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朱 鉴 的原始碼
←
朱 鉴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朱鉴 朱鉴(1390年—1477年),字用明,号简斋。明泉州鲤城[[江南]]人,后徙泉州城西忠孝坊 <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6%9C%B1%E9%89%B4%EF%BC%881390%E5%B9%B4%E2%80%941477%E5%B9%B4%EF%BC%89%EF%BC%8C%E5%AD%97%E7%94%A8%E6%98%8E%EF%BC%8C%E5%8F%B7%E7%AE%80%E6%96%8B%E3%80%82%E6%98%8E%E6%B3%89%E5%B7%9E%E9%B2%A4%E5%9F%8E%E6%B1%9F%E5%8D%97%E4%BA%BA%EF%BC%8C%E5%90%8E%E5%BE%99%E6%B3%89%E5%B7%9E%E5%9F%8E%E8%A5%BF%E5%BF%A0%E5%AD%9D%E5%9D%8A&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朱鉴(1390年—1477年),字用明,号简斋。明泉州鲤城江南人,后徙泉州城西忠孝坊 ],搜狗问问 - wenwen.sogou.com/z... - 2013-11-15</ref>。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生。曾祖父朱器高在元元统年间(1333~1335年)由兴化路莆田县携眷移居[[泉州]]海清亭,担任泉山书院山长。 出生地: 泉州鲤城江南 民 族: 汉人 本 名: 朱鉴 去世时间: 1477年 字 号: 字用明 号简斋 所处时代: 明朝 主要作品: 《朱中丞奏议》 出生时间: 1390年 '''目录''' 1人物生平 2人物著作 ==人物生平== 朱鉴家贫,23岁才补县学生员,第二年入县学。永乐十五年(1417年)中举,永乐十六年(1418年)会试登乙榜,授[[湖北省]]蒲圻县(今蒲圻市)教谕 <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6%9C%B1%E9%89%B4%E5%AE%B6%E8%B4%AB%EF%BC%8C23%E5%B2%81%E6%89%8D%E8%A1%A5%E5%8E%BF%E5%AD%A6%E7%94%9F%E5%91%98%EF%BC%8C%E7%AC%AC%E4%BA%8C%E5%B9%B4%E5%85%A5%E5%8E%BF%E5%AD%A6%E3%80%82%E6%B0%B8%E4%B9%90%E5%8D%81%E4%BA%94%E5%B9%B4%EF%BC%881417%E5%B9%B4%EF%BC%89%E4%B8%AD%E4%B8%BE%EF%BC%8C%E6%B0%B8%E4%B9%90%E5%8D%81%E5%85%AD%E5%B9%B4%EF%BC%881418%E5%B9%B4%EF%BC%89%E4%BC%9A%E8%AF%95%E7%99%BB%E4%B9%99%E6%A6%9C%EF%BC%8C%E6%8E%88%E6%B9%96%E5%8C%97%E7%9C%81%E8%92%B2%E5%9C%BB%E5%8E%BF%EF%BC%88%E4%BB%8A%E8%92%B2%E5%9C%BB%E5%B8%82%EF%BC%89%E6%95%99%E8%B0%95%20&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朱鉴家贫,23岁才补县学生员,第二年入县学。永乐十五年(1417年)中举,永乐十六年(1418年)会试登乙榜,授湖北省蒲圻县(今蒲圻市)教谕 ],ren.richinfer.net/C...- 2018-11-27</ref>。 宣德三年(1428年),由左都御史顾佐举荐,朱鉴入都察院观政3个月,升监察御史,巡按湖广(今湖南、湖北两省)。当时萧启宇等人聚众占据梅花峒,官兵多次围剿未能平息。朱鉴亲自出马,好言劝谕,萧启宇等众人才散去。鉴于梅花峒的经验教训,朱鉴申报朝廷,请求恢复过去按察副使会同佥事按管辖区域分巡制度,责成官员深入基层,问民疾苦,禁奸惩暴,移风易俗,纠察下属官吏不法行为。宣德六年朱鉴任期满,因顾佐奏请,留任湖广。 正统五年(1440年),朱鉴奉命巡按广东。钦州(今广西钦州市)民众黄金广等聚众起事。朱鉴一面招抚闹事民众,一面奏请朝廷设立守备都指挥,加强地方防卫力量,很快使钦州安定下来。他认真省察复查在押囚犯,平反数百起积年冤错假案,招抚许多在逃案犯,促使社会治安逐渐稳定,得到广东省民众的拥护与爱戴。回到北京,他上书朝廷,建议全国按察司增加一名佥事,专门负责屯田事务。朝廷采纳他的建议并颁布施行,成为定制。当时朝廷命成国公朱勇选调都指挥等官300余员攻读《孙吴兵略》、《历代臣鉴》等书,在御史中物色能文能武的人选负责其事。右都御史陈智力荐朱鉴。于是,朱鉴倡议开办武学,开设武科,定立制度,拟定名额,经考试合格者颁给印信。朝廷一如所请。 正统七年(1442年),朱鉴升任山西左参政。他体察民情,接连奏请减轻平阳府(今临汾市)灾区赋税、拨付薪俸供应边地夫役、体恤军民等数十疏,多为朝廷接受。他积极招抚流民,清理军伍,疏通粮道,确保边戍军需。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朱鉴被提升为山西布政使,不久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他主持山西军政事务,致力巩固边关。召募1.8万余名壮勇之士,征购8000余匹战马,打造2万余件盔甲武器,修筑城堡116座,增强边境的防御力量。并亲自指挥几次战役,生擒北戎酋长莽哥真等。朱鉴上书朝廷说:瓦剌也先不断在边境烧杀劫掠,制造事端。他诡计多端,我们的对策也要相应周密。当务之急是认真选将,加紧练兵,停罢宦官监军制度,将兵权交给总兵。同时加紧整编散兵,召募勇士,清除奸邪积弊,发放太仓陈谷,重悬赏格,劝募义师,征召勤王之兵,指日刻期,并进夹攻,则明英宗可还,敌兵自退。他又说:宦官王振擅权乱政,江南民众造反,都以诛杀王振为号召。希望陛下杜绝宦官干政,凡军国重事多与大臣商议,委之办理,洗雪前耻,以图后功。疏章传入宫廷,太后读罢,感动而至泪下。 景泰元年(1450年),瓦剌骑兵数万进犯山西雁门关,再犯河曲、义井堡等地,进逼太原。山西大震。朱鉴奉命移守雁门关,都督佥事王良镇守太原。此时[[山西]]又闹灾荒。朱鉴一面整饬兵备,日夜守御,一面筹粮赈济,安抚灾民,劳瘁备至。不久,援兵渐集,瓦剌骑兵撤退。 景泰二年(1451年)八月,也先请和,送英宗还朝。代宗下令边将率领精兵乘机出击。朱鉴急忙上书阻止。他说:如果对方没有背盟,而我方先出兵进攻,便失信于人,他要挑动边衅便有借口。代宗接受他的意见,停止军事行动。十月,召还镇守山西的右都御史罗通,命朱鉴兼领都御史事。 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在太监王诚、礼部侍郎邹干、大学士陈循鼓动支持下,废英宗皇储,立自己儿子为皇太子。朱鉴写信给陈循,表示反对,并说,陛下于太上皇,应当避位以全大义。陈循读后,大为震骇。这年,明代宗派遣大臣到各地考核官员。邹干分派山西省,对朱鉴百般刁难。朱鉴请求代宗调回邹干或派别人来,邹干反说朱鉴庇护部属,干扰考核。两下争执。代宗支持邹干。十月,把朱鉴调离山西省回都察院协助工作。十二月,朱鉴辞官回家。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位。朱鉴专程赶到[[北京]],上表祝贺。英宗大加抚慰。家居二十余年,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朱鉴病逝,寿八十八岁。明宪宗钦赐祭葬。墓在泉州西南郊庆云山(今凌霄中学校内)。 ==人物著作== 朱鉴撰有《朱中丞奏议》2卷、《原学稿》4卷、《孝感录》1卷等 <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6%9C%B1%E9%89%B4%E6%92%B0%E6%9C%89%E3%80%8A%E6%9C%B1%E4%B8%AD%E4%B8%9E%E5%A5%8F%E8%AE%AE%E3%80%8B2%E5%8D%B7%E3%80%81%E3%80%8A%E5%8E%9F%E5%AD%A6%E7%A8%BF%E3%80%8B4%E5%8D%B7%E3%80%81%E3%80%8A%E5%AD%9D%E6%84%9F%E5%BD%95%E3%80%8B1%E5%8D%B7%E7%AD%89&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朱鉴撰有《朱中丞奏议》2卷、《原学稿》4卷、《孝感录》1卷等 ],www.biquge.se/36541...- 2021-4-15</ref>。 词条标签: 政治人物 官员 人物 合作编辑者: ==信息来源== [[Category:歷史事件]] [[Category:人物]]
返回「
朱 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