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建武新政 的原始碼
←
建武新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建武新政''' </p> |- |<center><img src="https://cdn-ak.f.st-hatena.com/images/fotolife/m/manavee/20171227/20171227121738.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ten-made-to-be.hatenablog.com/entry/054 圖片來自hatenablog] </small> |} [[日本]][[鎌倉幕府]]滅亡後,1333年([[南北朝 (日本)|南朝]][[元弘]]3年、[[南北朝 (日本)|北朝]][[正慶]]2年)6月[[後醍醐天皇]]重新即位,1334年[[改元]]「[[建武 (後醍醐天皇)|建武]]」,天皇的權力也進一步得到集中,設置中央最高機關記錄所、雜訴決斷所,重整天皇親政的政治機構,史称'''建武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武 (後醍醐天皇)|建武]]一直是中興的象徵。近年來的歷史學家都記成「建武政權」。<ref>[https://ten-made-to-be.hatenablog.com/entry/054 建武新政]hatenablog</ref> 後醍醐天皇在朝廷的一切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引起武士階層的普遍不滿、1336年(建武3年)、倒幕大將[[足利尊氏]]率兵反叛,很快攻陷京都、建武政權終告瓦解。 == 鎌倉政權的滅亡 == 1274年以來[[元朝|蒙古]]軍兩度渡海[[元日戰爭|攻日]],鎌倉幕府元氣大傷,國家政局不安。第88代[[後嵯峨天皇]]死後,皇室分裂為深草上皇系統的[[持明院統]]與龜山天皇系統的[[大覺寺統]],這兩大系不斷爭奪皇位與皇室領所屬莊園的繼承權。對於這個紛爭,鎌倉幕府趁機居中調停,並且決定由兩統輪流繼承皇位,史稱「天下二分,兩統迭立」,幕府也因此介入了朝廷政治。大覺寺統出身的後醍醐天皇以第九十六代天皇身分即位,致力親政,暗中謀圖政變。1324年(日本[[正中]]元年)卻遭到幕府打敗,史稱「[[正中之變]]」。後醍醐天皇被流放於[[隱岐島]],鎌倉幕府擁立持明院統的[[光嚴天皇]]即位。後醍醐天皇下诏討伐在鎌倉的[[北條氏]](平氏),後醍醐天皇皇子[[護良親王]]與[[楠木正成]]([[橘氏]])等人,結集畿內源氏後裔等反幕勢力,武裝蜂起,對抗鎌倉幕府軍。這時[[赤松氏]]、[[肥後國]]的[[菊池氏]]等各地武士,亦武裝起來討幕,聲勢於是大振。[[足利尊氏]]見狀只好見風轉舵,於[[丹波國]]筱村的八幡宫向全军明确宣布讨幕,攻陷[[六波羅探題]],史稱「[[元弘之變]]」。關東方面則由[[上野國]]([[群馬縣]])的[[新田義貞]]挾地利之便,一舉攻下幕府的根據地鎌倉,並將北條氏一族殲滅。1333年(日本元弘三年),赤松氏和[[楠木氏]]迎接後醍醐天皇回京復位,鎌倉幕府滅亡。 == 新政機構 == 中央 * [[太政官]] * [[八省]] * [[諸官司]] * [[記録所]] * [[恩賞方]] * [[雜訴決斷所]] * [[武者所]] * [[窪所]] 地方 * [[陸奥将軍府]] * [[鎌倉将軍府]] * [[守護]]、[[国司]]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WyiqUdH49g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わかる歴史【鎌倉時代】建武の新政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建武新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