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暑邪 的原始碼
←
暑邪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暑邪.jpeg|有框|右|<big></big>[https://pic2.zhimg.com/v2-481755e9550237cc344d5f9b9caa2d1d_1440w.jpg?source=172ae18b 原图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578470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暑邪''',中医术语。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ref>[https://www.sohu.com/a/386649065_120344541 巧用四穴愈疾病,六淫之邪一扫光],搜狐 ,2020-04-09</ref> ==解读==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中医应用==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升,即升发、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故《[[素问·举痛论]]》说:“炅则气泄。”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故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3、暑多挟湿: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致,治疗当用“湿去热孤”之法。 ==视频== ===<center> 暑邪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什么是暑邪感冒?</center> <center>{{#iDisplay:e0300qsc39k|560|390|qq}}</center> <center>46.燥邪、暑邪、火邪</center> <center>{{#iDisplay:g0739fbn3yf|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返回「
暑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