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父母的生日(廖春波) 的原始碼
←
父母的生日(廖春波)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父母的生日'''<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667130/pexels-photo-66713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父母的生日》'''是[[中国]]当代作家廖春波的散文。 ==作品欣赏== ===父母的生日=== [[农历]]十月十四是父亲的生日,六月二十八日是母亲的生日,这是我永远铭记的重要日子。 小时候,农村贫穷,流行做生,否则被[[耻笑]],说不会为人。父母逢生,家里热闹,胜似过大年,我们挺高兴。头天下午,姑爷、姨嬢等远方亲戚陆续抵达,晚上接风洗尘;生日当天,叔伯、乡邻等附近亲友悉数登门,中午摆流水席,至少摆三轮,每轮十多桌,下午五点左右,还要吃散客饭,又有一二十桌;第三天清晨,饯行留宿者,主人盛情挽留,客人委婉谢绝,临别拉拉扯扯,硬塞零花钱、熟鸡蛋等。 困难年代,做生不易。节俭备料,雇请厨师,采购烟酒;桌凳碗筷等用具靠借,本生产队壮劳力帮忙,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所送礼物多为面条或米豆腐之类加工品,家庭条件好点的送钱也不会超过两三元,挂礼处常有人围观,看谁的面子绷得大;无论亲疏,来者是客,人到情在,支客师和主人家笑脸相迎,当然,虽竭尽所能招待,主食也多为南瓜饭、萝卜汤等,荤菜很少,可其乐融融,礼轻仁义重。 父亲乃一家之主,生日又在秋收后,农副产品多进屋,瓜果飘香,气候宜人,更是喜客盈门,几乎历年不断。母亲的生日正值炎热仲夏,天旱缺水,稻谷未熟,家里差粮,即使勉强行事,剩菜剩饭易[[馊]],浪费可惜。母亲不太情愿,无奈出身大户,嫁在近处,又是幺妹,上有四哥六姐,平常关系融洽,想不接待也难。四川省闹饥饿时,我家靠吃集体分配的干苕片、棉籽饼、米糠等度日,据讲还是外地对口支援。父母庆生活动难以为继,最后仅维持父道尊严了。有一年,提前放信亲友,母亲不再做生。那天大早,全家人躲进深山沟忙农活,家里小狗看守,关门插锁,冷冷清清。可娘家数十人仍兴冲冲赶来,在竹林院坝等候大半天,直至午后才饿着肚子怏怏离去。傍晚,面黄肌瘦的母亲回家,听邻居提起后,默不作声,暗自流泪。 土地承包到户,农民渐有余粮,能够吃饱穿暖,甚至住砖瓦房。父母的生日又[[热火朝天]],远亲近邻都来祝贺。谁料时代变迁,农副产品滞销,耕田种地和养猪等不赚钱,青壮年男子外出务工,乡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后来妇女儿童也次第迁走。虽然物质丰富,但人来客往少,纵有赶情送礼,注重打发钱物。如今,父母病逝十多年,乡下人普遍进城,做生习俗已殆尽。偶有在城镇办席的,多去酒店预订,一顿饭局了事。礼金越送越大,情谊愈来愈薄,有的宴请变味,凑份子搞攀比。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不过,纯朴的乡风民俗值得怀念,浮躁的人们开始引以为憾。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廖春波,重庆仲裁委国际仲裁员,万州区司法局二级调研员、公职律师,自由译者,爱好文学。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父母的生日(廖春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