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徐希平 的原始碼
←
徐希平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徐希平.png|250px|缩略图|右|徐希平<br>[https://baike.sogou.com/v175809476.htm?fromTitle=%E5%BE%90%E5%B8%8C%E5%B9%B3%EF%BC%88%E5%9B%BD%E5%AE%B6%E7%89%B9%E8%81%98%E4%B8%93%E5%AE%B6%EF%BC%89原图链接] ]] 徐希平,男,1958年12月生,[[四川]]广安人,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古代文学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中国]][[杜甫]]研究学会理事、四川[[杜甫]]研究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生平== <ref> 中文名 徐希平 出生日期 1956年8月 民 族 汉 出生地 安徽省明光市 国 籍 中国 职 业 教授 目 录 1学习经历 2工作经历 3研究方向 4科研项目 5研究论文 6传奇故事 1学习经历编辑 1982年获[[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出国代培研究生; 1985~1986年在[[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公共卫生与保健学院学习; 1987~1988年在美国Tulane大学医学院学习; 1988年获[[日本]]筑波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88~1991年在美国Harvard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完成博士后培训; 1993年获[[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硕士学位。 2工作经历编辑 1991~1993年任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流行病学副研究员; 1993~1996年任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 1996至今任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医学院副教授、群体遗传研究室主任。现兼任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导)、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此外担任哈佛大学环境委员会中国委员会联席主席、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健康研究顾问和世界银行能源与健康顾问、中美生物医学专家协会首任会长等。 现入选 “国家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和2000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徐希平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3研究方向编辑 1、遗传流行病学:包括支气管哮喘、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尼古丁依赖等慢性复杂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2、环境、职业与生殖健康流行病学:包括大气污染、职业暴露(苯、重金属、农药、高温、轮班等)对不良生殖生育结局(月经失调、早产、低出生体重等)的影响研究; 3、药物基因组学:结合药学、临床流行病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群,针对复杂疾病的药物疗效、毒副作用与人群环境遗传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预测医学和个体化医学实践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 4、中医药现代化(包括中医表型与中药疗效、毒副作用的评价研究)等。 4科研项目编辑 徐希平教授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曾获十多项美国NIH 基金资助。美《科学》杂志2000年公布NIH(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RO1)资助排名,居全美第四、哈佛第一。迄今已发表SCI学术论文270多篇,影响因子达1000多分,H指数51分。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安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分别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实验室,并建立了一批相关领域多学科合作的科研队伍。 徐希平教授相关研究成果,2008、2010年相继被《欧洲脑卒中防治指南》、《美国脑卒中二级防治指南》和《美国脑卒中一级防治指南》做为重要循证证据引用;2011年被纳入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导有关H型高血压根据国人发病特点开展病因筛查与诊断、以及采用多效固定复方(依叶)药物实施多重因素、联合干预、窗口前移的心脑血管病防治对策。 5研究论文编辑 D.W. Dockery, C.A. Pope III, X. Xu, J.D. Spengler, J.H. Ware, M.E. Fay, B.G. Ferris, Jr., F.E. Speiz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Six US Citi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3; 329: 1753-9. X. Xu, N. Laird, D.W. Dockery, B. Rijcken, J. Schouten, S.T. Weiss. Age, Period, and Cohort Effects on Pulmonary Function in a 24-year Longitudinal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5; 141: 554-66. X. Xu, B. Rijcken, J.P. Schouten, S. Weiss. Airways Responsiveness and Development and Remission of Chronic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Adults. The Lancet 1997; 350:1431-1434. J. Rogus, D.P. Harrington, E. Jorgenson, X. Xu. Effectiveness of Extreme Discordant Sib Pairs to Detect Oligogenic Disease Loci. Genet Epidemiol 1997; 14:879-884. T. Niu, X. Xu, J. Rogus, Y. Zhou, C. Chen, J. Yang, Z. Fang, C. Schmitz, J. Zhao, V.S. Rao, K. Lindpaintner: Angiotensinogen Gene and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998; 101(1):188-94. N.J. Schork, L.R. Cardon, X. Xu. The Future of Genetic Epidemiology. Trends in Genetics 1998; 14(7):266-272. X. Xu, J. Yang, C. Chen, B. Wang, X. Zhang, Y. Jin, H. Xu, Z. Fang, X. Wang, S.T. Weiss. Familial Aggregati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 a Rural Chinese Communit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9;160:1928-1933. T. Niu, C. Chen, H. Cordell, J. Yang, B. Wang, Z. Fang, N.J. Schork, C.J. Rosen, X. Xu. A Genome-Wide Scan for Loci Linked to Forearm Bone Mineral Density. Human Genetics 1999;104:226-233. X. Wang, B. Wang, Y. Zhou, C. Chen, J. Yang, H. Xu, Z. Fang, Z. Jiang, X. Zhang, W. Liang, F. Zhang, S. Weiss, B. Zuckerman, X. Xu. Familial Aggreg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n a Rural Chinese Communit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9; 149:412-420. X. Xu, J. Rogus, H. Terwedow, J. Yang, Z.X. Wang, C.Z. Chen, T.H. Niu, B.Y. Wang, H.Q. Xu, S.T. Weiss, N. Schork, Z.A. Fang. An Extreme-Sib-Pair Genome Scan for Genes Regulating Blood Pressure. Am J Hum Genet 1999 Jun;64(6):1694-1701. Xin Xu, J. Yang, J. Rogus, C. Chen, N. Schork, X. Xu. Mapping of a Blood Pressure QTL to Chromosome 15q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Hum. Mol. Genet. 1999 Dec;8(13):2551-5. Xin Xu, M. Peng, Z. Fang, X. Xu. The direction of microsatellite mutations is dependent upon allele length. Nature Genetics 2000; 24(4):396-399. Xu X, Weiss S, Xu X, Wei LJ. A unified Haseman-Elston method for testing linkage with quantitative traits.2000; Am. J. Hum. Genet., 67:1025-8. X. Xu, T. Niu, C. Chen, B. Wang, Y. Jin, J. Yang, S.T. Weiss. Association of Airway Responsiveness with Asthma and Persistent Wheez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Chest 2001; 119:691-700. Xin Xu, Z. Fang, B. Wang, C. Chen, W. Guang, Y. Jin, J. Yang, S. Lewitzky, A., Aelony, A. Parker, J. Meyer, S. Weiss, and X. Xu. Genome-wide Search f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Underlying Asthma Am J Hum Genet 2001; 69:1271-1277. T. Niu, X. Xu.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Drugs 2001 2002;62:977-93 . T. Niu, X. Xu. Candidate Gene for Osteoporosi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American J Pharmacogenomics. 2001;1 (1):11-9. T. Niu, Z.S. Qin, X. Xu, J.S. Liu. Bayesian Haplotype Inference with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m J Hum Genet. 2002; 71:1242-1247. Wang X, Zuckerman B, Pearson C, Kaufman G, Chen C, Wang G, Niu T, Wise P, Bauchner H, Xu X. Maternal Cigarette Smoking, Metabolic Gene Polymorphism, and Infant Birth Weight. JAMA, 2002; 287 (2) 195-202. Y. Feng, T. Niu, X. Xu, C. Chen, Q. Li, R. Qian, and X. Xu.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of the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2002; June; (51)1986-1988. 6传奇故事编辑 家国情怀 “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是在一起的” 徐希平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1956年,徐希平出生在安徽明光市的一个普通人家。17岁,风华正茂,知识青年徐希平“上山下乡”,做了名“赤脚医生”。4年摔打,磨砺身心,他愈发感受到知识的重要。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入学的大学生和教育部选拔公派出国的留学生,徐希平在国外20多年的学习、研究生涯中,一直专攻中国农村地区的重大疾病防治。作为一名曾和农民朝夕相处的流行病学家,他深深懂得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大,很多重大疾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不同于大城市和西方国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严重,但相应的研究和对策却十分匮乏。因此,病因学的研究一旦有所突破,每年就可能会有几亿人群受益。 200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NIH(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RO1)资助排名结果上,徐希平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当年共获得8项NIH基金资助,研究经费高达420万美元,居全美科研人员第四、所在哈佛大学第一。 创新矢志 “做抗击中风的中国力量”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居民死亡第一位的疾病,农村高于城市,而且致残率和复发率都很高。” 徐希平下定决心,挑战这个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第一死亡杀手”。 1993年,哈佛大学与安徽医科大学合作开展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哈佛大学副教授、群体遗传研究室主任徐希平又踏上了皖东熟悉的乡间小道。 终于,团队研究有了重大发现: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即H型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的两个最重要危险因素,且两者有协同作用。他欣喜异常,“我国高血压人群75%以上为H型高血压,若能提前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就可能更有效预防脑卒中,这对脑卒中高发大国的中国意义重大!” 研究团队不负众望:在综合了全球过去40年开展的全部8项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后发现,降低Hcy能减少18%脑卒中发生风险,在淀粉中未强化叶酸或者叶酸缺乏的国家和地区能减少25%。由于中国人群本身叶酸缺乏、H型高血压发生率以及跟Hcy升高密切相关的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突变率显著高于西方人群等特点,在中国人群降低Hcy减少脑卒中的疗效更为明显。 2007年,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并被美国“千名医学家”推荐为“必读”论文。2011年8月,《柳叶刀》刊登了一篇来自40多所欧美日俄澳大学的专家联合署名的研究论文,在分析了273项合计近6万人群的数据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指南专家组组长刘力生教授评价,“依叶”上市后临床研究为我国过去50年高血压防治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创业维艰 “打造中国医药产业界的华为” 2008年,“奥萨”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Ⅰ类新药“依叶”新药证书,成为过去5年来唯一一个被批准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血管系统Ⅰ类新药化药;当年7月,“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复方创新药物实验中心”落户“奥萨”;2008年,徐希平入选国家特聘专家;2009年入选首批广东省领军人才;2010年获准成立博士后工作站;2011年,他又荣膺深圳顶级人才工程“孔雀计划”…… 从创新研发到产业化的过程中,这样的挑战一个接着一个,虽然险峻,但一旦突破,便迎来曙光一片。徐希平满怀信心地期待,“10年内,我们要打造一个生物医药的华为。”<ref> ==视频== <center> {{#iDisplay:z0187doqelt|480|320|qq}} </center>
返回「
徐希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