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无聊的魅力 的原始碼
←
无聊的魅力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1412383/2673aa1d503bc90c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15325/5507567078/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阿兰•德波顿,英国畅销书作家。擅长以小喻大,举日常琐事,说生活哲理。以简御繁,随意点染,引人举一反三。其文委婉飘逸,简练雅洁,深得英伦古典散文之趣旨。《无聊的魅力》为随笔集,语言洗练、笔调沉蕴,于纤悉之事、颦笑之间,尝试寻找幸福的主旨。忧伤何以成为快乐,机场何以成为风景,无聊何以变得充满魅力,在一切意想不到的地方收获幸福,是德波顿一贯的追求。德波顿以其丰沛的意象、横溢的才情,将感性与理性、随想与哲思熔于一炉。读者或可 借助英伦才子的生花妙笔,调整心态,转换视野,舒缓生活的压力,体悟人生的真谛。 == 作者简介 == 谁是[[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他通晓英、法、德、西班牙、拉丁数种语言,深得欧洲人文传统之精髓 他喜欢普鲁斯特、蒙田、苏格拉底,同样喜欢旅游、购物和谈情说爱 他左手小说,右手散文,在文学、艺术、哲学、评论中自由进退、恣意穿插 他的小说思想丰赡、才情纵横;他的散文和评论又意象丰沛、妙笔生花 23岁以处女作小说《[[爱情笔记]]》初试啼声即大放异彩;此后的《爱上浪漫》和《亲吻与诉说》继续激活我们的阅读体验,开掘传统小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5岁就入围法国费米娜奖 27岁完成惊世之作《[[拥抱逝水年华]]》 31岁出版《[[哲学的慰藉]]》,拿古典的欧洲智慧为现代人疗伤 33岁带着满腹诗书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开讲《[[旅行的艺术]]》 35岁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身份的焦虑]]》的途径 37岁的他撰写的《幸福的建筑》成为英国热播电视节目《完美之家》的创意源泉 41岁的他,继续将睿智的眼光投向工作领域,……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思考《工作颂歌》,成为在金融危机的今天,最适宜当前形势的作品 41岁的夏天,阿兰•德波顿获邀担任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机场原本只是旅行中的过渡性空间,发生的不过是“出发”与“抵达”,但在阿兰•德波顿的眼中,却成为了一个综合各种文化面貌的博物馆,由此引发《机场里的小旅行》 2012年,他43岁时,“哲学向左,宗教向右”,以他一贯的在哲学和宗教之间旁征博引,自由进退的优雅笔触,带来一本具有最抚慰人心的,号召大家从宗教中偷点什么东西为己所用的供广大无神论者阅读的作品——《写给无神论者》。 201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最新推出《无聊的魅力》,于纤悉之事、颦笑之间,尝试寻找幸福的主旨。 == 原文摘录 == 与一个缺乏吸引力的人在一起时保持沉默,意味着对方是无聊之人。而与一个充满魅力的人在一起时保持沉默,你肯定会认为自己才是那个无聊透顶的人。 沉默或笨嘴拙舌或许恰恰证明了愿望的强烈,从而被人同情和原谅。诱惑一个你无所谓的人要容易得多,一个心胸宽阔的人会发现一个最笨嘴拙舌的求爱者往往是最真诚的求爱者。拙于言辞反而可以证明其真情实意(如果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 == 书评 == 阿兰•德波顿出了新书,是一本随笔集——《无聊的魅力》。平心而论,该书并没有超过他的代表作《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幸福的建筑》的水准,但并不妨碍我们愉快地阅读,因为,德波顿渊博的学识、丰沛的才情依然挥洒在这本随笔集中,让我们再次感受了他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处入手,化腐朽为神奇、道凡常之妙处的智慧与魅力。 全书收录了《忧伤的快乐》、《机场散心》、《为爱撒谎》、《工作与幸福》、《成人参观动物园的启迪》、《无聊地方的魅力》等9篇随笔,涉及飞行、爱情、职业、写作、绘画等领域。他从美国著名画家爱德华•霍普那些以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活图景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揭示了绘画与当代人生活的关系:“当我们忧伤之时,或许恰好是那些忧伤的书籍最能赋予慰藉;当我们孑然一身、孤独无依时,我们悬挂在房间墙上的,应该是那些孤零零的服务站的图片。”因为霍普的绘画展示的多是一些转瞬即逝、背井离乡的场景,它们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引起共鸣,“我们在图片上所欣赏的,并非其表达的题材,而是其表现的格调,是通过颜色和形式所表达的情绪态度的记录”。从追求曾经的恋人克洛艾时那欲说还休、言不由衷的语言中,德波顿总结了“为爱撒谎”的两种模式:“我的谎言,尽管被逼无奈,但还是令我羞惭不已,让我认清两种谎言:为了逃避的谎言和为了获得爱情的谎言。”他讲到,热恋中的人们都会设计“爱情鱼钩”,但假如人们在爱的诱惑中上了钩,那也是巧合,而非计算,因为“爱情鱼钩具有一种极其独特的品性,难以用任何逻辑的因果原则进行界定”。而在阐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中,德波顿告诉我们,即使你拥有较高的拼写水平,要写出一部好的作品,也要经历一个痛苦的组织语言的过程。写作并不等于记录,“呈现真实的生活,难于对感官体验的忠实记录。将看到的事物进行记录,并不足以成为艺术;只有经过筛检、选择和思考的过程,笔下的事物才有可能显得真实”。德波顿的这些论述,对于有志于写作的人们,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当代人整日疲于应付生计,都市的清晨步履匆匆的上班族就是最好的写照。快节奏的工作、残酷的职场竞争压力,让人们疲惫不堪,心智因而变得迟鈍、麻木甚至冷漠,无心感受或者视而不见生活中的风景。德波顿则启发我们,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在庸常的生活中发现哲理和美感,从而温暖和点亮我们的心灵。乘坐飞机出差和旅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寻常之事,德波顿的慧眼却能穿透常态,敏锐地发现“飞机的起飞为心灵带来愉悦,因为飞机迅疾的上升是实现人生转机的极佳象征。飞机展呈的力量能激励我们联想到人生中类似的、决定性的转机;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能奋力攀升,摆脱现实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德波顿还告诉我们,工作不仅是挣钱的手段,而且是实现自我的方式,这种观念使需要和幸福相一致。但“工作中的幸福感现在如此难以获得,是因为我们的期望远远超出了现实”。从参观动物园的所见所思中,德波顿又诙谐地议论,动物园一边使动物看起来像人,一边使人看起来像动物,所以让人内心不安;进而从人的动物本性的视角指出:“一个人的怪异行为从本质而言往往是简单的动物性目的——食品、居住和后代的繁衍——的复杂化体现,如果能够发现这点,人们将再次获得一丝安慰。”在对自己的故乡苏黎世美丽宁静、整洁有序却可能乏味无聊的解读中,德波顿结合荷兰画家德•胡赫的作品深入分析,揭示了平凡环境的价值在于控制人们虚妄的欲望,避免势利地试图脱离日常生活,从无所不在却被人忽略的世界角落找到快乐。这让我想起了今年5月在瑞士旅行时苏黎世留给我的美好印象,它看起来的确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喧嚣,一切都那样地井然有序,但它的魅力就在平常的细节之中,如老街商店上方悬挂的柔软的金手雕塑,一户户民居门前摆放的美丽的鲜花,苏黎世湖上矗立的计时器,无不散发出温馨动人的气息。 英国著名评论家马修•阿诺德说过:“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一种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焦虑。”德波顿的作品是否称得上伟大,尚难定论。但他的文字的确有抚慰和启发我们心灵的魔力。《无聊的魅力》中涉及的话题,其实在德波顿的许多代表作中有更广泛、深入的展开,因此,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阅读德波顿许多代表作前的导读之作。德波顿所拥有的渊博的学识与思辨能力,又非常值得中国的作家学习。当下的中国尚未涌现德波顿那样的百科全书似的作家。将哲学通俗化、学问文学化、思辩大众化,引导读者从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和美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这,大概是德波顿作品给予我们的最好启迪。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838970/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无聊的魅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