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真寂之寺 的原始碼
←
真寂之寺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辽代石窟“'''真寂之寺'''”即林东后召庙石窟寺。其寺位于辽上京南15公里的山谷中。石窟开凿在桃石山东南面陡壁上,分中、南、北三窟。窟前是清代续建的喇嘛庙“善福寺”。<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58/zhenjizhisishiku.html 赤峰巴林左旗真寂之寺石窟旅游指南]</ref> [[File:真寂之寺4.jpg|缩略图|[https://www.douban.com/note/636984192/ 真寂之寺]]] 中窟眉额刻“真寂之寺”四个大字,当为辽代开凿石窟的题名。“真寂”二字与中中窟内释迦牟尼“圆寂”之意相合。窟内释迦卧佛像周围有佛弟子像若干,做悲哀状。窟壁有千佛像百余尊,形象各异,南窟雕像中间为佛,骑狮子和象的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列两边,又有供养人服侍,窟门口有金刚力士像。 北窟分内外两室,外室雕像同于南窟,内室造像均为浮雕,有佛、弟子和供养人,两侧刻有胡服装束力士像一对,颇具特色。桃石山谷口两侧缘石壁立有两尊金刚力士浮雕,十分生动,一东一西,各自把定金刚杵,足踏耐熏二鬼,另在岩壁和巨石之上多有清代阳刻梵文:“六字真言”。“真寂之寺”附近的山谷中还有石窟若干,其中有辽史所记弘福寺及开化寺遗址,诸多迹象表明这里是辽、清两代弘扬佛法的对地。 真寂之寺石窟是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寺院建制 == 穿过善福寺进入石窟寺后,才会发现石窟不只一个,而是三个。在真寂之寺的石窟中,二号窟规模最大,面宽6.5米,进深5米,高约2.5米。里面主体为释迦牟尼涅槃像,凝目侧卧,薄衣赤足,神态安详;三世佛立于身后,观音地藏二菩萨分立头脚两端,旁有弟子十五,俱作悲哀状;南、北、西三面石壁浮雕千佛像111尊,形态各异。一号石窟略呈方形,正中圆雕释迦牟尼坐像,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列两边,有供养人服侍,窟门两侧雕有金刚力士,石壁上还有各种佛像45尊。 三号四号窟实为一窟两室,外室雕像同于一号窟,内室造像均为浮雕,有佛弟子和供养人,天王像分立两侧,俨然护法神气魄。全窟造像具有北方契丹民族雄浑粗犷的风格。石窟开凿的年代应为辽代中晚期。整个真寂之寺的石窟造像都是精雕细刻,圆润饱满,形神具备,从中可见承唐宋南北文化交融的迹象,诚为辽代佛教文化和石雕艺术的珍品。 真寂之寺石窟群及清朝时续建的七间唇殿保存十分完好。大殿的东侧,穿凿于东北、西南走向的石崖上,面向东南,这个特征正好与契丹民族的“朝日”风习相符。站在庙前,只见门楣上楷体阴刻的“真寂之寺”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契丹人开凿石窟时,所以题名“真寂之寺”,是释迦佛“真正取得涅槃正果”之意。 == 历史沿革 == 真寂之寺清代称“善福寺”,一九七四年修缮庙堂顶盖时,在石窟门楣上方,发现阴刻“真寂之寺”四字。“真寂之寺”原系辽代开凿庙内石窟时所题之原名。 据史料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札木杨史达巴的葛根喇嘛从青海的塔尔寺来到了灵岩山,他见该地山灵地吉,尤其是辽人开凿的石窟,古老而又神秘,于是,葛根喇嘛便住了下来,并筹划建寺奉佛。一天午夜,只见石窟内卧佛头顶有一束白光闪射出来,穿透山石,在山顶桃石之上向四面八方散去,这样,更坚定了葛根喇嘛建寺奉佛的决心。于是,他与巴林札萨克(旗长)说,灵岩山及附近诸山与山西五台山同为佛山,应该建寺奉佛,以保风调雨顺,百姓富贵平安。于是,在旗札萨克的支持下,便在辽代佛殿基础上,后倚石窟前壁,建起了喇嘛庙大殿七间。 喇嘛庙建成时,初名“文殊师利庙”,当时由巴林左、右二旗轮流管理,清宫廷曾分别赐给每旗一块匾额,左旗的名为“善福寺”,右旗的名为“慧恩寺”。后来,右旗不再参与该庙的管理,而此庙又在左旗境内,故“善福寺”之名广为人知,而“慧恩寺”之称则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善福寺建成后,将辽代佛教遗物全部纳入该寺,使古朴的辽代石窟与富丽堂皇的喇嘛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到光绪年间,对善福寺进行了修缮和扩建,但文革期间,佛殿等建筑完全被拆毁,铜佛、法器、经卷等文物已不知去向。 1975年,国家对善福寺正殿、门窗及院墙稍作修缮。1987年,国家再次拨款,并按善福寺原貌进行修复,使善福寺旧观得以重现。新建成的善福寺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采用九脊歇山式屋顶,加之青砖灰瓦,显得古朴而庄重,沉稳而飞扬。进入寺内,只见整个殿堂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大殿内设置佛龛多座,供奉着千手千眼观世音、白度母、绿度母、大白伞盖佛母、宗喀巴及班禅额尔德尼等佛像。另外,在大殿北壁下,供奉着关羽的塑像,当地农牧民称其为“关老爷”,如此称呼,显得既亲切又尊敬,可以说,这是平民百姓对历史英雄敬仰的直白。 == 地理交通 == 真寂之寺石窟位于群山环抱之中。阿尔山乌拉、别愣乌拉、毕力格图哈达三山鼎立,自然造就一个箕形山谷,毕力格图哈达从谷底骤然拔起,悬崖峭壁,十分险峻,石窟寺就开凿在它向东南的陡壁上。窟分中、南、北三窟,喻示着佛今生、前世和来生,现保存均较完整。此山蒙语称之为“阿如申乌拉”,汉语译为“圣水山”。每逢多雨季节,遍地漫水。山下有清泉一眼,极凉极甜,据说,当年庙会时,每日近万人全用此水,尚绰绰有余。顺山口西南远望,所见之山峰犹如一架巨大的风帆鼓浪而来,当地人叫它“箭山”,蒙语则称为“苏木乌拉”。 在石窟群所在的山峰南麓观望,见此山像一头卧伏的巨象,头朝向东南,蒙语叫它“钦达慕尼峰”,汉语叫它“灵岩山”。传说清朝乾隆年间,佛祖曾在该山显灵,所以,给它起名“灵岩山”。在山顶西侧,一南一北并立着两块巨石,南面的叫桃石,因其外形似桃而得名,它奇险地立在刀削一般的断崖边上,似桃在盘,若滚不滚;北面的称为“金龟”,因它的外形极象一只头向东南卧伏在地的大龟,蒙古人叫它“昌那其”,汉语译为“探哨崖”。要进入石窟,得先穿过沿石窟门接建的藏传佛教寺院,就是“善福寺”,因二者已连成了一体,故统称之为召庙石窟寺。召庙实际上就是善福寺,它是清朝初年建成的。 == 其它相关 == 石窟前砖木结构喇嘛庙的存在,又使辽代石窟与清代佛殿跨跃时间的差异连在了一起。 真寂之寺及桃石山同南面重要的第四纪冰川遗址“七锅山”遥相呼应,构成了人文与自然和谐的景观。 千百年来,古老而神秘的真寂之寺和后召庙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被誉为“草原小五台”,不仅一年一度的庙会延续至今,平时各地的信众、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寺庙所处的灵岩山,整座山体形状恰似佛教中的狮子卧,寺庙上方的山体恰好形成佛教中的护法金翅鸟形状,展开双翅护卫着佛门圣地,一块高傲凌云的桃形巨石挺立在山顶崖端,蒙古族群众于是称此山为“钦德木尼峰(如意珍宝)”,人们也叫它“桃石山”。 山上一步一景,一步一个传说,转完此山等于走遍人生六道轮回。当然,最令人跃跃欲试的,还是“桃石山上闯三关:爬阎王道、转如意石、钻再生洞”,借以摆脱人生苦难和烦恼。如今,真寂之寺和召庙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真寂之寺石窟是我国保存最好的辽代石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很有代表的佛教文化艺术遗产;是我国北方契丹民族与中原汉族文化交流象征之一。为研究辽代石刻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真寂之寺所处地域是辽代宗教活动的集聚地,这里山石形貌奇特外,肖似各种物象内蕴灵气,山下岩壁凿窟雕佛涅磐,涅磐即圆寂,寺名真寂亦应取其圆寂之意,圆寂即灵魂脱离肉身,[[升华]]到圣地,山上则有天然的再生洞,这里有死有生的循环,生生不息之意。这说明契丹民族的[[智慧深邃]],文化[[博大]],也只有这样的民族,才可能把传入的佛教与本民族原始信仰相结合的这样完美。<ref>[https://www.douban.com/note/636984192/ 真寂之寺石窟]</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真寂之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