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心经,给你心静的力量 的原始碼
←
心经,给你心静的力量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心经,给你心静的力量 '''<br><img src="https://image.16pic.com/00/09/34/16pic_934708_s.jpg?imageView2/0/format/pn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16pic.com/sucai/tupian_%E8%A7%82%E9%9F%B3%E4%BD%9B%E5%83%8F_0-0-0-0-0-0-0-0-0_139.html 圖片來自六图网]</small> |} '''心经,给你心静的力量''',人生的所有不幸福,不过“苦厄”二字 == 原文 == 明朝的[[王阳明]]曾说:“山中之贼易治,[[心中之贼]]难防。”而这贼就是内心的烦恼。 如何没有烦恼的生活,扫除负面情绪,欢喜自在地生活?我们首先要了解烦恼是如何产生的。 人生的所有不幸福,不过“苦厄”二字 人的一生中,不会总是幸福。人生所有的不幸福,不过“苦厄”二字。 “苦”是苦痛,“厄”是困难;或者说“苦”是生死苦果,“厄”是烦恼苦因,能厄缚众生。佛教认为,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有烦恼,本来就是苦的。故有“人生八苦”。 两者都是因为人执着于五蕴不空所致。因众生将自己看成真有实体,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苦痛。 人生“四大苦”,逃不掉、避不开 人生“四大苦,众所周知“生老病死”。当年,悉达多太子外出,在路上见到苍老的人、生病的人、死去的人,不由得大为震惊,自己和家人也会经历“老”“病”“死”的痛苦吗?仆人告诉他是的,这也正是悉达多创建佛教的初衷。 试想一下,你过去、现在或将来也必然会经历“老”“病”“死”的过程,你能坦然接受吗?而这些又是你不能改变的,怎会不苦? 再说说“生”。婴儿降生时,从温暖、安全的子宫,通过产道的挤压,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对这个弱小的生命体而言,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所以婴儿出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 烦恼无处不在,执着就像一张蜘蛛网 经常碰见不喜欢的人、物是苦,叫作“怨憎会”; 要与喜欢的人分开是苦,叫作“爱别离”; 希望拥有的东西却得不到是苦,叫作“求不得”; 本来是开心快乐的,但快乐之后也会变成苦,叫作“五蕴盛”。 人生是有多少不幸福、想不开是由这“四苦”引起的。 执着就像蜘蛛,织出种种烦恼 众生的苦痛、困难,不外乎内、外两种:内是属于自己身心的,外则是外在环境因素引起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前四种即属于身心的苦,后四种则是外在引起的痛苦。 产生痛苦的关键,就是执着。 身心之苦是由于将自己看成实体而造成的;后四种的苦是执著于“有”。 有情生命因为对“有”的认识不足,因而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们生起执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执着财富、执着地位、执着情感、执着信仰、执着生存的环境、执着拥有的知识……由于执着,我们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同时也给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 如果我们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破除了执着,自然也就不会再有苦恼。 照见一切皆空,能度一切苦厄 《心经》中多次提到“空”,如“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这里的“空”指“空性”,并不是否定世间万象,”是指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为各种条件的聚合而形成的;当条件改变时,现象也跟着改变,本身并没有一个真正存在的实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人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皆空无自性,虚空无实,不应执着,无须追求。 “照”不是用光去照,明心与自然母体合明叫“照”,即自我之真心本体,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叫作照。用自心智慧之明,照自心愚昧无知之暗,即是照。 时时诵念《心经》,愿你活出自在安宁的自己。<ref>[https://www.zhongfox.com/fo/detail_17582.html 心经:给你心静的力量,活出自在安宁的自己]</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心经,给你心静的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