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思覺失調症 的原始碼
←
思覺失調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張茗喧台北30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昨天口服抗病毒藥物開出5174人份,投藥明顯增加,創7月19日後單日新高;雖疫情升溫,但考量民眾家用快篩充足,暫不重啟社區篩檢站。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逐漸升溫,BA.5株將再帶來新一波疫情高峰,疫情回升現象已表現在近期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情形,確診人數增加、藥物開立隨之上升。 *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共開5174人份COVID-19口服藥,其中輝瑞「倍拉維」共4186人份、默沙東「莫納皮拉韋」988人份,今年以來累計開立約51萬6819人,包括共42萬4003人倍拉維及9萬2816人份莫納皮拉韋。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簡稱 思覺失調(Psychosis)舊稱"精神分裂症"是指一種精神狀態,可導致認知能力退化,可通過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改善症狀。 *“思覺失調”是指一種精神狀態。 *當一個人經歷“思覺失調”時,他們的思維、情感、感覺會與現實脱離。 *雖然任何年齡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思覺失調”,但有較大機會發生於15-25歲左右的青少年身上。 *如果及早察覺及得到適切治療,是可以減低或避免“思覺失調”發展成多種精神病。 *若正在經歷“思覺失調”的人可能會出現下列三種徵狀: **1. 思想及言語紊亂--談話內容貧乏、説話急迫、缺乏主題、語無倫次。 **2. 妄想--一種脱離現實或令人難以置信的思想,但經歷“思覺失調” 的人則深信不疑。例如他們普遍會有被監視及被迫害的想法。 **3. 幻覺--看到、聽到、感覺到一些不存在的聲音或事物,但存在非常 真實的感覺。 *名詞的由來:在2001年,香港醫院管理局開始籌辦一個醫療服務,為要針對及早治療嚴重精神病患者。 *於是一班精神科醫生計劃有策略地向大眾宣傳及教育有關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狂抑鬱症]]。 *但考慮到以下的因素, 於是將‘psychosis’的譯法由字典上的‘精神病’改稱為‘思覺失調’ 。 *是心智的異常狀態,特徵為無法區分何者為真實。 *主要病徵包含錯誤的信念(妄想)以及覺知不存在的東西(幻覺),其他病徵還有語無倫次及不合時宜的行為舉止。 *發作期的患者可能會感到[[憂鬱]]、[[焦慮]]、物質使用疾患、[[睡眠障礙]]、[[社交退縮]]、缺乏動機以及無法正常生活。 *精神症有許多可能的病因,包含精神疾患、某些身體疾病、某些藥物、物質濫用、睡眠剝奪等情況。 *要診斷精神疾患,應排除其他潛在的病因,尤其如果出現不典型的症狀。 *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據信扮演重要角色。 *治療包含抗精神病藥、心理諮商、以及社會支持等。 *精神病疾患(Psychotic Disorder)或稱精神病,指個人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導致適應生活的能力發生障礙,患者也可能脫離現實,分不清楚現實和幻覺。 *精神病疾患是長久以來最受汙名化和歧視的心理疾病,加上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媒體的報導以「恐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異常」這樣嚴重且偏頗的用詞,加深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恐懼,除了對精神病患的歧視,也造成許多人因為不願背上「精神病」的罪名而拒絕就醫。 *多數人對於精神病的恐懼,其實有一部分是來自對疾病的不了解。 *思覺失調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腦內不同區域的腦神經功能失調,產生出思想和感知錯亂,並衍生出語言和行為的異常及情緒的顯著轉變。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資料顯示出思覺失調症的成因為何,不過醫學界相信,基因、腦內物質(多巴胺和穀氨酸能)和環境等,都有可能造成思覺失調症。 *國內精神衛生法給予精神疾病的定義為:指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致其適應生活之功能發生障礙,需給予醫療及照顧之疾病;其範圍包括精神病、精神官能症、酒癮、藥癮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精神疾病,但不包括反社會人格違常者。 ===重新認知面對《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污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台灣在2014年已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慢性且重大的精神疾病,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好發於青少年晚期及成年初期,臨床症狀顯現為: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著明顯的脫節,以幻聽最為常見,患者很清楚聽到有人在和他對話,但旁邊根本沒有其他人,或病患深受聽覺的控制,按照某個聲音去殺人或自殺等,也可能出現被害妄想,總覺得有人在某處監視他並打算加害於他,因而過度恐慌,也可能重複一些怪異的舉止,突然間表現得很退縮、不與任何人互動,某些精神分裂患者還會出現暴力的攻擊行為、無緣無故的傻笑、大哭。 *早期精神分裂症狀可能包含了睡眠型態的改變,如突然間變得難以入睡、多夢,或容易受驚醒等,情緒上的變化,對人際關係和周遭事物變得不理不睬,失去原本的熱情,行徑逐漸變得愈來愈難以理解、怪異、愛發愣,思考障礙,失去組織語言的能力,開始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等之精神障礙症狀表現,這些初期的蛛絲馬跡若可及早注意,將能盡早處治而避免疾病的惡化。 *《思覺失調症》有哪些症狀?幻覺, 幻聽, 妄想, 胡言亂語, 言語片段, 疏離人群, 退縮, 情感冷漠, 攻擊, 破壞, 自殘, 思考障礙, 注意力無法集中, 睡眠障礙。 *《思覺失調症》該如何預防? *培養豁達開朗的性格,保持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 *做好情緒管理,正當表達和宣洩情緒,釋放壓力。 *工作、學習和生活都要勞逸均衡,避免長期讓身心處於透支的狀態。 *學會正向支持的溝通模式,適時關心身旁親近的人。 *睡眠充足,規律運動。 *依個人性向與興趣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增進人際互動。 *避免濫用藥物,並遠離毒品,預防危害大腦正常的感官調控機制。 *如發現疑似精神分裂症發病的徵兆,及早就醫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 *《思覺失調症》有哪些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 肝病; 糖尿病; 發胖; *哪些人容易得到《思覺失調症》? *好發於18-25歲之間,家族中已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人。 *體質異常者,體內多巴胺濃度高過正常值許多,導致腦內化學作用產生變異。 *藥物及毒品濫用的人。 *精神和情緒壓力過大的人。 *在家庭成長背景中曾經歷嚴重問題的人,例如父母離異、過度情緒化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員間的失和等。 *《思覺失調症》的成因是什麼? 精神分裂症發病的主因目前醫學上未有絕對定論,但通認與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源自於遺傳或體質,臨床發現,當多巴胺在大腦分泌增加時,極可能出現精神分裂相關的症狀。 *在面對壓力時,人體腦內的多巴胺自動會生產較多,正常人的多巴胺系統對此會進一步調節,使得多巴胺不再分泌下去,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卻無法適度調節,使得多巴胺不斷釋出,進而引發不正常的幻覺、幻聽等官能性的異變現象。 *吸食毒品如安非他命等,也會導致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產生變化,引發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部構造也較異於一般正常人,腦內空間明顯過大、而腦細胞所占體積卻很小,負責思考的額葉功能也是活躍度不夠甚至失能,導致思維的速度、形式及內容都有問題。 *一旦有上述體質性的因素作為前提,當受到家庭、人際關係、心理挫折等生活事件的種種打擊,便促成精神分裂的誘因,包括:課業壓力過大、教育方式過嚴、婚姻失敗、感情受挫等。 *在治療上,精神分裂往往需要靠長期用藥來調整腦部化學物的濃度,再佐以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環境治療與精神復健等方式,以改善精神官能異常的症狀。 *《思覺失調症》要看哪一科? 身心精神科。 <ref name=" 元氣網">{{cite web |url=https://health.udn.com/health/disease/sole/232 | title= 思覺失調症 | language=zh | date=2022-06-17 | publisher= 元氣網 | author=台安醫院醫師許正典 | accessdate=2022-08-30}}</ref> ===了解思覺失調症的症狀與正確的態度===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教授表示,全台灣目前約有7-10萬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這是一種慢性且重大的精神疾病,好發年齡在20-40歲之間,導致發病的原因和遺傳、個人體質、環境壓力等都有相關,醫學界認為是因為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失調所引起的,所以會造成腦內功能的運作失常。 *認識思覺失調症的四大症狀--「思覺失調症」顧名思義就是思考和知覺失去了平衡的疾病,讓病人可能無法分辨幻覺、妄想和真實世界,以至於讓他們無法在校園、職場、社會上維持正常生活,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四個症狀: *正性症狀-幻聽(覺得別人在談論、嘲笑自己,或是聽見有人命令自己)、妄想(認為有人要害他)、混亂性言語及行為。 *負性症狀-情感表達變少、言語與思考能力下降,不願意接觸人,不願意上班或上學,也忽視自己外表形象管理。 *認知功能障礙-變得無法專注、記憶力降低、無法做決定及解決問題。 *情緒症狀-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 *請家屬及周遭的人可以多多了解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才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只要透過治療就可以防止大腦一直退化,就越有可能回到校園、職場、社會中繼續生活。 *思覺失調症的新治療 長效針劑可助重返職場: 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暨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張家銘副教授表示,目前在治療思覺失調症上有九成是先採用口服藥物的治療,再轉改成針劑藥物的治療,通常只要好好地接受藥物治療,症狀就能獲得控制,這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治療,另外再搭配心理治療中的團體治療、行為治療,來幫助病人回歸社會生活。 *但是隨著療程變長也因為有副作用及病人怕給別人知道,或本身就抗拒治療,導致服藥的遵從性差,容易讓病情更加惡化,不但會使大腦功能退化厲害,還有發現復發嚴重者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會傷害到自己或他人。 *隨著精神疾病的治療發展,思覺失調症就像是其他慢性病一樣,只要積極治療就可以穩定控制,目前已有新的長效針劑也通過健保給付,將口服藥物製成水性懸浮液1個月注射1針,藥效就可以在體內慢慢釋放,可以達到血液中濃度可維持1個月的濃度,提升了病人的用藥穩定及便利性。 *臨床研究證實,使用針劑後的病人有3成是有可能回到職場、學校、社會中的。 *若是在社區內接受照護的病人,甚至可以不用回到醫院,而是由進駐到社區內的精神科醫師就可以協助施打,帶來更大的治療效益。 *他們需要我們的支持及友善對待: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教授表示有85%的思覺失調症病患,面臨失業,或是因為患者罹病後過於自卑及受到歧視,因而加重病情及耽誤治療,所以呼籲更多人能了解思覺失調症,讓他們能夠在友善的環境下,可再次重回社會中並恢復工作及自主能力,減少家屬及社會的負擔。 <ref name=" Heho健康">{{cite web |url=https://heho.com.tw/archives/10822 | title= 思覺失調症有4大症狀 及早治療可重返職場 | language=zh | date=2018-03-29| publisher= Heho健康| author=彭幸茹 | accessdate=2022-08-30}}</ref> https://heho.com.tw/wp-content/uploads/2022/05/1651738729.4556.png https://heho.com.tw/archives/218498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Category:415 西醫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思覺失調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