一枝花】【二郎神】【月儿高】等等,说到各种牌子,她不徐不疾,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只牌子记得滚瓜烂熟,还要套腔套得快;打出感情,打出氛围,打出气势。外行人听了介绍仍然云里雾里,只是啧啧称赞:这个女司鼓,硬是名堂多呀! 出自于川剧沃土的好苗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远碧这株富有川剧气息的梅花苗子,自有她厚实[[肥沃]]的土壤。话,还得从她的川剧家传说起。 其实,她的父亲王元玉早年只是江津白沙镇的一个普通市民,并非川剧班子里的成员。但是,他对川剧如醉如痴,而且肯学肯练,自然就影响到膝下的五个子女。 大家知道,清朝乾隆年间,云贵川以及湖北一带就兴起了川剧。沿江古城古镇因水陆交集而商贾兴旺,千人拱手百家吆喝之际,川剧演出就吸引了众多戏迷。迨至解放前夕,泸州纳溪的大财主黄三癞子养了三个戏班子跑摊演出,分别到了白沙、立石、吉安。这几个班子还没有来得及回撤,就遇到解放了。后来,这三套班子被新政府接收,居然成了泸州川剧团、江津川剧团、永川川剧团的最早班底(江津的老团长姓王,直到2020年8月才以90多岁的高龄去世;永川川剧团的老戏骨记得最清楚,当时的台柱是陈绍章、罗世珍、田燕茗、黄凤歧、黄素珍、张明镜、云中凤、艾星儒、周国清、鸿雁等人)。江津川剧团老班底在白沙时,激发了王元玉狂热学习川剧锣鼓的兴趣,后来,便有了对子女口耳相授、言传身教的本领。 王远碧小学毕业,便对鼓板、签子、小鼓、二鼓、大锣、大钹、小锣、马锣、等等行头把子心生好奇。她一边领悟剧情,一边琢磨锣鼓,认为这玩意儿太绝妙了:高山流水、风雨雷电、千军万马、喜怒哀乐,仿佛都能从鼓乐声中体现出来。于是,忍不住拿起签子鼓槌,滴滴答答敲上一番,干净利落、清晰优雅,引起了鼓师的注意。永川地区川剧团退休的卿如意老师慧眼识才,经他[[介绍]],初中毕业的王远碧跟班打锣鼓。而独立司鼓,则是在宜宾屏山川剧团。当时,屏山川剧团请了个宜宾川剧团的鼓师,姓侯。侯老师一来发现王远碧很有悟性,司鼓的节奏点子把握精准,二来也因为年事已高,想歇歇脚,便诚心诚意地教她。结果,侯老师一丢手,王远碧便没能甩脱,就这样在剧团一直担任司鼓。后来[[结婚]]怀孕,都在剧团工作;只是孩子即将生产了,方才回到永荣矿务局。此后,便专心做了家庭主妇。 过去,当姐姐的王远碧对弟弟的影响很大;现在,当弟弟的王远文让姐姐倍感[[欣慰]]。王远文与魏明伦同在自贡川剧团,一直担任司鼓。他和刘开逵、鲍小飞、李素梅、谢学兵、陈芋伶、曾宇等人一起,是新世纪崛起的一代艺术家。 热心于川剧传承的好角色 “三吹三打”,粉墨登场。“半台锣鼓半台戏”,念唱做打鼓乐跟。川剧锣鼓别具地方特色,独具[[艺术]]风味。王远碧爱上司鼓这个行当,立志要作川剧艺术的传承者。好在民间喜好川剧的氛围还在,王远碧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商家企业开业、乡村红白大事、官方大型[[活动]],都要请她打玩友(江津人称之为“打围鼓”)。在永川松溉,每年春节和清明节往往会有川剧表演。负责该镇文旅宣传的杨小刚,首先想到的司鼓[[自然]]就是王远碧。[[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现场制作川剧节目,时不时地会出现她的身影。江津油溪川剧协会、江津白沙川剧协会则经常性地请她去打。2020年9月29日江津剧协举办川剧折子、小段演唱邀请赛,各地戏迷都可以报名参加。在开幕式中,最先安排了王远碧打下手,让那些老资格“坐统子”(司鼓)。无论做什么,王远碧都欣然应允,但最终司鼓这个角色,还是选定的她。她认为,请自己的人越多,接触的面越广,川剧锣鼓这门艺术传承得越久,人生的价值才更有意义。<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赵厚庆,中学研究员(教授级),曾任[[重庆]]市永川来苏中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永川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川剧女司鼓王远碧(赵厚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