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朱千华 的原始碼
←
朱千华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2526/19582713.jpg "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96/n4a6o5a4ng.html 朱千华]</small> |} '''朱千华''',男,汉族。生于江苏如皋搬经镇,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扬州定居、工作、生活。2006年6月开始行走南方,作岭南田野考察。现旅居广西南宁,从事岭南文化研究,专业写作。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作家。代表著作有:《水流花开》、[[《岭南田野笔记》]]、《岭南画舫录》、[[《像麦子那样金黄》]]、《中国美女地理》、《三沙人文地理》等。朱千华的作品,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辽阔原野,在充满乡村诗意的同时,也充满着原始的野性与力度,并与现代文明相抗衡。2006年,其散文名篇《那些销魂荡魄的声音》荣获首届朱自清文学奖。 == 作品风格 == 朱千华身上具有宁静,浪漫,孤独,唯美的艺术品质。其文字多以陌上田野之事为素材,善于把朴实僻远的乡村风物写成优美动情的现代美文,曾经遍踏荒山野岭的经历锻造了他文字独特的风骨和人性气息。他的散文流露出来的不是浅薄的伤感,而是悲天悯人的仁慈和宁静淡远的高致。 == 出版著作 ==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责任编辑 《水流花开》 朱千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978-7-81124-429-8 王娜 《岭南田野笔记》 朱千华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年6月 978-7-210-04104-7 周伟平 《岭南画舫录》 朱千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0年2月 978-7-5124-0003-0 王娜 《像麦子那样金黄》 朱千华 文心出版社 2012年3月 978-7-5510-0118-2 栗军芬 《中国美女地理》 朱千华 漓江出版社 2012年9月 978-7-5407-5729-8 阎海文 《食客行》 朱千华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3年9月 987-7-5146-0896-0 赵菁 《三沙人文地理》 朱千华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年12月 978-7-5038-7284-6 董立超,李素云 == 主要作品 == === 出版作品 === 随笔集《水流花开》 岭南文化随笔集《岭南田野笔记》 岭南文化随笔集《岭南画舫录》 散文集《像麦子那样金黄》 随笔集《中国美女地理》 == 代表作品 == 书名:《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 作者:朱千华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1124-429-8 条形码:9787811244298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06340号 内容简介: 四月,在南方腹地。邕水以南,或者以北的大片地带,有着无数的希望。漫天的春花一路扑卷。一亩亩,一垅垅。早年读屈子,始对那些奇花异草产生迷恋。江蓠、秋兰、木兰、椒、蕙、芳、薜荔、白芷、杜衡、春兰……注定与我今生有缘。她们的芬芳早就漫过我的衣衫,至今仍能让我幸福地沐浴。 一年来,行走在南方。随处可见南方草木摇扬葳蕤,散发出盎然生意。山水纡曲。邕江两岸山峦重叠,丘陵延绵。大明山、大瑶山、十万大山皆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有草木杂乱丛生,枝叶却茂盛。风吹草动。远远望去,仿佛丹青高手,逸笔草草。 我把采撷到的这些草木,带回去,夹入我的书中。让她们美好的品质,时时芳香我的灵魂。 有些事情恍如梦中。有些日子历历在目。很多时候,我一个人踯躅在草木繁茂的心圩江畔,或安静地坐在宽阔无边的榕树下,听百鸟鸣唱;或是在月色迷离的晚上,撑条竹排,滑行在清澈的山水间,不远处飘来壮女、瑶女、侗女撩人的山歌。那山歌仅几里地外,仿佛扑鼻而来的一缕缕清香,早已让我莫名心动。 精彩目录: 卷一 草木染——蓝草 没有哪个女人,像你一样如水清澈——青木瓜 中原不识此滋味 空看唐人异木篇——菠萝蜜 潮湿而柔软的思念——蕃石榴 黄叶拥篱,青灯煨竽——荔浦芋头 突然被打开的时光——桫椤 青青竹叶下的山家野笋——八渡笋 隐藏窑火,月照静眠的冬日山乡——苦丁茶 山花摇落一溪香——百香果 一个深山峡谷的秘密——咬人树 卷二 隔河相望,你依然残忍而美丽——烟草 月白风清,在南方山野里的低吟浅唱——甘蔗 在阳光下赤脚而行——罗汉果 看着我,不要忽然转过脸去——龙眼 在倒影中萦回,在梦乡里开花——金花茶 我的纯净而绵长的喜悦——红豆树 老松与菟丝花的传说——茯苓 关于故乡,轻描淡写的记忆——南瓜 阳光里摇晃的马车——香蕉 盛满时间的陶罐——东源板栗 卷三 十丈珊瑚——木棉花 蛮烟瘴雨,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声音在山谷里飘荡——榕树 苦涩的忧伤因你而回味生津——苦瓜 打翻夏天的雨水的一枚青杏——荸荠 爱我,趁我青春年少——紫苏 已然醉倒千年百年,方才染就十里八里——乌桕 蛙声一片稻香十里——稻花香 让我醉吧,我好疯给你看——美人蕉 阳光下,我是一尾漫游的鱼——鱼尾葵 金线吊芙蓉——沙田柚 卷四 你幽香的指尖,捻碎了夏天最后的一声叹息——灵香草 灼灼夭桃——朱槿 夏日金色的静谧,已经飘远——芒果 十万八千里的鸟语花香——桂花 为何我每次来到世上你都不在——菩提树 野菜花,风穿的舞鞋——南方野菜录 在江南水乡,寻觅李清照的蚱蜢舟——蕹菜 在阳光里,天空是一朵飘荡的花——五色饭草 故乡春天的满地风絮——艾草 你不来,我怎敢老去——三角梅 卷五 千里飞骑千年风流——荔枝 一湖金水缠碧柳几树海棠唤野鸭——海棠 有一张脸,向流浪的我微笑——向日葵 以一种醉感折一枝五瓣花——洋紫荆 一朵剑花的呼吸和梦呓——菠萝 玩的就是心跳——槟榔 抱着云朵回故乡——椰子 山谷,流水,花期——八桂茶录 忘了季节的雪花——茉莉 满天彩霞的回忆——凤凰树 写序 欣欣向荣 —— 朱千华随笔集《南方草木札记》序 车前子 南方雪灾,北方干且暖。因为暖,这几天迎春与连翘金晃晃一片,玉兰也开了。往年我把玉兰当雪看,不许。在北方,如此早春算是灿烂,我已没有东风一吹,顿起游南方花海的念想。收到朱千华的信以及《南方草木札记》文稿,约我作序,我又有蠢蠢欲动回南方之心了。 《南方草木札记》,我读罢有欣欣向荣的感觉,空气湿润,和光同水,不是和光同尘,东边日出西边雨,是和光同水。 植物志不论,植物栽种培育工具书不论,以前我读过以草木为文学性主题的图书,大致可分为“博闻求异”与“言志抒情”两大类。《南方草木札记》很让人马上联想到《南方草木状》,这会心生喜欢的。《南方草木状》,我是当文学看的(我把《本草纲目》也当文学看,大概与我日常里所持的泛文学观有关)。《南方草木状》本质还是“博闻录异”,如“诸蔗”条可说“博闻”;“枫人”条可说“录异”,这样的条目颇多。还有一大类是“言志抒情”的,杨朔、秦牧他们以草木为文学性主题的散文随笔常常如此。在这两者之间,另有一种既“博闻录异”又“言志抒情”的——姑且论之为“新草木写作”。这个写作较为边缘,以前有我乡前贤周瘦鹃先生,现在则有一时才俊朱千华等人。 不管怎么写,只要欣欣向荣,其华竟岁,春华者冬秀,夏华者春秀,秋华者夏秀,冬华者秋秀,四时未尝无华也,读者就不寂寞。起码我是心生喜欢的。 是为序。 二00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目木楼头 书稿选摘 【青木瓜】 作者:朱千华 在我的园子里,有一棵木瓜树,那些木瓜,一颗颗地吊在树上。熟透了的木瓜,有一种淡黄的色泽。味道甜丝丝的…… —— 摘自越南电影《青木瓜之味》(陈英雄导演) 第一次知道青木瓜是来南方之前。那时我疯狂地迷上了越南大导演陈英雄。《青木瓜之味》让我如痴如醉。于是我竭尽所能找到了陈英雄的所有电影,包括梁朝伟主演的《三轮车夫》,还有《夏天的滋味》等。不愧是大师级导演,我心服口服。大师级的导演除黑泽天皇和好莱坞的卡梅隆,还没有哪位像陈英雄这样让我如此肃然起敬。另外我也是他夫人刘燕荷的铁杆粉丝。陈英雄拍电影,喜欢用夫人刘燕荷做女主角。刘女士气质非常好,含蓄,优雅,典型的东方美女,在我眼里只有栗原小卷可与之媲美。这样的女性真不多,很容易让我想到热带植物木瓜树。去南方之前,我在脑海里千百遍地品尝过青木瓜之味。真是奇怪。影片中有这样的女人,再配以淡淡的青绿色,真让人神清气爽,很是销魂。就像那热带植物,畅快地生长着,映入眼眸的却是满目青翠,直接融化到心里,如一杯清凉。 这是一部诗一般的电影。那些柔和清澈的画面流淌着深深浅浅的绿,还有浓浓的乳白色木瓜浆汁,正缓缓地、缓缓地往下滴。洁白的瓷器,棕榈花,青碧的荷叶,翠绿的青蛙,还有大株大株的热带绿色植物。房子是旧式的,像中国南方的旧式建筑。庭院一角,清朗的阳光流水般倾泄而下,照在木瓜树的绿叶上。青木瓜钻过树叶安静地垂挂,水水的绿。女仆割下树上的一只青木瓜。乳白色的木瓜汁缓缓地渗出,滴下来,落在绿叶上。一滴,又一滴。 《青木瓜之味》很宁静。宁静得只剩下那棵青木瓜幽幽生长的声音。淡雅、幽美、娓娓道来,让人心里产生柔情似水的气息。青木瓜之味首先来自于画面的色彩。极少大红大紫,很多画面的色彩是都是冷色,青色,宁静。陈英雄只舀几瓢水摘几个青木瓜,就让“梅”从一个少女长成妇人。一只青木瓜,造就了一个风光旖施的越南。就在那时,我喜欢上了青木瓜,爱上了越南,热切地向往着媚公河、西贡那样的异域风情。当然,这与当时读杜拉斯有关。这些地方因为有陈英雄与杜拉斯,注定了风情万种与无以言说的风光与暧昧。 梅,是这个旧宅里的女佣。她常常在清亮的晨光里走到树下看蚂蚁忙碌。她歪着头看,想得入神,就轻轻地笑。更多的时候她在劳作,生火、净菜、洗衣、擦地,被东家少爷欺负。她有着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她的习惯动作就是擦汗,把所有的辛苦都擦抹在额角的几绺碎发里。窗外,蛙声蝉鸣不绝于耳,日子悠闲。终于有一天,一个人发现了她温润柔嫩的青春,还有她不动声色的美丽。青木瓜刚刚摘下,剖开后里边竟是一瓢满满的晶莹清亮的籽。午后的阳光中,弥漫着淡淡的青木瓜香气。窗外是茂盛的树叶,阳光从枝丫中漏下,混合着低声细语。日子静静地在木瓜树下流过。故事结束了。其实故事也没什么大起大落,就像一个上了年岁的长者回忆旧日往事,讲一会,停一停,断断续续,中间有些模糊不清,后来又慢慢想起。 来到南方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青木瓜。在一傍晚与爱人散步,偶过一家小院,终于看到向往已久的青木瓜。小院里没有人。木瓜树三棵。树不高,树干上簇拥着许多青绿饱满的青木瓜。靠近栏杆,却没人摘。与爱人凝望良久,才离去。 第二天上午,阳光很好。我一个人来到这家小院。我对主人说我想要一只青木瓜。主人狐疑地看我。我说我只要一只。主人没问我作什么用处,很爽快地指给我说,那一只,有七成熟,可以割。我拿出小刀轻轻地割下一只。霎时间,树上切口处渗出乳白色浆液,缓缓凝聚,然后滴落在青绿的叶子。我从树下看见那片叶子缀满阳光,叶子清晰透明,乳白的汁在一片绿色中缓缓移动。看得痴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无可遏止地对木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上了瘾,每天都要吃一两只木瓜。于是爱人一次买十来斤存着。我常常坐在沙发上看她剖木瓜。她个子不高。但她切瓜时的凝眸,加上她不时晃动的披肩长发,我感到一种温柔与恍惚。日常琐事,这样静谧地做来,这样全身心浸染其中,竟也有如此情趣。那一刻,我就产生想走过去,从后面抱抱她的冲动。 木瓜剖开两半,可看见籽。木瓜籽极可爱,像黑珍珠,满满的一窝。我忍不住握几粒在手上,捏一捏,不太硬,就丢了。我感觉丢掉很可惜。后来每次剖瓜,总能见到一窝窝的黑珍珠,每每扔掉之际,我总要细细端详一番。心中总有惋惜的感觉,虽然明知道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但是我看见陈英雄在《青木瓜之味》里,把瓜籽处理成白色。玉一样玲珑剔透,纤细温柔的手指,轻轻拨弄着瓜籽,嘴角含着微笑。那样莹莹的一窝白玉,一尘不染,多么可爱。木瓜籽真有纯白的吗?问了好几个人,都语焉不详。也许这是就艺术家的与众不同,他们总是让人感到新奇。就像那女主人公不经意丢给我们一个眼神,就让我们产生相逢的欣喜和对一种日子的憧憬。那是一种柔软又温情的感觉。木瓜的果肉,绵软香甜。吃木瓜用勺。轻轻一勺下去就是一团金黄,盈盈满颊,入口即化,让你感觉着温情与美的缠绵。 真正吃青木瓜,是在一次聚会上。三个朋友,延桐,露露,王冰。一桌菜颇丰。就有凉拌的青木瓜。木瓜洗净,去薄薄一层青皮,露出莹白果肉。切丝,开水里过一下,丝丝落入青花瓷盘。旁有小碟,清浅的调味汁。和以米醋,红椒末、蒜蓉等,洒一勺上去,便是一道清凉爽口的美味了,红白相间,叫你如何不爱?微微的酸甜辣咸交融口中,脆脆的。一边喝啤酒,一边说诗,一边吃青木瓜。瓜瓤晶莹剔透,口感清澈薄脆,正好下酒。他们不知道我是第一次吃。我也不谦,饱尝了一回。满嘴都是淡淡的青木瓜香。 木瓜的另一做法是炖汤。木瓜炖雪蛤,是南方各家饭店的保留品牌。雪蛤,很名贵。据说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原为古代宫廷御用。木瓜炖雪蛤吃过几次。明园饭店味颇不坏,和爱人常去。方法是:选上好的木瓜和雪蛤。雪蛤先泡一天。木瓜平放,上面三分之一处切开,去籽,把雪蛤放进木瓜内,冰糖适量,加水。入锅。蒸。半小时即可。端上桌时,只见金黄色的木瓜里开满一朵朵白白的雪蛤。汤汁半透明状,像云絮缥缈。送一匙入口,丝丝清香。雪蛤独有的美味与口感萦绕舌尖,经久不散。 2006年的整个夏天我都在南方饱尝幸福。这感觉让我想起《青木瓜之味》中的梅。她最美的时候是每天操劳完毕,用清水浇过发丝,亮亮的水花自她细长光滑的脖颈流下。我现在仍在南方。与那个青木瓜的国度近了。很近。只一天班车就能抵达。在一个温情的早上,我到达西贡。我在陈英雄杜拉斯的梦境里满街寻找。一直想找到那个旧宅院, 院子里栽有苍翠的木瓜树。猛然间在西贡旧式庭院的花窗口,我看到了那个梅一样的女子,她在庭院里迎风回眸,神态自若如行云流水,她的四周簇满阳光。青木瓜挂满了庭院。 青木瓜。暖风。阳光。热烈而烂漫的国度。我知道这是个梦。有梦也不错。梦醒了,就在心里偷偷怀想。 == 荣获记录 == 首届孟郊散文奖; 首届朱自清文学奖; 《红豆》杂志精短散文一等奖。 《人民文学》杂志2008年征文、2009年征文优秀奖。 == 走上讲坛 == 名作家朱千华于2013年10月、11月份,做客 广西电视台 · 都市频道《广西历史文化大讲堂》。这是广西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类似于“百家讲坛”的一档文化类节目。 朱千华主讲的题目是:《广西古园林》。共分三集。 第一集《广西园林之明秀园》,于2013年10月20日晚22点25分播出,下周日(2013年10月27日)中午12点50分重播; 第二集《广西园林之谢鲁山庄》,于2013年10月27日晚22点25分播出,下周日(2013年11月3日)中午12点50分重播; 第三集《广西园林之雁山园》,于2013年11月3日晚22点25分播出,下周日(2013年11月10日)中午12点50分重播。 == 评论三则 == 顺着水流花开北往的芬芳 作者:雪羽青婵 一个人的午饭,好弄。清炒菠菜,出锅前洒上蒜蓉碎,一青二白的简单,爽口。 这可是生长在野外的菠菜,经历了夜晚的寒霜和正午的艳阳,长得棵茎敦实,叶片肉厚,颜色葱郁沉稳。喜欢拿它清炒或做羊肉清汤。不过清炒最凸显这个季节的菠菜味道,耐嚼,绿叶软糯,红色的根茎淡淡清甜,有着初冬薄霜的净凉和阳光的柔软。 吃完整整一小盘的清炒菠菜,整个春天的芳泽就仿佛在口腔里充溢着,来回奔跑着。续着这欣然的感觉,翻开玻璃桌旁的那本《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那些南方腹地的花草果蔬就会裹挟着阳光,烟雨,一路扑卷过来。对我,这是一场视觉引领味蕾舞蹈的独特盛宴。 沿着书签打开,下一篇字就是恰投此刻心思的《南方野菜录》。它如一位美食家娓娓道来:夏日的枸杞叶可以做蛋汤,是一种炒青的味道;诗经里“陡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的蕨菜做的如意汤,有谚云:猪肉解馋羊肉香,不如一碗蕨菜汤;还有我的北方惯常见、常吃的荠菜,竟可以炸春卷?……这些我熟悉或不熟悉的野菜,走下空泛单调的想象,此刻,以无比美妙、无比实在的味觉和视觉装盘,呈现眼前,让人跃跃欲试。 午后的时光,尤爱捧了这本《水流花开》看得津津有味。对,这是真正的津津有味。平常的日子,最普通的菜蔬,不起眼儿的花草,在朱千华深情的笔墨中,以最朴素最入味的姿态,流动着人间烟火的真实味道。 日日一个人相对的饮食,难免寡淡。那我就读这一节:“掀开竹篮的布盖,里面就是晶莹的无色糯米饭。五种颜色,黑、红、黄、紫、白,加上糯米油色晶亮,加上阳光的渲染,一盘五彩糯米饭,看得人心旌摇晃,目眩神迷。其中白是糯米本色。其余四种颜色,用不同香草染成,色泽清亮,入口有天然草木芳香。”你可知这些颜色是由哪些草木染色的吗?那我先跟你说一下:五色糯米饭中的黑色是由三月三前的绿色枫叶汁染的,奇怪吧?紫色和红色分别是用紫蓝草、红蓝草染的,黄色是由黄栀子、黄花染的。多么天然,梦幻的五色糯米饭。想来,单只看了就会口齿生香的吧? 还有一道菜——青果菜,你吃过吗?“木瓜洗净,去薄薄一层青皮,露出莹白果肉。切丝,开水里过一下,丝丝落入青花瓷盘。旁有小碟,清浅的调味汁,和以米醋,红椒沫、蒜蓉等,撒一勺上去,便是一道清凉爽口的美味了。红白相间,微微的酸甜辣咸交融口中,脆脆的。” 嗯,这下全了。春的五色糯米饭,夏的凉拌青瓜,再加上我的清炒冬菠菜,就着窗内如秋阳般的金灿明暖,其香竟发。坐在阳台的光线底下,把一个人的冬日午餐进行得温暖,恬淡而丰富。 在作者笔底,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花草果蔬,有诗经里窈窕害羞的女子,有深山里爱笑的瑶妹,有穿蓝印花布的小家碧玉,有岁月深处发黄的初恋姑娘…….他和她们交集着他乡遇故知的欣悦;澎湃着“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在眼前的惊喜。他说得深情;她们笑得温情。缠上指尖,贴上胸口。绕上心间。 勿需我多说什么,你只单看这些饱蘸灵巧心思的题目便会明晓: 没有哪个女人,像你一样如水清澈——青木瓜 潮湿而柔软的思念——番石榴 突然被打开的时光——桫椤 月白风清,在南方山野里的低吟浅唱——甘蔗 爱我,趁我青春年少——紫苏 在阳光里,天空是一朵飘荡的花——五色饭草 野菜花,风穿的舞鞋——南方野菜 你不来,我怎敢老去——三角梅 故乡的满地风絮——艾草 …… 跟着他的眼光、脚步边走边看,就犹如步入一个绿色的山谷,风穿过那些古老的诗经中的花草们,又去了远方;又似置身街头巷尾,路边的小摊上有卖番石榴的、菠萝蜜的、甘蔗的,他乡咋见的喜悦和亲切,让人亦跟着化作满口的汁液清香,味蕾邀舞;最是那黄昏的青瓜树下,岁月幽幽生长的声音和伊静静飘过的发香以及青瓜被剖开后淡淡的香气,把岁月最温情最美丽的一幕上演,永久地定格。这些字脚是如此动情地说着,一种相逢的喜悦和对一种平淡日子里的不绝憧憬。让人读得四时华发,欣欣向荣,心生欢喜。 这一行行细咂下来,就如同饭后心爱的人体贴地捧来一杯清香绿茶,浅啜回味间,顿觉让人心满意足得好,呵。 读得倦了,掩上书卷,向着阳光,微眯双眼。暖暖的、明亮的花草果蔬温润的芳香,和光同水,由蛮烟瘴雨的南方腹地向着我晴躁阔朗的北方,一路奔流而来…… 南方草木画 ——读朱千华《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 周公度 清朝人的笔记里,野史味道十足。同样说故事,远不如唐宋人端正。涉及岭南,历代笔记中更多猎奇,少有赞美。好在还有几本关于植物的书,大书《植物名实图考》,小著《牡丹谱》,满清气脉上顿时生了些许光彩。朱兄千华的植物散文,不着意科普,不立意性情,他只是切切地生活于其中,品质似乎更在此类书籍之上。 朱千华散文中的南方,拓展了江南的领域。之前的江南,是苏扬二州,是富春江上下,楠溪江左右。现在,宛然到了岭南;苗疆草木之气息,倏然生发出了江南水流的韵致。一个卓越诗人的随意行走,使得烟火之上有了清浅弥深的古意。且,全书文章四十九篇,篇篇有“她”,我便疑心他有四十九个人,但他情意款款,又让我只能当作是一个人。 在北方冬季的暮晚时分,我多次想起他的岭南。摘苦瓜,嚼槟榔;在甘蔗丛林,围一江南茶桌,无点心,不喝茶,我们吃木瓜。然后,找三、五个初中的女生,我们看她们白衫蓝裙,啃甘蔗。那些被咀嚼后、并弃置掉的甘蔗渣!或者,于红豆树下,读会儿芥川龙之介,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茨威格。那该是多么令人按捺不住的事情啊! 2009年1月31日西安 “在我心里,这只是一次意外” ——读朱千华新著《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有感 文/菜小狼 什么是意外? 对于南方孩子,春仅是一个名词,因为河流从不结冰,叶子长年浓绿。直到他遇到北方的春天,意外便发生了,格外深刻,也格外震撼。 对于都市中人,饕餮见怪不怪,可一旦啜到海滨小镇的鲜活鱼虾,才惊觉原乡原味竟无敌于一切。丢掉习惯,抛弃习以为常,在这一刻,意外就成了颠覆。 对于本书作者而言,从某种层面上看,《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确是一个意外之作。从江南到岭南,意外的足迹,走出了意外的美感与抒怀;从城市到原野,意外的所得,开讲了一堂涤荡灵魂的生发之课。其实,这相当于一个旅游的概念——眼睛在到处看,灵魂也在不停的走。当少数派的摩梭人正走近社会,也有少数派的现代人在重返自然。 本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勇敢窥见藏在“岭南”这两个字背后的更多内容——从浣纱姑娘的挥腕柔情、到院落阿公的淡定劳作,再到街巷大婶的随意吆喊……一切都和草木鲜活相映,引发充满传奇乡土色彩的生活哲思。在大片广袤的芳草汁液、迷醉花色中,记忆与遗忘,距离与迁移,激情与沉寂,纷纷穿透纸页,向你袭来。很少有人愿意相信,一次意外的力量,竟会如此强大。甚至造成了对秘境的寻访,自我的试炼,甚至是穿透灵魂情感的一再萌发? 岭南,素有“百越之地”之誉,它隔开了江南的和风翠色,也拦断了北方的浩淼苍茫;岭南草木,不仅青葱蕃盛,花枝繁茂,更有百纳千涵的神秘身姿,成为一块令人顿生惊喜的温润腹地。正因为作者拜访之前已有景仰之心,所以见面的时候显得愈加亲切。就像世界上最大牌的服装设计师、化妆师、乃至发型师都是男的一样,最懂得女人的往往是男士;而最懂得岭南的,极可能并非岭南人。岭南江南,一字之差,天地之别。在这里,意外的立场,轻易幻化成了意外的诗情。于是,在这本书中,遍地都可见富有好奇感的言语和舒缓的情感色调,以及一种震惊、臣服、进而迸发的温婉力量,意志不坚定者会轻易地被裹挟到里面去,欲罢不能。 “美人蕉是否真的很漂亮?” “青甘蔗和黑甘蔗,哪个更甜?” “碰到了紫苏的叶子,手会被染成紫色?” “有种树的花不但颜色好看,还能摘下来嚼? ” …… 如果你手边有现成的新华字典或搜索工具,也只能得到某个直观详尽的答案;而如果你手边有这么一本散文集,你却将能于生命万物中轻易越过束缚,由此踏上一个微妙的心灵旅道。 它算不得是必需品,但是它找到了大自然,说不定,终能帮助你找到自己;它充其量适合偶然翻阅,因为怡身怡心的事情,不宜频频为之,除非你真的心灵极度缺氧。 于是,我料想,这本书的作者,心里也必定藏着一幅开花结果,常年曼妙的岭南风物图。可惜、也可恨的是,当敞开心扉来给人们观看的同时,却又不让润色、不能挪动,更不准拷贝。因为,这一切对人家是意外,对你不是。换而言之,真正的激情,它苛求特定的人物,以及特定的际遇,否则难以完成。 没人敢肯定,当作者下一次接受访问时,会不会诚恳的说“在我心里,这只是一次意外”。因为他并不知道,事实上,这次偶然的意外,已经造就了一场去无所去的勾引。而这一场勾引,往往有可能令人穷其一生,无论是对他,还是你我。 (《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 朱千华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第一版 定价:29.80元)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Tags/148/ 名人简历]</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画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朱千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