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庙后山遗址 的原始碼
←
庙后山遗址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2345 ima33333333333333ge file copy 23633333333333.jpg|缩略图||[http://s14.sinaimg.cn/mw690/003poEl1gy6ZJVvLkg54d&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ba2f9a270102wb1o.html 来自 新浪微博 的图片]]] [[File:2345 image3333333333333 file copy 237333.jpg|缩略图||[http://s12.sinaimg.cn/mw690/003poEl1gy6ZJVwxIhl7b&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ba2f9a270102wb1o.html 来自 新浪微博 的图片]]] [[File:2345 im33333333333333age file copy 2383333.jpg|缩略图||[http://s4.sinaimg.cn/mw690/003poEl1gy6ZJVx8M2Dd3&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ba2f9a270102wb1o.html 来自 新浪微博 的图片]]] '''庙后山遗址'''<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ba2f9a270102wb1o.html 庙后山遗址],新浪博客, 2010-06-09</ref>位于[[本溪市]]山城子村东庙后山的[[南麓]]山坡上,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靠[[东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 。距今约50万年以上,于1978年被发现。 1978-1980年先后经过4次发掘,出土了古人类化石4件、石制品76件、古动物化石76种,还有少量的骨制品和用火遗迹。其中肿骨鹿和三门马等动物化石具有划时代意义 。被命名为"庙后山文化"。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称"庙后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东北地区早期人类历史的空白","是迄今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考古界称为"[[东北第一人故乡]]",从发现至今,先后有中国、俄罗斯、荷兰、韩国、日本等考古学者和专家30多人,来庙后山实地考察,认为庙后山遗址,在华北与邻近国家远古文化的传播上,具有桥梁作用,是古人类向东北亚、北美迁移的重要据点。 2006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信息 == 庙后山古人类遗址位于本溪市山城子村东庙后山的南麓山坡上,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靠东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于1978年发现,出土人类文化遗物14件和古动物化石76[1] 种,在第五、第六层还出土了两枚人牙和一段幼儿股骨化石。1978-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系统发掘,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肿骨鹿和三门马及76种动物化石,一颗完整的人牙化石及部分石器、骨器,并有炭粒、灰烬等,故被命名为"庙后山文化"。 庙后山洞穴中文化堆积10多米厚,出土了大量的磨制石器和陶器等文化遗物,据考证最早年代距今约40万年以上,约和北京猿人同期。庙后山遗址为研究辽东地区古人类分布和发展以及古地理环境等提供了宝贵资料,是一处颇具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已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8月,本溪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开始发掘 。这次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其范围主要是曾经出土多件人类遗物和多种古动物化石的A洞,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放线划定 。本溪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发掘两个多月来,国家和省市县的专家们已经发掘出各类古生物骨骼、牙齿化石上万件、还有上百件古人类的石制品 。专家们还发现了距今将近50万年可以初步确定为古人类用火的火塘遗址 。 == 参考来源 ==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庙后山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