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汉传佛教 的原始碼
←
汉传佛教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汉传佛教1.jpg|缩略图|[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562c11dfa9ec8a13aa283e15f203918fa0ecc011?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xNT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89%E4%BC%A0%E4%BD%9B%E6%95%99/3498693?fr=aladdin 图片来源]]] '''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以大乘佛教为主。 汉传佛教的影响力,伴随中国势力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藏传佛教。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 <ref>[《尔雅》释诂:“禋,祀,祠,烝,尝,禴,祭也。” 释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蒸,……。” 《说文解字》:“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汉书》宣帝纪:“修兴泰一、五帝、后士之祠,祈为百姓蒙祉福。]</ref> *中文名 ;汉传佛教<ref>[http://www.qulishi.com/huati/hanchuanfojiao/ 汉传佛教有什么特点 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 历史话题] </ref> *外文名 ;Chinese Buddhism *定 义 ;东亚的重要信仰 *流传于 ;中国、日本、韩国受影响民族汉族、朝鲜族、和族等 *起 源 ;印度 *代表经文 ;《四十二章经》 ==起始过程== ===秦汉===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驮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公元147年安息人安世高到汉朝传教译经,公元167年月氏人支娄迦谶到汉朝传教译经。《尔雅》释诂:“禋,祀,祠,烝,尝,禴,祭也。” 释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蒸,……。” 《说文解字》:“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汉书》宣帝纪:“修兴泰一、五帝、后士之祠,祈为百姓蒙祉福。” ===三国时期=== 参见:三国时期、曹丕、孙权及无量寿经 佛教早在东汉初期即传入中国。 三国时期的佛教重镇,北方以洛阳为主,南方则为建业。曹魏魏明帝大兴佛寺,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孙吴地区,当支谦、康僧会先后入吴,受孙权推崇。孙皓称帝时,本要毁坏佛寺,因康僧会说法感化,终而放弃。在蜀汉,佛教不是很兴盛,旧录相传有蜀《首楞严》二卷,蜀《普曜经》二卷,但已逸失。 昙柯迦罗推广戒律,这是中国僧侣有戒律受戒之始,后世以其为律宗的始祖。昙谛所译的《昙无德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为中国僧侣出家之始。由于当时经文翻译未善,朱士行为求原经研读,于260年自雍州出发至于阗,成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他写得《大品般若经》的梵本,后由弟子于282年送回洛阳,最后由竺叔兰译成《放光经》。 ==分类== 大乘佛教的主要发扬传系,为现代的汉传佛教。因为中国的影响,汉传佛教将大乘佛教的教义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藏传佛教。在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204420302376274&wfr=spider&for=pc 汉传佛教究竟有多少分支?悦享品质QAQ 2020-03-06] </ref> 有一种说法,佛教最早是在孔子时传入中国的,但是此说法不可信。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在20世纪初首先提出,在秦代期间,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因为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有禁不得祠的说法,“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而此处“不得”就是Buddha的音译。但此说提出之后,即遭到铃木券太郎等的驳斥,认为其断句有误应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实际上学术界普遍认为,佛教是在大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传入的。 佛教在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发展过程编辑 语音 ===晋朝=== 参见:晋朝及潭柘寺 西晋年间,官方与民间的佛教信仰,逐渐普遍。相传西晋时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的寺院一共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竺法护时代已有“寺庙图像崇于京邑”之说。而见于现存记载中的,西晋时洛阳有白马寺、东牛寺、菩萨寺、石塔寺、愍怀太子浮图、满水寺、大市寺、宫城西法始立寺、竹林寺等十余所。当时译出的经典,除了抄写传播而外,还流行“细字经”和“供养经”等。洛阳大市寺中,在黄缣上用细字书写《大品般若经》一部,字如小豆,而分明可识。其中部分经文依然保存。北京门头沟区的潭柘寺始建于西晋年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北京)”的美称。 东晋朝廷中奉佛的也很多。晋元帝、晋明帝以宾友礼敬沙门,晋元帝又“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建业千僧”;明帝也“造皇兴、道场二寺,集义学、名称百僧”。建康佛教,盛极一时。东晋初期,名流相继避世江东,玄风也跟着南渡,从而长于清谈的义学名僧竺潜、支遁都为时人所重。 ===南北朝=== 佛教在东晋时代形成南北区域。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多数提倡佛教,以后赵、前秦、后秦、北凉均盛,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极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为道安和鸠摩罗什。南方为东晋王朝所保有,其文化是西晋文化的延长,一向和清谈玄理文流的佛教,也随着当时名僧不断地南移,形成了庐山和建康两地的佛教盛况,其代表人物则为慧远和佛陀跋陀罗。 ===北朝=== 参见:南北朝、鸠摩罗什、莫高窟、云岗石窟及三武灭佛 北朝佛教起于西域僧侣佛图澄(232~348)在后赵的弘传。佛图澄于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来到洛阳。其时后赵石勒在葛陂(今河南新蔡县)屯军,专用杀戮来壮大声威。佛图澄通过大将军郭黑略,和他相见,用道术感化,阻止其残杀,从此中州(今河南地区)人民逐渐奉佛。后石虎即位,迁都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磁县),尊崇佛图澄,一时人民多营寺庙,争先出家。和佛图澄同时在后赵的,还有敦煌人单道开,襄阳羊叔子寺竺法慧和中山帛法桥等。 继后赵之后,北地佛教最盛的区域是前秦。前秦苻坚笃好佛教,道安得到推崇。道安原在邺师事佛图澄,后受请到武邑开讲,为避兵乱,他和弟子慧远等五百余人到襄阳讲《[[放光般若]]》。太元四年(379),苻丕攻下襄阳,就送道安和习凿齿往关中。道安住在长安五重寺。 佛教在后秦尤盛。后秦统治者姚兴,笃好佛教,又因得鸠摩罗什,译经讲习都超越前代。弘始三年(401年),姚兴出兵凉州,鸠摩罗什入长安西明阁和逍遥园从事翻译。其时四方的义学沙门群集长安,次第增加到三千人。当姚秦佛教鼎盛时,长安僧尼数以万计,非常杂滥。弘始七年(405),姚兴以罗什的弟子僧略为“僧正”,僧迁为“悦众”,法钦、慧斌为“僧录”,令管理僧尼的事务。 期间,大乘重要经论的译出。鸠摩罗什译出经籍有七十四部(现存五十三部),其中重要的大乘经论有《大品般若》、《小品般若》、《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弥勒下生经]]》、《[[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庄严经论》、《成实论》、《坐禅三昧经》等,大都对于后来佛教义学发生巨大的影响,而发展有各种学系与宗派。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华严》为后来贤首宗根本所依的经典。 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兴起,后秦沙门乐僔于建元二年(366),在敦煌东南鸣沙山麓,开凿石窟,镌造佛像,这就是著名的莫高窟。但后期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灭北齐后进行大规模的灭佛活动,对佛教的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ref>[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以太平七年,遂灭佛法。分军四出,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无少长坑之!其窜逸者,捕获枭斩!”]</ref> ===南朝=== 参见:南北朝、佛教艺术、慧远及庐山 南北朝时期,南朝佛教以慧远主持的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其他中心,还有建康道场寺。建康为东晋王朝首都,佛教非常隆盛。佛陀跋陀罗、法显、慧观、慧严等都以道场寺作根据,宣扬佛教。 [[File:汉传佛教2.png|缩略图|[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b90f603738da9779edae8deb551f8198718e34a?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4M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89%E4%BC%A0%E4%BD%9B%E6%95%99/3498693?fr=aladdin 图片来源]]] 南梁王朝梁武帝萧衍提倡尊儒崇佛,并曾多次舍身出家,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元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涅盘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元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其提倡的佛教僧侣必须恪守素食,成为汉传佛教所有僧侣的独特的基本戒律。 该时期佛教文学,经过历代译人的努力,创造了一种融冶华梵的新体裁。佛教也渐次渗入一般文学的领域,以佛典的理趣、风格、词句及故实入诗文的渐多,诗有罗什的《赠沙门法和》十偈(今存一偈)和《赠慧远偈》,支遁的《四月八日赞佛诗》、《[[释迦文佛像赞]]》等,慧远的《庐山东林杂诗》、《报罗什法师偈》、《[[万佛影铭]]》等,王齐之的《念佛三昧诗》等;文有僧肇的《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等论,僧睿所作诸经论序,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沙门袒服]]》。 虽诞以沦茫浩。推乎视听之外。以敬为本。此出处不异。盖所期者殊。非敬恭宜废也。老子同王侯于三大。原其所重。皆在于资生通运。岂独以圣人在位。而比称二仪哉。将以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故尊其神器。而体实唯隆。岂是虚相崇重。义存弘御而已。沙门之所以生。生资国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哉。于时朝士名贤。答者甚众。虽言未悟时。并互有其美。徒咸尽所怀。而理蕴于情。遂令无上道服。毁于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丧之所由。——摘自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序言 南朝期间,佛教艺术开始兴盛。佛像塑造极盛,著名作品有道安在襄阳檀溪寺铸造的丈六释迦金像,竺道邻在山阴昌原寺铸造的无量寿像,竺道壹在山阴嘉祥寺铸造的金牒千像,支慧护在吴郡绍灵寺铸造的丈六释迦金像,特别是处士戴逵和他的次子戴颙在山阴灵宝寺制作的弥陀及夹侍二菩萨木像、在招隐寺制作的五夹纻像和在瓦官寺制作的夹纻行像等。这时并有从外国输入的造像,如苻坚致送道安的佛像中有高七尺的外国金箔倚像。画像方面,顾恺之和吴曹不兴、晋卫协并称中国最初的三大佛画家。顾恺之作品造诣极深,相传有《净名居士图》《八国分舍利图》《康僧会像》等。关于他在瓦官寺作维摩壁画,据说“画讫,光彩耀目数日”。另外,晋明帝、戴逵也善画佛像,瓦官寺大殿外有戴作的文殊壁画。此外,综合建筑、雕塑、绘画的石窟艺术也发轫于此时期。佛教音乐和文学方面,道安倡始在上经、上讲、布萨等法事中,都唱梵呗,并弘传帛尸梨蜜多罗所授的高声梵呗,帛法桥作三契经,支昙籥裁制新声,造六言梵呗,梵响清美。 ===隋朝=== 主条目:隋朝 北周隋国公杨坚于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隋文帝在位期间,大兴佛教,并招请隐居僧侣出山,号召佛徒“为国行道”,使佛教再度兴盛于世,也使社会得到安定。隋文帝在治国上,采用并容儒教、佛教、道教相辅治国的政策,调和三教的关系。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朝廷对佛教也是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隋炀帝本人是佛教菩萨戒弟子。其在位时,下令装补故经,并写新本,修治和铸刻佛像很多,同时,也对佛教严加控制,把江南佛教有影响的名士集中在扬州,以便支配,并下令沙门致敬王者。 ===唐朝=== 参见:唐朝、玄奘及佛指舍利 唐朝虽以道教为国教,佛教受到推崇,先后有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肃宗、唐德宗、唐宪宗、唐懿宗和唐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 初唐时期参见:玄奘、唯识宗、神秀、龙门石窟及华严宗 唐高祖于帝业初创时,曾奉佛求福,即位后,更设十大德以统摄僧尼□。唐太宗在清除南方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少林寺僧兵之助;在即位后,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他还在玄奘西行求法归国后,于慈恩寺组织大规模的译场,法相唯识宗即在太宗的支持下创立。武则天更是崇信佛法,她实行了一连串的佛教措施:开沙门的封爵赐紫,诏令僧尼于道士、女冠之前,于寺院中设立悲田养病坊,组织译场,开凿龙门石窟。其中以对神秀大师的礼遇,使禅宗大盛,而诏令新译《八十华严》,更是直接促成法藏创立华严宗。 盛唐时期参见:天台宗、禅宗、惠能、净土宗、华严宗、法相宗及密宗 盛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汉传佛教宗派的建立。重要的有智顗创立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论宗;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相宗;道宣、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北魏昙鸾开创,隋代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净土宗;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创立的禅宗,有北宗和南宗,在唐中叶后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五派;法藏创立的华严宗;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这些宗派创立后,随着盛唐中国的影响,不久即传播海外。 唐玄宗崇信密教,对善无畏、金刚智礼敬有加,曾请不空入宫授灌顶法,因之密宗兴盛一时。唐肃宗亦曾召不空等百余沙门入宫朝夕诵经祈福,并受灌顶皈依。唐代宗除下令建寺、度僧外,并于戎狄入侵之际,召沙门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为国民消灾。唐宪宗时,迎佛骨于凤翔法门寺,更掀起社会上一股崇佛的热潮。 禅宗的巨著《六祖坛经》,是中国第一部佛教白话文学作品,在中国佛学思想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中国佛教著作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中唐晚唐时期主条目:三武灭佛、金刚经和乐山大佛 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衰退、道教盛行的原因,唐朝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事件。唐武宗下令没收寺院土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淘汰沙门,勒令僧尼还俗。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 至晚唐之后,十大宗派名存实亡,三论宗、唯识宗、成实宗、俱舍宗等各宗几乎都已无人研究,传承断绝,只剩禅宗、净土宗二家,其中又以禅宗发展最盛。 公元868年制、敦煌莫高窟出土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凝重,墨色匀称,文字清晰,雕刻技术已达到了高度熟练的程度,是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书籍之一。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 建于盛唐和中唐时期(713年~803年),位于今中国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现成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工程浩大,耗时九十年完成。 ===五代十国=== 参见:三武一宗、雷峰塔及钱弘俶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时局分裂及战乱纠纷。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区域佛教文化兴盛;北方则战乱频繁,佛教遭到严重限制和破坏。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二年(955年)废天下佛寺,以佛寺铜材铸行“周元通宝”,钱质与铸量均居五代之冠,其毁佛行为,史称“三武一宗”。 南方吴越国佛教发展兴盛,统治者钱缪、钱弘俶十分崇尚佛教,大建寺院刻印佛经,阿育王寺,湖州天宁寺所藏《宝箧印经》、杭州雷峰塔的金铜十六罗汉像即是该时期作品。后晋时任瓜州节度使的曹元忠崇尚佛教,他于开运四年(947年)组织刻印了一批佛像,大量散发。 ===北宋=== 参见:宋朝、鸿胪寺、十牛图及度牒 北宋初期,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宋太祖建国后,马上废止后周世宗的毁佛诏令,让佛教复兴,派遣使者西行求佛法。随着僧侣人数众多,又修订了出家的考试制度。开宝四年,下诏张从信等人往益州(今四川成都)雕造佛经全藏,后世称为《[[开宝藏]]》,这是中国全藏刻版印刷的开始,也是以后官方私人刻藏及高丽刻藏的共同依据版本。后来,更雕造了《[[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和《[[资福藏]]》等的刻版。太宗时,兴建太平兴国寺,设立译经院,复兴了官刻译经活动。宋代理学非常盛行,虽然理学受到禅宗影响,但也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时有排佛论调,故排佛后又皈佛者甚众。天台宗得到高丽传回佛教典籍而弘扬一时,虽然教义博洽深玄,但以律行、礼忏、念佛等方法辅助,所以能够在各地普及。在华严宗方面,因教义与禅宗同为真常唯心的宗派,所以能够借助禅宗复兴,呈现“教禅一致”的风气。当中以子璇、净源二位大师最有影响力,后者被称为“贤首中兴”。律宗方面,有允堪、元照致力于律学著作,得到大部分天台宗师兼讲授戒法,促使律学中兴。禅宗则继续发扬。诸派宗师多推行教学,让佛学普及于民间。 参见:北宋廓庵师远《[[十牛图]]》 宋朝管理佛教事务的中央机构是左右街僧录事,隶属于鸿胪寺。各州府或大刹设僧政司,管理一境或一寺事务。宋朝沿用唐朝的度牒制度,度牒相当于出家许可证,没有度牒就属于不合法的“私度”。度牒制度原本是为了控制僧尼人数,限制寺院的规模。但是自神宗朝起,为解决财政短缺,政府开始将度牒货币化,度牒沦为国家的敛财手段。其后度牒买卖始终参与国家财政运转,徽宗时期和绍兴年间尤为严重。宋徽宗时期,因为他笃信道教,佛教遭到破坏,烧经毁像,并将道士地位放在僧尼之上。佛教严重受挫,除禅、净二宗外,其余则多被湮灭。 ====南宋=== [[File:汉传佛教3.jpg|缩略图|[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f2f070828381f3053a0e35cac014c086f06f08e?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4M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89%E4%BC%A0%E4%BD%9B%E6%95%99/3498693?fr=aladdin 图片来源]]] 参见:宋朝、塔、宋朝建筑、大藏经及西夏 南宋偏安,江南佛教虽仍保持一定盛况,但由于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宗、净土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远非昔比。禅宗不立文字,不重经论,因而在会昌禁佛和五代兵乱时所受影响较小。净土宗强调称名念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简单易行,且北宁以后禅教僧人又多归宿净土,故能绵延相续,直至近世,仍基盛行。 宋朝复兴佛教,因此有不少佛塔的兴建。 宋儒理学一方面汲取佛教华严、禅宗的思想,从而丰富了儒家内容,另一方面又批判和排斥佛教。排佛者中最著名的是欧阳修(而实际欧阳修的诗作中时有禅机),但欧阳修的排佛思想曾受到契嵩和尚、宋朝宰相张商英、李纲和刘谧等人的反对。张商英作《护法论》创三教调和说,认为孔子之道与佛教所主张的识心见性、无上菩提之道无异儒参治皮肤之疾,道以治血脉之疾,佛以治骨髓之疾,三教本旨无违。 ===辽代=== 参见:辽代、应县木塔、[[天宁寺]]、上华严寺及云居寺 辽代耶律王朝佛教发展强盛,辽太祖有意吸收中原文化,曾建天雄寺宣传佛教;辽太宗取得了燕云十六州后,对佛教特加保护。山西大同的上华严寺为现今保存最大最完善的辽代寺庙,北京房山云居寺也是辽代始建。辽代最受推崇的是华严宗,其次是密宗,再次为净土宗以及律宗、唯识宗、俱舍宗等,而民间则流行信仰祈愿往生弥陀或弥勒净土。 从山西应县木塔佛像中发现的丹藏、佛经、和佛画,河北丰润天宝寺塔发现的佛经,内蒙古巴林右旗释迦佛舍利塔中发现的佛经,堪称佛教艺术瑰宝。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在佛塔和佛寺上体现出来。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西塔院中的觉山寺塔、北京市天宁寺塔、辽宁省辽阳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观,是辽代最流行的密檐塔中的杰出代表作品。河北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兼唐代和宋朝之长处,雄健壮丽。 ===西夏=== 参见:西夏、西夏文及莫高窟 西夏王朝,历代诸王均崇信佛教,除自宋朝请经及翻译、雕印佛经之外,并致力于寺塔的建设,故境内寺院林立。如元昊曾于兴庆建高台寺,造高数十丈的佛塔;没藏氏(谅祚母后)建承天寺。此二寺均以安置汉文佛经为主。其余各寺亦或为翻译西夏文经(高台寺),或刻印汉文佛经(贺兰山佛祖院、温家寺印经院),或刻印西夏文佛经(黑水城寺庙)。此外,该朝代佛教艺术、雕刻等亦极为发达,现存莫高窟有塑像与壁画的洞窟中,西夏所开者有三窟。 ===金代=== 参见:金代及赵城金藏 金代是指于政和元年(即公元1115年),由女真族在东北及后来华北所建立的完颜政权。女真族在开国以前已有佛教信仰,从它邻境奉行佛教的高丽、渤海等国传入的,其所受佛教影响亦深,禅宗盛行,净土宗与华严宗也比较流行。金代帝室崇拜和支持佛教,金太宗常于内廷供奉佛像,又迎旃檀像安置于燕京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每年设会、饭僧,后于山西应州建净土寺。金代帝王对佛教都采取了有节制的扶持政策,使金代佛教保持兴盛。 金代在经书刊刻上有举世闻名的《赵城金藏》,于1933年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现存于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其余三者为《永乐大典》、《敦煌遗书》、《四库全书》)。《金藏》是收录了唐朝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佛经的稀世孤本,为无价之宝。 ===元朝=== 参见:元代及藏传佛教 蒙元的统治者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传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佛教中的禅宗、律宗等继续流传、发展,寺院林立,僧尼众多,中央和地方设有严密的僧官制度,加以监督,颁行了《敕修百太清规》,雕印了著名的普宁寺版的大藏经。 ===明朝=== 参见:明朝及三教合一 至明代,禅净双修、三教合一的潮流下,著名的明末四大高僧(紫柏真可、莲池祩宏、憨山德清、藕益智旭)。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金陵天界寺设善世院,命令慧昙(1304 ~1371)主持管理全国佛教。在他的职位之下又设置了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宗教职位,以实施对佛教教团的管理。洪武十五年(1382),把全国寺院分为“禅”、“讲”、“教”三大类,要求寺院僧众专注于其专业,并且设定各类僧侣的服色,限制寺田的买卖。当中“禅”是指禅宗。“讲”指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等等;教则是指以前的律寺,从事瑜伽显密法事仪式。 道衍(1335~1418)曾协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明成祖即位后,奖赏道衍冠带而朝,退仍缁衣。此后,成祖开始偏袒佛教,并且为《法华经》作序,颂扬佛教功绩;又亲自编写《神僧传》。他对西藏喇嘛教非常重视。1403年,邀请哈立麻到京师,颁发“大宝法王”称号,又给西藏宗喀巴“大慈法王”称号,并且担任国师。永乐年间,受封的藏族喇嘛共有五王、二法王、二西天佛子、九大灌顶国师、十八灌顶国师。 朱元璋与朱棣奠定了明朝的佛教政策,但基于政治经济的考虑而往往摇摆不定。明初叶,曾废除僧侣免丁钱,度牒免费发给;但严加管制剃度方面,规定了发牒的数量与时间,出家的年龄和考试的准则。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为了筹募经费而开始贩卖度牒,直到明末,导致僧尼剧增,寺院林立。根据《大明会典》的统计,成化十二年度僧人数达到10万,二十二年则已经倍增。从总体上来看,虽然明代佛教以仍然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可是佛教思想上的发展则甚少。 ===清朝=== 参见:清朝、藏传佛教及藏文大藏经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传佛教采取限制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弛,迎请明末隐居山林的高僧重返京师,使已经衰微的佛教一时又呈现出活跃的气象。清朝对于佛教的政策基本上是继承明代的僧官制度,在北京设立了僧录司,所有宗教官员都经礼部考试轮选,最后由吏部委任。所有僧官的职别名称,和明代无异。清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禁止京城内外私下建造或拆毁寺庙与佛像,禁止私度僧尼,只容许官员发出度牒。后来更针对私立庵院及私度僧尼指定律法。乾隆19年(公元1754年)因为私度僧尼人数太多,累计颁发过各省度牒部照多达34万余张,而无法管理,所以取消官给度牒制度,直到清末。清末时,全国僧尼大约高达80万人。 清朝官方最初接触到的是喇嘛教,并且受到清太祖的礼遇。当时西藏的第五世喇嘛罗桑嘉措已和清太宗建立了关系,并受册封。清朝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政教事务,为此设立驻藏大臣,并且制定了《钦定章程》共二十九条,让所有西藏寺庙和喇嘛都受理蕃院所管理。 汉传佛教方面,清世祖爱好参禅。清世宗曾自号“圆明居士”,把古德参禅语要编辑成《御选语录》共十九卷,更从章嘉国师学习禅学。章嘉国师就是负责把《[[藏文大藏经]]》全部翻译成满文。 翻译佛经方面,侧重于国内各族文字的互译。譬如北京黄寺土观呼图克图第一世受诏把藏文藏经甘珠尔部分译为蒙文,把藏文大藏翻译为满文。工布查布等人则根据藏文佛典译成汉文的有:《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解》《弥勒菩萨发愿王偈》《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修药师仪轨布坛法》《白救度佛母赞》《极乐愿文》《释迦佛赞》等等。除了翻译佛经外,刻经事业也很蓬勃,各地所刻的僧传、语录等都集中于嘉兴楞严寺,譬如《续藏经》《又续藏经》。根据《福州鼓山庋藏经目录》,福州鼓山清初所刻的有《华严经》《华严疏论纂要》《憨山梦游集》等。雍正11年(1733年),于北京贤良寺特设藏经馆作校阅编稿。四年后编辑成《龙藏》,内容包括了明刻《北藏》本、相关的经论义疏及禅宗语录等七千余卷。乾隆年间刻刊了《蒙文大藏经》《满文藏经》共二千四百六十六卷。道光以后,佛教衰落,但佛教徒仍致力于经典的校刻与流通。例如,自同治五年(1866年),郑学川曾先后在扬州、苏州、常熟、杭州等地设立刻经处,发刊的佛经接近三千卷。 从整体来说,清代的佛教宗派,都是继承着明朝,当中以禅宗为最流行。民间则更为流传,在许多民间文艺作品中普遍存在 ===民国=== 民国初年,诸教内大德如太虚大师、印光大师、虚云大师、弘一大师等出世,大力倡导与推动复兴佛教。太虚大师力倡佛教的现代化运动,有改革佛教的思想与举措。对内整合佛教的现代思维:主八宗并弘外,将汉传佛教分为法相唯识、法性空慧、法界圆觉三大系。印光大师的《印光法师文抄》被龙天推出后,更是广为传播,道风所播,遐迩景从,法化广被,名遍远近,一本印祖文抄,度化众生无以计数。赵朴初等佛学大居士也相继涌现,也为汉传佛教复兴立下汗马功劳。 ===共和国=== 参见:杨仁山、李叔同([[弘一法师]])、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台湾佛教及世界佛教论坛 1945年,国共内战开始,因为当时战争及中共不允许宣扬佛教等因素,前往台湾定居的中国大陆佛教传道人日渐增多。经几十年的宣教,佛教于1980年代中期开始于台湾流行。加上经济发达、政治松绑等因素,比原本掺有道教的信仰较纯正的正信大乘佛教,成为佛教的新兴主导力量。不但佛教信徒增多,以往从未出现的佛经谒语也大量出现于各种场合。 文革时期,汉传佛教寺庙及僧侣管理遭到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国务院组织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设立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佛教寺庙与建筑。同时,1983年4月9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绝大多数为中国大陆境内汉传佛教重要佛教寺庙,共142座,以进行保护管理工作。 2003年,台湾佛教的信徒约有548.6万人,占全台湾2300万人口的23.9%,这里面又以净土宗、禅宗及无所属的宗派居多。尤其净土一宗,《印光法师文抄》一直是台湾发行再版次数和数量最大的佛教类书籍,深受广大佛教四众弟子和百姓欢迎,广为传播。净土法门成为台湾实际上的主流修行宗派之一,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佛教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如就佛教组织团体来看,则以中台山、法鼓山、佛光山、灵鹫山无生道场以及慈济基金会等五团体的影响力最大,也被人视作台湾佛教五座山。 海峡两岸组织大型佛教论坛,世界佛教论坛是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定期举办的世界性的佛教对话交流论坛,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6年4月13日至16日在中国杭州市和舟山市举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9年在无锡灵山和台北举行。 2009年5月,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陕西法门寺举行,这是自唐朝后中国最大规模的佛祖舍利安奉大典。 ==唐密回传== 唐密借助东瀛之地得以完好保存,并反哺华夏,早在七祖惠果和尚的预料之中。据史料记载: 惠果和尚乍见空海,含笑喜告曰:“我先知汝来,相待久矣,今日相见,大好大好。报命欲竭,无人付法,必须速办香华,入灌顶坛。”于是,三个月将两部大法传承完毕,又嘱空海曰: “……早归乡国,以奉国家,流布天下,增苍生福。则四海泰,万人乐,是则报佛恩师德,忠于国孝于家也。义明供奉,弘法于禹域,汝其行矣,传之东国,努力努力!” “义明供奉,弘法于禹域”,意思是说,应当明白有义务、有责任供奉两部大法,并弘法于华夏。 这是惠果祖师的预言与期待,也是华夏有情的心愿与期望。 最早赴日学密的是江西的桂伯华。他大约于清末的1906年前后赴日本留学,到民国四年即1915年三月病逝于东京时止,计有十余年,但其在国内影响甚微。随后,出家僧中赴日学密的逐渐增多,先后有大勇、持松、显荫、曼殊揭谛(纯密)、谈玄等在东密根本道场高野山学习密法后带回中国。居士界则有顾净缘、程宅安等。 ==宗派概述== 主条目:佛教宗派 汉传十大宗派的说法,始于清末杨仁山居士整理日僧凝然(1240~1321)《八宗纲要钞》(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的说法,补入禅宗、净土二宗,形成十大宗派(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禅宗、法相宗、华严宗、密宗)。高观如(?~1979)认为应有十一家(律宗、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禅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涅盘宗、地论宗、摄论宗),后因吸收融摄,只剩下八宗。无论是八宗、九宗、、十宗、十三宗,中日学者各有不同看法,但这些宗派皆为后世学者所归纳而成,并不一定能反映出历史的真相。今采取十三宗的说法。 ===大乘=== ·三论宗——始于鸠摩罗什译出龙树《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的《百论》,奠基于南北朝僧肇、兴皇朗、僧朗法师、茅山明,大成于吉藏大师。吉藏大师后,此派被天台宗、禅宗所融摄,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涅盘宗——始于晋竺法护译《方等泥洹经》二卷,法显与佛陀跋陀译出六卷本《大般泥洹经》,至昙无谶于北凉译出《大般涅盘经》时开始盛行,分南北二派,北方以随昙无谶译经的道朗、慧嵩为主,南方则是传自竺道生一系。隋代极盛,唐之后并入三论宗。 ·地论宗——始于北魏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译出世亲所著《十地经论》,属唯识学派。后并入华严宗。 ·摄论宗——始于南北朝梁、陈之际,在南方的真谛译出无着《摄大乘论》,与世亲之《摄大乘释论》,与地论宗同属唯识学派。在摄论宗出现之后,逐渐吸收了北方的地论宗,南方的地论师也慢慢式微。但至唐玄奘大师自印度归国后,逐渐被法相宗所取代。 ·天台宗(法华宗)——南北朝智者大师奠基。 ·净土宗——开宗立派于唐代的善导大师。 ·律宗——始于南北朝法显、慧光大师,殿基于唐终南道宣律师。 ·禅宗——咸认南北朝达摩祖师东渡中国起始,大盛于唐六祖惠能大师。 ·法相唯识宗(慈恩宗)——唐玄奘法师起始。 ·华严宗(贤首宗)——唐杜顺法师起始,但真正立派于贤首法藏法师。 ·密宗(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与不空三藏先后传入汉地,号称开元三大士。 ===小乘=== ·俱舍宗 ·成实宗 至晚唐之后,十大宗派名存实亡,三论、唯识、成实、俱舍等各宗几乎都已无人研究,传承断绝。密宗在宋代之曾短暂复兴,期间雕刻了著名的大足石窟,但不久逐渐消亡。天台、华严二宗勉强维持,南山律宗若存若亡。十大宗派,只剩禅、净二家,其中又以禅宗发展最盛。 禅宗,自六祖惠能大师以降,晚唐至北宋初之间,先分出五大支派,盛极一时,后只剩临济及曹洞二派。大慧宗杲禅师的看话禅与宏智正觉禅师的默照禅是南宋时最主要的两个流派,其中又以看话禅的影响最大。 至明代,禅净双修、三教合一的潮流下,著名的明末四大高僧〈紫柏真可、莲池祩宏、憨山德清、藕益智旭〉,虽然将禅宗的修行方法引入净土宗,以禅宗的心态修行净土,但是仍然是以净土为依归,与禅宗特重智慧开悟的风格已截然不同。净土宗在佛门及民间成为信仰主流。 至清一代,汉地的僧侣,除参禅、念佛之外,几乎无事可做,佛教僧侣中无有杰出人物,居士之中仅有乾隆时的彭绍升较为特出,他所偏重的也是净土一宗。太虚大师曾经感慨:“迨乎前清,其(佛教)衰也始真衰矣。迨乎近今,其衰也,始衰而濒于亡矣。从全球运开,泰西文明过渡东亚,中国之政教学术莫不瞠焉其后,而佛教实后而尤后者。” 晚清至民国肇建之际,鉴于佛教之衰微,先有杨仁山居士创建金陵刻经处,精印佛典,大量流通。许多在中国失传的佛教典籍,又陆续由日韩传回中国,原先失传的许多宗派,开始又复活了起来。金陵刻经处同时又有教育的功能,近代中国的两大教育重镇——欧阳竟无的支那内学院,与太虚大师的武昌佛学院,都是起源于金陵印经处。 ===汉传佛教宗派简述=== 佛教大约从汉朝开始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汉地的。初期主要是引进并翻译佛经。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不断传播和发展,特别是南北朝时期诸多帝王大多崇信佛教,翻译了大量佛经,佛教徒和佛教学者的数量也空前增长;另一方面,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的影响,做出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改变。因此汉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佛教思想和理论,汉地佛教宗派形成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隋唐时期是汉传佛教的鼎盛时期,各大宗派都已成立,发展颇具规模。但是由于佛教发展过程中本身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三武一宗灭佛造成的四次法难,大量佛经典籍被毁,诸多宗派被严重削弱,无法重现昔日辉煌。但是只有禅宗和净土宗因为不立文字,学术性不强,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在法难之后更加繁荣,直到今天。 汉传佛教主要有八个大乘宗派和两个小乘宗派(成实宗和俱舍宗)。其中大乘的八个宗派流传校广,影响较大。以下分别简述,详细内容参见各宗派主条目。 ===唯识宗=== 主条目:唯识宗 又称法相宗。汉传佛教唯识宗是印度瑜伽行派在汉地的传承。玄奘从印度回国后,翻译了瑜伽学系的《瑜伽师地论》《百法明门论》《摄大乘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分别瑜伽论》等各论,以及《成唯识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此宗。 主要理论包括:“三性说”(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五重观法,因明学说。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论宗=== 主条目:三论宗 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该宗是印度中观派在汉地的传承。 该宗的主要理论是缘起性空,即认为世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这叫缘起,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其他如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思想主要来自印度中观派。 ===天台宗=== 主条目:[[天台宗]]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该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提出的理论包括:十如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观等。该宗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理论体系完备,对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9世纪初,此宗传到日本,13世纪由日本天台本宗分出日莲宗。 ===华严宗=== 主条目:[[华严宗]] 该宗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认为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 ===禅宗=== 主条目:[[禅宗]] 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又称佛心宗。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 该宗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理论。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四行指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主要经典包括《楞伽经》,《[[金刚经]]》,《[[六祖坛经]]》。 随着禅宗的传播和发展,其内部又分成“五家七宗”: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临济宗后来又形成黄龙派、杨岐派两派。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禅宗后来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 ===净土宗=== 主条目:[[净土宗]] 净土宗,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但早期并未成为专门的宗派。 佛法东来,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或“远公白莲社”。成立专修念佛的净土法门是佛教净土信仰在中国初始弘传的结果,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随后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土法门的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后人奉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该宗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其它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贡献推戴而来。按近代印光大师所撰《莲宗十二祖赞》,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其中前九祖和《莲宗九祖传略》大致相同。后印光大师也被教界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该法门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仰承佛力,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主要经典起初为三经一论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的《[[往生论]]》,到净土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手里,增加《普贤行愿品》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最终堪定为净土五经一论。 该宗由于修行方法简便易行,所以广泛流行于汉地,汉传佛教其他宗派往往也兼修净土法门。 847年日僧圆仁入唐求法,把净土法门传入日本,形成日本的净土真宗。 ===律宗=== 主条目:[[律宗]] 该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也称四分律宗,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律宗主要理论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 唐代鉴真将律宗传入日本。近代弘一大师重振律宗。 ===密宗=== 主条目:[[密宗]] 与其他宗派([[显宗]])不同,密宗仅限于具有一定资质的学僧修习,由师徒密传,故称密宗。 一般认为汉地的密宗是在唐朝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史称开元三大士)来华后正式确立的。 密教有曼荼罗思想,分成胎藏部和金刚界两部。 ===俱舍宗=== [[俱舍宗]],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属小乘说一切有部,以俱舍论为主要经典。与成实宗,同属汉传佛教中的小乘传承。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 它的前身为毗昙宗。毗昙宗始于南北朝僧伽提婆(Samghadeva)与竺佛念,译出《阿毗昙八犍度论》〈又称《[[发智论]]》),《[[阿毗昙心]]》及《鞞婆沙阿毗昙论》,开始有僧侣学习说一切有部的论典。研习毗昙最著名的则是梁代的慧集,弟子僧旻、法云;与慧集同时,在北方讲习毗昙的,以慧嵩、志念最著名。后真谛于南方译出俱舍论,慧恺根据真谛的讲学,又编成《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其后,法泰、智恺、智敷、靖嵩、道岳等人开始宏扬俱舍论,成立俱舍宗,毗昙宗也随之并入。慧恺及道岳为旧译俱舍宗重要的代表人物,玄奘法师也曾跟随道岳法师学习俱舍论。 至玄奘自印度返国,重译《俱舍论》,并整理说一切有部各论书,传于弟子普光、法宝,为新译派俱舍宗。 此时,日本学僧道昭、智通、智达、玄昉等先后来华,从玄奘和智周学习《俱舍论》,归国传授,建立日本俱舍宗,虽然多依附于法相宗之下,但历代研习的风气仍然极盛。 反观中国,于唐代之后,因为轻视小乘,俱舍宗传承断绝,也很少有僧侣对俱舍论进行研究。至元世祖时,八思巴造《彰所知论》,这是研究《俱舍》的最后余光。 ===成实宗=== 成实宗,是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奈良时代南都六宗之一(华严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成实宗、俱舍宗),以研习《成实论》为主的佛教学派。传自鸠摩罗什,被称为小乘空宗,与被称为大乘空宗的三论宗,有很密切的关系。传统上,因为三论宗的影响,成实宗被视为是小乘,但实际上它是属于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之间的综合性学派。 成实宗起源于鸠摩罗什大师。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得僧睿、昙影的帮助,译出《[[成实论]]》。其后门人僧导和道亮以宏扬《成实论》为主,遂成成实一宗。僧导,在寿春立寺,着《成实论义疏》,“弟子僧威、僧音等,并善《成实》”,形成后称“寿春系”的成实师。弟子僧嵩在北方传授成实论,传授道渊法师,又授道登、道纪二法师,因居徐州(彭城)白马寺,故成“彭城系”成实师。 南北朝光宅寺法云撰《成实论义疏》。庄严寺僧旻,着《[[成实论义疏]]》10卷;开善寺智藏撰《成实论义疏》14卷及《成实论大义记》。此三人,合称梁代三大法师,成实宗也因此成为梁代佛教的主流。 但至于陈代,兴皇法朗大师着《山门玄义》,以三论宗意旨,辩破成实宗,认为成实宗属于小乘,以中观派的看法,并不属究竟。其弟子嘉祥吉藏大师,承继其风,作《三论玄义》。因为三论宗的影响,成实宗在隋代及唐初慢慢的失去影响力,但仍有许多僧侣在研习它,最著名的就是玄奘大师。 玄奘法师在中国时,曾经师从赵州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后至印学求学时,在那烂陀寺中又曾经对此经加以研习。回国之后,在慈恩寺讲学。成实宗遂附属于法相宗之下。 后玄奘一系的成实宗,由中土传至日本,而中土之成实宗,却渐归隐没。 ==僧伽制度== ===出家=== 主条目:出家 佛教信徒为求解脱而出家修行。这种制度原非佛教所创始,古印度早有此风尚。佛教徒出家,先要剃发,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一般出家人不留胡须,但汉传佛教出家僧人剃后仍有复留者。 ===姓氏=== 汉传佛教中,出家僧侣都姓“释”,这与其他藏传佛教、上座部佛教不同。佛教传入中原时,出家的僧侣仍有俗姓,或依其皈依师父姓。晋道安法师有鉴于此,乃以释为姓,后人尊崇并成为定式。 ===受戒=== 参见:在家众、出家众、戒律、十戒、五戒及具足戒 汉传佛教中,佛教徒分为在家众与出家众。在家众包括优婆塞(男居士)与优婆夷(女居士),出家众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众要求受持皈依戒,进而可以修行菩萨戒。 佛教徒出家,成为沙弥和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以后还须受具足戒。比丘和比丘尼则必须受持具足戒。中国汉地依循《四分律》,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为348条。藏传佛教实行《说一切有部律》,比丘戒为258条。东南亚盛传的上座部佛教比丘戒为227条,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汉传佛教僧尼,除受上述两种戒外,还规定须受具足戒。古代在受此戒时有在头顶上烧香疤的习惯,现废除。 ===安居羯磨=== 参见:结夏安居安居亦称布萨、夏安居、雨安居 古印度在雨季的三个月里,禁止僧尼外出,认为此时万物滋生,外出行走,易伤草木小虫,应定居于一处,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间称为安居期。在中国,安居期为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称夏坐或坐夏。安居前一日称结夏,安居终了举行自恣羯磨,称解夏。 羯磨,又称“作业”,意为“会议办事”。僧团按戒律规定,处理僧团或僧侣个人事务时,必须由一定范围内的全体僧众集会决定。一般表决方式为口头问答,征求同意。同意的不说话,不同意的表示意见。大家不说话,羯磨戒师就说:“僧人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有受戒羯磨、布萨羯磨、自恣羯磨以及临时商办某事而举行的羯磨等。 ===素食制度=== 参见:素食、五辛、受戒及佛教因果论 汉传佛教特有禁止肉食与五辛的制度,以培养佛教徒的“慈悲心”。是梁武帝萧衍根据《大般涅盘经》等的教义,从因果转回的理论上阐明了食肉的过失,提倡而普遍实行的。 ===丛林清规=== 丛林,原称“阿兰若”,意为森林、丛林。印度原用以称僧众住处。佛教建立寺院后,泛指佛寺。清规即僧众日常应遵行的规定。在古印度,佛教原规定“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原也仿效“依律而住”,逐渐建立了僧人日常行持、说法、普请(劳动)等的规则。中国最早是东晋道安立下的规范。唐代百丈禅师根据禅宗僧伽发展的需要,制定《百丈清规》,其中规定僧侣在修道的同时,必须参加农业生产,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农禅的生活。现全国僧众遵行的《敕修百丈清规》,为元朝德辉禅师参照唐宋诸家清规,依托百丈之名修订的。 ===寺院管理=== 古印度僧团中原只有执掌、监督进食等事项的上座,称为维那,此外别无他职。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严格的寺院管理制度。唐以前僧职有上座(全寺之长)、寺主(主管一寺事务)、维那(管僧众庶务),称为“三纲”。唐以后禅宗寺院职位繁多,主管一寺的称住持,亦称方丈、堂头和尚。下设执事僧,一般有西序头首和东序知事。西序有前堂首座和后堂首座(统领全寺僧众)、书记(执掌文书)、知藏(掌佛教经籍)、知客(负责接待外来宾客)、知浴(掌管浴室)、知殿(管佛殿、法堂的香灯)等。东序有都监事(总管寺务)、维那(领众熏修,执掌僧众威仪进退纲纪)、副寺(掌管财务、总务)、典座(管理饮食、住宿等)、直岁(管理寺内劳务)等。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Category:221 經及其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汉传佛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