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弱冠 的原始碼
←
弱冠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弱冠</big> ''' |- | [[File:弱冠1.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2387521885&di=a96ae216fd2784acc63328b2644d8c38&imgtype=0&src=http%3A%2F%2Fwww.biyebi.com%2FAttachments%2Fbaike%2F201801%2F5a654d6fb6586.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弱冠 定义类型 古代年龄称谓 称谓类型 男子20岁 称谓来源 《[[[[礼记·曲礼上]]]]》 |} '''弱冠''' 是古代的一个年龄称谓,指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年龄称谓简介== 年龄称谓是古代代指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年龄称谓来源==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另外,我们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弱冠”释义== 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弱冠来历== 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据专家考证古代早期的原始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时会举行一种仪式,称为“成丁礼”、“入社礼”,而这种“成丁礼”后来就演变成冠礼。 在《[[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 在《[[孔颖达.正义]]》中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表明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后来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古人非常重视冠礼,《[[礼记.冠义]]》上说:“冠者,礼之始也。”意思是说冠礼是一切礼仪的开始;又《[[仪礼]]》共十七篇,第一篇就是《[[士冠礼]]》。《[[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另《[[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行过冠礼并为自己取个“字”(别名),自此即表示他已是个成年人了。 ==弱冠仪式== 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在乡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乡居的官员)。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 ==资料语出== 《[[元史·王利传]]》:“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进三大礼赋表]]》:“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弱冠时,曾游括苍白马,出石室内,遇三神人。” 《[[晋书·帝纪第一·宣帝]]》:“南阳太守同郡杨俊名知人,见帝,未弱冠。” 《[[为李公师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舞象采芹,弱冠璐振臂,当国家之巨艰,读书鄙腐儒之章句。” 《[[汉书·东方朔传]]》:”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一说。 《[[咏史]]》:“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男子弱冠之年是多少岁?== 男子如果到了20岁,会在自家的宗庙里面举行加冠礼,加冠礼通常由父亲主持,会邀请族里德高望重的人当人嘉宾,为男子行冠礼。一般加冠需要三次,寓意是男子从此开始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所以男子弱冠之年是多少岁?答案是20岁。<ref>[https://www.sohu.com/a/392846648_120002747?scm=1019.e000a.v1.0&spm=smpc.csrpage.news-list.2.1592376240194FtzWg2v 男子弱冠之年是多少岁/别记错,行冠礼如同成人礼/古人非常重视],搜狐网,2020-05-04</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800 语言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弱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