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濒湖脉学 的原始碼
←
濒湖脉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系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根据宋·[[崔嘉彦]]所撰《[[脉诀]]》删补而成,综述脉理、脉法、[[五脏平脉]]、[[杂病脉象]]及[[真脏绝脉]]等。内容切合临床实际,易于记诵,流传甚广,为初学中医者学习脉法之阶梯。 [[File:濒湖脉学1.jpg|缩略图|濒湖脉学[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149504495,3830787512&fm=15&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149504495,3830787512&fm=15&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书 名''':《[[濒湖脉学]]》 '''作 者''':[[李时珍]] '''成书年代''';[[明]] '''归属类别''':[[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王叔]]和《[[脉经]]》的撰成,可谓达到了脉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但《脉经》理论精微,内容广博,学者欲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殊非易事,加之卷帙较大,故未得广泛流布。六朝之后,有[[高阳生]]托名王叔和撰成《[[脉诀]]》一卷,以歌诀形式阐述脉象脉理及其临床意义,内容简明,习诵极变,很快流传开来,甚至有“《脉诀》出而《脉经》隐”之说。但由于《脉诀》系伪撰之作,且“文词鄙俚”,内容亦有错误失实之处,故引来后世数百年的批评,《濒湖脉学》即为此种批判的总结之作。 [[File:濒湖脉学2.jpg|缩略图|濒湖脉学[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559392176,2249605803&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559392176,2249605803&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流传版本== 现存版本甚多,最早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作者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活于公元1518~1593年(明正德十三年至万历二十一年)。祖父为[[铃医]],父亲[[李言闻]],字[[子都]],号[[月池]],为当地名医。李时珍幼年身体羸弱,少年时开始阅读医籍并随父诊病抄方。与此同时,习举子业,拜顾日岩为师。十四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以后放弃科举决心从医。李氏钻研医理,汲取百家之长,而且医德高尚,故声名鹊起。曾被楚王府聘为奉祠正,并掌管良医所事物。后又被荐举到北京太医院任院判,但仅任职一年多便托病辞归。李时珍最大的成就是从34岁起,积27年之功,完成了巨著《[[本草纲目]]》。 书评、序言 李时珍曰: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着《[[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所 ==内容简介== 《濒湖脉学》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论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共27种脉象;后一部分系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根据崔嘉彦《四言脉诀》删补而成的《[[四言举要]]》,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脉学。《濒湖脉学》对每种脉象,先简明地援引前人之记载,继而以“[[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或“[[体状相类诗]]”栏目,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之特点、鉴别及所主疾病。如对浮脉之论述,首先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体状诗:“浮脉惟以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接着又用简明文字区别各种情况下之浮脉:“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后,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接着又用简明文字说明各种病证中所出现的不同特点的浮脉:“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散劳极。” 《濒湖脉学》以歌诀形式叙述介绍27种脉象特点,便于学习,为后世初学脉学者所必读。 <ref>[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f> <ref>[徐荣庆 .历代名医医术荟萃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ref> <ref>[李时珍 .濒湖脉学 (明):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6]</ref> <ref>[钱远铭 .李时珍史实考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8]</ref> <ref>[贾维诚 .三百种医籍录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ref> ==视频== ==刘士和-濒湖脉学-沉脉== ;{{#iDisplay:w01764wan8w | 560 | 390 | qq }}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返回「
濒湖脉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