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歌百灵西北澳亚种 的原始碼
←
歌百灵西北澳亚种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歌百灵西北澳亚种'''<br><img src="https://www.tanmizhi.com/img/allimg/07/30-210G61J52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anmizhi.com/html/29337.html 图片来自探秘志网]</small> |} '''歌百灵西北澳亚种'''(学名:Mirafra javanica woodwardi)是歌百灵的亚种之一,体长14厘米,体重约为22.6克。体羽主要为红褐色,顶冠棕色而多具黑色斑纹。下体浅皮黄色,胸具黑色纵纹,外侧尾羽白色。外形似鹨但嘴较厚且尾及腿较短。一般生活于干燥的草地以及灌木覆盖的平原和矮山。单独或为分散群,喜开阔的短草地及稻田。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在地面或飞行或在空中振翼时,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停栖于矮树丛。主要以草叶、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蚂蚁、蚊、象鼻虫等昆虫,尤其在繁殖季节,昆虫在食物 == 外形特征 == 歌百灵西北澳亚种雌雄羽色相似。体色变化较大,一般上体暗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翅褐色具棕色羽缘,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暗褐色,棕色羽缘尤为宽阔和显著,特别是在飞翔时棕色更明显]]。眉纹和眼先棕白色颊和耳覆羽棕色具褐色端斑;尾短、暗褐色,最外侧尾羽主要为皮黄白色,次一对外侧尾羽仅外侧皮黄白色,中央尾羽具棕色羽缘。颏、喉白色或皮黄白色,其余下体淡皮黄色或淡棕色,喉和胸具黑褐色羽轴纹。虹膜褐色,嘴角褐色,脚肉褐色或淡粉红色。 == 繁殖方式 == 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地上草丛中,也有在稻田和沟边草丛中营巢的。巢较隐蔽,主要由枯草茎、草叶和细根构成。每窝产卵2-4枚。卵白色或绿色或灰色、被有较多的深褐色斑点。 == 生活习性 == 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平坦的草地、农田、牧场、旷野等低地,也出现于林缘疏林草地和干的水稻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成小群。性活泼,常不停地在地面奔跑跳跃,有时从地上冲起直向空中,待到一定高度后,展开双翅,颤抖着翅膀停悬于空中,或前后飘忽不定。极善呜叫,边飞边呜,鸣声清脆婉转。在空中飞鸣一阵后又突然急降直下,行为和云雀很相似,但飞翔能力和呜叫均较云雀弱,飞翔高度和距离均不及云雀。主要以草叶、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蚂蚁、蚊、象鼻虫等昆虫,尤其在繁殖季节,昆虫在食物中占有的比例较大。 == 现状和保护 == 虽然歌百灵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比较狭窄,种群数量稀少,是一种罕见的物种,但是它在全球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再加上种群数量趋于稳定,所以歌百灵被评为了没有生存危机的物种。之后,歌百灵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ref>[https://www.tanmizhi.com/html/29337.html 歌百灵:中国罕见物种,长仅13厘米(上体羽色深)]探秘志网</ref>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西澳大利亚州西北部。 ==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歌百灵西北澳亚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