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巴氏消毒 的原始碼
←
巴氏消毒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巴氏消毒</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38393bc29f234bbd.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34123&sid=5846748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巴氏消毒法 发明者;巴斯德 发明时间;1865年 类别;牛奶消毒法 |} 巴氏灭菌法又称'''巴氏消毒'''法,得名于其发明人[[法国]]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1862年,[[巴斯德]]发明了一种能杀灭牛奶里的病菌,但又不影响牛奶口感的消毒方法,即巴氏消毒法。<ref>[https://www.sohu.com/a/298059560_100271293 “巴氏灭菌法”是怎样灭菌的?今天终于明白了,涨知识 ],搜狐 , 2019-02-27</ref> ==发现历史== [[法国]]的啤酒业在[[欧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会变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咧嘴的粘液,只得倒掉,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1865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进一种化学药品来阻止啤酒变酸。 [[巴斯德]]答应研究这个问题,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体中有一种圆球状的[[酵母细胞]],当葡萄酒和啤酒变酸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它们在营养丰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闭的酒瓶放在铁丝篮子里,泡在水里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既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坏,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这个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场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这种办法消毒的。 当时,啤酒厂厂主不相信[[巴斯德]]的这种办法,巴斯德不急不恼,他对一些样品加热,另一些不加热,告诉厂主耐心地待上几个月,结果经过加热的样品打开后酒味纯正,而没有加热的已经酸了。 ==主要原理==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操作方法==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min。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s-16s,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主要应用== 巴氏灭菌法主要为牛奶的一种灭菌法,既可杀死对健康有害的[[病原菌]]又可使乳质尽量少发生变化。巴氏杀菌不可能杀死所有细菌,它只能将致病菌的数量降低到对消费者不会造成危害的水平。巴氏灭菌法除牛奶之外,也可应用于发酵产品。 ==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1-1895.9.2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个人成就==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四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葡萄酒]]变酸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4)曲颈瓶的巧妙发明和细菌试验证明其不是由腐败的物体产生,而是细菌将物体腐化,打破了牛顿等人长久以来的观点。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 “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个理论上的天才,还是个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1856年至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此外,[[巴斯德]]的工作还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医学贡献== 巴斯德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巴斯德的贡献涉及到几个学科,但他的声誉则集中在保卫、支持病菌论及发展疫苗接种以防疾病方面。 巴斯德并不是病菌的最早发现者。在他之前已有基鲁拉、包亨利等人提出过类似的假想。但是,巴斯德不仅热情勇敢地提出关于病菌的理论,而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令科学界信服,这是他的主要贡献。 显然病因在于细菌,那么显而易见,只有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才能避免得病。因此,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有毒细菌是通过食物、饮料进入人体的。巴斯德发展了在饮料中杀菌的方法,后称之为巴氏消毒法(加热灭菌)。 传染病 [[巴斯德]]50岁时将注意力集中到[[恶性痈疽]]上。那是一种危害牲畜及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传染病;巴斯德证明其病因在于一种特殊细菌。他使用减毒的恶性痈疽杆状菌为牲口注射。 1881年,[[巴斯德]]改进了减轻病原微生物毒力的方法,他观察到患过某种传染病并得到痊愈的动物,以后对该病有免疫力。据此用减毒的[[炭疽]]、[[鸡霍乱]]病原菌分别免疫绵羊和鸡,获得成功。这个方法大大激发了科学家的热情。人们从此知道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免除许多传染病。 预防接种技术 1882年,[[巴斯德]]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同年开始研究[[狂犬病]],证明病原体存在于患兽唾液及神经系统中,并制成病毒活疫苗,成功地帮助人获得了该病的免疫力。按照巴斯德免疫法,医学科学家们创造了防止若干种危险病的疫苗,成功地免除了[[斑疹伤寒]],[[小儿麻痹]]等疾病的威胁。 ==发酵== 1854年9月,[[法国]]教育部委任[[巴斯德]]为里尔工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这时的他对酒精工业发生了兴趣,而制作酒精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发酵。当时里尔一家酒精制造工厂遇到技术问题,请求[[巴斯德]]帮助研究发酵过程,巴斯德深入工厂考察,把各种甜菜根汁和发酵中的液体带回实验室观察。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发酵液里有一种比酵母菌小得多的球状小体,它长大后就是酵母菌。 不久,在菌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又成为新的球状小体,在这循环不断的过程中,甜菜根汁就“发酵”了。[[巴斯德]]继续研究,弄清发酵时所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酵母使糖分解得来的。这个过程即使在没有氧的条件下也能发生,他认为发酵就是酵母的无氧呼吸并控制它们的生活条件,这是酿酒的关键环节。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h311677tdvv|480|270|qq}} <center>你们知道巴氏消毒液的由来</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40 化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巴氏消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