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白斑石龍子 的原始碼
←
白斑石龍子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白斑石龙子'''<br><img src="https://roadkill.tw/sites/roadkill/files/bioclass/12d6b5e5a791029b893bf3f08733aec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roadkill.tw/bio-taxon/plestiodon-leucostictus 圖片來自roadkill]</small> |} '''白斑石龙子'''([[學名]]:''Plestiodon leucostictus'')是[[石龍子屬]]下的一个种。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台東綠島<ref name='id4474'>{{cite web| url =http://www.bioinfo.cn/db05/BjdwSpecies.php?action=view&id=4474| title =中国石龙子白斑亚种| work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publisher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uthor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accessdate =2009-04-11| deadurl =yes|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03617/http://www.bioinfo.cn/db05/BjdwSpecies.php?action=view&id=4474| archivedate =2016-03-05}}</ref>。 ==描述== 體長約 15 到 25 公分,全長最大可能達 28 公分。鱗片無稜脊,外表光滑。幼體體背為黑色或紫藍色,背部廣布白色或淺黃色斑點,且不具有淺色縱帶延伸至身體兩側,身體腹部為淺褐色或乳白色,尾部末端為藍色;多數個體具有後鼻鱗,可作為分辨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與白斑石龍子的參考之一。 成長後體背漸變為灰色或灰褐色,;鱗片的邊緣為黑色,位於體側的鱗片尤其明顯。雄蜥的成長後,身體白斑會消失,雌蜥的則會保留原有白斑。 ==習性== 日行性,為[[外溫動物]],會藉由曬太陽以調節體溫。以[[昆蟲]]與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尾巴極易自割。白斑石龍子應是以[[卵生]]為生殖方式,且雌性具有護幼行為,唯尚缺觀察資料。 ==棲地== 白斑石龍子主要的棲息環境為[[耕地]]或大面積的開闊[[草地|草生地]]。 ==分類變動== 白斑石龍子原為[[中國石龍子]]白斑亞種(''Plestiodon chinensis leucostictus''),在1988 年由京都大學的疋田教授發表,並認為其分布僅限於台灣台東綠島,然而其確切分布位置一直具有爭議;直至 2017 年,在疋田教授與台灣師範大學的林思民教授等人合作研究中,透過 [[DNA]] 遺傳分析結合幼體外部形態的差異,確認原先為在台灣東部的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Plestiodon chinensis formosensis''),事實上與分布於綠島的中國石龍子白斑亞種為相同物種,發表為白斑石龍子(''P. leucostictus'')。 ==保育== 目前白斑石龍子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包含:[[外來種]][[多線真稜蜥]](''Eutropis multifasciata'')的侵擾、棲息地被開發破壞以及因人類活動所導致的路殺紀錄。一般民眾自發性地投入外來種多線真稜蜥的移除活動具有很大的貢獻,而未來也期許政府投注更多資源於保護棲地與宣導保育觀念。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斑石龍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