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有一副对联(乔正芳) 的原始碼
←
有一副对联(乔正芳)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有一副对联'''<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9345347/pexels-photo-2934534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有一副对联》'''是[[中国]]当代作家乔正芳的散文。 ==作品欣赏== ===有一副对联=== 此日去庄襄二千馀年,潭影波光,夜夜照秦时明月; 其水溉益州一十六县,豚蹄杯酒,家家祝太守祠堂。 它没有被收入几乎所有的[[名胜]]楹联集,却似乎比集中登录的许多联语还写得好些,挂在宝瓶口上尤为合适。 李冰在秦国任蜀[[郡守]],时为公元前二五六年至前二五一年。作者从秦庄襄王算起,至今已历两千两百多年。在这二千馀年中,在蜀郡(益州)即今之[[成都]]地区,做过太守和相当太守一级地方官的,少说总有千人左右。而老百姓为之建立祠庙,家家具豚蹄杯酒替他祝福的,不知能有几人?旧话说,“一世为官,十世为娼”,足证旧时地方官为民所恨,身后所得的只有诅咒(虽然在位时颂德政的决不会少)。如[[李冰]]者,真正难得。 李冰只留下一座[[都江堰]],还有“深淘滩,低作堰”六个字(如今许多地方却是“不淘滩,高作堰”),自己并没有作什么宣传。可见为老百姓做[[好事]],必须实实在在,使一个地方的居民世世代代看得见摸得着,而不在乎搞什么“形象工程”,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成都地区从古至今的千把位太守中,当时吹嘘更起劲,声势更煊赫,上头的路子走得更伸,后来的官做得更大的,[[恐怕]]不会很少,却都未能留下千秋万世的美名,只能被归为“十世为娼”一类。而离堆两千馀年前的潭影波光,却仍旧在为富庶的成都[[平原]]生色,这就是李冰的太守祠堂香火至今不绝,共产党政府也为它挂上纪念堂铜牌的原因吧。 伏龙观正殿没有二王庙中的彩塑金身,却有一尊高两点九米重四点五吨的李冰石像。这并不是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物]],是一九七四年从四米多深的河床中挖出来的。石像刻工古拙,衣冠执笏(?),前襟刻有题识三行: 故蜀郡李府君讳冰 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月廿五日都水掾 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 建宁为东汉年号,元年即公元一六八年,去李冰时已三百多年,都江堰自须整修。都水掾是地方政府中管水利的官员,整修工作当然由他负责。《水经注》记载,李冰建堰时,曾“作三石人立水中”,以为观测水位的标志(“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此时三石人恐亦已残损,故须重造。李冰不可能为自己[[造像]],尹龙长等人于建宁元年为故太守立像,却表达了后世的民意与人心。 石像出土时,还挖出了另一个石人,[[头部]]已失,短衣持臿,乃是筑堰役夫的形象。究竟这是李冰时所作,还是尹龙长重造的呢?也难考究了。我真希望以后还能作更深入的[[发掘]],把埋没在江底的“三石人”都挖出来。几吨重一个的石人,总不会化为乌有。听说在尼罗河入海处,考古发掘出来的[[狮身人面像]],大大小小达几百尊,成为一大景观。埃及能做到的事,我们亦应能做到。我更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宝瓶口前,在[[飞沙堰]]上,能够立起造型更美也更伟大的三石人,以李冰为主,配以役夫的代表和传说中李冰的儿子。这样来恢复秦汉当时的景观,体现景仰先贤的用意,岂不比为古今帝王将相树立“光辉形象”更有意义? <ref>[https://www.pinshiwen.com/wenfu/sanwen/]</ref> ==作者简介== 乔正芳,品诗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有一副对联(乔正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