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潭柘寺 的原始碼
←
潭柘寺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潭柘寺11.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8/02/06/ChMljl2xqMuIV9B-AA-wVI5wl00AAQFNAGgQdEAD7Bs762.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167_443336.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File:潭柘寺22.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8/02/06/ChMljV2xqOmITKkuAAuCyGqVIQAAAQFNAIeQukAC4Lg127.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167_443336.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ref>[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2010qifu/ziliao/201002/0204_9458_1537224.shtml 北京市潭柘寺 ],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5-28]</ref>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ref>[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2010qifu/ziliao/201002/0204_9458_1537224_1.shtml 北京市潭柘寺 ],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5-27]</ref> 2014年12月18日,北京门头沟区责令景区撤除违规功德箱。 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潭柘寺被警告。 == 历史沿革 ==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始创时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当时佛教还未能被民间所接受,因而发展缓慢。以后又出现了北魏和北周两次“灭佛”,故而嘉福寺自建成之后,一直未有发展,后来逐渐破败。 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潭柘寺开山建寺,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潭柘寺就成为了幽州地区第一座确定了宗派的寺院,潭柘寺得到兴盛。 唐代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在道士赵归真和权臣李德裕的怂恿下,唐武宗下令在全国排毁佛教。潭柘寺也因此而荒废。 五代后唐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其徒千人讲法,潭柘宗风大振”,才使潭柘寺走出了“武宗灭佛”的阴影,重又繁盛了起来。当时的潭柘寺也从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 辽代时期由于幽州地区[[律宗]]大盛,而禅宗则发展缓慢,潭柘寺的香火衰微。 金代,禅宗在中都(今北京)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潭柘寺先后出现了数位禅宗大师,大大提高了寺院的声誉。[[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这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使后代皇帝争相效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潭柘寺的地位,繁盛寺院香火,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金熙宗将当时的寺名龙泉寺改为“大万寿寺”,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开创了皇帝为潭柘寺赐名和由朝廷出资整修潭柘寺的先河。 金大定年间,皇太子完颜允恭代表其父金世宗完颜雍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当时的住持僧重玉禅师为此特写下了《从显宗幸潭柘》一诗,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后于明昌五年(1194年)镌刻成碑,立于寺中,现此碑犹存,镶嵌在金刚延寿塔后边地阶的崖壁上。在金代,潭柘寺禅学昌盛,其代表人物是[[临济宗]]大师[[广慧通理禅师]]开性。开性终老于寺中,圆寂后被佛门尊为“广慧通理”禅师。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崇信佛教,特别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寺极为青眯,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 [[File:潭柘寺33.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4/M09/00/04/ChMly12xqJ-IUBOsABA47NK99Y0AAYPigJxxH4AEDkE938.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167_443336.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File:潭柘寺55.jpg|缩略图|右|[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1/03/ChMlWVzcFGWIJtP-AAhzdeVHYL4AAJ-qQLEDdsACHON948.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32_855442.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仍参与军政大事。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 明代从太祖朱元璋起,历代皇帝及后妃大多信佛,由朝廷拨款,或由太监捐资对潭柘寺进行了多次整修和扩建,使潭柘寺确立了今天的格局。 明代的潭柘寺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许多外国人久慕潭柘寺的盛名,而纷纷到此来学习佛法,有的甚至终老于此,其中最著名的有[[日本]]的[[无初德始]]、[[东印度]]的[[底哇答思]]、[[西印度]]的[[连公大和尚]]等人。 万历二十三年,[[达观大师]]奉神宗皇帝[[朱翊钧]]之命,任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在此期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出资,在达观大师的主持下,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达观大师与朝廷密切,经常奉诏进宫为皇室讲经说法,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潭柘寺与朝廷的联系。 在明代,潭柘寺曾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宣德年间,“孝诚皇后首赐内币之储,肇造殿宇”,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从正统三年二月到第二年九月,潭柘寺又大兴土木,在皇室的资助下,扩建寺院,广造佛像。在此期间,英宗皇帝“诏考戒坛”,奉英宗皇帝之命,在寺内修建了戒坛,英宗皇帝赐名为“广善戒坛”,越靖王朱瞻墉还在寺内建造了一座高大的金刚延寿塔,正统四年,明英宗“颁大藏经五千卷”给潭柘寺。 弘治十年(1497年),司礼监太监戴义出资作为工食费,并奏请明孝宗拨款,对潭柘寺再次进行了整修和扩建。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到次年九月,潭柘寺又进行了历时一年半的整修,“殿庑堂室焕然一新,又增僧舍五十余楹”,再一次扩大了寺院的规模。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由孝定皇太后出资,整修潭柘寺,增添殿宇,并建造了方丈院等房舍80余间。 明代的200多年期间内,皇帝几次对寺院赐名,因而寺名几次更改。明宣宗赐名“龙泉寺”,天顺元年,明英宗“敕改仍名嘉福寺”,但民间仍称其为潭柘寺。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降旨,命阜成门内广济寺的住持僧,著名的律宗大师,与自己相交多年的震寰和尚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当年秋天,康熙皇帝驾临潭柘寺进香礼佛,并且留住了数日,赏赐给潭柘寺御书金刚经10卷、药师经10卷、沉 香山1座、寿山石观音1尊、寿山石罗汉18尊。 康熙三十一年,康熙皇帝亲拨库银1万两,整修潭柘寺。在震寰和尚的亲自主持下,从康熙三十一年秋到三十三年夏,历时近两年,整修了殿堂共计300余间,使这座古刹又换新颜。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二游潭柘寺,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并亲笔题写了寺额,从此潭柘寺就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为牌楼亲题匾额,并赐给潭柘寺桂花12桶和龙须竹8杠。 [[File:潭柘寺44.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4/M09/00/04/ChMlzF2xqKGIExn4AA_MNWzFt8QAAYPigKIEPwAD8xN407.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167_443336.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File:潭柘寺66.jpg|缩略图|右|[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1/03/ChMlWlzcFGiIYi3LAAxWbKQkWdEAAJ-qQL7R8cADFaE385.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32_855442.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命著名的律宗高僧止安律师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并赐给潭柘寺镀金剑光吻带四条,安装在大雄宝殿的殿顶上。 清雍正年间一向深居简出的雍正皇帝也专程到潭柘寺进香礼佛。 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第一次游幸潭柘寺,“赐供银二百金、匾额九、楹联二、诗二、章幅子一轴、法琅五供一堂”。在潭柘寺到处都留下了乾隆皇帝的墨宝。乾隆九年,乾隆皇帝把御笔心经和自己手书的诗篇赐给了潭柘寺。 [6] 1929年[[蒋介石]]来北京时,曾专程到潭柘寺去进香。 1950年,北京市园林局接管了潭柘寺,稍加整修后,作为名胜古迹景区向游人开放,成为北京市首批开放的七个公园景区之一。 1956年,全国人大[[朱德]]委员长到潭柘寺视察,指示有关部门,要修建一条从门头沟通往潭柘寺的公路,为前来游览的人们提供交通上的方便。 1957年夏,[[陈毅]]副总理到潭柘寺参观视察。 1957年10月28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潭柘寺被列为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潭柘寺的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64年春,全国政协委员、末代皇帝[[溥仪]]到寺参观考察。 文革期间,潭柘寺受到了空前的浩劫,文物遭到了毁坏和流失,建筑也受到了损坏,因而于1968年底被迫关闭,停止开放。 197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重修潭柘寺。这次重修不仅整修了殿堂,重塑了佛像,而且还修建了旅游服务设施。1980年7月,潭柘寺进行试开放,8月1日是正式游人开放。 1997年初,潭柘寺恢复宗教活动。 2001年6月,国务院确定潭柘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夏季,潭柘寺举办一系列庆典活动,庆祝建寺1696年周年。经考证潭柘寺创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这个考证结果得到各界认同。 2007年9月9日潭柘寺举行了隆重的建寺1700年周年庆祝活动。 == 建筑格局 == [[File:潭柘寺77.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800x5000/g4/M04/0D/03/ChMly12a72uIG3fjAAP7UWk2js0AAYDPQCwll4AA_tp807.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752_337107.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西路有愣严坛(已不存)、戒台和观音殿等,庄严肃穆。此外,还有位于山门外山坡上的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砖塔或石塔。 山门外是一座3楼4柱的木牌坊,牌楼前有古松二株,枝叶相互搭拢,犹如绿色天棚,牌楼前有一对石狮,雄壮威武。过牌坊是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就是山门。 天王殿殿中供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侧塑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殿两旁为钟鼓楼,后面是大雄宝殿。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额题“清静庄严”,下檐额题“福海珠轮”。 大雄宝殿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佛祖塑像,神态庄严,后有背光,背光上雕饰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火焰纹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像,均为清代遗物。大雄宝殿后为斋堂院,是和尚们吃饭的地方,堂后有三圣殿,但此二殿均已拆除。只剩两株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树体高大。中轴线终点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名毗卢阁,高二层,木结 构。站在毗卢阁上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 寺院东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清代皇帝的行宫院,主要建筑有万寿宫、太后宫等。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院内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轩亭。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 [[File:潭柘寺88.jpg|缩略图|右|[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E/0E/ChMlWlzQHPGIaES_ABFIP_zV66kAAJ1iAAqRCUAEUhX477.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32_855226.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 潭柘寺二宝 == 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 == 参考来源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潭柘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