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曇柯迦羅 的原始碼
←
曇柯迦羅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曇柯迦羅'''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30.360buyimg.com/n7/jfs/t9538/261/902421807/360847/97a1c64f/59d9d51dNc42a970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tw.jd.com/ 圖片來自jd] </small> |} '''曇柯迦羅'''(生卒年不詳),([[IAST]]:Dharma-kāla),又作、'''曇摩柯羅'''、'''曇柯羅''',中文意譯為「法時」,中[[天竺]]人<ref>{{cite wikisource|title=中天竺|author=丁福保|date=|wslanguage=zh|wslink=佛學大辭典/中天竺}}</ref>,佛教比丘。曇柯迦羅在[[曹魏]]時期來到中國,他在佛教東傳過程中,最大的貢獻是譯出《僧祇戒本》,為中國佛教戒律的萌芽打下基礎。 == 生平 == 曇柯迦羅出生於樂善好施的富有人家,幼時聰慧過人,讀書一遍,就能過目成誦、曉暢文義。曇柯迦羅早年涉獵吠陀經典<ref> [https://baike.baidu.com/item/ 四吠陀]</ref>及圖讖學說,對於五明的學問,有廣泛的學習和研究。加上優異的天賦,曾自負「天下文理,畢己心腹」。二十五歲時,在僧坊中看到《法勝毘曇》,經再三閱讀,領略佛門智慧廣大,教理精深,因此捨棄世間名祿,發心出家為僧,廣學佛教大小乘經典及戒律。 [[曹魏]]時期,來到中國。於魏文帝黃初三年,游化在許、洛一帶。齊王[[曹芳]]的嘉平二年,於洛陽集合諸僧傳授[[戒律]]。這個時期,一方面,中國[[佛教]]與[[道教]]仍然在進行對話;另一方面,佛教初傳,許多教典教理都還沒有深耕中土。曇柯迦羅認為佛教律典文繁而雜,即便翻譯之後,也有難以實行的地方,所以僅譯出《僧祇戒心》,讓出家人作為日常修行的軌範。這是中國傳授「戒律」的開始。 == 《僧祇戒本》 == 就字面來看,這是一本關於佛教戒律、戒規的典籍。據《歷代三寶記》、《大唐內典錄》,皆稱本書為《僧祇戒本》,但在《高僧傳‧卷一》、《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一》都記載為《僧祇戒心》,《開元釋教錄》則二種用法並存。 '''律典'''的內容,記載著每一條戒規的制定初機和詳細內容,較為繁長。相對而言,'''戒本'''的用途,在於簡單排列每一條戒規,方便僧侶讀誦遵行。在佛典裡頭,「心」有精要之義,如為普世所熟悉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心髓精要。相對於律典的繁長,《僧祇戒心》的題名以「戒心」命名,即是取其簡扼、精要之義,這也是曇柯迦羅在翻譯戒本時,考量「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廣」的用意。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ati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ation/make lin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ikisourc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SO 639 nam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SO 639 name zh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tr lef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曇柯迦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