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德国吞并奥地利 的原始碼
←
德国吞并奥地利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03/ddf38477c9604f26bfed46c21614db62.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70270017_12045163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德国吞并奥地利'''》是中国的一个名词术语。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ref>[https://www.sohu.com/na/455650946_100034039 日文是怎么来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汉文,改换成他们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ref>、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ref>[https://history.sohu.com/a/603679073_121174827 与汉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国人看它如天书,俄罗斯人却如数家珍],搜狐,2022-11-09</ref>、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指1938年 3月12日希特勒德国武装占领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战略地位重要,是A.希特勒猎取的第一个对象。早在1933年德国间*就在奥地利活动。1934年 7月策动维也纳法西斯分子叛乱,刺杀奥首相E.陶尔斐斯。此后,纳粹德国颠覆奥政府的活动从未停止。1936年 7月11日德国强迫[[奥地利]]签订《德奥协定》,要奥地利保证在外交政策中将始终按照承认自己是“一个日耳曼[[国家]]”的原则行事,并在[[秘密]]条款中规定让德、奥法西斯党徒参加奥政府机构。视奥地利为自己势力范围的意大利,对希特勒吞并奥的企图开始持反对态度。1934年初,B.A.A.墨索里尼首席外交顾问访奥时重申,“必须首先保证奥地利的独立”。墨索里尼曾下令意军 4个师开赴边境。后形势逆转,意、德日益接近。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产国际协定》,墨索里尼改变了在奥地利问题上的立场。1938年 2月,英国首相A.N.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美国驻法大使W.C.布利特通知德国,华盛顿“完全理解”德改变欧洲地图的计划。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由此,德国更加有恃无恐,加紧了吞并奥地利的步伐。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迫使奥总理K.舒施尼格(1897~1977)答应德国以下要求特赦以政治犯名义囚禁的全部纳粹党员,任命奥地利纳粹分子A.赛斯-英夸特为内务部长兼保安部长,掌握警察权。3月12日,纳粹党徒大肆宣扬“奥政府被共产党暴徒包围”,伪造奥政府请德出兵镇压骚*的“紧急请求”,接着,德国军队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次日,希特勒到维也纳,签署了“德奥合并”的法律,奥国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东方省”。对希特勒这一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西方列强仅仅表示抗议。不久,英、法、美等国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分别把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苏联强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集体对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建议置之不理。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更加肆无忌惮地实现它的侵略和战争计划。 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宣布德国吞并奥地利无效,决定恢复奥的独立。战争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奥地利。1955年 5月四国同奥签订《奥地利国家条约》,奥地利重新赢得主权国地位。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德国吞并奥地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