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毒物 的原始碼
←
毒物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毒物'''<b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09/e8f04c6f2c93416b9372ae5d02fc1d47.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258428583_16242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toxicant)。<ref>[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7859458.html 毒理学资料2021年整理版本(全)]人人文库</ref>毒物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毒物"也指有毒之物和凶恶的人。<ref>[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2/02/c8570877.html 检万千毒物,护健康之树常青]南方plus</ref> ==简介== 在日常接触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这里所指的毒物不包含[[寄生虫]]、微生物和生物体自身产生的毒素。 ===注解=== 某种物质接触或进入机体后,能够侵害机体[[组织器官]],并在其中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从而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具有这种作用的物质称为毒物。 ===效果=== 毒物(poison,toxican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并导致生物体器官组织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性变化的化学物。 绝大多数毒物就其性质来说是化学物,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有机的,单体或化合物。但也可能是动植物、细菌、真菌等产生的[[生物毒素]]。 ===毒物种类=== 毒物种类包括很多,如药物、食物、动植物、工农业中的化学物品、生活中使用的消毒防腐剂、化妆品、杀虫剂等等。 毒物的毒性作用不仅与它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其剂量、作用于机体的方式及被作用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与非毒物== 毒物与非毒物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相对而言的。从广义上讲,世界上没有绝对有毒和绝对无毒的物质。任何外源化学物只要剂量足够,均可成为毒物。 例如正常情况下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当过量的氟化物进入机体后,可使机体的钙、[[磷代谢紊乱]],导致低血钙、氟骨症和氟斑牙等一系列病理性变化。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氧和水,如果超过正常需要进入体内,如纯氧输入过多或输液过量过快时,即会发生氧中毒或水中毒。食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一次摄入60g左右也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而发病。如一次摄入200g以上,即可因电解质严重紊乱而死亡。 反之,一般认为毒性很强的毒物,如砒霜、汞化物、氰化物、蛇毒、乌头、雷公藤等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 正如帕拉塞尔苏斯所说的:“所有物质都是毒物,非毒物是不存在的,只是剂量大小区分是毒物还是药物。” 所以有人曾说“世界上没有无毒的物质,只有无毒的使用方法”,可见给毒物下一个绝对准确的概念是困难的。 一般认为,按人们日常接触的方式,以接触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称为毒物。 这样,人们就容易把[[一氧化碳]]、氰化物等列入毒物范围,而不会将食盐列入毒物。因此,确定所谓毒物或毒物衍生物必须考虑[[接触剂量]]、途径、时间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基本特征== 毒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对机体有不同水平的有害性,但具备有害性特征的物质并不是毒物,如单纯性粉尘。②经过毒理学研究之后确定的。③必须能够进入机体,与机体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具备上述三点才能称之为毒物。 而毒物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毒性。 我们平常见到的“剧毒”、“低毒”等实际上就是指毒物的毒性。按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物的毒性分级如下: 1、剧毒:毒性分级5级;成人致死量,小于0.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0.1克。 2、高毒:毒性分级4级;成人致死量,0.05~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3克。 3、中等毒:毒性分级3级;成人致死量,0.5~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30克。 4、低毒:毒性分级2级;成人致死量,5~1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250克。 5、微毒:毒性分级1级;成人致死量,大于15克/公斤体重; 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大于1000克。 ==分类方法== 在法医学上,根据鉴定目的不同,毒物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如在分析中毒症状及病理变化时,常采用按毒理作用分类;在进行毒物化学分析时,常采用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为追溯毒物来源、用途及其对机体的作用时,则多采用混合分类。 对于侦探工作来讲,主要采用的可能就是最后一种分类――混合分类法: ===毒性分类=== ===1、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 (1)腐蚀毒。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及酚类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属毒. (3)酶系毒。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 (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如醇类、麻醉药、安定催眠药以及士的宁、烟酸、古柯碱、苯丙胺等 ===化学性质=== ===2、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1)挥发性毒物。可能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毒物。如氰化物、醇、酚类等. (2)非挥发性毒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毒物。如巴比妥催眠药、生物碱、吗啡等. (3)金属毒。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砷、汞、钡、铬、锌等. (4)阴离子毒物。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毒物。如强酸、强碱、亚硝酸盐等. (5)其他毒物。其他须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特殊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箭毒碱、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混合分类=== ===3、混合分类法。即按毒物的来源、用途和毒性作用综合分类。=== (1)腐蚀性毒物。 包括有腐蚀作用的酸类、碱类,如硫酸、盐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氨及氢氧化氨、铜盐等. (2)金属毒物。又称实质性毒物,包括所有以损害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为主,并产生不同程度形态学变化的金属毒物。如砷、汞、钡、铅、铬、镁、铊及其他重金属盐类 (3)障碍功能的毒物。至进入机体发挥作用后,改变系统功能而出现中毒症状的毒物。 如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如酒精、甲醇、催眠镇静安定药、番木鳖碱、阿托品、异烟肼、阿片、可卡因、苯丙胺、致幻剂等;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如氰化物、硫化氢、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等。 (4)农药。 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似除虫菊酯类、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矮壮素、灭幼脲、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锡、溴甲烷、化森锌等. (5)杀鼠剂。磷化锌、敌鼠强、安妥、敌鼠钠、杀鼠灵等. (6)有毒植物。如乌头碱植物、钩吻、曼陀罗、夹竹桃、毒蕈、莽草、红茴香、雷公藤等。 (7)有毒动物。如蛇毒、河豚、斑蝥、蟾蜍、鱼胆、蜂毒、蜘蛛毒等 (8)细菌及真菌毒素。指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如沙门菌、肉毒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以及黄曲霉素、霉变甘蔗、黑斑病甘薯等真菌 ===应用范围=== ===4、按毒物的应用范围分类=== 1、工业性毒物 指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有的是原料或辅助材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单体,有的是成品,有的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或“三废”,还有生产用原料中的夹杂物。如强酸、强碱、溶剂(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甲醛、酚、乙醇等。 2、农业性毒物(农药) 已如前述。 3、生活性毒物 指日常生活中接触或使用的有毒物质,如煤气(含一氧化碳)、杀鼠剂、除垢剂、消毒剂、灭蚊剂、染发剂及细菌性毒素等。 4、药物性毒物 指原本用来纺织疾病用的药物,由于用药过量或使用方式不当也可成为毒物。如巴比妥和非巴比妥类催眠镇静安定摇、麻醉药、水杨酸类止痛药、抗组织胺类药、洋地黄、地高辛、某些抗生素及中草药。 5、军事性毒物 指战争中应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毒气,如沙林、芥子气等。 6、放射性元素 即具有放射功能的元素和射线。 ==天然毒物== ===食油=== 食油的毒性来自原油或加工过程。 ===(1)原油。致毒的食油有:=== ①生棉籽油。系将生棉籽直接榨出而得,内常含棉酚、棉酚紫、棉酚绿等毒物,通常不能用加热法除去。主症状为头晕、乏力、心慌等,影响生育(棉酚为男性避孕药)。主要可通过改进加工方法来降低毒性。榨油前先将棉籽蒸炒,然后将油碱洗、中和、再水洗。生棉籽油切不可食用。 ②菜籽油。含有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生成恶唑烷硫酮,具有令人恶心的臭味。因该毒物挥发性较大,在烹调时将油热至冒烟即可除去。 ===(2)陈油。指高温下用过的或长期存放的油。=== ===①多次高温加热的油=== 其中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被破坏,营养价值大降。由于长时间加热,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氧化发生聚合,生成各种聚合体。其中二聚体可被人体吸收,并有较强毒性。动物试验表明:喂食这类油后生长停滞、肝脏肿大、胃溃疡,还出现各种癌变。因此,在烹调时应尽量避免过高温度,禁止反复加热。不吃(至少少吃)街头摊贩的油炸食品。 ===②存放过久的油=== 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玉米、棉籽、红花、大豆和向日葵油中甚丰)与空气、光、金属接触后,被氧化成有毒的过氧化物,会破坏维E。不饱和成分的双键断裂后形成低分子量的醇、醛、酮等物质,有异味和较大刺激。即使是猪油、牛油等主含饱和酸的动物油,久存后亦会水解生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进一步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产生臭味和毒性,通称 "变哈"或酸败。为防止酸败,不宜将油久存。贮存前应充分除去其中的水分,密封容器。用深棕色瓶装油放在冰箱中。还可加些抗氧剂如香兰素、丁香、花椒等以延缓酸败。 ===蔬菜水果=== 有的蔬菜或水果也含有特殊毒素。 (1)蔬菜类。靠一般烹调仍不能去毒的有: ①四季豆。又称芸豆或芸扁豆,豆荚外皮中的皂素和籽实中的植物血球凝集素均有毒,前者对消化粘膜有强刺激性,后者有凝血作用,产生胸闷、麻木等症状。烹调时需煮较长时间,使原来的生绿色消失,食用时无生味感,毒素方可完全破坏。切忌生吃、凉拌等。 ②发芽土豆。发绿的皮层及芽中含有龙葵素(茄碱),可破坏人体红血球而致毒,产生呼吸困难、心脏麻木等症状。去毒办法是将芽及发芽部位一起挖去,再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炒煮时再适当加醋。 ③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此碱本身无毒,但在体内可被氧化成具有强毒的氧化二秋水仙碱,侵犯血液循环系统。去毒办法是先用开水烫鲜菜,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即可去碱。干黄花菜无害,可放心食用,因为通过蒸煮晒制,秋水仙碱已被破坏。 ===(2)水果=== ①荔枝。荔枝中葡萄糖含量高达66%,有丰富的维A、B、C及游离氨基酸,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营养食品,但过食会出现乏力、昏迷等症,中医称为"荔枝病",西医称为"低血糖"。因其中含α-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②柿子。因柿中含丹宁较多,有强收敛性,刺激胃壁造成胃液分泌减少。空腹过量食用或与酸性食物及白酒等同食,易得"柿石",又称"胃柿石",妨碍消化,致胃痛。柿子不宜与蛋白质等同食。 ③桃仁、杏仁。含苦杏仁酸,在体内水解转化成剧毒的氢氰酸,使人痉挛甚至死亡。宜炒熟后少量食用。 ===其它食物=== ①含毒的花蜜。如杜鹃红、山月桂、夹竹桃等的花蜜中含有化学结构与毛地黄相似的物质,会引起心律不齐、食欲不振和呕吐。应充分蒸煮去毒。 ②蘑菇。可食用者有300多种,毒蘑菇的主要毒素有原浆毒(使人体大部分器官发生细胞变性)、神经毒(痉挛、昏厥)、胃肠毒(胃肠剧痛)和溶血(溶血性贫血)四类。毒蘑菇主要特点有:蘑冠色泽艳丽或呈粘土色,表面粘脆,蘑柄上有环,多生长于腐物或粪土上,碎后变色明显,煮时可使银器、大蒜或米饭变黑。可利用这些特征加以识别。 ③生鱼。淡水鱼(如鲤鱼)大都含有破坏硫胺(维B1)的酶称为硫胺素酶,如生吃易得硫胺缺乏症(脚气病或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通过较长时间加热可破坏这种酶,并保留原有硫胺。 ④河豚鱼。其内脏和皮肤中尤其是卵巢和肝中存在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性毒剂,不仅可毒死猫、狗、猪等动物,也会毒死人。我国东南沿海每年都有中毒者。克服办法是将鲜鱼先去皮和内脏后再烹制。 ⑤熏鱼、熏肉。即通常我国南方用稻草熏制的腊鱼、腊肉,通常含黄曲霉素和亚硝基化合物两类毒物,有致癌性。黄曲霉素耐热性强,在280℃以上才分解,油溶性好。由于盐中常含有硝酸盐,受热时在还原剂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然后转化成亚硝胺。 ==其他含义== 1.有毒之物。亦泛指有害的事物。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党八股里面藏的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毒物,这个毒物传播出去,是要害党害国的。” 2.凶恶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九八回:“如此毒物,你守在跟前,这真是伴虎眠一般。天下没有这等恶妇尚可姑容之理。” ==参考文献== [[Category:340 化學總論]]
返回「
毒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