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張一麐 的原始碼
←
張一麐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張一麐'''(ㄌㄧㄣˊ,「麟」的異體字)(1867年11月23日-1943年10月24日),字仲仁,號公紱(ㄈㄨˊ)、民傭,別署紅梅閣主、大圜居士。江蘇吳縣人。中國知名愛國人士、文人,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慈善家,農村改革家。 ==生平== 同治六年十月廿八日出生。12歲時,張一麐應童子試中秀才。光緒十一年(1885年)張一麐中舉人。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各地紛紛成立學會,張一麐等在蘇州設蘇學會。光緒二十九年(1903),張一麐中經濟特科,分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處任職。宣統即位後,因袁世凱被逐回原籍,張一麐遂解職歸鄉。中華民國初年,張一麐再度充任袁世凱幕僚,擔任總統府秘書。袁世凱改中華民國國務院為政事堂之後,張一麐任政事堂下設六局之一的機要局局長。1915年,張一麐任第一次徐世昌內閣的教育總長。1916年,袁世凱稱帝,張一麐因不滿而辭職。[1] 1921年,張一麐倡議召開了和平會議,但會議遭到失敗,此後張一麐閒居蘇州,不再過問政治,其間曾同張謇組織蘇社,同李根源組織吳縣善人橋農村改進社,同吳蔭培等人創辦吳中保墓會,並且參與《吳縣誌》總纂。[1]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一麐創辦了《鬥報週刊》,號召中國人救亡圖存。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後,張一麐支援抗戰。1936年七君子事件發生後,張一麐參與營救七君子。1937年八一三事變發生後,張一麐組織抗敵後援會,並和李根源謀劃組織「老子軍」,事未成。淞滬會戰後,張一麐曾和李根源收殮抗日英烈的遺骸於蘇州善人橋。[1] 日軍佔領蘇州後,張一麐扮成僧人,居住於蘇州城西穹窿山的穹窿禪寺(即茅蓬寺)、拈花寺等地方。後張一麐離開蘇州經上海、香港到達武漢,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旋隨國民參政會遷至重慶。1943年10月,張一麐於重慶病逝。
返回「
張一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