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德布勒森戰役 的原始碼
←
德布勒森戰役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F9F900; color: # 2828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德布勒森戰役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images/b2/91/=cGcq5SN2kTZwYmN1MzY0gDM5MGOxADdv8VNyEzX1ITMvkHdtNXbk9SbvNmLnNXboFnL0A3LvoDc0RHa.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德布勒森戰役<br> [https://www.itsfun.com.tw/%E5%BE%B7%E5%B8%83%E5%8B%92%E6%A3%AE%E6%88%B0%E5%BD%B9/wiki-7822687-2918857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br> '''名稱''' 德布勒森戰役<br> '''地點''' 匈牙利德布勒森/尼賴吉哈佐<br> '''發生時間''' 1944年10月6日至28日<br> |} </div> 德布勒森戰役,發生於1944年10月6日——2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烏克蘭第2方面軍於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境內實施的進攻戰役。 ==兵力部屬== 德軍在雅西、基什尼奧夫附近被擊潰後(參見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馬利諾夫斯基)轄第40集團軍(司令為日馬琴科中將),近衛第7集團軍(司令為舒米洛夫上將),第27(司令為特羅菲緬科上將)、第53、第46集團軍(司令為什列明中將),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司令為克拉夫欽科坦克兵上將),空軍第5集團軍(司令為戈留諾夫空軍上將),2個騎兵機械化兵集群,以及羅馬尼亞第1、第4集團軍,繼續發展進攻,於1944年9月底至10月初以其左翼前出至南斯拉夫境內和羅匈邊界。其弧形戰線總長800公里。烏克蘭第2方面軍當面德軍為"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為弗里斯納上將),轄德軍第8、第6集團軍、匈牙利第2、第3集團軍及"F"集團軍群的3個師。方面軍受領的任務是:粉碎克盧日、奧拉迪亞、德布勒森地域之敵,向北面尼賴吉哈佐、喬普方向發展進攻,配合烏克蘭第4方面軍粉碎德軍東喀爾巴阡集團,攻占烏日哥羅德、穆卡切沃地域。按照戰役企圖,第53集團軍、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普利耶夫中將的騎兵機械化兵集群和羅馬尼亞第1集團軍在中央由奧拉迪亞以南、阿拉德西北地域向德布勒森方向實施主要突擊。方面軍右翼第40集團軍、近衛第7集團軍應向蘇爾杜克總方向進攻;第27集團軍奉命協同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攻占克盧日地域,戈爾什科夫中將的騎兵機械化兵集群奉命向薩圖馬雷、卡雷伊進攻並解放兩市。第46集團軍從南面保障方面軍主力的進攻,所受領的任務是肅清蒂薩河以東南斯拉夫境內德軍,並在該河右岸塞格德、森塔,貝切伊附近奪取登入場。空軍第5集團軍航空兵對軍隊行動進行空中支援,羅馬尼亞航空兵第1軍在作戰上隸屬該集團軍。進攻開始前,蘇聯紅軍人員比德軍多2倍,火炮多0.8倍,迫擊炮多3倍,坦克多2倍,自行火炮多0.3倍,飛機多2倍。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images/e3/a1/==wZwpmLxUTY0UTZhljNzIWYjdjNlFDM09yXwIjMfhDNx8CZmRXbk9SbvNmLnNXboFnL4A3LvoDc0RHa.jpg" width="250"></center><small>蘇軍烏克蘭第2方面軍裝備<br>[https://www.itsfun.com.tw/%E5%BE%B7%E5%B8%83%E5%8B%92%E6%A3%AE%E6%88%B0%E5%BD%B9/wiki-7822687-2918857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small> |} ==參戰將領== 馬利諾夫斯基(1898.11.23-1967.3.31)蘇聯元帥(1944),軍事家。生於敖德薩。 1914年入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6年2月隨俄國遠征軍赴法作戰。 1919年回國後參加紅軍。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在東方面軍對白衛軍作戰。 1920年初級軍官學校畢業後,先後任機槍排長、機槍隊長、副營長和營長。 1926年加入聯共(布)。 1930年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曾任騎兵團參謀長、騎兵第3軍參謀長。 1937~1938年作為國際縱隊成員參加西班牙內戰。 1939年起在伏龍芝軍事學院任教。蘇德戰爭期間,曾任步兵軍長,集團軍司令,沃羅涅日方面軍副司令,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烏克蘭第3方面軍、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率部參加邊境交戰,史達林格勒會戰、頓巴斯戰役、第聶伯河會戰、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德布勒森戰役、布達佩斯戰役、維也納戰役等重大作戰行動,表現出卓越的指揮才能。 1945年7月起任外貝加爾方面軍司令。蘇日戰爭中,率部遂行主要突擊任務,正確選擇主要突擊方向,使用坦克集團軍於方面軍第一梯隊,周密組織協同,保證了進攻的高速度。因指揮有方獲蘇聯英雄稱號。戰後任外貝加爾-阿穆爾軍區司令、遠東部隊總司令、遠東軍區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 1957年10月~1967年3月任國防部長,為加強蘇聯武裝力量建設做出貢獻。獲列寧勳章5枚。著有《警惕地保衛和平》、《勝利的偉大意義》和《俄國士兵》。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images/3b/74/==wZwpmLyI2NxAjMldzYyYGOyI2YxEDM09yXwIjMfNTNx8CZmRXbk9SbvNmLnNXboFnL1A3LvoDc0RHa.jpg" width="250"></center><small>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馬利諾夫斯基<br>[https://www.itsfun.com.tw/%E5%BE%B7%E5%B8%83%E5%8B%92%E6%A3%AE%E6%88%B0%E5%BD%B9/wiki-7822687-2918857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ref>[https://www.itsfun.com.tw/%E5%BE%B7%E5%B8%83%E5%8B%92%E6%A3%AE%E6%88%B0%E5%BD%B9/wiki-7822687-2918857 德布勒森戰役],華人百科</ref> ==戰鬥過程== 10月6日,蘇聯紅軍開始進攻,首先實施了短促而猛烈的炮火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第53集團軍和普利耶夫將軍的騎兵機械化兵集群進攻第一日即突破了主要防禦地帶,第三日日終前向北推進約100 公里。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加強1個步兵軍)的行動卻不那么順利。它未能從行進間攻占奧拉迪亞市。於是,普利耶夫將軍的騎兵機械化兵集群主力被調來配合該集團軍行動,該集群從西北面向奧拉迪亞實施突擊。由於實施了這一機動,奧拉迪亞市終於在10月12日獲得解放。此前,烏克蘭第2方面軍已粉碎德布勒森方向和塞格德方向之敵,肅清了德布勒森以南蒂薩河左岸匈牙利領土上的敵軍,解放了塞格德市,而在右翼攻占了克盧日市。右翼軍隊向薩圖馬雷,喬普方向推進,配合烏克蘭第4方面軍(司令為彼得羅夫大將)在喀爾巴阡山的進攻(參見東喀爾巴阡戰役)。航空兵對進攻軍隊進行了很大的支援。方面軍在發展進攻中於10月20日攻占德布勒森。10月22日,普利耶夫將軍的騎兵機械化兵集群(戈爾什科夫將軍的騎兵機械化兵集群各兵團亦已轉隸該集群)攻占尼賴吉哈佐市,其先遣部隊進抵蒂薩河,切斷了德軍克盧日-塞格德集團(匈牙利第1、第2集團軍和德軍第8集團軍)的退路。 德軍為避開合圍,以3個軍和1個坦克軍向騎兵機械化兵集群兩翼實施反突擊,切斷了它在尼賴吉哈佐以南的交通線。蘇聯紅軍經過5天的艱苦戰鬥,於10月27日放棄尼賴吉哈佐市,與方面軍主力會合。至10月底前,方面軍以其右翼包圍了尼賴吉哈佐地域之敵,在中央則進抵蒂薩河並在右岸攻占了一個登入場,而左翼各集團軍則在蒂薩河及多瑙河之間向布達佩斯推進。10月28日,方面軍受領了準備布達佩斯戰役的任務。 ==戰役結果== 在23天的進攻中,烏克蘭第2方面軍重創“南方”集團軍羣,在右翼推進230—275 公里,在中央和左翼推進130—150 公里,為粉碎布達佩斯地域之敵創造了有利條件。 德布勒森戰役最重要的結果,是從德國佔領者手中解放了幾乎整個蒂薩河左岸地區(佔匈牙利面積的29%,人口約佔25%)和北特蘭西瓦尼亞。蘇聯紅軍前出多瑙河中游平原和攻佔德布勒森,對匈牙利的政治形勢產生了很大影響,加強了反法西斯運動。 德布勒森戰役的特點,是戰役過程中組織並順利實施了兩個方面軍的戰役戰略協同。由於全體人員在解放德布勒森作戰中戰功卓著併發揚了英雄主義,24個部隊和兵團被以“德布勒森”命名,13個被以“塞格德”命名,10個被以“克盧日”命名。隨後,在德布勒森舉行了臨時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為建立新生的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的中央機關奠定了基礎。 <ref>[https://baike.baidu.hk/item/%E5%BE%B7%E5%B8%83%E5%8B%92%E6%A3%AE%E6%88%B0%E5%BD%B9/3250992 德布勒森戰役],百度百科</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10 世界史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德布勒森戰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