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洪泽湖渔鼓舞 的原始碼
←
洪泽湖渔鼓舞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洪泽湖渔鼓舞</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tatic.jstv.com%2Fimg%2F2020%2F8%2F27%2F20208271598500672685_75_b.jpg&refer=http%3A%2F%2Fstatic.jstv.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3747033&t=502a5e1f725cdbe87a62abb2a96aa9f2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B4%AA%E6%B3%BD%E6%B9%96%E6%B8%94%E9%BC%93%E8%88%9E&step_word=&hs=0&pn=2&spn=0&di=716345980855569612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465334620%2C2045138259&os=2262857823%2C3859120128&simid=2465334620%2C2045138259&adpicid=0&lpn=0&ln=572&fr=&fmq=167115505467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5&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static.jstv.com%2Fimg%2F2020%2F8%2F27%2F20208271598500672685_75_b.jpg%26refer%3Dhttp%3A%2F%2Fstatic.jstv.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73747033%26t%3D502a5e1f725cdbe87a62abb2a96aa9f2&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ri5p5_z%26e3B3fpe_z%26e3Bv54AzdH3FwAzdH3Fdadaabd0AzdH3F8clbcaammab0n_z%26e3Bfip4s&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洪泽湖渔鼓舞 类 型;民间舞蹈 |} '''洪泽湖渔鼓舞'''是一种[[江苏省]]的传统民间舞蹈。早期[[洪泽湖]]流域湖区神头(神汉)为渔民烧大纸还愿或神坛祈祷用的一种祭祀舞蹈形式。分布于江苏省[[泗洪]]、[[泗阳]]、[[洪泽]]、[[盱眙]]等地。其表演时主要曲调有“[[嚷神咒]]”和“[[念佛记]]”等,因敲的渔鼓总是由一串“咚咚”的迭音字组成,故渔民又呼之为“咚咚腔”、“娘娘腔”。它是洪泽湖民俗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有着浓郁的渔家风格,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流布范围。<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800560105817302&wfr=spider&for=pc 与你“艺”起爱上宿迁洪泽湖渔民喜丰收——《丰收渔鼓》] , 百度 2022-11-18 </ref> ==历史背景== 洪泽湖渔鼓舞是伴随着洪泽湖流域渔民生产生活形成而不断发展的,它最初产生于江苏省泗洪县半城(今半城镇)一带。半城镇位于洪泽湖西岸,春秋时期,是徐国国都所在地,也是中华徐姓和中华徐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徐城埂]]、[[挂剑台]]、[[鹄苍冢]]等古徐文化遗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使渔家传统的祭祀活动得以普遍存在,当地老百姓以这种方式请神驱鬼,祀求神灵保佑渔民出湖捕鱼平安,欢庆收获而归等。 ==发展沿革== 洪泽湖渔鼓舞是在[[洪泽湖]]一带产生,并不断发展成熟。渔鼓的前身是流行于北方的太平鼓,由北方逃荒的难民传入洪泽湖流域,当时只是作为乞讨时说唱伴奏的工具。 到明末清初,渔鼓用于神汉为渔民在烧大纸还愿或神坛祈祷用具。[[清康熙]]19年(1860年)后,随着大洪泽湖的形成,渔鼓又作为洪泽湖渔民用于烧大纸祭祀活动、大(代)王会、家谱会等集体迷信活动中跳神者手中的伴奏工具。并在鼓面增加了大红鲤鱼的形象,寓意岁岁太平、年年有余,形成了原始的渔鼓。 清末民国为繁荣时期,这时便出现了专门制作渔鼓的民间艺人,随着专业制作艺人的出现,其制作工艺也发生了变化,这时的渔鼓不但工艺精细,外观讲究,鼓面的皮制品薄如纸,呈半透明状,击之声音清脆有力,余音悠扬。活动于洪泽湖从事渔鼓表演的人多达千人以上,并由过去单一的请神驱鬼活动,逐渐演变成逢年过节、家谱会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除了击鼓以外,不再是单纯的细语低吟的嚷神和念佛,融进了苏皖一带流行的肘鼓子和快板说唱,同时也融入了民间舞蹈,真正形成了渔鼓舞。 抗战时期,半城镇成为淮北地区抗日根据地,渔鼓舞被赋以宣传抗日的内容。1941年,新四军四师九旅在围剿洪泽湖武装土匪战斗胜利的庆功会上,总指挥张爱萍在半城镇穆墩岛观看了由渔帮表演的渔鼓舞。在此期间,音乐家贺绿汀等到淮北根据地开展文化宣传工作时,深入湖区,根据渔鼓和渔歌的调子,创作了不少渔区演唱节目,如《[[洪泽湖渔夫曲]]》等。1943年,半城镇成立了民间剧团—洪滨剧团,团长[[张坤]]在宣传抗日的节目里首次排演了渔鼓舞,受到了新四军和淮北根据地军政首长的充分肯定,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还特意让四师的“拂晓剧团”给“洪滨剧团”送去了八套舞衣(现藏于雪枫墓园陈列馆内),并对演出节目进行了艺术辅导。 解放初期,半城等沿湖地区为破四旧、打击迷信活动,从湖区没收了上千面渔鼓,从中可见当时的规模。渔鼓早期为铁匠用铁件打制而成,并用羊皮或鱼皮蒙面,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随着文艺工作者不断挖掘整理,此时的渔鼓制作较为简单,多用粗铁丝制成,蒙面则改成了厚皮纸,为了达到舞台艺术效果,而特意在鼓面上绘制了极具民间装饰色彩的团鱼、对鱼、水波纹及鲤鱼跳龙门等彩色图案,在象征一团和气、吉庆有余的同时,也拱托了渔鼓这一活动形式在当代的喜庆色彩。 1957年,该地方基层文化工作者、省劳动模范张坤组织渔民文艺爱好者,在湖区对传统的渔民渔鼓进行了系统地挖掘整理,改编后的渔鼓表演,在继承渔家歌舞的传统风格的同时,为适应舞台演出而增加了舞台艺术成份,并正式命名为“渔鼓舞”,并于1960年参加省群众文艺会演,受到广泛好评。此后文化大革命开始,“渔鼓舞”演出叫停。 1986年,已退休的[[张坤]]再次在半城组织当地业余文艺宣传队,再次编演了渔鼓舞,当年参加市县会演均获一等奖,从此渔鼓舞便成为半城的固定节目,年年参加市县相关演出。 1997年,半城文化站在原来渔鼓舞曲调的基础上,请专人谱写了舞曲,名曰:《[[洪泽湖上好风光]]》,投入排练,以渔鼓舞《[[洪泽湖上好风光]]》这一节目形式参加宿迁市文艺会演,荣获一等奖,并于1998年荣获宿迁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 ==表演特点== 明末清初,渔鼓仅用于神汉为渔民在烧大纸还愿或神坛祈祷,腔调也是神汉在祷告时,神头在挂满神像或驱鬼符的神坛上,左手执鼓,右手执键,口里切切絮语,似唱非唱,表演者及其几个人伴奏的渔鼓班子,多是坐着或站着或打圆场又念又唱,有时屈一足成“商羊腿”,随着几声渔鼓声,哼呀叽呀浑然一片,这就是渔鼓的最早曲调,又称“[[嚷神咒]]”和“[[念佛调]]”。因当时敲的渔鼓总是由一串“咚咚”的迭音字组成,故渔民又呼之为“[[咚咚腔]]”、“[[娘娘腔]]”(此种腔调在湖区至今仍有少数从事神汉的人会哼哼)。 洪泽湖渔鼓舞表演者均为男演员或男扮女装,其服装艳丽,演出的场地在船头观众多时有七、八条船并在一起,合成一个简便的水上“舞台”。洪泽湖渔鼓舞艺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演变,唱腔不再是迷信中的嚷神和念佛,逐步融进了曲艺演唱和肘鼓调,也吸收了渔家号子和渔歌等唱腔和韵律,改变了过去似唱非唱、无痛呻吟的娘娘腔。表演的舞蹈,也不再是简单的伴舞动作,出现了前后游、左右摇等舞姿,模拟撒网、下簖、摇船的打鱼动作。 渔鼓舞真正形成并走向成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湖区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并不断的创新,形成了今天比较完善的舞台民间舞蹈形象,表演的内容多是歌颂湖上渔家儿女以轻歌幔舞的形式表现渔民的劳动场景和丰收的喜悦心情,这时期的渔鼓舞的基本特征为彻底摆脱原来低沉祝诉的腔调,增加了激昂奋进、热情奔放的旋律,将山清水秀、百舸争流的湖上自然景观作舞台天幕,烘托壮观的捕捞作业场面阵容和队列变化多样,有蛟龙出水、二龙戏珠的队形,以鼓代鼓、以鼓代网,又有模拟渔业生产的舞蹈动作,有划船、拉网、下勾、布卡、下笼等碎步、挫步的劳动场景,也有大步流星力争上洲的走八字、打园场的舞蹈。也有双驾云、白鹅亮翅、推窗望月、雁南飞等生动表演。端鼓也加以美化,鼓面上象征性的绘有一对鲤鱼和水波状图案。鼓的敲法灵活多样,不受原来七字和十字韵的限制。根据怀中抱月、顶鼓、对鼓、女端男敲的艺术造型,出现了单、双响,三声鼓等多种音响效果,演员服装也由简单毛巾顶扎到男女分别着绣有云边的天兰和水红绸缎舞衣。 演唱的传统曲目有《[[魏征斩老龙]]》、《[[张郎休丁香]]》、《[[还魂记]]》、《[[水母水淹泗洲城]]》等十多部。 ==鼓制作== 洪泽湖渔鼓舞的主要道具是渔鼓,渔鼓的边框为铁制,外形为圆形,形如蒲扇,直径约35公分左右,沿圆边框蒙上一层羊皮,也可以用狗皮或鱼皮。现舞台表演多用厚皮纸制成,鼓上有柄,柄长20公分左右,通长在70公分左右,柄尾有一直径15公分的圆形铁环,环周有四个铁环,每环再串系两三个小铁环,柄尾圆环上系上大红丝带,表演者表演时,左手持鼓,右手执键,随表演者的动作和音响效果需要或摇动渔鼓或用竹键有节奏地击打渔鼓,便会出现鼓声咚咚,环声叮铛。鼓键一般长4公分,宽1公分,由竹篾制成。键尾柄处软布缠绕,以便手执,柄末系有丝质须子或彩色布条,舞动时绸带飞扬,增加观赏效果。 ==传承状况== 洪泽湖渔鼓舞产生与发展一直在洪泽湖流域,主要分布在洪泽湖周边,以泗洪县半城镇、洪泽县老子山镇等沿湖乡镇为主。早期的渔鼓的传承体系仅为家族式,即父传子、长辈向晚辈手传口授,代代相传,但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渔鼓在湖区的繁荣,此时的传承打破了家族体系,出现了收外徒的现象,当时湖区活跃着100多个渔鼓班子,参与人数达千人以上。 解放后,渔鼓舞主要是由专业文化工作者组织人员不断的挖掘,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舞蹈的技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年年整理、年年演出、年年创新,使这一湖区古老的文艺表演形式得以传承,一直延续到当代。 ==传承人== [[张 坤]],男,1922年生,泗洪县人,解放前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半城镇创办根据地第一个剧团——“洪滨剧团”,并任团长。解放后历任洪泽县老子山镇文化站站长、洪泽县文化馆业务馆员(负责全湖区群众文化辅导)、半城镇文化站站长。他从1943年开始研究并组织排练渔鼓舞,是发现、并让“洪泽湖渔鼓舞”真正走向艺术舞台的创始人,由他在1960年组织排演的《[[渔鼓舞]]》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群众文艺会演深受好评,并受到省长[[惠浴宇]]的亲切接见。1986年7月[[张坤]]又带领一批当地业余文艺爱好者深入湖区采风,编演了具有现代风格的“洪泽湖渔鼓舞”,排练演出至今。1960年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1982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 [[王林翠]],女,1963年生,泗洪县半城镇安河口村人,现在中学任教,半城文化站特聘舞蹈导演,由于自小生活在湖区,她从1986年开始业余从事渔鼓舞的排练和演出,对渔鼓舞的舞台演出套路十分熟悉,并多次荣获市县演出一等奖,2002年由她和[[张仁高]]联合编排的渔鼓舞《[[渔鼓飘香]]》荣获首届江苏·中国民间艺术节“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优秀节目奖。 [[陈长莲]],女,1969年生,泗洪县半城镇人,现从事幼教工作,半城镇文化站特聘舞蹈导演,她从1986年开始业余从事渔鼓舞的排练和演出,长期从事“洪泽湖渔鼓舞”的研究工作,由她编排的渔鼓舞在舞台艺术上有了创新,主要表现在音乐、服装、道具以及增加了领舞。由她编排并领舞的 “洪泽湖渔鼓舞”多次荣获市县一等奖,并于1998年荣获宿迁市“五个一”工程奖。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g3228zgl751|480|270|qq}} <center>洪泽湖渔鼓传承人 蒋寒松</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返回「
洪泽湖渔鼓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