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潍县 的原始碼
←
潍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潍县</big> ''' |- |[[File:潍县1.jpg|缩略图|居中|[https://p5.itc.cn/q_70/images01/20210606/821285b553f1443cb075dd7e392812fb.jpe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潍县 外文名: Weifang City 别 名: 世界风筝都、鸢都 所属地区: 山东省 下辖地区: 4市辖区、6县级市、2县 政府驻地: 奎文区胜利东街99号 电话区号: 0536 邮政区码: 261000 地理位置: 今山东省潍坊市(地级)市区 面 积: 15859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927.72万人(2015年) 方 言: 潍坊话 气候条件: 北温带季风区 著名景点: 潍水古渡口 机 场: 潍坊南苑机场 火车站: [[潍坊站]] 潍坊北站 车牌代码: 鲁G 鲁V 著名人物: [[苏轼]] [[郑板桥]] |} '''潍县'''是指山东省潍坊市(地级)市区解放前的旧称。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清代,山东共出了六名状元,光绪年间,就有两名状元出在潍县。 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潍县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曾任职潍县的郑板桥更是留有“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的诗句,成为当时潍县社会民生的绝佳写照。<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diming/1/78631gd.htm 潍县],词典网,</ref> ==历史沿革== 潍县古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当年,秦始皇修筑的驰道,穿越潍坊城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从此,这里成为京东古道的重要枢纽,商贾聚会,物资集散,堪称胶东咽喉、工商重镇、军事要冲,城池的规模也由此出现。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正式国道,起源于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战争。当时的战争主要以车战为主。因此,为方便战车通行,各国都十分注意修筑道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统一局面,加强统治地位,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下令修筑驰道。其中,京东道就经过潍坊地区。 交通的方便使潍坊的地位大大上升,成为当时驰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具体到潍县古城所在的地方,尽管当时还没有建立城池,但已经是车水马龙、各种货物堆积如山的著名集市了。到汉代,潍县古城形成了土城。 奠定潍县古城重要地位的,还有一处著名的地方,就是潍水古渡口。潍水古渡口遗址在潍坊市东圩渠村东端,而东圩渠位于寒亭区朱里镇的潍河岸畔。早在2000多年前,秦国弛道在潍河上就有一处重要渡口,历经两晋,到了隋朝,潍河改道东移,渡口也随之迁移,并且历史性地选择了在东圩渠安家落户,从此千余年如一日的车水马龙,迎来送往,十分繁荣。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下密县置潍州,取界内潍水为名(潍水,即今潍河),潍州之名始于此。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州为郡,以郡统县,改下密县为北海县,属北海郡。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北海、营丘、下密三县复置潍州,治所在北海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潍州,省营丘、下密入北海,属青州。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县隶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又废北海军,升北海县为潍州,又增昌乐县,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北海为其治所。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之上设“路”,潍州属京东路。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潍州属京东东路。 金于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攻占潍州,仿宋旧制,仍置潍州,属金京东东路。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和固堤镇,州治所仍在北海。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京东东路改称山东东路,潍州属之。 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后,潍州为元领地,北海仍为潍州治所。潍州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候司。宪宗三年(1253年)省司候司入北海。至元三年(1266年)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北海、昌邑,州治所不变,设在北海,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 明朝时洪武十年(1377年)撤潍州,改称潍县,属莱州府。 清时属登莱青胶道莱州府平度州。 民国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29年至1931年将清末潍县的16个区划为10个区,今潍城区为第一、二、三区大部和第十区一部。1938年潍县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及二者之间的毗连地区设立潍坊特别市,直隶于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局时驻益都县)。同年7月昌潍专区成立,潍县属之。1949年6月3日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直辖于山东省。1950年5月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同年11月恢复原潍坊市,属昌潍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隶属不变。1961年10月复置潍县。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为潍坊地区,潍坊市与潍县均属之。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置地级潍坊市;同时撤销潍县(此潍县改为寒亭区),并入地级潍坊市。 ==历史文化== 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的淋漓尽致。“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步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是潍县诗人郭麟对他家乡清明寒食放风筝的真实描写。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有首《[[竹枝词]]》是这样描写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的:“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风筝飘洋过海,被带到美国、日本当作艺术珍品馆藏起来。新中国建立后,潍坊风筝作为潍坊市的象征,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珍爱和重视。从1984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节;1988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都”。潍坊风筝走向了世界,真正达到了它的鼎盛期。自1984年至今潍坊已成功举办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 个性是艺术成功的标志。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名人物== 刘应节 (1517~1591),宇子和,明中期大臣,潍县(今寒亭区)刘家庄子村人。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1576年(万历四年)回到家乡。回乡后,他出资修建了“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他不仅为官清正,善于作战,而且也富有文才。他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其中《[[蓟门奏议]]》、《[[沿边军筹]]》、《[[白川文集]]》等颇有水平。1591年历历十九年)去世。吊唁者络绎不绝,万历皇帝遣使凭吊,并追赠他为太子少保。 周亮工 明末清初潍县县令---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人,原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历仕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一生饱经宦海沉浮,曾两次下狱,被劾论死,后遇赦免。生平博极群书,爱好绘画篆刻,工诗文,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著述颇丰。周亮工在吴桥兵变、孔有德叛变的情况下,守卫潍县---直到明朝灭亡。其著述,受到当代文豪鲁迅的特别推崇。 郑燮 (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享年七十三岁。 陈官俊 (?—1849年)字伟堂。男,汉族。清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潍县城里人。 陈生于殷实之家,考取进士后,点庶吉士,又授编修。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大考二等,升右春坊右赞善、左赞善。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入直上书房。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大考二等,迁司经局洗马,升翰林院侍讲。以后累迁提督山西学政、侍读、右春坊右庶子、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礼部左、右侍郎、工部尚书。1839年(道光十九年),因受弹劾,经吏议革职。清宣宗?宁看到部议奏章后,念其旧情谊,授意枢臣宽宥。革职不到一年,即起用为通政使司通政使,以后又累擢户部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其母夏氏90岁寿辰,清宣宗御书“耆臣寿母”匾额与“福、寿”字,并赏赐珍绮寿礼,以示殊荣。不久,擢官俊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并恩准官俊在紫禁城骑马。 陈官俊在上书房授读时,?宁在上书房读书,登基后,复使皇长子奕纬从官俊读书,官俊认真教授。故宣宗对官俊礼遇特厚。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官俊逝于位上。朝廷恩礼有加,悼惜良深,晋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 郭梦龄 (1795—1854年)字文与,又字小房,号砚农。男,汉族。清道光癸未进士。潍县城里人。 郭梦龄出身于仕宦家庭。1825年(道光五年)任直隶龙门县知县。龙门县内有土豪5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人称“五虎”。梦龄到任后,将其就地伏法,以平民愤。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湖北农民起义军克崇阳、通城,攻通山、蒲圻。时梦龄任湖北武黄同知,随从总督裕泰去蒲圻增援,收复崇阳、通城,俘首领锺人杰解京,因“功”受道光帝两次召见,赏戴花翎。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升任四川顺庆知府。该处为川北难治之地,梦龄到任后,励精图治,修补朱凤书院,振兴文教事业,深得人心。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调任甘肃兰州道按察使。该地少数民族起事,拘捕多人,总督林则徐命其复审,梦龄认为他们罪有可原,多数释放。林则徐疑其审判失误,查阅供词后,对他极为称许。 1851年(咸丰元年)升任山西布政使,次年任山西巡抚。1853年(咸丰三年)回任布政使。八月,太平军攻占垣曲、绛县、曲沃,平阳告急。当时巡抚哈芬统兵驻泽州府,臬司郭用宾驻潞安府,省城守军不多。梦龄以平阳为省城保障,急请巡抚派兵至平阳迎击,以阻太平军逼近省城,同时报请朝廷派大军增援。哈芬闻垣曲失守,拔营北去,声称去韩侯岭防堵,并令省城守军前往。梦龄上书朝廷,守兵无多,势难外调。上书不久,哈芬被撤职,命梦龄暂任巡抚。他自责前在布政使任内,黎城、潞城失守,请求处分,部批降级留用,后又自行检举,部批革职回乡。 1854年(咸丰四年)病卒。1856年(咸丰六年)山西百姓公举入祀名宦祠。 陈介祺 (1813-1884) 字寿卿,号簠斋,金石家,潍县(今潍城区) 城里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青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居京时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曾向当时著名学者阮元求教质疑,并与何绍基、吴式芬、李方亦等许多金石学者互相切磋。他不惜巨资搜集文物,仅三代、秦汉古印一项,就有7000余方。1850年(道光三十年),他在家乡潍县城内旧居建成“万印楼”一幢。在许瀚、吴式芬、何绍基、陈畯等人协助下,他将所收藏的古印、封泥反复鉴别,系统整理,编成《[[簠斋印章]]》。 他在京时,目睹清朝廷丧权辱国,不满官场腐败黑暗,1854年(咸丰四年)借母丧返归故里,从此不再复出为官。 回潍后,专心致志从事金石研究,到处购求文物,每得一器一物,必察其渊源,考其价值,解奇释疑,一丝不苟。他收集到秦代“铁权”(秤锤),别人以为是块“顽铁”,他却视为珍宝,妥藏入库。对于古陶文字,前人没有收藏、著录的,他独予重视,不仅搜集了很多齐鲁古陶,而且进行开创性的研究,著成《[[簠斋藏陶]]》一书。他鉴精藏富,治学严谨,多有创见,与江苏学者潘祖荫被并誉为“南潘北陈”。 他收藏的文物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此古器内壁铭文多达497字, 极为罕见。所作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时期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藏有商、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因而“万印楼”又称“十钟山房”。又因集有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 名其楼曰“万印楼”。此外,还有商周铜器235件,秦汉器物80余种,以及秦汉刻石、各种古钱、陶、瓷、砖瓦、碑碣、造像、古籍、书画等精品达万件以上。著有《[[十钟山房印举]]》、《[[封泥考略]]》、《[[簠斋藏古目]]》、《[[簠斋传古别录]]》、《[[簠斋古金录]]》、《[[簠斋金文考释]]》、《[[簠斋藏镜]]》等十余种,还有后人辑的《[[陈簠斋尺牍]]》,也保留了丰富的学术资料。未曾发表的著述手稿十几种,1964年由其后人捐献给国家。他的大量文物和著作,为后人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张兆栋 (1821—1887年) 字伯隆,号友山。男,汉族。潍县城里人。广东巡抚、福建巡抚。 张出身于书香之家。以进士授刑部主事,又迁郎中。外放陕西凤翔府知府,到任才3个月,回民起义围城,掘长濠以图长久围困。兆栋登城指挥,誓死固守。西南城被回民轰溃击破,他亲冒矢石,率军奋力激战,坚守达16个月,援军到达,始得解围。兆栋因守城有功,擢升四川按察使。1854年(咸丰四年)调广东迁布政使。后历任安徽、江苏布政使。1859年(咸丰九年),擢漕运总督。1861年(咸丰十一年)升广东巡抚。当时广东赌风很盛,闱姓(为广东特有的一种赌博形式)为害尤其严重。兆栋上疏要求禁赌,被获准。由于两广总督英翰徇私卖法,使禁令难以推行。兆栋毅然上表弹劾,英翰被革职,上命兆栋兼摄总督事,推行禁令更严,煞住赌风。 1878年(光绪四年)兆栋因母丧归里,孝服期满,被任命为福建巡抚。1884年(光绪十年),法越发生战事,法国军舰窥我台湾与福建,兆栋专任城守,后因马尾失守,兆栋与总督同被革职。1887年(光绪十三年),在福建寓所病殁,年67年。1909年(宣统元年)开复原官,恢复名誉。 兆栋任广东巡抚时,适值潍县遭饥荒,曾由海道运粮赈济。回潍后,曾捐资修葺圣庙,兴复书院等。邑人私谥:“文端先生”。 曹鸿勋 (1846.2.3-1910.9.9) 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清光绪丙子状元。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他出身于贫寒家庭。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刻苦读书。1873年(同治十二年)拔贡,朝考一等一名,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1876年(光绪二年)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1879年(光绪五年)任湖南副考官,两年后改任视学。任职期间,为改善湖南边区的文化状况,开办省书院,选送优秀学员入院深造,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使边区学风大变。1887年(光绪十三年) ,到上书房教载润(惠端亲王绵愉之孙,奕详子,袭贝勒。光绪弟兄)读书。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任云南永昌知府。永昌地处云南边区,多种民族杂居,难以治理。他到任后,对每起巨案都反复调查,掌握案情,依法处理,百姓称赞他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同时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深受人民爱戴,上官赏识。不久,调任云南知府。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升任云南按察使。云南上告巨案,往往连年积压,他到任月余就断结巨案10余起,因此更为上官所器重,两年后升任贵州布政使,不久,命暂任贵州巡抚。时广西南丹游匪作乱,他奉命围剿,南丹得以平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正月,调任湖南布政使,同月,升任陕西巡抚。 他擅长书法,首都故宫、颐和园、东华门、西华门、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俗称四面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王寿彭 (1875.4-1929.7) 字次篯,清末状元,山东大学创始人,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人。 他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在家乡读书,后应科举考试,在县、府试中名列案首。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乡试中举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连捷进士第一名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入“进士馆”学习法政。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他随载泽、端方五大臣被派赴日本考察政治、实业、教育等,回国后写了《[[考察录]]》一书。1910年(宣统二年),出任湖北省提学使,曾创办“两湖优级师范学堂”,为两湖培养了一批教育人才。他在兼署藩篆期间,创立预算制度,并制定学款独立章程,使办学经费专款专用,为全国之首创。 辛亥革命后,他回到北京。民国初年,任山东都督府和巡按使署秘书。1916年后任北京总统府秘书多年。1925年任山东省教育厅长。次年改组山东省立农、工、矿、医、法、商六个专门学校为省立山东大学,又增设文科,他兼任校长。王寿彭虽接受过一些维新思想,但始终不忘他是封建状元的本分,主张尊孔读经,所聘经史学教师,多是科甲出身的翰林、举人,因而遭到校内师生的强烈责难,他不得不于1927年6月“拂袖而去”,寄居京津。病逝于天津。 他工书法,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当年“山东大学”的校牌即其所书。在家乡留有不少墨迹以楹联、匾额、题扇居多。曾为西南关五道堂“仙师庙”题名并书“仁术博施能济众,虔诚祈祷自蒙庥”。今潍坊市博物馆存一刻石,即清末进士陈恒庆为曹鸿勋临《[[九成宫醴泉铭]]》作跋文,由王寿彭所书。他的著作除《[[考察录]]》外,还有《[[靖盦诗文稿]]》。 郭味蕖 郭味蕖(1908.2--1971.12),当代画家。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随家乡画家丁东齐、刘秩东习画。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西画,毕业后曾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师。1937年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研习中国画。得黄宾虹指导。擅花鸟兼及山水,所作融会诸家,以工带写,画风清丽活泼,生动自然,1951年受徐悲鸿之聘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后相继在民族美术研究所、徐悲鸿纪念馆从事理论研究。1960年任中央美院中国画讲师,196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0年,以“战备疏散”为由被迁返潍坊, 于1971年12月19日在家乡潍坊逝世。1980年文化部及中央美术学院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郭味蕖同志追悼会”,对其给予高度评价。 他在艺术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主张花鸟和山水相结合、白描和点染相结合、工笔和写意相结合、重彩和泼墨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他的作品立意清新,色彩秀丽,构图新颖,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郭味蕖是位学者型的画家。他的学术研究,包括中国美术史、金石考古、书画鉴赏、历代书画家研究、中国版画史、民间年画、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刻、花鸟画史、花鸟画创作技法理论,以及文学、诗词、书法等诸多方面。刘曦林评说:“中西绘画两层根基,史论与实践双轨同步,是中国近、现代诸如陈师曾、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许多大艺术家的共同道路。郭味蕖也是这条造就大师的道路上的后来者。这条画家兼学者的广采博取的道路,充实了他的学养,并使他得以从纵的历史演变及横向的对比联系中得以把握了艺术变革的规律,为其更新花鸟画艺术的观念,攀登花鸟画新高峰奠定了基石。”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郭味蕖画辑]]》,1988年出版《[[郭味蕖 画选]]》。.编著出版《[[知鱼堂鉴古录]]》、《[[知鱼堂书画录]]》、《[[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版画史略]]》,《[[艺话]]》, 《[[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明清四画人评传]]》等。we小吃 ==潍坊豌豆黄== 潍坊豌豆黄的诞生是京城餐饮文化渗透的典型一例。 据文献介绍,豌豆黄是京城的名小吃,后传入清宫,成为御膳中的上品。京城豌豆黄颜色浅黄,细腻凉甜,入口即化。前人曾用诗赞美它:“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京城豌豆黄是由豌豆沙、白糖、枣汁熬制后冷却,自然凝固成固体,再切成菱形装盘食用(类似现代潍坊的绿豆糕)。京城做官者把这一名吃传到了潍县,聪明的潍县人很快就学会了,而且做了创新,他们在京城豌豆黄的外面包上了一层面皮,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豆沙包,一可解决了易碎与不好拿的缺憾,二可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因成本降低了,价格自然便宜。豌豆黄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官宦、乡绅、商家等有钱人家当夜宵食用。所以每当夜幕降临,挎着箢篼,提着灯笼,沿街叫卖豌豆黄的喊声不断。从清光绪前就一直叫卖声为“豆沙瓤的豌豆黄!”但到了清光绪十四年后,潍县来了个贪官县令杨耀林(字静轩),它大肆收敛钱财,榨取民脂民膏,百姓骂他为“杨大钱叉子”。他做贼心虚,当他听到卖豌豆黄的喊声“豆沙瓤”后认为是喊“都杀杨”,既怕又恨,下令要把卖豌豆黄的人全抓起来,从此后,吓得卖豌豆黄的人改喊:“一包糖的豌豆黄!” ==潍坊米粉== 著名米线艺人谭以振(1914—2001)家住西南关。米粉的制作过程大体如此:在春节前就把小米泡在几个大缸内,每天换水倒缸,一直到二月开始加工,先用水磨磨浆,过箩,米渣磨二遍,用布袋装浆挤出水分,晒干搓碎,合成面团,反复搓揉,然后用和乐床子轧制出直径2.5毫米的细长条,下锅煮熟,捞出晾凉,即成微黄色的米粉。谭以振用头顶着大簸箕到各饭店去送,父亲到南门上卖,弟弟谭以兴到沙岭子上卖。饭店用米粉做成的凉菜叫麻汁米粉,可上大席,即用茼蒿加麻汁、醋蒜拌成;还可做大虾米粉、芥末米粉、鸡丝米粉、肉丝米粉等等。由于米粉特别筋道,所以备受食客欢迎。到了五月端午前后因为热易发馊而停止生产。据说,当时市蔬菜公司的领导们专门派人来学习这门手艺,但因工序过于复杂,活也太累,派来的人不乐意干,辞职而走,传授手艺的计划落空,造成这门手艺失传。解放前在东关杨家牌坊的毛姓人家也曾作过米粉生意。 江南的名吃改头换面为北方人所用,这里面很可能与多名潍县人在南方做官有着密切的关联。更不可否认的市潍县人心灵手巧,有着自己独具匠心的传统。 ==潍坊包子== 包子作为主副食合一的食品以其食用方便而在中国大受欢迎。各地的包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潍县包子则以其制作精细、花样繁多而久负盛名。有位济南的拳师来潍坊品尝了潍县包子后,曾夸奖说:“潍县包子赛过济南的狗不理和草包(两家知名包子铺;赛,济南土话,好的意思)!”遗憾的是,潍县人品牌意识太差,复盛馆包子、会仙楼包子、刘珠包子、张三包子等名牌包子皆成为过眼云烟。 老潍县的包子分烫面、发面两种。烫面为肉丁灌汤;发面做成什锦包子,分肉馅、素馅(豆腐、鸡蛋、粉条、蔬菜)、枣泥馅、脂饼馅、韭菜馅、大虾馅、河蟹馅、全馅(海参、蛋糕、木耳、海米、粉丝等)、水晶馅(大油、白糖、玫瑰酱、核桃仁)。潍县的大虾包最具诱惑力,个个顶上渗透出红红的虾油,大虾段脆嫩鲜美,食后回味无穷;韭菜包子靠火候掌握得好,咬一口,韭菜碧绿且油光发亮,肥肉丁与韭菜有角有棱,让人一看就大开食欲。老字号有规矩,做不到不塌垮、不倒作,包子发面不好,宁可不卖,不决不砸门市。 ==潍坊酒类== 潍坊乡下火烧与杠子头 历史上潍县有大批的农民利用农闲的时候来做面饼,借以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他们用木杠子来压面,全是死面,把面和的非常硬,火烧为圆形、周围厚中间薄,一面凸,一面凹,成型后,细火烧熟,因为是乡下人做成的,城里人叫它“乡火烧”。于河镇流饭桥村的乡火烧最出名。每逢集市,他们用专门做的长条框子盛着火烧挑到大集上卖,各商号及大户人家都买上几筐火烧存在家里,一不怕霉,烩着吃也方便;二是为了省钱,因为火烧与面粉一个价(农民主要为了获取麸子及很少的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里人也打起了烧,也用杠子来轧面,这是一种呈圆形像馒头、周边带有五各翅子的火烧,用死面与发面混合制成,名字叫做杠子头火烧。潍县的小孩满月剪头时,有买火烧,撒铜钱的习俗;寓意孩子长大后“头皮硬,运气好”。 杠子头火烧的名字由此而得。吃刚出炉的杠子头火烧,就着花生米,越嚼越香。杠子头在潍县独有,可以说是潍县人的骄傲。但这种火烧已经在潍城内见不倒了,相应代替它的是乡火烧。但是,乡火烧不再叫乡火烧了,而叫杠子头了。 ==邓家肴肉== 肴肉,一般指煮熟的猪头肉带皮的前膀肉。在人们的习惯概念中,肴肉为下酒准备,带有胶汁且红润的熟猪肉。扬州富春茶社、镇江宴春酒楼制作的水晶肴肉,肉色鲜红,胶汁晶莹,肉质香醇成为淮阳菜系中脍炙人口的美味。邓家肴肉的质量完全不逊色于这些知名大店名馔。据邓家的四女儿邓华女士讲,她家的肴肉制作主要由母亲掌握,母亲是一个聪颖、勤快的人,娘家是上虞河村,当时是屠宰专业村,也算是门里出身。她非常要干净,每套猪下货要洗三四遍,严格按照祖传配方添加调料,老汤锅中每天必须添加红曲。据史料记载:“邓家肴肉出锅后色彩鲜艳、嫩烂香透,味道醇厚,用刀切开层次分明,肥瘦有致,内外红润,让人垂涎欲滴。”由于历史的原因,邓家肴肉一直处在家庭作坊中生产。合作化后,也没能扩大生产,1960年老人辞世后,这家知名的老字号就销声匿迹了。 ==潍坊锄刃== 在老潍县有一种久负盛名的大众食品——锄刃。即用小豆腐包成的一种皮特薄的包子,不过已经绝迹。据老人们回忆,老潍县包“锄刃”的高手全部出自潍城西关街办的于家村。于家村解放前大都是以种菜为生,大量的蔬菜叶子晒干后储存起来;到了冬初农闲时,菜农们就开始包“锄刃”进城销售,用的面粉全是最好的“起面”,用黄豆、菜叶做出的小豆腐又白又香,用油一炒,加上香菜段与盐,拌成馅子;擀出的面皮几乎像白纸一样薄;包子不拿褶,弯弯的形状像锄地用的锄刃,所以起名叫“锄刃”;在蒸熟时,由于皮太薄,隔着皮子就能看清里面的馅;先要用扇子将包子皮扇得稍硬后才能往外拿,拿出两个包子合成一对以保证不破,这种精湛的技术不愧为潍县一绝。 ==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二三十年间,城内外的街道房屋,已都改建为新的住宅小区。原县城内的49条街巷,已有27条在社区形成中消失,其他尚存的街巷,其面貌也已今非昔比。这一变化是巨大的,新“潍坊”的儿童、青年,不仅不知老城墙为何物,连爷爷奶奶常说起的老街老巷也不清究竟是个啥样子了。 潍坊古城的遗迹 潍县城墙的拆除,始于1948年潍县解放不久。当时,城里城外满目疮痍,新成立的潍坊特别市政府,帮助群众重建家园,大力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面对解放战争中遭到炮火毁坏的城墙,采纳了经济建设局提出“因遭到战争破坏,没有维修价值”,且“阻碍交通,不利于工农业发展”的建议,根据建设新城市的需要,决定陆续予以拆除。1948年,为方便城乡交通,拆除了战火破坏的南门、西门城楼与瓮城。上世纪50年代初,集中拆除了南城墙,改建南月河为地下排水设施,填平月河,修成了南关的主干道路胜利大街。1953年后,沿已经拆除的南城墙东端,继续向北拆除东城墙,用以修建城外的白浪河防水坝、填充青年路路基、开扩改建和平路工程。到1974年,又开拆西城墙,在遗址上统建了34座住宅楼,西月河改建为地下排水,开辟了月河路。 1982年,为将市区宽仅9米的向阳路(原县治前街、南门里大街)拓宽到30米并延伸出城,省政府拨款300万元,在市郊北宫附近,建设拆迁安置楼。该路两侧有334户居民的平房,划入了道路红线而动迁。在拆除了历经700年沧桑的县衙门后,路基顶到了北城墙根,又在仅存的一段北城墙打开了通路的豁口。道路建成,两边残留的各长约十几米的两段城墙土坯。市领导指示不再清除,周围砌石加以保护,留作潍县古城墙最后的标志性遗迹。 '''见证东风大街拓宽''' 1993年,潍坊市已经有了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为改善市区商业、交通环境,东风大街要从原宽30米拓宽到50米。处于街北繁华地段的十笏园宾馆的院子里,有一棵200多年树龄的老槐树,这次扩路,不仅宾馆的门头要拆除,老槐树也在红线之内。经反复讨论、市长拍板,古树被原地保护在新建成柏油路的路肩上。据文献记载,此树原来生长在清代潍县文庙前忠孝祠的院落里,它既见证了满清、民国时代的变革,也见证了潍县由城变市,市容街貌以及东风大街由县城轴线到市区交通干道的变迁。上世纪60年代初,已经以“动力城”、“纺织城”闻名的潍坊市,先将原宽8-9米的叶挺街(解放前的东关大街)拓宽到22米。1965年,叶挺街与邓发街(解放前的东门西门大街)合并改称东风街。若飞桥(解放前的朝阳桥)改称东风桥后,也在1972年改建为宽18米的双曲拱桥。1973年,东风街老城区路段首次从9米拓宽到30米,这1公里路段,分两期动工,到1975年才完成。东风街在上世纪90年代第二次拆迁时,开始运用商品房经营方式,实行成片综合开发。1985年,先从破旧住房多、公用设施落后的城区边沿地带开发起始,逐步推进到城区中心。当东风大街二次扩路时,其身后,已是大片住宅楼层迭起,原来老字号的门头房已完全拆除,大量的平房早已消失,一些解放初建起的楼层如新华影剧院等,也在拆除之列。 '''城区平房渐渐远去''' 潍坊的老百姓,历来住的是平房。平房组成了院落,院落形成了过道,无数的过道形成了街巷。平房就是街巷的细胞和根基。但这些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承袭聚居的房舍,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快就消失、改观了。上世纪80年代,城里还是平房的天下,到90年代的中期,不过十几年的光景,就几乎完全被一栋栋高楼和平整的道路所取代了。 潍坊市成片综合开发改造旧城,始自1985年。当年,在和平路南段及东关后门街工人新村试点,运用商品经营方式,吸收社会投资,改造旧城建设新区。1987年,在原城东北隅的察院附近的几条老街拆除旧平房,开发建成了忆荷园小区,树立了城区开发的样板。当时,城市拆迁,国家还没有出台政策法规,地方政府参照外地经验,制定了当地的城市拆迁管理办法,综合开发、改造旧城就迅速大规模开展起来。 到1996年,老城区内的房屋、宅院和寺庙等建筑,除几处规划保留的外,几乎全部消失。同时,建成了成百上千座住宅楼群。2001年,国务院出台了城市拆迁条例,2011年,《[[国家物权法]]》出台,拆迁条例废止。此时,潍城旧城区内早已焕然一新了。 '''那些消失的老街巷''' 潍坊城里的老街巷,先是在城墙拆除后,失去了屏障和最显眼的地标,而后因交通发展,轴线街道更名、扩建而改头换面,最后,通过旧城改造平房的消失,街巷也支离破碎。原有的49条街巷,原址及街名尚存在的21条,已经融入社区,有的还成了社区的名字,其余的28条,街名和街址俱已消失。 1985年,最早开发的原县城东北隅,形成了曹家巷社区、十笏园文化区的一部分。在社区内尚存在的街巷有6条,即曹家巷、胡家牌坊、梁家巷、安乐街、海岛司巷、新街子,这些街巷虽然存在,但形象都有改变。已经消失的街巷有6条,即察院前、后、中街、郭家巷、县过道、东马道。 1990年前后开发的原县城西北隅,形成了城隍庙、北门大街2个社区,尚存有北门大街、城隍庙街、金巷子、仓巷子4条街巷,原来的撞钟院前、后街,撞钟院老过道、西马道、前湾崖、九曲巷等6条街巷消失。 1992年开发的原县城西南隅,建成了芙蓉街、增福堂、岳王庙3个社区。社区内的街道有芙蓉街、岳王庙、增福堂街、布政司街,太平街、水巷子6条。原来的西下洼、八仙巷、蝴蝶湾崖、鞍子街、忍和街、宋家门楼等6条街巷已经消失。 最晚开发的东南隅,形成了包揽所有街道的松园子街社区(已改名为潍州社区),社区中尚存的街巷有松园子街(半段)、郭宅街、棋盘街、预备仓街、南巷子5条。原来的南宫前街、后街、西街、平安街、塘子过道、南寺前巷、后巷、前街、西巷、射步亭、南马道(部分)等11条街巷已经消失。(以上变化的时限止于上世纪90年代)<ref>[https://www.sohu.com/tag/7782 潍县发展],搜狐网,</ref> ==著名人物== 潍坊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与老潍县结下不解之缘的文化名人也是数不胜数,苏轼、周亮工、郑板桥、陈介祺、范春清、丁锡田……这些文化大家在老潍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老潍县文化无不被世人称颂。以下是苏轼、范春清和丁锡田等三位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 ===苏轼雪夜留宿潍县===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冬,他自杭州通判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太守,任职二载。 苏轼初到密州,时值灾年,乡亲父老剜野菜度日。身为朝廷命官的苏轼,和同僚刘庭式一起,自觉加入剜菜度荒的人群中。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以野菜果腹,写过一篇《[[后杞菊赋]]》,其小序云:“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庭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熙宁八年十月,苏轼率同僚到常山冬祭。归途中,在铁沟习射会猎。表面看,这是习猎,实质却是备战。当时的北宋,西北边陲有辽和西夏大军压境,虎视眈眈。“澶渊之盟”后,外强中干的宋王朝,一直采取纳币求和国策,苟且偷生。而北宋名将王韶,抵御西夏,偶传捷音。苏轼闻之,深受鼓舞。他也习猎、作诗,以此表达报国之志。《[[江城子?密州出猎]]》便是此时写成的千古绝篇。 熙宁九年(1076年)冬,苏轼奉调改知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他冒寒上路,于年除日赶到潍州(今潍坊市潍城区),因大雪相阻,在石佛寺(今市中级法院址)投宿一夜。石佛寺俗称南寺,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为高僧元德主建。石佛寺老方丈,盛情款待太守,共进年夜斋饭,恳请题诗留字,东坡欣然应允。 第二天是熙宁十年(1077)大年初一,雪过天霁,苏轼偕眷启程。但是到达青州时,又下起了雪,为此,他赋诗一首,题为《[[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以记此行:“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茏晓光开,旋转馀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鬃,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你歌饭瓮。” 范春清甲骨文的功臣 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出于偶然,譬如说曾经轰动中国近代史的伟大事件―――甲骨文的发现,就是一段难能可贵的佳话。史学大家郭沫若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说,最早发现甲骨并把它带到京师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潍县范姓估人”,“估人”就是古董商。而这名来自潍县的古董商就是范春清。 范春清,字守轩,号雄卿,潍县范家人。范家祖辈隶耕,有祖业田四十亩,堪称小康之家。春清与弟弟怀清二人生长在传统文化积淀厚重的潍县城郊,受金石学家陈介祺影响,虽然生在农家,却爱古董,所以干脆一股脑儿卖了祖业田,以此作本,到潍县城开了个古董铺,当起古董商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隆冬,哥俩心血来潮乘了骡车,赶赴河南省安阳县城,再从安阳城徒步去了距县城三里的小屯村外。远远望去,满坡是人。走近一看,村民们正挥锹弄镐,在地上翻刨。上前一问,原来大家在刨“龙骨”。而龙骨有神奇的治病功效。范春清在一块颇大的牛胯骨上,用放大镜发现了一些纹道。凭借平时倒腾古董的经验,直觉告诉他这些纹道大有学问,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罢了。哥俩在小屯村没有别的发现,便有一搭没一搭地买了四五十片“龙骨”,回到安阳,小住一宿,次日直奔京城而去。 来到京城后,哥俩转了好几家古董店,店主们对于龙骨都不“感冒”,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卖给了菜市口一家达仁堂国药店,因为老板识货,知道龙骨可以入药。自后哥俩便返回潍县过年。 说来也巧,京城国子监国子祭酒王懿荣,因染小恙,到达仁堂国药店抓了几服药。他有个习惯,煎药前,必把每味药包解开察看。这回察看,意外发现龙骨中稍大的一块上面有些纹道,即拿放大镜细观,他凭直觉判断这是一种文字,一时非常兴奋,药也不煎了。赶紧差伙计到药店问明了龙骨的贩运者。于是,山东潍县古董商范春清,陡然也就成了大名鼎鼎的京城国子祭酒王懿荣的座上客。 范春清应邀赴京,在王懿荣的府上,王懿荣、罗振玉和刘铁云这些闻名全国的大学者纷纷询问范春清从何处得来甲骨奇货,这让他认识到龙骨绝对是值钱的宝贝,于是便支支吾吾回答说:“这是从河南汤阴弄来的呀!”常言道,兵不厌诈。范春清指东打西,含糊其辞,告别北京,又上安阳。这次他运到北京的甲骨有八百多片。凡大片的牛胯骨,上头文字居多者,二两银子一块,言无二价。王懿荣眼巴巴看着这么多好货,岂有不动心之理?结果就把自己的俸银全搭上了。就这样,范春清不但发了大财,还成了京城的名人。 ===丁锡田方志收藏巨擘=== 丁锡田(1893-1941),字倬千,号稼民,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五月初四生于山东潍县丁宅。闻名遐迩的十笏园,正是他家私人园林。此人自幼聪慧好读,家塾启蒙,曾受教于谭次屏与韩善甫诸先生。后入潍县丁氏第一高等小学攻读。毕业之后,即在家刻苦自学,博览经史。后被聘为该校教师,以业绩优胜,擢升为丁氏第二高等小学校长。民国十三年(1924年),他参加了黄炎培创办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并在南京出席过该社地理教学组年会,成为中国禹贡学会的会员。 丁锡田平生爱好史地,刻苦攻读,独立思考。在当时偏于闭塞情形下,他通过书信往来,与顾颉刚、柯绍?搿⒏邓鼓辍⒄耪??R、王献唐、傅丙鉴、闻一多、王统照等全国知名的教授学者,建立联系,切磋学术。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甚至专程到潍县访问他,彼此受益。几十年后,丁锡田之子、著名史学家丁伟志,是这样回忆他的父亲的:“父亲大约是小时候缺钙,所以脑袋长得特别大,是家乡出了名的大头。他一生烟酒不沾,一心扑在学术和教育事业上,是我们那个大家庭里出了名的书呆子。他除了热心于办学之外,把精力全放在研究古代史、历史地理,以及搜集乡土文献方面……我有这样一位学者型的父亲,但是由于他过早地去世,我并未能在学业上受到他多少具体的帮助,充其量从他那里只是模模糊糊受到过一些学术精神的感染而已。” 丁锡田是位地方志收藏迷,尤其对山东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的方志,情有独钟,收了个一应俱全。如《[[潍县志]]》,有三个版本,明万历版,清康熙版,清乾隆版。这位方志迷,后两种版本都有,只明万历版没有。他打听得北京图书馆仅藏一套,就想了一条锦囊妙计,函请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同窗张政?R先生(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曾为北京大学教授),利用周末时间到北图借抄,边抄边寄,终于完璧。据说在他的家中共藏有全国两千多个县的县志。 重订乡邦文献,出版《[[潍县文献丛刊]]》,是丁锡田有功于桑梓文化传承的重大建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他注意到潍坊有了一座新式和记印刷局,印刷方便,因此便手编了《[[潍县文献丛刊]]》,收纳乡贤著作,分辑刊行。前后出过三辑,收书目二十余种。其中与乡土有关的有《[[韩文靖公遗集]]》(即《[[韩熙载夜宴图]]》主人公文集),《[[勤斋集]]》(元萧爽斗撰,四库全书本),《[[全潍记略]]》(明潍县令周亮工撰,习庵本),《[[潍县竹枝词]]》(清郑板桥撰,传抄本)等。此外,丁锡田还参加了重修《[[潍县志]]》的工作。 1941年3月17日,丁锡田病逝,终年四十八岁。解放后,其儿女将其在北京和潍坊两处的大量藏书无偿捐献给了当地图书馆。取之于社会,返还于国家,子女慷慨捐书,实现了锡田先生平生“文化为民”的夙愿。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潍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