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暗渡陈仓 的原始碼
←
暗渡陈仓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暗度陈仓01.jpg|缩略图|[http://www.itfly.pc-fly.com/article/p-%E6%83%B3%E8%A6%81%E7%9F%A5%E9%81%93%E6%9A%97%E5%BA%A6%E9%99%88%E4%BB%93%E7%9A%84%E6%84%8F%E6%80%9D%E9%A6%96%E5%85%88%E5%B0%B1%E8%A6%81%E4%BA%86%E8%A7%A3%E8%BF%99%E4%B8%AA%E6%88%90%E8%AF%AD%E5%87%BA%E8%87%AA%E4%BD%95%E5%A4%84%2C%E6%9A%97%E5%BA%A6%E9%99%88%E4%BB%93%E8%BF%99%E4%B8%AA.html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英文】do one thing under cover of another an illicit affair or Sneak in),【汉语拼音】àn dù chén cāng,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ref>[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98729260566319369&wfr=spider&for=pc 三十六计第八计暗度陈仓] 2018年4月25日 - 暗度陈仓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八计,敌战计中的第二计。这一计在《三十六策》中是这样记载的:“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这一句的意思是:”故意暴...</ref>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三十六计]]之第八计。常误作“暗渡陈仓”,规范的写法应为“暗度陈仓”,“度”没有三点水。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一组词语,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明修栈道”表示公开的行动,“暗渡陈仓”表示隐藏的真实意图。<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935106398840032&wfr=spider&for=pc 三十六计:第八计,暗度陈仓。] 2018年11月23日 - 今天小编来给你说说三十六计第八计:暗度陈仓,希望大家喜欢。 暗渡陈仓是根据历史故事“明修枝道,暗渡陈仓”而来的。 什么是“明修栈道”呢?栈道就是在山路险阻...</ref> ==成语信息== 【用 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活动。 【结 构】动宾式 【近义词】[[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明修栈道]]、[[暗送秋波]]、[[偷天换日]]、[[明争暗斗]]、[[欲盖弥彰]] 【相反词】[[明目张胆]]、[[明火执仗]]、[[正大光明]]、[[光明磊落]] 【押韵词】蓬荜生光、老大徒伤、[[剜肉成疮]]、据义履方、[[形单影双]] 【谜 语】夜游宝鸡城<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7630291609890389&wfr=spider&for=pc 三十六计之暗度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2018年4月14日 - 暗度陈仓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八计,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起来,先用明显的行动来使敌人产生错觉,迷惑住对方,然后偷偷的在背后行动,从达到而出奇制胜的一种计策。...</ref> [[File:暗度陈仓9.jpg|缩略图|左|[https://588ku.com/ycwordart/10440825.html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 ===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1) [do one thing under cover of another]∶度:越过。陈仓:古代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关中、汉中之间的交通要道。[[汉高祖]][[刘邦]]用[[韩信]]计,偷度陈仓定三秦。亦比喻秘密进行的活动。 (2) [illicit affairs;have secret relations with one's sweetheart]∶也比喻男女私通——通常与“明修栈道”合用。 例: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M5MDA3MDY2NA==.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3_3000_Qzu6ve_19042900 趣味三十六计 第8集 暗度陈仓-少儿-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 [视频]时长 14:01 2017年11月1日 - 本片深入浅出,将“三十六计”每一计之由来、释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编撰成富有童趣的小故事,使观众了解“三十六计”的确切含义、历史来由以及正确运用,并对我国传...</ref> [[File:暗度陈仓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A%97%E6%B8%A1%E9%99%88%E4%BB%93/3410183/0/c9bdddce38d8474392457ec3?fr=lemma&ct=single#aid=0&pic=c9bdddce38d8474392457ec3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度”写错了)]] 引证解释 《[[史记]]·[[高祖本纪]]》:“正月, 项羽 自立为 西楚霸王 ,王 梁 楚 地九郡,都 彭城 。负约,更立 沛公 为 汉王 ,王 巴 、 蜀 、 汉中 ,都 南郑 …… 汉王 之国, 项王 使卒三万人从, 楚 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 杜 南入 蚀 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 项羽 无东意……八月, 汉王 用 韩信 之计,从 故道 还,袭 雍王 章邯 。 邯 迎击 汉 陈仓 , 雍 兵败,还走;止战 好畤 ,又复败,走 废丘 。 汉王 遂定 雍 地。东至 咸阳 ,引兵围 雍王 废丘 ,而遣诸将略定 陇西 、 北地 、 上郡 。” 陈仓 ,古县名,在今 陕西省 宝鸡市 东,为通向 汉中 的交通孔道。后遂以“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韩信道:‘ 阎君在上,韩信 一一告诉。某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与汉王定了三秦 。’” 《[[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此是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ref>[http://www.iqiyi.com/w_19s60dbqzt.html 福五鼠 三十六计之暗度陈仓-儿童-高清正版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 2019年1月17日 - 福五鼠 三十六计之暗度陈仓是儿童类高清视频,于2019-01-17上映,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内容质量高。视频主要内容:福五鼠 三十六计之暗度陈仓。。。</ref> ==成语资料== 原文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②,益动而巽③。 注解 ①示之以动:示,给人看。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②利其静而有主:静,平静。主,主张。全句意为: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定的时机。 ③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益,八卦名。此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意即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故卦名为益。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纷。《益卦》的《彖》辞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这是说益卦下震为雷为动,上巽为风为顺,那么,动而合理,是天生地长,好处无穷。 解释 故意向敌人的某一方向进行佯攻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利用敌人已决定在这一方面固守的时机,悄悄地迂回到另一地方进行偷袭。这就是《易·益》卦中所说的趁虚而入,出奇制胜。 出处 《暗度陈仓》选自《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File:暗度陈仓3.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A%97%E6%B8%A1%E9%99%88%E4%BB%93/3410183/0/c9bdddce38d8474392457ec3?fr=lemma&ct=single#aid=0&pic=29790130a20303d9a9018ecd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 ==历史典故==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有所图。 ===最新研究=== 真正的参与者 一般认为暗度陈仓的主要策划者是韩信和张良,但是根据著名军事专家[[夏惟桐]]的研究成果认为,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以及《史记•功臣表》中对于韩信相关内容的大笔墨描述来看司马迁对于韩信是非常喜爱的,即使如此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也没有对韩信参与该战略策划作出描述,可以看出即使是司马迁也没有找出韩信与此战略的直接联系。相反,在《功臣表》和《和传》中,对于[[周勃]]等进攻三秦的仔细描述来看,韩信此时还没有真正掌权和对刘邦在战略上有真正的影响力。而韩信的《汉中对》也只是和刘邦鼓舞士气的双簧而已。 刘邦作为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不可能直接将战略指挥权甚至方面级指挥权交给[[沛县]]集团以外的人。韩信真正掌握军权,是在郑京大战让项羽在战术上第一次碰到钉子之后。加之韩王信在同期恶劣的通信环境下的准确战略配合与同步来看,韩王信是该计谋的真正参与者是必然的,韩信献计可能是韩王信的献计的讹误。 真正的战略意义 夏惟桐通过汉军同期作战的时间进展图分析发现, 暗度陈仓并没有启到应有的突袭价值,三秦的主将[[章邯]]从容据城抵抗,10个月后才被攻克。刘邦的战略部署,很可能是,从故道派奇兵扰乱三秦部署,而率领大军从容从栈道出击。且从后来[[萧何]]的后勤成果来看,栈道的修复应该主要用于对后期统一天下之战的后勤通路做准备,毕竟陈仓故道绵延500余公里,运输粮草远不如栈道方便。栈道的修复主要用于平定三秦中和故道的配合犄角攻击以及后期的后勤支撑,并不是用于战略掩护的,相反会过早暴露刘邦的野心。 [[File:暗度陈仓4.jpg|缩略图|[http://m.sohu.com/a/232063433_100135599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度”写错了)]] ===典故溯源=== 《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注释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是关中、汉中之间的交通要道,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典故的大概意思是:刘邦在去汉中的途中烧绝了栈道,向项羽表示无意东归与之争夺天下,让项羽放松警惕,后来,刘邦却用韩信计谋,偷偷从故道返还,在陈仓击败章邯,并东至咸阳,占领陇西、北地、上郡。 ===成语故事=== 由于秦朝暴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秦。九月,刘邦在沛县主吏萧何和狱椽曹参等人的拥戴下聚众响应起义,称沛公,不久刘邦投奔项梁。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的主力在[[巨鹿]]决战时,刘邦却受[[楚怀王]]的派遣,带领起义队伍向关中挺进。汉王元年(前206)十月,刘邦的军队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后来项羽也攻进了咸阳城。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他凭借自己的强大势力,自称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中王。项羽担心一旦刘邦到了汉中,会暗中培养实力,跟自己作对,所以就把他软禁在咸阳城。不过,项羽却中了刘邦的谋士所设下的圈套,答应让刘邦离开咸阳城。 这天,刘邦带着手下启程赶往汉中。一路上,车队马不停蹄不敢稍作停留,因为他们怕项羽一时反悔,派军队追上来。汉中的边境地势险峻,主要的通道是由木头架成的,叫做栈道。这时谋士张良向刘邦献计:“主公,我们走过栈道后,就把它烧毁,这样不但可以防范追兵,还可以表明您将永远不离开汉中的决心。”刘邦欣然采纳:“好,就这么办吧!”于是下令焚毁栈道。 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到达汉中后,他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在几位大臣的辅佐下,力量逐渐强大。心想:“和项羽决一胜负的时机终于到了。”于是刘邦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采取谋士韩信的计策,在出兵前,下令士兵修筑被烧毁的栈道。项羽的密探发现了这一情况,急忙向项羽汇报。 [[File:暗度陈仓1.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6%9A%97%E6%B8%A1%E9%99%88%E4%BB%93/3234/0/7af40ad162d9f2d3b9142922a9ec8a136227ccf2?fr=lemma&ct=single#aid=0&pic=7af40ad162d9f2d3b9142922a9ec8a136227ccf2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图片中“度”写错了)]] 项羽听后哈哈大笑,说:“刘邦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当年火烧栈道,现在又要重修,谈何容易!等他修好了,我早已统一天下了。”项羽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他下令:“调集人员、马匹,准备粮草、军械,出兵攻打齐国。” 没想到,刘邦表面上修筑栈道,实际上是为了扰乱项羽的耳目。他暗中却由陈仓出兵,攻打项羽的领地。由于项羽的守军毫无准备,所以被汉军打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刘邦乘胜追击,一步步占据项羽的领地。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的大军把项羽军队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项羽兵缺粮少。夜里,项羽忽然听到从围在四面的汉军中传来楚国的歌声(成语“[[四面楚歌]]”即出于此),项羽大惊,失声问道:“莫非汉军已经全部占据了楚地?”这就样,军心大溃,项羽率800兵将突围而出,最后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 四年的楚汉战争结束,从此刘邦取得天下,统一了中国。 刘邦小传 汉高祖刘邦,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起初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 后来,刘邦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 [[File:暗度陈仓5.png|缩略图|[http://36.youzu.com/zx/5060688.html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 ==谋略== 36计之一,第八计 本计的特定是,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动的背后,将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规的、非习惯的行动隐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规的、习惯的行动背后,迂回进攻,出奇制胜。“明修栈道”表示公开的行动,“暗渡陈仓”表示隐藏的真实意图。 按语 古人按语说: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遥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日:“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这则按语讲出了“奇”、“正”的辩证关系。奇正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所谓“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规原则;所谓“奇”,指的是与常规原则相对而言的灵活用兵之法。其实,奇正也可以互相转化。比如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写入兵书,此法可以说由奇变为正,而适时的正面强攻又可能转化为奇了。邓艾识破姜维“暗渡陈仓”之计,认定姜维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过是想迷惑自己,目的是袭取洪城,等姜维偷袭洪城时,邓艾已严阵已待了。邓艾懂得兵法中奇正互变的道理,识破姜维之计。由此可见,对于熟悉兵法的人来说,战场上千变万化,使用各种计谋,必须审时度势,机械搬用某种计谋,是难以成功的。 这种计谋,不仅用于兵事,生活舞台上的男女们,便不时地演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好戏来。 “暗渡陈仓”和“声东击西”有相似和不同之处,相似处是:两者都是虚张声势,制造一种假象迷惑敌人,在假象的掩盖下,采取真实行动。不同之处是:“暗渡陈仓”是同时采取真伪两个行动,表面上采取一个对敌方无大害的行动或采取让敌方觉得愚蠢的行动,如“明修栈道”,以麻木敌人;暗地里施行一个重大的打击敌人或扩张我方的行动,如韩信“暗渡陈仓”;“声东击西”是一个打击行动,真伪两个目标,有意地把敌领开。如果混淆两个计谋的作用以及操作方法,就会招致灾祸,如姜维把“暗渡陈仓”弄成“声东击西”,而“声东击西”又被邓艾识破,结果邓艾先占据阵地,以逸待劳,给姜维以迎头打击,使姜维大败。 在现代经商赚钱的经营活动中,“暗渡陈仓”是商家常用的妙计,此计是指制造假象,迷惑对手或消费者,使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者要本企业为之提供服务,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但就在真正使用这一妙计的时候,必须事先“明修栈道”,以迷惑对手,还不能让对手看出破绽,方能顺理成章地实现自己的企图。 [[File:暗度陈仓7.jpg|缩略图|[http://weimeiba.com/so/%E6%9A%97%E5%BA%A6%E9%99%88%E4%BB%93%E5%86%8D%E7%BB%AD%E5%A4%9C%E8%88%AA%E6%84%8F%E6%80%9D.html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度”写错了)]] ==战例== ===吴起掩兵计=== 春秋末期,[[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将领是[[吴起]]。吴起十分爱抚士兵,与士兵同吃同住,行军路上一样步行、一样帮体弱的士兵扛武器。因此,他很受官兵们的爱戴。吴起见齐军来势凶猛,干脆命令部队扎营,坚守不战。 齐军大将[[田和]]见鲁军闭营不出,派将领[[张邱]]以和谈的名义,前去鲁营探听虚实。吴起明白张邱的意图,于是让精锐的部队隐蔽,再让军中老、弱、病、残的士兵故意展现在张邱面前。吴起又装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请求与齐军讲和休战。张邱回去,把所看到的情形告诉给田和,田和听说鲁军士气不振,就渐渐地放松了警戒。 吴起断定齐军有轻敌、战备松懈的意图,深夜时分,亲率一队精悍的军士突袭齐营,混乱中点燃大火,齐军营地顿时一片惨状,鲁军趁势掩杀过去,齐军死伤惨重。齐军将领田和、张邱等只能仓忙逃走。正是吴起巧妙地隐匿了自己的真象和作战的真实意图,而给敌方造成一种错误的军事判断,使敌军麻痹大意、轻敌松懈,从而使得弱势的鲁军最终大胜强悍的齐军。吴起的“掩兵计”与韩信的“明修”、“暗渡”有异曲同工之奇妙。 ===三国战例===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公元263年,[[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绪]]各统率3万大军,[[钟会]]带领10万大军,分路出击。此时的邓艾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大将了。 魏军攻势凶猛,连连获胜,不久就攻占了蜀国许多座城池。邓艾一直攻到阴平一带。钟会合并了诸葛绪的人马,兵力更强。他率大军直逼剑阁。蜀军统帅姜维,带领将士,依凭着剑阁险要的地势,顽强地抵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钟会兵力虽强,却奈何姜维不得。加上军粮供应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这时,邓艾从阴平赶来。当时,邓艾手下只有3万人马,而钟会却统领着13万大军。他自恃兵多将广,根本不把邓艾放在眼里。 邓艾早已闻知钟会在剑阁受阻。他心里暗自盘算:剑阁过不去,能否找到别的通道可直通蜀国都城呢?于是,在[[阴平]]时,他派出许多探马,让他们查明当地地形、环境,终于探得一条从阴平通往[[成都]]的小路。这条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难行走。据说是[[汉武帝]]南征时开凿的,已有三四百年无人通行了。 邓艾闻报,心中大喜。心想:真乃天助我也2此路既是有好几百年无人行走,那蜀军必定做梦也想不到我能率军从此路偷袭成都,更不会加以防范了。 于是,他先赶到剑阁,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钟会。钟会本来就瞧不起邓艾,又听他讲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计策,更是只限于[[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邓艾出丑,于是也不加阻拦。 邓艾也知道钟会瞧不起他,越这样越要整出个样来。他马上率人马回到阴平,集合队伍,给大家讲清了他的打算。众人士气很高,都表示愿听邓艾吩咐,为国立功。邓艾派儿子邓忠率5000名精兵,手执斧头、铁凿,作开路先锋。他带领大军,备足了干粮、绳索,紧随其后。途中道路非常险阻,但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大军每前进100里,就留下几千士兵扎下一个营寨,以保证前进的军队能与后方保持联系。 大军最后只剩下2000余人了。这一天,邓忠匆匆地跑来向邓艾报告说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悬崖,人马难以通过。邓艾忙带领将士前去观看,果然看见那悬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见底。有些士兵胆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有人说:“白费了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邓艾见状,严厉地说:“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现在胜利在望,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了。我们要坚持住,就算再难过去,也一定要设法通过。”说到这儿,他忽然计上心来,转身下令让大家先把行装、兵器扔下悬崖,然后自己拿过一条毡毯,裹住身子,高喊一声:“大家照我的样子,滚下悬崖!”话音未落,带头滚了下去。 将士们深受感动,都像邓艾那样,纷纷越过了悬崖,也有不少人摔死了。邓艾重新集合队伍,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江油城]]。接着又向绵竹进发,经过一番苦战,又胜利地占领了[[绵竹]]。 这时,邓艾大军已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阁[[姜维]]的人马,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邓艾一举灭亡了蜀国。此时的钟会,还在剑阁城外攻城呢! 此计适合在我方不便正面进攻,而又另有可“渡”之路的情况下使用。一明一暗,使敌人不能正确判断我方的意图,从而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钟会虽瞧不起邓艾,可在明处扮演了“明修栈道”的角色,使邓艾的“暗渡陈仓”之计得以实施。 [[File:暗度陈仓6.jpg|缩略图|左|[http://www.xuexila.com/lishi/bk/diangu/49726.html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 ===诺曼底登陆战=== 1943年11月28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会晤,决定于1944年上半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即从欧洲西部登陆,直接对[[德国]]作战。当时,在[[法国]]西北部有三处比较合适的登陆地区,即[[康坦丁半岛]]、[[诺曼底地区]]和[[加莱地区]]。为了选择最佳方案,丘吉尔同[[艾森豪威尔]]将军召集三军参谋和革行了认真地比较、研究,从而制定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行动计划。 为了减少牺牲,盟军指挥部决定运用“暗渡陈仓”的办法,制造假象,使[[希特勒]]错误地判断盟军的登陆地区是加莱而不是诺曼底,以确保在诺曼底登陆成功。为此,盟军实施了一系列疑兵之计—— 第一,为了显示盟军将在加来登陆,盟军在东海岸的[[肯特]]设置了一个假司令部,发出了大量电讯,其空中无线电报务量多于其他真司令部的报务量,使希特勒判断盟军的总司令部就设在肯特。 第二,[[巴顿]]是[[美国]]以勇猛称的将领,他的英勇善战使德军上下一听到巴顿的名字,便如同听到瘟神到来一样的可怕。因此,德军统帅部分析,巴顿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大的军事行动,而盟军要在欧洲西部登陆,担任主攻任务的司令官非巴顿莫属。艾森豪威尔将军根据敌统帅部这一心理,故意让巴顿在肯特街头散步、亮相,以让德国间谍向其统帅部报告这一重要“情报”。 第三,英军参谋部用木料、蓬布、汕漆等等材料,制造了成千上万门假大炮、假坦克和假陆陆船,并把这些东西“部署”在[[英国]]东南部距法国在[[加莱海峡]]最近处。 第四,盟军在肯特郡堆放了许多假造的滑翔机,故意派出一些卡车在森林中贮备有大量的军用物资供应加来的登陆部队。 第五,盟军经常派出一批轰炸机同时对加莱和诺曼底两个地区的德军军事目标实行战略轰炸,而有意识地使两地的投弹比例2:1,以让德国人相信加莱是登陆地区,而轰炸诺曼底不过是掩人耳目。 第六,进攻前夕,英军派出一大批飞机,在空中撒下了不计其数的锡箔片,使德军从海岸雷达上看来,好像是一支大般队正从[[第厄普]]向东驶出,开往加莱。事实证明,上述疑兵之计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 德军统帅部根据形势的发展,判断盟军可能在1944年进攻[[西欧]]。并认为倘若能一举击溃盟军在西欧的登陆部队,就会使盟军与苏军两面夹击德军的企图破产。这样,德军就能够抽出50个师的兵力来加强东线,阻止苏军的进攻,从根本上扭转德军的败局。 为此,德军研究制定了集中大部兵力、兵器于敌人可能登陆的主要方向上的抗登陆方针,然而,盟军的登陆方向成了问题的关键。于是德国统帅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并且多次派遣飞机习越[[英吉利海峡]]进行空中侦察,但英国政府为了保住“霸王”行动的秘密,防止其间谍搜集并传递情报,明令规定“1944年4月1日以后,从沃信起至[[康活尔半岛]]一带的海域及由海岸向内陆延伸16公里的地区为军事禁区;暂时取消外交邮袋特权,用密语通信不予投递,外国驻[[伦敦]]外交人员及其家属在6月底前一律不得离开英国”等,从而致使德国的间谍一直没有搞到有关“霸王”行动的确切情报。德国的侦察飞机在上空拍了许多照片,只见加莱对面的英国[[多佛尔港]]附近聚集着无数坦克、大炮和军用卡车,犹如百万雄师整装待发。通过上述种种迹象,希特勒及德国统帅部判定,盟军的登陆地点选在加莱,并根据这一判断在加莱部署了23个师,沿海岸修筑了一道纵深6公里的坚固的防御地带。希特勒及德国统帅部上当了。 1944年6月5日凌晨,是盟军预定进攻的时刻。然而此时英吉利海峡狂风大作、恶浪滔天,气候条件极恶劣,不利于部队进攻。“霸王”行动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许多高级军官们聚集在索斯克公寓。艾森豪威尔默默地沉思着,是按计划实施进攻还是延期?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炯炯有神]]的目光环顾了一下之后,[[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出发!”于是,盟军的千军万马从空中、海上争先恐后地向诺曼底挺进,并克服了恶劣的气候,顺利地在诺曼底登陆。此时,设在巴黎的德军司令部接到了盟军在诺曼底大举进攻的报告,而德国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不过是盟军“[[声东击西]]”的计谋,目的是为了掩护在加莱的登陆而已。西线德国海军部队从海岸雷达上看到一支庞大的般队正向诺曼底开进,当他们将这一情况报告总司令时,总司令的参谋长回答说:“是不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当前线将盟军进攻诺曼底的消息报告希特勒时,这位[[法西斯]]头子仍然对自己的错误判断深信不疑,气哼哼地训斥说:“盟军进攻诺曼底,不过是牵制性的佯攻。” 就这样,盟军顺利地突破了希特勒大肆吹嘘的“大西洋壁垒”,并不断扩大对德军的攻势,向纵深发展,向德国的本地进军从而加速了第三帝国的灭亡。 [[File:暗度陈仓8.jpg|缩略图|[https://www.jd.com/bigimage.aspx?id=1379313623 原图链接]暗度陈仓(“度”写错了)]] ==商场案例== ===哈默炫耀投标独占两块租地=== 众所周知,在石油大王[[哈默]]的经营史中最成功的一次是在[[利比亚]]。无论是对哈默本人,还是[[西方石油公司]]的3万名职员及公司的35万名左右股东来说,一提起这件事,他们都会赞叹不已。 在[[伊德里斯国王]]统治的年代,利比亚就像[[得克萨斯州]]当年最初发现石油时那样,吸引着石油资本家。 只要是沙漠的干风没有把黄沙刮得遮天蔽日,那里每天都充满了买进卖出、赢钱和输钱的气氛,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这两个互相竞争的大都市看上去像是巨大的集市,到处都在进行掷骰子赌博。参加赌博的人是各式各样的石油经营者,其中有来自各国政府的,有来自大型石油公司的,有来自独立公司的,也有企图涉足石油业的,带着随身的内阁部长们,带着旧日部下的前任内阁们、亲朋好友们,妄图通过装模作样地与一个政客握手一次而接近国王的穷流浪汉们,还有冒牌的法国将军,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干过的著名美国科学家等等,都纷纷拿租借地、地质勘探资料以及形形色色的消息秘闻,和内幕情况做着交易。 当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来到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租得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归还给利比亚政府。 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孔“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若干块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有些参加投标的公司,他们的情况显然比空架子也强不了多少,他们希望拿到租地之后,再转手给一家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以交换一部份生产出来的石油,另有一些公司其中包括西方石油公司,虽然财力不足,但至少具有经营石油工业的经验。利比亚政府允许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参加投标,因为他们首先要避免的是遭受大石油公司和大财团的控制,其次才会去考虑什么资金有限问题。 哈默尽管曾于1961年受[[肯尼迪]]总统的委托到过利比亚与伊德里斯国王建立了私人关系,且[[伊德里斯一世]]在[[托布鲁克王宫]]一次欢迎会上真诚地对哈默说:“真主派您来到了利比亚!”这比别人稍稍有利。但在第二轮租借地的争夺战中,同一批资金雄厚的大公司相比,哈默无异于[[小巫见大巫]],只不过是一名讨价还价的商人而已。此刻,在灼热的利比亚,同那些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推翻的石油巨头们进行竞争,同时还要分析估量那些自称可以使国王言听计从的大言不惭的中间商们所说的话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对哈默来说的确处境很不利,自有苦衷。但哈默就是哈默,绝对不会因此而气馁,[[善罢干休]]不是他的作风。一个年轻时就曾远涉重洋与列宁打过交道的人,他明白,为能在第二轮租借地的谈判中挫败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只能巧取,不能豪夺,而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暗中向利比亚政府申请:如果西方石油公司能得到租借地,将给予政府诸多好处,也请利比亚政府给予西方石油公司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惠的条件。 哈默在随后的投标上,来了个“明修栈道”——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式:他的投标书采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3色缎带扎柬。在投标书的正文中,哈默加上一条,西方石油公司愿从尚未扣除税款的毛利中取出5%供利比亚发展农业之用。此外,投标书还允诺在[[库夫拉图]]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而库夫拉图恰巧就是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国王父亲陵墓也坐落在那里。挂在招标委员会鼻子前面的还有一根“胡萝卜”,西方石油公司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采出石油,该公司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 1966年3月,哈默的暗渡陈仓果然成功,同时得到两块租借地,其中一块四周都是产油的油井,并有17人投标竞争这块土地,且多是实力雄厚的知名公司,可结果个个[[名落孙山]],唯有西方石油公司[[独占鳌头]];另一块地也有7个人投标,但最终还是归在了西方石油公司名下。这第二轮谈判招标的结果使那些显赫一时的竞争者大为吃惊,不明其所以然,深深为哈默高超的谈判手段、技巧而叹服。 夺得这两块租借地后,西方石油公司凭着独特有效的经营管理,使之成为其财富的源泉。1967年4月,西方石油公司的黑色金子流到了海边,在那个令人难忘、规模宠大的纪念日,仅庆典就用去整整100万美元之巨。 实力弱小的西方石油公司,之所以能在强手如林的众投标者中独占鳌头,一举夺得两块租借地,关键在于他在明修栈道、[[引人瞩目]]的大动作下,暗中又来了暗渡陈仓的小动作,致使利比亚政府在哈默提供的利益允诺的诱逼下,天平倾向于西方石油公司,哈默取得了招商谈判的巨大成功,招商竞标的结果大大出人意料。 ==视频1== <center> {{#iDisplay:qq.com/x/page/y064206jjwf |640|380|qq}} </center> ==视频2== <center> {{#ev:youku|XMTM5MDA3MDY2NA|640|inline|趣味三十六计:08 暗度陈仓 |frame}} </center>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中,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Category:290 術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暗渡陈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