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点睛何须借经典(廖彩东) 的原始碼
←
点睛何须借经典(廖彩东)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点睛何须借经典'''<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9492112/pexels-photo-2949211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点睛何须借经典》'''是[[中国]]当代作家廖彩东的散文。 ==作品欣赏== ===点睛何须借经典=== 阅读了一些前人今人的[[散文]],浏览了一些现代文学刊物及其作品,揣摩作者和编审的价值取向,结合自己学习散文的教训,我敏锐地发现,新锐的散文写作,不再注重文中时不时地[[引经据典]]。这与过去不同了。过去老套的引经据典的写法,不再是当今时尚。 过去的写法,常常是当作者要表达某种感情观点时,适时地引用某名人某文学大豪的一段话一首诗一阙词,来渲染此刻文章的意境,来润色此刻作者的文采,来表达作者的心情,来佐证作者的态度。有人美其名曰:画龙点睛。 有些经典确实契合了作者的感情和观点。有些根本与作者的内心世界相悖,相别扭。很多就是作者亦步亦趋前人的感受和观点。没有新意。后面两种情形,作者囿于成见。前人的感情和观点,覆盖或包裹了作者的感情和观点,甚至前人的感情和观点清洗替换了作者的感情和观点。作者心中的金子黯然失色。读者难已听见作者的泉音。长此以往,作者内心汩汩的泉眼会慢慢萎缩,心思会枯竭,心田变得干涸。这是作者自己也没有预料的结果。 多少年来,很多老师和前辈都是这样为文作[[榜样]],这样教导后辈。后来的作者,直至现代的大部分作者依然秉承了这样一个传统,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作者独特的感受观点情感就不能表现出来。做出的文章,始终有前人文章的影子。这样的文章,从内核来说,出自同一个模子。这样的文章读多了,感觉就是如嚼干蜡。最后无文可读。 这样的作者和文章,不胜枚举。这里就不举例了。 新锐的写作,对于景色场面事件人物,总是尽力[[挖掘]]内心感受和独白。即使引经据典,注意力也没有首先放在经典上。是否引用,看经典是否切合作者当前的心境。相反,如果经典与他们新颖的感受不同,他们情愿决绝地舍弃那些美好的经典。自我为先,经典其次。 我赞同这种为文的新风尚。 前人的经典,确实难以表达今人的感情和观点。因为,前人和今人,不是同样的人,更无法说是同一个人。他们生活的时代,所受的教育,所掌握的知识,生活阅历,所处的阶层,家庭出身背景,等等,都显著不同。他们的感情和观点,怎么可能相同呢?怎么可能相互替代呢?或者说,今人怎么可能从前人的文中得到多少启发而为自己的文章呢?即使今人之间也不尽相同。同一个人,此时和彼时,感触也异样。 今月不是古时月,古月何曾照今人。作者眼前的事物人,世易时移。 当今的编审,判断散文优劣,也不再是看散文引经据典的多寡。或者说不以老套写法为标准写法。他们摒弃了这种单一写法,转而支持新锐作者和写法。转而更关注作者内心感觉和独白,是不是跃然字间。即使作者仍然不忘引经据典。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在于此。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异样精彩的存在。希望我们为文,去追求自己,寻找自己的心声。将你的小心情小矛盾,将你的大言不惭要言不烦写下来。记录个性化的感觉和独白,就是独一无二的精彩散文。就是一篇好散文。 写出了心声的散文,是不需要借前人的文章来画龙点睛的。独特的个性,就是散文最明亮的眼睛。 <ref>[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廖彩东,律师。业余做点文字游戏。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点睛何须借经典(廖彩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