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日并不快乐(陈德民) 的原始碼
←
日并不快乐(陈德民)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日并不快乐'''<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8970910/pexels-photo-1897091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日并不快乐》'''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德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日并不快乐=== 这天,是若予45岁的生日。这是一个[[平常]]的让他把自己生日都[[忘记]]了的[[日子]]。 中午,他的手机“哔”的一声,一家他在那里开户的银行给他发了一条“祝您生日快乐”的贺信,若予才幡然想起今天是他的生日! 其实,这天他的心情相当郁闷。 他的儿子小石以低的可怜的分数与一所[[理想]]的[[重点]]高校失之交臂。昨天小石得知这一消息后,至今不见影踪;他的妻子最近一直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他冷战,[[已经]]回娘家“休整”了,是不是以图再战,尚未可知;他的女儿昨日星期天的下午带着对弟弟落榜的[[遗憾]]与惆怅回她的大学上课去了。 家中只有若予一个人在家。一个人过生日,让他想的最多的还是儿子的事。昨日下午考生高考成绩公布后,他打电话给小石,让他回家查分。 小石说,不查了,没考好。 若予说,兴许能过线呢。 小石便将准考证告诉了他。他一查,整个人便懵了。考分只有300来分。这是一个连大专都入不了的分数! 不一会,小石打来一个电话,说他报考的那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才559分。但当若予把他的分数告诉他时,小石还没让父亲把话说完就挂机了。此后,整个人竟然蒸发一般,当晚没有回家,第二天上午和下午,若予給小石打了几次电话均关机。若予认为,想必儿子已经懊悔了,也许儿子现在正和他的那班学习都不怎么棒的同学又在什么地方借酒浇愁了! 让若予不明白的是,儿子多次扬言对上大学无所谓,怎么果真上不了大学,又显得如此失落呢? 若予对儿子没考上大学心有不甘。他打电话给[[部队]]的两位军、师级朋友,企求他们能帮助儿子上学的事情想想办法。 朋友说,如果达到分数线或相差一二分,办法还是有的,可以帮你孩子进军事大学深造。但你孩子目前的这个分数实在难办了。 最后一丝希望之火熄灭了。放下电话,若予十分沮丧,他[[开始]]为儿子的[[前程]]担忧了。 一天下来,若予接了好几个亲戚朋友的[[电话]],询问小石的高考[[情况]]。若予[[自然]]没有了去年女儿上大学时的荣耀,都很尴尬地回复他们说小石没有考好。亲友们免不了一番宽慰,叮嘱他让小石明年再考。这让若予从心眼里感谢这些亲友还能记得牵挂他儿子今年[[参加]]高考的[[事情]]。 回顾几年来儿子在校的表现,若予认为小石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种结局,也属该当如此。小石长期贪玩成性,对自己的学业几乎是躺平了,若能考上大学才算怪事呢! 小石自从初二迷上网络游戏“传奇”后,他的成绩就从班里的优等生一路下滑。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多日不见的老友,若予便和小石同住一室,一起入眠。但他在后半夜睡醒时发觉脚头的儿子不见了,还以为他去卫生间了,但好长时间没有一点儿声响。若予不放心地起床寻他,竟看见小石正全神贯注趴在客厅的[[电脑]]桌上玩“传奇”游戏!自然免不了一顿狠批。他说,小石儿,你如果能把这种玩[[游戏]]精神的十分之一二用在功课上,你的[[学习]]成绩也不至于下滑! 若予的脑海里都是有关儿子这几年上学的事,若当初念初中的儿子能听进他的[[忠告]],今天的高考[[成绩]]绝对是另一种景象。因为贪玩网络游戏,中考时小石的成绩与[[重点]]中学无缘。但若予仍对儿子抱有[[希望]],夫妻俩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上高中后[[应该]]能明白过来。于是,若予便央求他在一所县中做校长的老师,安排小石到这所国家示范级高级中学学习,以图他能潜心求学。 可事与愿违,小石在小学乃至初一时的学习兴趣再也找不回来了。他在学校和老师吵架、逃课成了时常上演的闹剧。由此小石成了那所学校的“名人”了。若予从几百里外的省城专程赶到学校,对儿子进行耐心的说教,小石说他受不了县中迎战高考的这种辛苦。若予便以“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梅花香自苦寒来”诸如此类的激励语言反复劝说开导儿子,但小石哪能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悔改之意。在好不容易经历一学年后,他只好将儿子带回省城。这件事气得他一度不想再给儿子找学校了。但看到儿子独自跑到城郊乡下的中学联系上学,若予夫妻俩大喜过望,以为儿子能悔过自新,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于是,夫妻俩商量,还是把他送到好一点的学校吧!遂通过熟人的关系,让小石到一所条件优越的寄宿学校,以求他能安心苦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又白忙了。在校期间,小石能以种种理由呆在寝室而不去上课,他们夫妻俩就成了老师经常“邀请”到校的常客。面对小石的表现,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高中生,竟还能做出连初中生都很难做出的逃学这种幼稚的举动。在老师面前,他们夫妻俩觉得颜面扫尽了。 高考临近的这个学期,小石觉得单凭文化分上大学是没戏了。就报考了一所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通过他的努力和父亲的老师的加持,他取得了报考资格。 小石紧张地投入篮球训练,拜师学艺,冬练三九,流了不少汗水,但小石却非常开心,连课本的边也索性不粘了。若予反复提醒儿子,不能因为练了篮球到时文化分不达标就前功尽弃了。小石胸有成竹地说“没事!”但以父亲对儿子的了解,若予还是要求儿子制定好学习计划,每天保证复习文化课的时间。小石点头应允,谁知他训练之余不是玩电脑就是倒腾他的“体育用品生意”,若予看不下去了,为此儿子还与他顶了一次。这令若予越发伤感不已,对儿子的高考前景忧心忡忡。 体育统考那天,小石凭他对蓝球的天赋表现不俗,克服之前腿部摔伤的巨痛,以7个3分球的高水平发挥,获得了旁观者的喝彩!连大学招生办的领导也连夸“不错!不错!”他的体育成绩顺利过关了。 谁都期待,接下来只要小石能把心思全部用在文化课上,坚持两三个月时间把文科的几门课程系统地复习一两遍,凭着教育部门对中学生高水平运动员的考分优惠政策,做个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是不会成问题的,也可以圆小石从小就希望做运动员的梦想。但是,这个整日痴迷于体育与网络游戏的考生对文化课终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复习。在他就学的那家学校,因语文老师一句不得体的话伤了他的“自尊”,小石便要求父亲帮他抓紧另找学校复习。在这个节骨眼上,若予自然不敢轻举妄动,要求他慎重考虑,给他讲了不同的学校课程安排可能都不同步,更何况到别的学校学习,因无法住校需要每天来回往返,耽误时间,对静心学习不利。但小石却向他下了最后通牒:“不转学就放弃语文复习!” 若予感到儿子对待学业的态度真是无可救药了。没有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再次恳请他在省城任教的老师将小石安排到其任职的那所教学比较先进的四星级高级中学,让小石进行高考前的冲刺。临来之前,小石向老师和父亲保证“遵守校规,好好学习”。但在后来的实践中,贪玩成性的小石又一次让大家失望了。他有时白天不去上课,晚自习后还常跑到麦当劳吃西餐听音乐,甚至在学校附近亲戚家住宿时,用亲戚家的电脑长时间泡网。若予和妻子得知情况后,苦口婆心地对儿子进行说服、规劝,让他珍惜体育考出的分数,认真复习文化课程备考。但儿子竟不耐烦地说:“不要烦了,是我高考还是你们高考?”一句话险些把若予给噎死。不仅如此,在备考期间,小石又偷偷地对做“体育用品生意”乐此不彼,竟然暗地里挣了两三千元。这些行为肯定要耽误他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高考刚结束回家,他就乘父亲不用电脑时,把父亲的笔记本拿去,连同他房间里的那台小电脑,一个人看了两个电脑忙活他的所谓“网上贸易”了。不几天,一个个包裹从天南海北涌向家里,然后被他迅速出手,俨然一个“小商人”了。前两天中午,小石向父亲炫耀:“这几天挣了二千多,一个月赚四千元没问题!”看着儿子沉醉其中,把高考的得失忘得一干二净,若予并没有给儿子以赞许。在父亲眼中,儿子没有上大学之前,他一概认为这些都是抢占宝贵学习时间的“祸源”而不予支持。 最终的结果不出意料,小石失去了一次难得的低分便可上大学的机会。 对此,若予常想,人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人生美好的机遇并不多,如果能够把握住,就能改变自己;如果不去努力,不去准备,纵然有再好的机遇都会从眼前溜走。若予一直鼓励儿子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既能陶冶个人情操,提升自身素养,又能靠知识主宰自己将来的命运。不然,即使在体育上取得一点成就,但要取得出类拔萃的突破不太可能;而一般运动员即使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艰辛,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前景。这样,如果再没有文化的衣钵加身,最终只能把自己搞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失败者了。君不见有的奥运会冠军退役后,靠在街头变卖金牌过日子吗? 此时,若予只能无奈地说,儿子呀,你只顾贪玩,殊不知将来因为你相差的分数,不知要拿出大于你所挣的多少倍的金钱为你的未来买单! 当今的主流社会,哪还有不上大学的人呢?因此,若予对儿子过早的痴迷于商业贸易的行为无法苟同。在他看来,也许,若干年后,儿子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如果能在青少年求学时代多学点文化,少一些贪玩,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对今后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不更是如虎添翼吗! 若予想起书上面有这样一段话,特别让他有感触:“人生必须有目标,但赚钱是最坏的目标。我希望在直接的财富之外,每个人都会看到间接财富;在狭义的财富之外,有胸襟见到广义的财富,那就是知识。如果你把赚钱当成人生唯一的目标,你只会沦为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三字经》曰:“人不学,不如物。” 若予真的不知道小石经历这次失败,还能否迷途知返?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他非常希望儿子能端正学习的态度,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的习惯,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为自己的前程和今后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转念一想,儿孙自有儿孙福。若予从没指望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安排下辈人去做。 小石出师未捷,成了若予后来多年抹不去的阴影。 此时,若予一个人给自己过生日,寂寞是寂寞了一些,但他可以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对他而言,45岁,按四舍五入法来讲,套用IT业流行的一句话是“奔五”了。这让他想起小时侯写作文,常出现“道路上(有时还用'田埂里’)走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每每及此,他眼前就会浮现一位驼背弯腰、满脸烟火色的老农正吃力地在田野里侍弄庄稼。也就是说,自己再有四年多,就可称得上“年过半百的老人”了。想到这里,他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光阴似箭,回顾上半生,轰轰烈烈地打拼,从当初一个普通工人做到机关公务员,再到一个县机关的办公室主任,一直发展到今天拥有千万产业的民营企业主,二十多年有得有失,酸甜苦辣足够自己品味。论成败,他让许多人羡慕。但他自己从不给自己下结论,总感觉得到了一些,但也失去了一些,有时他觉得人生之路如果不这样走,是不是还有另一种结局?他心情的步履就是在这种交织的矛盾与疑惑中前行。他常跟朋友说,如果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调整自己,可能会使自己稍微开心一些。 一个人给自己过生日,若予祈望自己长命百岁,他给自己做了一碗“长寿面”。他知道他的家族有癌症史,注定他这辈人在治癌的有效药物没有产生前,死于癌症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得多。他的父亲和姑姑都死于癌症。而在父亲出生前,他的爷爷正值壮年却“因病”去世了。祖辈是个农民,穷得锅都揭不开,没有钱治病。不知道导致爷爷死亡的“病”是否与癌症有关?他父亲当年查出胰腺癌晚期,医生说胰腺癌是“癌中之王”,如果做手术,七十多岁的老人有可能就下不了手术台了,只好通过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老人家只痛苦地活了五个多月时间。后来,一位正国级干部被查出患了胰腺癌,此消息在海外传媒披露后,若予以为这样位高权重的国家领导人或许因有先进的医疗保障而生存下来,但也没能幸免,这位高干不到一年就走完了69岁的人生之旅。这个年龄在当今医疗和生活条件下,应该是很遗憾也很无奈的了。 若予曾对妻子说,[[如果]]哪一天自己也得了不治之症,就让[[医生]]给予施行安乐死,让他早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享受另一种人生。他真的[[希望]]这个[[愿望]]在今后真的患了不治之症的某一天能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得以实现。那样没有痛苦,也不需要为苟延残喘的生命而挣扎,在一场睡梦中就进入另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这样的往生他认为是很人道的,是值得推崇的。 这个生日,让若予[[承受]]了不曾有过的[[孤独]]与寂寥。 祝你生日快乐。 但若予没有快乐,只有忧愁和[[寂静]]:忧愁是难以排解的,他为孩子的长远未来担忧;一个人独处,寂静倒是让他可以回味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旅程,可以让他[[想像]]许多不着边际的事儿。<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9734495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陈德民,笔名陈柏年,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杂志社总编辑,南京远东书局主编。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日并不快乐(陈德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