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木牛流馬 的原始碼
←
木牛流馬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木牛流马.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074432289&di=24c8a70e6aff85327ed67a3a7fb78352&imgtype=0&src=http%3A%2F%2Fimg.8794.cn%2F2016%2F1214%2F20161214091422449.jpg 原图链接][http://www.8794.cn/tansuo/2016/41362.html 图片来源,8794网,2016.12.14]]]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解释== 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 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木牛就这样走完余下的半步。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北宋的陈师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宋代高承写的[[《事物纪原》]]中也有记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清代满族水利专家麟庆也把当时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车说是陈师道记载的木牛流马:“土车,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今之土车独推,犹存储葛遗制。”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这也是一种关于木牛流马的主要观点。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记载,也离三国时期有了1000多年,这种观点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复原作法== 复原诸葛亮木牛流马的关键是复原作法竹简: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出师北伐,为了克服运输军粮的困难创制了木牛流马,制法记于竹简并有附图。其法载于史书[[《诸葛亮集》]]。若干年后,原始竹简老化,附图丧失、字迹模糊、一些竹简错位脱漏;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杂有方言,更让后人难以理解。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对木牛流马加以文学渲染、使其神秘化,进一步使制作方法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成为复原操作的严重障碍。古今不乏木牛流马爱好者,复原样品不下十种。但这些样品的形制尺寸与原始制法相去甚远,所以只可算是个人作品,并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ref>文乃斐.市民研究三十年复原木牛流马 不知诸葛亮满意不</ref>。 要想复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必须首先复原其作木牛流马法竹简。本人通过分析研究大量有关史料、去伪存真、勘误补缺及绘制附图,基本恢复作法竹简原貌。并依此复原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复原的诸葛亮作木牛流马法简册资料:[[《三国志·蜀书·本传》]]裴注引《诸葛亮集》。作木牛流马法: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颔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後轴孔去前杠孔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後脚孔分墨去後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後杠孔去後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载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从当时书写常用材料和文字排列形式看,原文是写在竹简上的;原件除了文字还有一张附图,附图已经缺失;从内容和形式看,文字可分四部分:1、四言韵句要诀;2、对附图的注明;3、主要部件尺寸;4、中间加些特别说明。因时间很久和保存不当,原始竹简老化,附图丧失、字迹模糊、一些竹简错位脱漏;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杂有方言,更让后人难以理解;从《诸葛亮集》看其行文特点:语言精练、字句精当、度量精确,所以该文中凡是混乱语句、错讹文字及失当尺寸一定不是诸葛亮的原文。本制法只是设计原则、不是施工细则,所以不少零件未提及,结构部位及尺寸未详述,这些问题对于专业木工是不难解决的。同时,一些部件形状不规则,难以用尺寸表达,只可用图示。当字迹模糊不清时,抄写者会依据笔画特征写上一个近似的常用字。改动:1、“曲头”改为“伸头”。牛头形态固定,没有曲直之分;但牛头的动态有向上仰头,向前伸头,向下低头的不同。这里采用的是伸头;2、“细者为牛鞅”改为“绁者为牛鞅”。牛鞅即车靽,套在推车人的脖子后面,不宜用细绳。绁字作名词用指绳索(比绳子粗),作动词指捆绑、捆扎。牛鞅即捆扎在车辕上的绳索;3、“板方囊”改为“板方橐”。虽然二物都指软料做的袋子,但橐字有时指木板等硬料做的的盒子。如“橐蘥”是古代风箱,其外面的木盒子叫橐。而囊是用软面料做成的袋子,史书没有记载用木板做的囊;东海尹湾出土的汉代竹简13号木牍的正面标题为“君兄缯方缇中物疏”,物品中有“墨橐一”、“板旁橐一具”,这里盛墨的小盒子叫墨橐,较大的木箱子叫板旁橐。板方橐和板旁橐哪种叫法正确,还是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因为没有查到更多资料不能定论。但是可以认证“板方囊”应是板方橐。4、“秋轴”改为“”:没有秋轴这个部件。是一专用名词。此指控制车足的绳子。5、“牛仰双辕”改为“俯仰双辕”。牛仰双辕,不是单独一句。双辕可仰起不必说明,而且流马也可仰起。所以该句应是一长句的一部分。其中四足为什么可收可放理应说明,即“前足放下用以支撑,后足收起便于俯仰双辕。”解释后足收起,为了增大双辕俯仰范围。6、“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改为“人行六步,牛行四方”。六尺是固定长度,和人行没有关系,但人行六步的长度随体高而异。牛行四步也讲不通,牛是四条腿,怎样才算是一步?用多大的牛?园周由四个直角(方角)组成,牛行四方即车轮转了一周。暗示车轮周长相当人行六步,直径相当两步,随推车人身高而不同。这比固定直径长度更实际。7、“靬4寸4.3寸”改为“靬4尺4.3尺”。靬是加工的皮革,4寸×4.3寸没有可用的地方。牛肋只是支架,上面必须有覆盖的东西,4尺×43尺正合适。皮革柔软结实,不透水;8、“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疑为抄错行,故删去。9、增文“囊置橐中,小囊纳粮46升,大囊”。粮米不可直接装在橐中,避免受潮受热霉烂。囊即米袋子,大囊装一队(50)人一天的口粮,小袋装一什⑽人一天的口粮。这样,运输、清点、分发都方便。10、增文“曲肋横领,刻齿立角,绁鞅,双辕二橐”。附图注明中已有,要诀里应有的重要部件。另外,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对个别文字和尺寸做了改动。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在原有独轮车(鹿车)的基础上创新改进而成,由二人驾驶改为一人,运输效率提高一倍。主要创新有:1、车轮改在中部:重心降低,利于左右前后平衡;2、刹车部件(牛头分档加压):下坡防滑;3、支撑部件(可收起的四足):上台阶、过沟坎;4、防护部件(背盖、板方橐):防雨、防晒、通风;5、车靽:利用腰背力量、减轻臂力。 ==古今说法== 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查考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据考证,诸葛亮当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有个当地的老人曾经描绘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梁国君做的木牛流马形状都是四条腿,肚子中空,可以载重物的木制机械。按下和抬起马的脖子,流马就会迈开腿行走;木牛是通过按压后面的双辕行走。据梁国君介绍,他做的木牛流马在原理上与史料记载相符:“‘木牛牛仰双辕,流马形制如象。’木牛后面有一个长长的省力臂,就是双辕;流马的省力臂就是它长长的马脖子,就是形制如象。”更为巧妙的是,梁国君在他的流马上实现了暗锁功能,把舌头扭转,马头就被锁住,就无法行走,这一点跟《三国演义》中的描绘非常吻合。但是梁国君复原的木牛流马遭到另一派的反对,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不可能是四条腿的:“栈道是木板铺的,中间的缝隙宽窄不一,四条腿怎么能在带缝隙的板上走呢?就是在非栈道的道路上行走,它也是爬坡的,需要前面拉,后边推,四条腿没办法拉也没办法推。所以木牛流马肯定是带轮子的。”郭清华为什么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带轮子的呢?这也能从史料记载上找到依据。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四轮小车:“制木牛流马法里,介绍流马的时候说,流马有前轴和后轴。大家都知道装轮子的才叫轴,一个轴装两个轮子,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四轮。”清华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冯立升认为,木牛流马基本上可以定论是一个独轮车,因为综合各种史料和各种文献的证据来看,独轮车的可能性最大。 为了弄清三国时期栈道的情况,我们来到了褒河谷口,这里是褒斜栈道的起点,位于汉中市北20公里,1700多年前,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起程把粮草运往前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的栈道非常平缓,并不陡峻。原来古代人开通褒斜栈道是非常聪明的,他们选择了在秦岭山中最缓的一条道路,不知不觉就上了山,然后不费劲就下去了。在这样的道路上四条腿的机械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轮子的效率高,所以当时的木牛流马不太可能是四条腿的行走机械,而四轮车的可能性更小,因为四轮车作为转向控制是更难的,就是在平地上,四轮车的转弯都不是很灵便的,所以放到那个特殊的条件下可能性更小。从栈道情况分析,似乎只有独轮车才最有可能是历史上的木牛流马。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木牛流马是独轮车的话,记载中,木牛是一脚四足,这个四足在独轮车里面怎么体现呢?还有就是一些部件的名称包括暗藏的机关如何解释呢?旅澳学者康弘对木牛流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木牛流马是齿轮组传动的绞盘索道系统。在云贵川的深山里,同类系统还被使用着。 古籍中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根究这种描写,传统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应为一种木制牛马状运输工具。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水平的运输工具,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之所以出现这种误判,是因为对日行二十里的主体是人还是木牛的误解。将:“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连贯起来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绞盘的人,木牛根本没有走。 新的研究首先提出质疑:木牛流马如此好用,它们就应该被大力推广并流传。但木牛流马不仅没有被大众普及,就连诸葛亮当时也并不经常的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马。这说明木牛流马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分析诸葛亮使用木牛流马的情况,可以初步断定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地域环境上。蜀汉位于今四川,道路崎岖,多为盘山道,在直线距离并不远的山与山之间走盘山道即远且难,而架设绞盘和索道无疑是一种快捷便利的好办法。现四川,云南的山区索道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山民出山,赶集还要靠它。在其它地区绞盘索道不能广泛使用,因此木牛流马没有得到普及。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曾南征孟获,对于广泛应用于云贵高原的索道应有所闻。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2 漢及三國文化史]] [[Category:402 技術參考工具]]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木牛流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