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永乐 - 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 的原始碼
←
永乐 - 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永乐 - 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1.doubanio.com%2Fview%2Fnote%2Fl%2Fpublic%2Fp65149147.jpg&refer=http%3A%2F%2Fimg1.doubanio.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6337705&t=0f009299fcf6b988c93feb3d333e2d32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1.doubanio.com%2Fview%2Fnote%2Fl%2Fpublic%2Fp65149147.jpg&refer=http%3A%2F%2Fimg1.doubanio.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6337705&t=0f009299fcf6b988c93feb3d333e2d32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1424),在1403年(永乐元年)开始,到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共22年。 永乐年间,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 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修纂《永乐大典》、[[设立内阁]]、疏通运河、威服蒙古、收复安南、荡平倭寇、铸永乐大钟等。 皇帝朱棣重视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后世评价远迈汉唐,尊称为永乐大帝。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永乐 外文名称; Yongle 性质; 年号 朝代; 明朝 共计; 二十二年 起止时间; 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 在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 改元始末; 朱棣得天下后,于1402年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下令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并于七月初一日决定翌年(1403年)为永乐元年。 据记载,起初拟定的年号是永清,后来才改为永乐。 该年号因与之前张重华等前代"僭伪"之君年号雷同,故被认为"兵后匆匆"而"不暇详考"所致。 大事年表; 永乐元年(1403年) 正月:宴诸王于华盖殿。立北平布政司为京师,诏改北平为北京。 永乐二年(1404年) 四月:以僧道衍为太子少师,复姚姓,赐名广孝。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永乐三年(1405年) 六月:遣中官郑和出使西洋诸国。 永乐四年(1406年) 闰七月:以明年建北京宫殿,分遣宋礼等采木烧砖。命泰宁侯陈珪董治其事。 永乐五年(1407年) 七月:皇后徐氏卒。谥曰仁孝皇后。 九月:郑和还。 十一月:修《永乐大典》成。凡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 十二月:郑和二次出使西洋。 永乐七年(1409年) 二月:帝北巡,皇太子监国。册贵妃张氏、贤妃权氏、顺妃任氏、昭容王氏、昭仪李氏、婕妤李氏、美人崔氏。 四月:选陵地于昌平,封其山曰天寿山。 永乐八年(1410年) 二月:命皇长孙留守北京。帝亲征塞外,获胜,七月还北京。十月回南京。 永乐九年(1411年) 十一月: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行冠礼于华盖殿。 永乐十年(1412年)付战页 十月:皇太孙演武于方山,甘露降,[[群臣表贺]]。 十一月:太监郑和敕往赐满加剌、瓜哇等国。 永乐十一年(1413年) 正月:仁孝皇后梓宫发京师,汉王护行。天寿山陵成,名曰长陵。 二月:帝北巡,发自南京,皇太孙从。仁孝皇后葬长陵。设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以行人蒋廷瓒、河南左参政孟骥俱为右布政使。 四月:帝至北京。 五月,杭州大风潮。时天淫雨、烈风,江腿樱寻潮滔天,天地水高数丈,南北约十余里,东西五十余里。仁和十九、二十居民陷溺死者不计其数,存者流移,田庐漂没殆尽。 六月,浙江乌程、归安、德清三县疫,死一万零五百八十余人灶达巴良。七月,浙江宁波府鄞县、葱溪、奉化、定海、象山五县疫邀赠境,死九千一百余人。 十一月:天乐关发生大火,将军汉匡或(后为仙唤做三十六天罡主事星宿)救妹身亡。死九千余人。其妹第年同日自尽身亡。 永乐十二年(1414年) 六月:帝大败瓦剌,追至图拉河,班师。 永乐十三年(1415年) 五月:汉王朱高煦屡行不法事,囚之,将废为庶人。太子力救,乃削两护卫,徙封乐安。怀有异谋。 永乐十四年(1416年) 八月:作北京西宫。 九月:帝还南京。 十一月:复议建北京宫殿。 十二月:遣郑和复使西洋。 永乐十五年(1417年) 二月:谷王橞恃建文四年为燕兵开金川门功,甚骄肆,夺民田,杀无罪之人,欲谋反,废为庶人。命泰宁侯陈珪仍督北京营建事。命安远侯柳升、成山侯王通副之。 四月:北京西宫成。 五月:帝至北京。御西宫新殿受朝贺。 七月:册胡氏为皇太孙妃。 永乐十六年(1418年) 三月:太子少师姚广孝卒。 永乐十八年(1420年) 闰正月:以学士杨荣、金幼孜为文渊阁大学士。 八月:北京始设东厂。 九月:北京宫殿将成,遣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敕召皇太子,期十二月终至北京。又命皇太孙从行。谕行在礼部,明年元旦定北京为京师,去行在之称,设六部,并取南京诸司印给北京各衙门,别铸南诸司印加"南京"二字。 十一月:以迁都北京诏告天下。 十二月:皇太子、皇太孙至京师。北京新宫成,规制如南京,加壮。自戊子(永乐六年)六月肇工,历十三年至是成。论营建功,擢工部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余升赉有差。 永乐十九年(1421年) 正月朔:帝诣太庙奉五庙神主,皇太子诣郊坛奉安天地神主,皇太孙诣社稷坛奉安神主,黔国公沐晟诣山川坛奉安山川诸神主。帝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郑和复使西洋。 四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 永乐二十年(1422年) 正月:帝力排众旋祝记谏,决意亲征塞北阿鲁台,命[[皇太子]]监国。 八月:以大胜班师,九月回北京。 闰十二月:乾清宫灾。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 五月:常山护卫指挥孟遇等欲懂迎毒杀永乐帝,然后废太子,立赵王朱高燧。事发,孟贤等伏诛,由于太子解救,高燧得免死。 七月:阿鲁台又来犯,帝复亲征。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正月:复命郑和使西洋。 四月:帝自北京出发,率先命集中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另三卫兵会合于宣府之大军北征。命皇太子监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扈从,杨士奇辅助皇太子。 七月十七日:驻于榆木川。明成祖驾崩,召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次日,卒,享年六十五岁。 八月十五日:皇太子朱高炽即位。以明年为洪熙元年。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仍兼大学士,杨士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 九月:上永乐帝谥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十月:立太子妃张氏为皇后,并册贵妃郭氏、贤妃李氏、惠妃赵氏、淑妃王氏、整盼汗洒昭容王氏。册皇太孙朱瞻基为皇太子、妃胡氏。封王及王世子一批。 十二月:葬明成祖于明长陵。<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phrase&title=%E6%B0%B8%E4%B9%90&src=onebox 永乐],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返回「
永乐 - 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