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碳排放 的原始碼
←
碳排放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502/835d30deb3ab45469b3f90bc7c9ef853.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672123753_12168742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碳排放'''是一个专用术语。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ref>[https://www.sohu.com/a/148797925_114731 汉字与中华文化],搜狐,2017-06-14</ref>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ref>[https://www.sohu.com/a/148963803_184802 探究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汉文字],搜狐,2017-06-15</ref>。 ==名词解释== 碳排放(Carbon emissions)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碳排放原因 燃料本身就是有机碳氢[[化合物]],所以如果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变成对人体和环境基本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正在被认为是对全球大气环境有危害的温室气体),就有可能成为有害物质而排放出,例如当燃料和空气的比例过小(混合气过稀)而导致发动机失火时就是如此,这是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主要机理之一;燃料如果太多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不能完全燃烧,其中含碳较多的成分要么变成含碳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醛类物质(气体),要么变成含碳较多结构更为复杂的颗粒物(PM),或者变成固体的碳烟颗粒物(也是PM),或者变成燃烧中间产物一氧化碳(CO),所以氧气不足造成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是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又一个机理,也是碳烟及颗粒物(PM)排放和一氧化碳(CO)排放的唯一机理。 碳烟的生成需要氧气严重不足,所以主要在非均质燃烧的柴油机中生成,汽油机因为燃料与空气均质混合后才燃烧,并且混合气一般不会太浓,所以一般没有碳烟,颗粒物(PM)排放也很少(但如果有机油进入混合气中,如活塞环坏了导致串机油或燃烧混合油的二冲程汽油机,则也会产生碳烟和颗粒物;另外,如果汽油机供油系统故障导致供油失控,则也会产生碳烟)。氮氧化物(NOx)是由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反应生成的,包括NO、NO2等,其中又以NO为主,但是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大气状态下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只是因为燃烧形成的1200~2400℃的高温环境为氧气和氮气反应生成NO、NO2创造了条件,才造成了氮氧化物(NOx)排放,这就是氮氧化物(NOx)排放的形成机理。铅盐直接来自于燃料,只要燃料不含铅,发动机就不会有铅污染。 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碳排放的积极应对 与其他污染物不同,CO2的减排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目前,主要有3种技术方向和选择。一是采取化石能源的替代技术,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核能目前已经被排除在联合履约和CDM机制之外);二是提高能效,进而通过减少能耗实现削减CO2排放;三是碳埋存、碳捕获及生物碳汇技术。此外,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可以起到加速技术改造进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碳排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