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李忠杰 的原始碼
←
李忠杰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李忠杰</big> ''' |- | [[File:李忠杰.jpg|缩略图|居中|[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acad.cssn.cn%2Fdzyx%2Fdzyx_tpxw%2F201504%2FW020150414376962519594.JPG&refer=http%3A%2F%2Facad.cssn.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1537071&t=b159d285ca6bb89671aaf80e32058c1f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9D%8E%E5%BF%A0%E6%9D%B0&step_word=&hs=0&pn=4&spn=0&di=724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137697499%2C2709376944&os=242376742%2C2922950516&simid=3441453157%2C152983883&adpicid=0&lpn=0&ln=871&fr=&fmq=163894506477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acad.cssn.cn%2Fdzyx%2Fdzyx_tpxw%2F201504%2FW020150414376962519594.JPG%26refer%3Dhttp%3A%2F%2Facad.cssn.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41537071%26t%3Db159d285ca6bb89671aaf80e32058c1f&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wvw1_z%26e3Bvffg_z%26e3BvgAzdH3F1zyxAzdH3F1zyx_prxoAzdH3Fda8ca9AzdH3Fpda8ca989_8cbcm09_z%26e3Bfip4s&gsm=5&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李忠杰,男,[[江苏]]人,1952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曾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等。 '''中文名''':李忠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 '''出生日期''':1952年10月 '''职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简介'''== 李忠杰,男,[[江苏]]人,1952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曾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等。 社会兼职有: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四个一批”人才选拔评审组成员;北京市委党建专家顾问组成员;若干大学和党校的兼职教授;一些刊物的顾问、编委等。 =='''履历'''== 1968年10月上山下乡。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就读[[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1982年2月考入[[中共中央党校]],成为中央党校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就读国际共运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4年12月至2003年7月在中央党校工作。先后任国际工运史教研室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主任;[[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政法教研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科研部主任。从1996年6月起任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1999年2月起兼任中央党校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中央党校的科研管理和全国党校系统的科研业务指导,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活动。同时,给不同班次的学员授课,并培养国际政治学博士研究生、领导干部政治学在职研究生,协助培养[[科学社会主义]]博士研究生。 1991年1月至1992年8月,在中央苏东局势研究组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追踪研究苏联东欧局势。随后,率队到[[山东省淄博市]]挂职一年,任[[张店]]区委副书记。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11月被授予“中央党校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1996和2001年两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各种教学奖、优秀论文奖等。 2003年7月调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此后,参与组织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组织领导了一些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组织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等重要书籍。 先后给许多中央部委、省市委、军队各大单位、宣传系统、党校、社科界、高等院校等作过数百场报告。 在十五大上受命召开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中外记者吹风会。多次率团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会见多个外国代表团。为一些国家和政党的高级官员授课。数次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中外记者吹风会上介绍中国情况和经验,回答中外记者关心的问题。 =='''出版图书'''== '''列宁主义论纲''' 作品时间:1992年9月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领导干部与环境保护''' 作品时间:2000年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个人观点'''== 李忠杰指出,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出现许多新变化,人们的利益关系也出现重大变化,不同人群之间在某个问题上可能出现一些摩擦或一些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维护稳定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 李忠杰说,中共历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共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这并不是说人民内部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没有任何利益要协调,没有任何关系要处理。正因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中共要把各方面的关系给处理好,把各方面的问题解决好。 他表示,在中国要注意保持利益上整体的共同性,利益的和谐、协调。客观上说,不同群体会有一部分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这就要处理好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关系,把它统一到人民最根本利益上来,让大家的利益都得到兼顾。“协调好了,社会就更加稳定。我们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取得更大的效果。因此这两点是不矛盾的。”李忠杰说。 对于当前社会上形成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说法,李忠杰并不赞同,但他同时指出,“要小心”防止出现特殊利益集团。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广泛。成果涉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际共运史、世界社会主义改革史、国际政治与我国对外战略、政治学、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经济学、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科学、哲学、法学等许多学科和领域。 '''代表著作''' 曾参与编写《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参加中组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及配套《学习读本》的编写、审改工作;多次参加对各种纲要、教材、文稿、论文、电视片的修改、评审、评奖工作。 《社会主义改革史》、《社会主义改革论》、《列宁主义论纲》、《苏联的演变和解体》、《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与中国》、《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跨越世纪的伟大旗帜》、《跨世纪历史画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理论干部读本》、《邓小平农村建设理论》、《“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三个代表”与世界眼光》等。 '''代表性论文''' 1.[[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对待未来社会的方法论思想》、《恩格斯晚年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论列宁主义》、《列宁“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思想的历史考察》、《马恩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与社会主义的现实》、《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用马克思的精神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一例》。 2.[[邓小平理论]]方面:《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发展战略》、《旗帜问题至关紧要》、《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学习邓小平治国理政的艺术》、《陈云对邓小平理论的贡献》。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从大局高度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的时代特征》、《“三个代表”与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4.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辩证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 5.[[科学社会主义]]方面:《试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样性》、《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全面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由房屋而论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社会运行机制的角度看两种制度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析“四个如何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6.[[国际共运史]]方面:《关于“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国际共运与知识分子》、《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国际性质问题》、《第一国际与波兰问题》、《试论第二国际后期的历史功绩》、《关于共产国际的组织性质问题》、《1935—1939年共产国际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斗争》、《共产国际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考茨基后期的政治思想》、《当前国际共运形势与前景展望》。 7.[[苏联东欧]]问题方面:《苏联在农民问题上的历史教训》、《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农业改革的得与失》、《莫洛托夫“反党集团”案揭秘》、《苏联价格改革》、《苏联将以何种途径摆脱困境》、《对苏联8月19日—21日事变的初步分析》、《东欧各国党演变的教训》、《从领导战略的角度看苏联演变的几点教训》。 8.社会主义改革史方面:《社会主义改革的制导战略和策略》、《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清除封建遗毒,把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面临的难题》、《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动乱问题》、《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话》。 9.政治学方面:《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大局出发,维护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对台湾选举结果及其影响的估量和对策分析》、《要研究和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破解权力“魔方”》、《民主新论》、《领导活动的内部结构和规律解析》、《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树立正确的地位观》。 10.国际政治方面:《当今世界十大趋势》、《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新世纪中国全球战略构想》、《论建立国际文明新秩序》,以“怎样认识和把握当今的国际战略形势”为总题目的8篇长篇系列文章:《怎样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怎样认识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怎样认识和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怎样认识和推进国际社会的民主化》、《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怎样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怎样认识和对待综合国力的竞争》、《怎样把握和推进我国新世纪的国际战略》。 11.中共党史方面:《试论抗战爆发前后毛泽东同志的外交思想》、《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共运中党际关系的历史经验》、《20世纪的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世纪之交话五四》、《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党代会:十五次与第一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解读分合史,锻造大战略——关于国共合作史的思考》、《建设一个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世界》。 12.党建方面:《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论“三讲”》、《作风问题也是形象问题》、《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陈云同志党建思想的理论贡献》、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题的4篇系列文章、《论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共产党员的人品建设》。 13.经济学方面:以“怎样认识新形势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问题”为总题目的4篇长篇系列文章、《唱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之歌》、《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充分发挥金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4.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面:《世界科技发展的战略态势》、《全国省级发展战略比较分析》、《牢固树立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观》、《实行均—非战略,缩小东西差距》、《时代课题——领导干部与环境保护》、《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走向新的五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问题》。 15.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推进社会科学工程化的十项建议》、《大力推进跨世纪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建设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奥林匹克与人类文明》、《论建设先进的党内文化》、《怎样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实效》。 16.哲学方面:《结构变化属于质变而不属于量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补论》、《解放思想没有尽头,实事求是要一以贯之》。 17.法学方面:《坚持和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年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正确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为新华社撰写“特约评论员”文章数十篇。各种“新华短论”50篇。 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前,指导学生完成了50万字的博士论文《世界恐怖主义及其对策研究》,被评为(中央党校第一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参与的电视政论片、内参片''' 《苏东剧变启示录》(1991年,3集,内参片,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放映)、《挥剑斩腐恶——国外腐败丑闻和反腐斗争纪实》(1994年,3集,内参片)、《黑色恐怖——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和覆亡》(1995年,4集,内参片)、《世纪钟》(1996年,6集,电视台公开播映)等。<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4509/2744JNAStnQJ0YWHw6TbwM_bK4sGxBolOwNRn2L892KvGkK4l6YLj13VQybJYdh9m9e_VlVcaPLbnnKVLAk0XWa93Ts0qtd0qdsuakBcKHb7RHqsspkKlg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新华网,引用日期2018-06-06</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忠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