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庫爾米耶爾戰役 的原始碼
←
庫爾米耶爾戰役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庫爾米耶爾戰役<br>Bataille de Coulmiers</p> |- |<center><img src="https://img.lamontagne.fr/gQF-q_1JOJVfvRFiKcL4PYXkRgkee6j9CAe7ygpMpak/fit/657/438/sm/0/bG9jYWw6Ly8vMDAvMDAvMDQvOTcvMDMvMjAwMDAwNDk3MDM4NQ.jpg" width="280" ></center><small>[https://img.lamontagne.fr/gQF-q_1JOJVfvRFiKcL4PYXkRgkee6j9CAe7ygpMpak/fit/657/438/sm/0/bG9jYWw6Ly8vMDAvMDAvMDQvOTcvMDMvMjAwMDAwNDk3MDM4NQ.jpg 圖片來源 lamontagne.fr] <br> '''名稱''' 庫爾米耶爾戰役 '''日期''' 1870年11月9日 '''地點''' [[法國]][[盧瓦雷省]]的[[庫爾米耶爾]] '''參戰國家''' [[法國]] \ [[巴伐利亞王國]] '''參戰兵力''' 60000 \ 20000 '''結果''' 法軍勝利</small> |} </div> '''庫爾米耶爾戰役'''(法語:Bataille de Coulmiers,是1870年11月9日[[普法戰爭]]<ref>[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Franco-German-War Franco-German War | History, Causes, & Results | Britannica]</ref>期間,[[法國]]與[[巴伐利亞王國]]在[[盧瓦雷省]]的奧爾良以西的庫爾米耶爾附近的一場戰役。 ==背景== 1870年9月19日,[[普魯士王國]]聯同[[巴伐利亞王國]]和[[北德意志邦聯]]的軍隊圍攻法國首都巴黎。法國內政和戰爭部長的萊昂·甘必大冒著生命危險,乘氣球飛越普軍封鎖線離開巴黎後,加入在圖爾市的政府代表團,組織新的法國軍團,以抵抗普軍的入侵。巴黎戰役期間,由路德維希·薩姆森·海因里希·亞瑟·馮·弗雷爾領導的陸軍師的任務是保護圍攻巴黎的部隊不受新成立的羅亞爾軍團的攻擊。陸軍師是由巴伐利亞軍團,普魯士第22師和一些騎兵部隊組成的巴伐利亞第一軍團。 1870年10月10日,巴伐利亞第一軍團在阿爾特奈戰役的戰鬥中取得勝利之後,法軍撤退到奧爾良,巴伐利亞軍團隨著與法軍的守衛部隊進行激烈的戰鬥,該城市於1870年10月11日被征服。巴伐利亞軍團的第22師(由路德維希·馮·維蒂希指揮)和第4騎兵師之後撤到巴黎,以支持攻城部隊。10月18日,[[巴伐利亞軍團]]占領沙托丹,之後10月21日占領沙特爾。 法國新組建的羅亞爾軍團在奧爾良地區的[[羅亞爾河]]附近聚集,部隊是由法國東部逃離的部隊,尚未遷入的後備役人員,已經退役的士兵和平民志願者組成,由路易斯·讓·巴普蒂斯特·德·奧雷勒·德·帕拉丁斯負責指揮,到1870年10月底,這支部隊已經多達200,000名士兵。但是,法軍也面臨著一些更大的問題,就是軍隊缺乏對志願者的培訓,以及缺乏有作戰經驗的士官和軍官。也因此,並非所有士兵都參與戰鬥。 法軍在[[普法戰爭]]的這一階段中,武器和設備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這場戰鬥首次表明法國的戰術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使用火炮方面。法國軍隊此前幾乎完全依靠步兵和騎兵的出色火力作戰,為了採用更成功的戰術,法軍的火炮被大量使用,還改進了射程距離較短的火器,尤其是重型槍枝。火炮設備方面,法軍大量使以前只在戰船上使用過12厘米大炮,法國政府在10月從英國訂購的野外加農炮也首次在該戰役使用。藉助這些大炮,使巴伐利亞軍團在戰役中傷亡慘重。 就步兵裝備而言,除夏塞波步槍之外,法軍還擁有來自英格蘭和美國的數千支史奈德步槍和斯普林菲爾德步槍 1866。但羅亞爾河軍團缺乏足夠的醫療品,因此在戰鬥中受傷的法國士兵幾乎無法得到醫療救助。 ==戰局== 1870年11月7日,羅亞爾軍團的一部分被普魯士騎兵隊發現後,開始採取應對措施。法軍此時擁有約75,000名士兵和160門火炮可以作戰,奧雷勒·德·帕拉丁斯下令法軍向奧爾良進軍,目的是消滅奧爾良的巴伐利亞軍團,然後將該城市發展為拯救巴黎的基地。11月8日晚上至9日,亞瑟·馮·弗雷爾下令駐守在奧爾良的大部分部隊(約23,000人)移動到庫爾米耶爾地區駐紮。 11月9日,戰鬥在寒冷多風的天氣中進行。[[亞瑟·馮·弗雷爾]]確信,他的軍團比起規模龐大但作戰經驗不足的羅亞爾軍團更好,因此巴伐利亞軍團從聖佩拉維拉科隆布沿著庫爾米耶,拉雷納迪埃(LaRenardière)沿著沙托丹的道路上布置陣地,準備應對法軍的攻擊。 法軍在清晨時刻從西南方向進攻,並首先與[[巴伐利亞軍團]]的右翼部隊接觸。法軍先頭部隊第一次接觸後,立即有大批法軍部隊對中央道路和左右兩翼的普軍發動攻擊,但是由於法軍行軍編隊比較寬,所有部隊都花了一些時間才分次介入戰鬥。 下午1點30分左右的第一次襲擊中,法軍炮兵部隊首先對巴伐利亞軍陣地展開炮擊,之後法軍步兵隊設法與已經用完彈藥的巴伐利亞軍展開刺刀衝鋒,巴伐利亞軍在近戰中處於混亂狀態,後及時被附近的炮兵隊救出,並擊退了法軍進攻。第二次襲擊發生在下午3點左右,大約7個法軍步兵團針對一個孤立的巴伐利亞軍團,由法軍的伯納德·若雷吉貝里展開進攻。但法軍沒有適當地協調各個部隊的進攻秩序,這給了對手時間在關鍵時刻提供增援,並用強大的火力趕出一個接一個地進攻的軍團。 這次襲擊失敗後,法軍的進攻部隊有序撤離,法軍在只有少數正規部隊的幫助下,才設法恢復了軍團的秩序,為下一次進攻作準備。儘管在數量上占優勢,但法軍還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將巴伐利亞軍驅逐出他們的陣地。而伯納德·若雷吉貝里率領的騎兵隊則接近巴伐利亞軍的右翼方向,逼使巴伐利亞軍將戰線拉長防禦。 到了黃昏時分,為了避免法軍即將發起的襲擊,[[亞瑟·馮·弗雷爾]]在攻擊開始前使下令撤軍。最終,法國步兵團成功占領庫爾米耶爾時,巴伐利亞軍已經從戰場上撤退。巴伐利亞軍通過聖佩拉維拉科隆布有條不紊地回到圖里,隨後,與其他普軍部隊會合進一步撤回到昂熱維爾。 駐守在奧爾良的約2500名巴伐利亞士兵也開始倉惶撤退,但在戰役中受傷的士兵已不可能被帶走,這導致法軍在解放奧爾良時,俘虜了大約有800至1000名普軍,同時還解放了法軍在奧爾良的戰俘。法軍騎兵在解放城市後停止了對普軍的追擊,也停止了對巴黎的另一次進攻。 ==結局== [[庫爾米耶爾戰役]]是法國在[[普法戰爭]]後期少數的勝利之一,當庫爾米耶爾的消息傳到被圍困的巴黎之後,在巴黎引起了極大的興奮,促使了巴黎的法國國防政府計劃對普軍的圍城部隊展開「大規模的攻勢」。與此同時,奧雷勒·德·帕拉丁斯向駐守巴黎的路易·朱爾·特羅胥傳達了羅亞爾軍團在戰鬥後已經很疲勞和需要時間再進行訓練等意願,特羅胥遵照了他的意願,下令他停止向巴黎的進軍。不過萊昂·甘必大則催促他繼續前進,以儘快消滅封鎖了通向巴黎的道路的亞瑟·馮·弗雷爾和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二世的45,000人軍隊。 11月12日,巴伐利亞軍團在昂熱維爾與不久前撤出的第22師會合,以及在圖勒,斯特拉斯堡和梅斯投降後獲得自由的其他部隊,同共組成了一個新的軍團。這個新成立的軍團由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二世負責指揮,由普魯士第3軍、第9軍、10軍和第2軍團一個額外騎兵師組成,軍團的總兵力超過65,000人,擁有232門火炮。亞瑟·馮·弗雷爾則為失去奧爾良負上責任,被降級為陸軍指揮官。 奧雷勒·德·帕拉丁斯拒絕前往巴黎,要求直到他的部隊完成訓練為止,同時為提升軍隊的士氣,他申請了勝利後加倍的工資,萊昂·甘必大遵守了這一要求,但要求他堅守奧爾良和儘快恢復推進。在巴黎,獲勝的消息使得法國軍心大振,巴黎民眾也自發在全市的建築上都裝飾上法國國旗,以表示勝利。在之後的幾周時間內,奧爾良被成千上萬的士兵所設防,包括重型大炮和建築物的固定,羅亞爾河的北側被擴大為橋頭堡。在進行防禦工事的同時,法國將軍們也試圖鞏固其部隊的紀律。 奧雷勒·德·帕拉丁斯帶著10萬名法軍士兵在奧爾良停留了一個月,這種情況最終使得普魯士軍隊能夠在弗朗索瓦·阿希爾·巴贊投降後,從梅斯圍城戰役中解放出來,並在12月重新占領了[[奧爾良]]。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歐洲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庫爾米耶爾戰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