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当墙欲高行 的原始碼
←
当墙欲高行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当墙欲高行》</big> ''' |- | [[ File:贺知章555666.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www.kfzimg.com/sw/kfzimg/897/9dcd94faf555207f_s.jpg 原图链接] [http://book.kongfz.com/270226/1495208577/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当墙欲高行》 创作年代: 三国时期 文学体裁:诗 作者:[[曹植]] |} '''《当墙欲高行》'''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作品。<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6ac826153505.aspx 《当墙欲高行》] 古诗文网</ref>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诗词正文== {{Cquote|<龙欲升天须浮云, 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 谗言三至, 慈母不亲。 愦愦俗间, 不辨伪真。 愿欲披心自说陈, 君门以九重, 道远河无津。 >|<《当墙欲高行》>|<诗词名句网>}} ==译文== 龙想要飞天要凭借浮云,人入仕做官得君王左右贵幸之人指引。 众人动嘴能把金熔化,谗言太多,就算是最亲的母亲也会怀疑。 挑拨离间昏乱又庸俗,足以使人不辨假和真。 我想敞心扉表达真意,可惜君门九重相隔太遥远,且横一条河渡口难寻。 ==赏析== 诗一开篇,用对仗形式以自然现象兴起社会现象:“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作者虽是平平道来,不置褒贬,提出的问题却是引人深思。试想,人的仕进本该靠才德出众,这里却说要依托皇帝的幸臣——中人,岂非咄咄怪事!作者正是通过这有悖常理的现象,开揭露朝廷问题,使诗一开始就揭出主旨。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化用“众口铄金”的典故和曾参的故事。前者是说众人的话的话就连黄金也可以熔化,更不必说谗毁一个人了。后者见于《史记.甘茂传》,说鲁国有一个与孔子弟子曾参同姓名的人犯了罪,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她不相信。不久,又有一人来报告,她仍然不信,照样坐在那里织布。但等到第三个人来报告,她也慌了,投杼下机,逾墙逃跑了。坐在在这里是借古语和古事感讽现实,说明谗言可畏。 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接下来说“愦愦俗间,不辨伪真”,便不是泛泛地空发议论,而是对当时现实的针贬,是发自内心的呼喊。因此,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胸怀大志、欲有所为的作者,不甘心就此被小人的谗言所毁灭,他要向皇帝披露真心,陈述衷情。“愿欲披心自说陈”一句情词恳切,忠心可鉴.然而就连这样一点可怜的愿望,都成了难以实现的幻想,因为“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全诗就在这沉痛悲怆的慨叹之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余味。 这首小诗以议论为主,却不令人乏味,除了因为作者不是苍白空洞的说理、字里行间包含着真情外,形式上也很有特色。例如字数参差错落,句式长短不齐,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兼用,或骈或散,富于变化,而又一韵到底,一气呵成。不仅避免了这类诗易于呆板的弊病,而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愤激不平的感情。 清人[[朱乾]]解此诗云:“《[[春秋]]》传:‘人之有墙,以蔽恶也’今以蔽明,喻君门九重,不得自由也。”所言极是。《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是时伪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皆惧。及帝还,皆私查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诗道出了“众口铄金”、谣言杀人的感慨。三至五句用典,言谗言可畏。末三句写诗人遭谗而不能辩白的无奈与愤懑。全诗将愤激难平而又无奈的情绪表现得极为真实。 ==作者简介== [[曹植]]<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6c695909f577.aspx 曹植简介], 古诗词网, </ref>(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ref>[https://www.360kuai.com/pc/9fd5b2a74dad7b4f5?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曹植为何没被曹丕除掉, 与七步诗并无关系, 而是有一人出手相救]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08-27 15:07</ref>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 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渐渐地,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66.html 「曹植」诗词全集(140)首) ] 诗词文句网</ref> ==视频== <center>'''曹植七步成诗,曹丕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曹植,看完你就知道了'''</center> <center> {{#iDisplay:d0530wlgp0r|780|460|qq}} </center> <center>'''骨气雅怨说曹植 '''</center> <center> {{#iDisplay:n0921dzuka6|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当墙欲高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