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王玉珍 的原始碼
←
王玉珍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王玉珍.jpg|缩略图|[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8E%8B%E7%8E%89%E7%8F%8D&step_word=&hs=0&pn=0&spn=0&di=11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1377101467%2C2625207251&os=740485788%2C2828169822&simid=3473600064%2C485611635&adpicid=0&lpn=0&ln=1984&fr=&fmq=1541054694326_R&fm=index&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30902%2F20130902161310-1639809914.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hj_z%26e3Bf5257_z%26e3Bv54AzdH3Fi0lmnnbb_z%26e3Bip4%3Ffr%3Dsm8mnbdnb&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 原图链接]王玉珍]] '''王玉珍''',女,1935年出生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沙湖镇 。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ref>[http://www.ccmusic.edu.cn/?p=1531 王玉珍] 中国音乐学院.2019-01-21</ref> [[File:王玉珍2.jpg|缩略图|左|[http://www.iqiyi.com/lib/s_205100105.html 原图链接]王玉珍: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先后在歌剧和电影《[[洪湖赤卫队]]》中扮演女主角[[韩英]],并以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唱红海内外,成为中华民族红色经典旋律。 [[File:王玉珍3.jpg|缩略图|[http://ent.sina.com.cn/j/2008-07-19/10172106880.shtml 原图链接]王玉珍:1959年、1961年,王玉珍分别在同名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人公韩英,自此红遍大江南北。]] 1981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授,民族声乐研究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File:王玉珍4.jpg|缩略图|[https://baike.sogou.com/v7963388.htm?ch=ch.bk.amb 原图链接]王玉珍:1981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授,民族声乐研究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历任[[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第三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八、九届人大代表<ref>[https://www.1905.com/mdb/star/2992901 王玉珍个人资料-电影-视频全集-1905电影网] 2019年9月13日 - 王玉珍 Yuzhen Wang 职业: 演员 |出生日期: 1935-03-08 1993 人善被人欺 ...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4岁入湖北省文化艺术工作团(后为湖北歌剧团...</ref>。 [[File:王玉珍5.jpg|缩略图|[http://www.cctv.com/special/765/-1/50348.html 原图链接]王玉珍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1959年、1961年,王玉珍分别在同名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人公韩英,自此红遍大江南北。她塑造的女英雄韩英,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形象之一;她演唱的《洪湖赤卫队》中的“主打”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在神州大地传唱了半个世纪。而王玉珍此后的人生旅程也处处打上了鲜明的“洪湖”烙印<ref>[http://www.iqiyi.com/lib/s_205100105.html 王玉珍明星资料大全-王玉珍动态_王玉珍电视剧电影-爱奇艺泡泡] 2019年9月13日 - 职业: 演员/ 其他 生日: - 地区: 中国大陆 身高: - 体重: - 血型: - 简介: 王玉珍,女,湖北仙桃市人,生于1935年,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ref>。 ==人物生平== ===误打误撞踏上表演之路=== 1935年出生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沙湖镇一个贫民家庭的王玉珍,小时候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 为一个以舞台为生的艺术家。在她幼时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贫穷和饥饿。她记得有个礼拜,家里没有菜吃,每天都是豆瓣酱拌饭。这样的情形还算好的,更糟的是揭不开锅的时候。因此,她那时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饭,自己养活自己<ref>[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356333/ 王玉珍 (豆瓣) _豆瓣电影] 王玉珍简介、图片写真、获奖情况及电影作品一览... 王玉珍,女,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生于1935年,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ref>。 自小随父母来到[[武汉]],武汉解放后,14岁的王玉珍报名去武汉[[硚口区]]文化馆学习缝纫,想掌握一门手艺,自食其力。结果学了两天,自小爱唱歌的她就被旁边办的歌咏班所吸引,便大胆地向老师毛遂自荐,在试唱了一首歌曲后,老师认为她的嗓音条件不错,就收下了她。不久就赶上1950年国庆演出,她被分配演《[[小放牛]]》中的小男孩,结果表现出色,被推荐去考[[湖北省文化艺术团]]。<ref>[https://www.baidu.com/link?url=jxf_mDKUAQDj0vK390TWPFCEtfgffjZtdQMmKLy3EMDcR54X-UEadp7Fpfnhy8T8&wd=&eqid=b88c5cf500003668000000025d85dc83 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里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今年己83岁高龄了,她...]2018年10月21日 - 王玉珍:生于1935年,湖北仙桃人,生肖属猪。1959年,王玉珍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成功的扮演女主角韩英,该剧在全国各地演出近千场,自此红遍大江南北。19...</ref> 王玉珍还记得,母亲刚开始不同意她去投考,但最后还是拗不过王玉珍的坚持,答应了。在王玉珍从汉口去武昌投考的那一天,母亲从箱底摸出一块银元,递给她,说:“考不上,就回来。”但运气又一次眷顾了王玉珍,在歌咏班同去考试的四人中,只有她一人被录取。她的歌唱之路由此正式开始。 一进文工团,王玉珍形容那时的感觉是“如鱼得水”,整天笑嘻嘻的。这个从贫民家庭走出的女孩子觉得自己有职业了,翻身感特别强。在团里,服装、道具、灯光、跑群众,无论什么杂活,她都愿意干;戏曲里的唱、做、念、打,[[楚剧]]、[[汉剧]]、[[川剧]]、[[河南梆子]],她样样都学。她说,那个时候练功特别苦,“练功时,腿真是疼得要命,我们就一边嘴里喊着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的名字一边练。当时我们受的是革命主义教育,不怕流血不怕流汗,所以什么苦都能吃。”正是这段时期如海绵吸水般的学习和积累,为王玉珍以后的演唱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段时期,王玉珍的舞台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出演改编后的楚剧《[[秋江]]》和《[[刘海砍樵]]》。她的演出,被认为“唱功扎实,舞台动作自如大方,举手投足间很有韵味”。 这个时候的王玉珍,“小荷才露尖尖角”,她在等待绽放的那一刻。 ===含着眼泪演“韩英”=== 1959年,王玉珍艺术才华闪亮绽放的时刻来到了。这一年,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十周年献礼,王玉珍所在的湖北省地方歌剧院创作了歌剧《洪湖赤卫队》。王玉珍回忆说,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这部歌剧,团里的领导、编剧、演员都去洪湖地区收集素材,体验生活。在那里,他们听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她说,本来韩英的原型是男的,但从艺术角度上看,不太好表现,不容易打动人,后来就将人物性别改成了女的。后来有人认为韩英的原型是贺龙的姐姐贺英,也不对。她说,之所以取名“英”,一是在唱腔上比较响亮,二也是想借鉴点贺英的气概。 当时团里对主要角色扮演者采取了公开竞选的办法,谁演得好就由谁上。结果,王玉珍以其深厚的舞台功底、明亮甜美的音色拔得头筹,担任韩英A角。 王玉珍说,在饰演韩英的过程中,她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刚开始我并不喜欢这个剧,认为剧情太简单,没有起伏跌宕的剧情。”但在深入洪湖革命根据地生活,听老革命、老红军讲述当时的革命故事和经历后,她重新阅读剧本时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听到这些烈士的故事之后,我觉得每一句台词,每一句话,都不是口号,或是一种台词,甚至是用他们斗争的鲜血来凝成的。”她说,那时他们常常是含着眼泪化装上台,渐渐地,韩英的形象在她的心中越来越丰满,她开始用心贴近这个角色。 ===登上演艺事业的巅峰=== 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第一场演出被安排在[[洪湖地区]]。结果,大获成功,洪湖人说:这是我们的戏,唱的是我们的歌,讲的是我们的事。此后,他们又边演边改,不断完善。1959年10月,《洪湖赤卫队》晋京演出,第一场在儿童剧院的演出就一炮而红,散场时,观众是哼唱着“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的旋律离开的。而在[[中南海]][[怀仁堂]]的第100场演出,则将歌剧《洪湖赤卫队》推向了巅峰,[[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贺龙]]等都看了,一致称好。为使全国人民都能看到《洪湖赤卫队》,贺龙元帅提议将其搬上银幕,拍成彩色电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武汉电影制片厂联手接下了这个任务,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发话说:要拍就拍原班人马。这样,除了导演[[谢添]],出任该片的导演、演员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 回想起电影《洪湖赤卫队》的拍摄情形,王玉珍记忆犹新。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紧张。剧组每人每天只有7两伙食,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有一次,在他们包饭的小饭馆,他们看到厨房师傅那里还有一锅米汤,实在想喝,就向师傅提出用唱歌来换米汤。由于吃不饱,就造成演员中“男瘦女胖”的现象。扮演队长[[刘闯]]的[[夏奎斌]]瘦得肋骨凸出,脸颊凹进。谢添导演为了能让刘闯在银幕上显得精神饱满,只好找来一团棉花塞进了夏奎斌的口中,以便让他的腮帮子鼓起来。而扮演韩英的王玉珍由于缺乏营养,患了“水肿”,越来越“胖”。为了让王玉珍不再变“胖”,剧组特别照顾王玉珍每天吃一小碟黄豆,以补充营养。王玉珍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数着吃黄豆的情景,“28颗,不多不少。”她笑着说。 1961年,电影《洪湖赤卫队》在全国放映,随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洪湖赤卫队》热。电影《洪湖赤卫队》的拍摄成功又反过来促进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再创作,据统计,截至“文革”爆发前,歌剧《洪湖赤卫队》创下了连演800场、场场爆满的纪录。至今,这部歌剧在舞台上演出场次已达一千多次,这在当代戏剧史上是不多见的。 歌剧及电影《洪湖赤卫队》的成功,使王玉珍声名遐迩,也将她的歌唱事业带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伴随着事业上的成功,先进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青联委员、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一系列荣誉也接踵而来。盛名之下,王玉珍在品味辉煌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对此,她说,只有更努力地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那几年,她一心扑在演出上,“那时候,我们常到工厂、农村、车站、码头去演出。只要观众提出要求,我们就会唱他们喜欢听的歌。因为我们觉得,与革命烈士们的英雄事迹相比,我们所能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当然应该为观众做到。”为此,她直到35岁才结婚,39岁才怀孕生子。 ===战胜重重磨难=== 王玉珍出身普通农家,从小就养成了水乡儿女具备的自强自立,坚韧、不惧困难的品格。这在她的演艺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洪》剧在[[北京]]拍摄时,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所有演职人员每天只有七两米的指标,饿得浑身浮肿。剧中韩英身陷牢房,她的那张浮肿的脸就是饥饿造成的。为了拍好一场戏,她常常要战胜饥饿和寒冷的双重袭击。一次她在寒风中拍骑马的戏,是在汽车上完成的,在北方的冬天里驰骋和颠簸,几个小时下来,王玉珍硬是凭意志支撑了下来。 王玉珍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让她收获了人生的辉煌,也让她度过了许多繁忙的演艺时光。那时,机关、学校、乡村、车站、码头、食堂,她是有求必到。经常是早、中、晚连演三场。一上场就是几个小时。 “我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演了一部好戏,演了一个英雄人物,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我,但我最大的遗憾也是只演了这么一部戏,我本可以为人民演更多的戏。”王玉珍女士很少对人提起她一生中所受的磨难。但透过她的讲述,我们还是发现了她深怀着的一丝淡淡的惋惜。 正当她风华正茂,活跃在演艺界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演艺界首先受到冲击,《洪》剧和电影一起被视为“毒草”。王玉珍遭殃及,不仅失去舞台,还经常挨批斗。在一次批斗中,一个红卫兵重重地向王玉珍的腰部踹了一脚,她当场昏了过去。王玉珍拖着受伤的身体和心灵在“牛棚”一呆就是3年。 正是“文革”中的打击给她的身体留下了后遗症。1991年,王玉珍患肾病综合症住进了医院。 “我是演英雄的,我要用英雄的意志战胜病魔。”病痛中的王玉珍完全是靠着顽强的意志支撑下来的。为保持体型和嗓子,王玉珍拒绝服用激素药品,坚持服用中药一年多,但医治效果不佳。激素药的服用让她身体发福,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让她的嗓子受到损伤。 百灵鸟失去歌喉,但她并没有停止歌唱。为让人们对韩英永远保持英雄的美好形象,康复后的王玉珍告别演艺界,到中国音乐学院做教授,从事民族声乐的理论研究,并担任民族声乐系主任。 ===难忘领袖、伟人的关怀=== 因为主演《洪湖赤卫队》带来的成功,王玉珍多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毛主席、周总理、贺老总等领袖、伟人。至今,她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以及他们的关怀。 走进王玉珍的家,一眼就可看到在她家客厅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她和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合影,照片上年轻的王玉珍挽着毛主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玉珍回忆说,那是她在出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会时,周总理促成了这次合影。周总理向主席介绍,“这是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主席得知她是湖北沔阳人时,用一口浓重[[湖南话]]对她说:“我和你还是半个同乡哩!”逗得王玉珍哈哈大笑。毛主席见此,又幽默地说到:“这个孩子,好大的‘哈哈’啊。”王玉珍说,在那时她的眼里,主席就像个圣人一样,没想到他那么亲切、风趣,让她的紧张感一扫而光。 提到周总理,王玉珍充满崇敬、感激之情。她记得《洪湖赤卫队》在怀仁堂演出后,周总理对《洪湖水,浪打浪》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活到65岁,才找到这么好的一首革命抒情歌曲”,这使王玉珍深受鼓舞;当筹拍电影《洪湖赤卫队》时,有人提出最好将演韩英的王玉珍换掉,理由是王玉珍长得不漂亮。事情反映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很生气,他说:“真是胡闹,演韩英是演英雄又不是演美人。”正是周总理的“一锤定音”,才使得王玉珍的事业由此步入辉煌。王玉珍记得,就是在这次合影时,总理对她嘱咐:“王玉珍,你要好好学习啊!”当时,她有点懵,不能完全理解周总理这句话的意思。不久,“文革”来临,她才恍然大悟,体会到总理话中的良苦用意。 因为《洪湖赤卫队》是歌颂贺龙元帅的革命事迹的,因此剧组曾为贺龙进行专场演出。王玉珍清楚地记得,贺龙谈到韩英这个角色时,亲切地问王玉珍:“你知道峰口河吗?”王玉珍使劲地点点头。贺老总说:“那时候,敌人把我们同志的头砍掉滚到河里,那条河都变红了,那斗争残酷呀!”贺老总的话使王玉珍很受震动,她再次用心去贴近韩英,演出时更加注重韩英内心世界的揭示。王玉珍因此感慨地说:“要不是贺老总,韩英这个角色我绝对演不了这么好!” ===晚年生活淡定而充实=== 一部歌剧,一部电影,其光辉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沧桑而不衰,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因此,王玉珍说自己幸运。但回顾自己的歌唱之路,她也有遗憾,她说:“我最大的遗憾也是只演了这么一部戏,我本可以为人民演更多的戏。”由于“文革”的耽误,和在“文革”中挨打健康受损,王玉珍没有在歌唱之路上走得更久更远。 1981年,由于丈夫在北京工作,王玉珍调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她的丈夫[[沈崇刚]]是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是知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生前曾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关于他们的婚姻,王玉珍形容说是一土一洋,土洋结合。如今,老伴沈崇刚已去世,退休后的王玉珍与独子生活在一起,过着淡定而充实的晚年生活。 平日里,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活动和邀请,一般她不参加。但只要和家乡有关,和《洪湖赤卫队》有关,她总是欣然前往。记者采访她的那一天,她正为第二天去[[湖北]][[恩施州]][[利川县]]的行程做准备。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王玉珍就深入鄂西山区利川县采风,发掘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龙船调]]》,并将它从湖北唱到北京和全国。如今,经过[[宋祖英]]的接力传唱,《龙船调》已飘荡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对此,湖北人没有忘记它的最早演唱者,他们说:《龙船调》有宋祖英的功劳,也有王玉珍的苦劳。此次,利川县请王玉珍回去,就是要在他们举办的龙船节上颁发给王玉珍一个特殊贡献奖。 ===永远充溢心间的家乡情结=== 一部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穿透时空,凝重再现那血与火的革命岁月。 一首红色老歌《洪湖水浪打浪》,历久弥新,激起人们对故乡的无限怀想。 “我是从沔阳那块土地上迈向歌剧舞台的,是家乡的水土和文化养育了我。”时光流逝近半个世纪,《洪湖赤卫队》主角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女士,对故乡仍然保持着那份浓浓的思念之情。 健谈的话语,和蔼的笑容,朴实的衣着,略略雍容的体态,举手投足间尽显如歌人生,透露出一派艺术家的雅致。现定居北京复兴路的王玉珍女士,从中国音乐学院退休后,安然地过着晚年生活。 面对家乡的媒体,王玉珍女士格外亲切,她打破一直以来不接受媒体采访的惯例,与《[[天下仙桃人]]》栏目组摄制人员拉家常,忆往事,叙乡情。 ===毛主席曾对她说:“我和你还是半个同乡哩”=== 是家乡水土的滋养成就了王玉珍的歌剧人生。 年事已高的王玉珍女士对家乡水的记忆,正如她的乡情一样绵密而悠长。 在老家沙湖镇至汉口漫长的水路上, 轧轧的摇桨声和“咚、咚、咚”的机帆船引擎声,伴着“哗哗”的流水声,永远定格在她孩童时代的记忆里。 14岁那年,随家人在汉生活的王玉珍报名参加所在区文化馆音乐班培训,天生的好嗓子和刻苦的学习使她得到报考艺术团(后来的省歌剧团)的机会。那次她肘上挎个小包袱,乘一叶小舟去投考,小船行进在汹涌的巨浪中,令她心惊,浊浪打湿了她的衣衫和行囊,更坚定了这个贫苦少女的生活信心。 “在艺术团,我拼命地吮吸着楚文化的乳汁,为我的艺术生涯作积累!”王玉珍说。沔阳花鼓戏、沔阳民歌民谣和地方小调令她如痴如醉。她说,这些好的东西是经过祖宗们上千年的积淀保存下来的,我们要把它继承和发扬好。 她经常随团到农村演出,参加劳动,栽秧割谷、挑塘泥、摘茶,各种农活都做过,积累了丰厚的生活底蕴。 蹉跎岁月已洗去老人脸上的铅华,那些稍纵即逝的纷纷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忘怀的如烟往事,在老人心中渐渐积累,渐渐沉淀成一份凝重、美丽、隽永的温馨。王玉珍女士说,更多的时候,是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 “好义街现在怎么样了?” “老县委招待所还在不在?” “老家的鱼真的好吃!” 翻看着栏目组捎带的家乡画册,王玉珍女士对故乡有太多的新奇。 对于家乡,就像她唱的歌一样,充盈着浓浓的思念情结。 作为家乡的儿女,她总想着尽一份心。 王玉珍女士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她还为家乡引过资,由她介绍,为当时的市[[红军]]被服厂贷过款,帮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1996年,她回乡省亲,用她的歌声回馈家乡父老。她还为“沔阳三蒸”作过品牌宣传。 对于家乡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她感到由衷地高兴。她也为这片土地上走出的优秀儿女自豪不已。 “我的家乡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在科技、体育、文艺等各个领域都出过不少的优秀人才!” “我还想找个湖北媳妇呢!”王玉珍女士半开着玩笑说。情到深处,她的故乡情结不禁让人感动。 退休后的王玉珍女士和儿子[[沈峰]]生活在一起。儿子沈峰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北京从事网络工作。王玉珍爱人[[沈崇刚]]先生已去世,生前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他是我国第一批留苏学生,是知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个人作品== 《洪湖赤卫队》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戏剧演员]] [[Category:中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王玉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