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晋国六卿 的原始碼
←
晋国六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晋国六卿</big>''' |- |<center><img src=http://n.sinaimg.cn/sinacn/20170929/c221-fymmiwm092180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k.sina.cn/article_3496439113_d0676d49001001rw5.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晋国六卿 国度: 春秋 晋国 职位: 晋国三军将佐 成员: 先氏、狐氏 |} '''晋国六卿''',指[[春秋时期]]晋国的三军将佐。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回国后建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 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 ,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前后十几代人辅佐晋公"尊王攘夷",捍卫华夏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正源。正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六卿内部的矛盾变迁,也造就了[[春秋五霸]]的更替,其间的恩义情仇跌宕起伏,兼并厮杀激烈无比,他们共同谱写了一部壮烈的历史诗篇。<ref>[https://k.sina.cn/article_3496439113_d0676d49001001rw5.html 晋国的六卿家族之一,乃是汉高祖刘邦之祖脉!]新浪</ref> == 概述 == 晋文公四年(前633年),被庐之搜,晋文公于城濮之战前作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佐,地位从高到低分别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并按照"长逝次补"原则,轮流执政,称为三军六卿。 晋文公八年(前629年),清原之搜,晋文公增设新上军、新下军,合计五军十卿。晋襄公六年(前622年),夷之搜,因排位最前的四卿在同一年相继去世,晋军面临大面积调整,晋襄公便裁撤新上军、新下军,恢复三军六卿建制。 晋景公十二年(前588年),为奖励鞌之战立功将士,晋景公增设三军,扩为六军十二卿。五年后,下宫之难爆发,赵氏一系几乎灭绝,新三军被合并为新军,变为四军八卿。晋悼公十四年(前560年),绵上之搜,晋悼公裁撤新军,又一次恢复三军六卿建制。 晋平公八年(前550年),栾氏之乱,栾氏被灭族,十一家六卿世家此时仅剩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之后此六家每家占据一卿位,长期把持晋国军政大权,故后来晋国六卿又被用来特指此六大家族。 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铁之战,范氏、中行氏被灭,遂取消中军,六卿变为四卿。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氏、韩氏、魏氏三家联手消灭执政的智氏,为最终实现"三家分晋"奠定基础。 到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韩、赵、魏联手打败了晋国的执政大臣智伯瑶,进而瓜分了晋国,韩、赵、魏虽然成为诸侯,但最后逐一败倒在秦国的铁蹄下,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现在六卿直系后裔有5000多万人口,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 历史背景 == '''曲沃代翼''' 晋国是天子的兄弟之国,并一直是周王朝的肱骨,地位显赫。[[周平王]]东迁,晋文侯仇出兵勤王,功在[[社稷]]。晋文侯还有个弟弟,名成师,史称曲沃桓叔,都是在战争中生的,仇这个名字确实没有成师好,当时就有人预言要出乱子。 前784年,晋穆侯去世,其弟晋殇叔短暂的篡位,又被晋穆侯的长子公子仇夺位,晋文侯在位35年。前745年,文侯子昭侯即位后,时曲沃附近有叛乱,晋昭侯就把叔父成师封到曲沃,这是比首都翼还要大的都市,麻烦来了:成师和他的子孙数十年如一日地开始和晋侯争国君之位,斗争极其复杂的残忍。总之,前679年,经过长达67年的内战,成师的孙子晋武公称终于消灭了"仇"的子孙,晋国暂告安定,史称"曲沃代翼"。当时,[[齐桓公]]小白已经开始了他的霸业。前677年晋武公死,儿子[[晋献公]]诡诸即位了。诡诸在位期间干的两件大事--扩张国土与屠杀宗族。 '''公族摧残''' 晋献公诡诸也许是晋国67年的内斗形成的惯性吧,晋献公即位后,即使他想仁慈都难以做到了--他的曾祖父成师的公子、公孙(史称桓庄之族)也不少,时时想着干掉诡诸,晋献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于是以士蒍之谋,离间群公子,遂用8年的时间屠杀。本家杀得差不多了,基本上也就没什么问题了,但血腥的杀戮惯性使得诡诸不由自主的把毒手伸向了自己的儿子。前672年,即晋献公五年,"伐骊戎,骊姬、骊姬弟(妹妹),俱爱幸之。"骊姬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谋取继承权,经过姐妹的一系列阴谋夺嫡活动,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诡诸的残忍本性,前655年,太子申生被逼死,重耳、夷吾出奔。骊姬还使诡诸和晋国的群臣盟誓:都不许接纳或者帮助外出的公子。到此,虽然诡诸自以为完全解决了隐患,但他离死也不远了,身后的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诡诸的上述做法对晋国的未来有深厚的影响,国君的儿子从此一般不被留在本国,这成了一种制度。这个措施虽然当时起到了稳定内部的作用,但是长远看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裂变,晋国因为公室的人员和力量极其单薄,各个大家卿大夫不断坐大。 '''卿族扶植''' 但异姓势力的坐大,晋献公只是扫清了障碍,真正把他们培育起来的,还是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重耳流亡十九年,身边的心腹有[[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等都是异氏,这些人也都是他此后重要的依靠对象。即使回国后,重用的[[先轸]]、[[栾枝]]等人也大都是异姓。这些人都是霸业的建设者,几十年后,他们的下一代在维护着晋国百年霸业的同时,也在蚕食晋侯的君权,果然在几百年后,他们的子孙成为晋国宗庙的掘墓人。可以说,从晋文公、[[晋襄公]]父子相继称霸后,晋国的国政基本掌握在异氏的大臣手中,结果是国君越来越弱,异氏卿族越来越强。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为了生存,为了争权,为了夺利,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竞争。六卿之间亲情与仇恨交织、恩义与血腥错杂,共同谱写了一部壮烈的历史诗篇。 其间的恩仇故事跌宕起伏,兼并厮杀极其残酷,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当时各个国家间的纷纭争斗。 == 六卿点评 == 晋国六卿几个家族尤其是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六个家族连续十几代同朝为官,轮流执掌晋国国政,他们是晋国霸业的历史见证着,更是晋国霸业的建造者。晋国自己建立功业的同时也在维护着周室王朝,抵御四夷,捍卫着华夏文明,正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晋国六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