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秩堂乡 的原始碼
←
秩堂乡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秩堂乡'''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位于茶陵县东北部罗霄山脉中段,东北与江西省[[莲花县]]三板桥乡、永新[[高溪乡]]接壤,西、南与茶陵县严塘、高陇为邻,距县城44公里。乡政府所在地为彭家祠,地理位置为:N: 26°56′35.84″ E: 113°51′33.71″。 辖18个自然村,165个村民小组,人口约为2.6万人,悉为汉族,其中,90%以上的人口系陈、谭、刘、彭、龙五大姓族。同时,在沂江、毗塘、彭家祠、黄草、吉川、金湖等村还分布着朱、谢、颜、张、李、吴、王、肖、赖等几个小姓。行政区域面积约为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万余亩,山林面积16万余亩。<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秩堂乡] </ref> ==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 对于"秩堂"这一名称的由来,流传着一民间传说。据说,清进士彭维新从江西迁涉于此,途车把手折断,故 将此地命名"车断",后雅化为"秩堂"。古称茶乡,解放前为雩江乡,曾经包含了今天高龙镇的光泉、龙集(李东阳的家乡)两个村,全乡含三个都,即15、16、17都。1949年属二区、三区,1956年设乡,1958年为建苏公社,1961年析置秩堂公社(含原小田乡),1977年一分为二,成立秩堂公社和小田公社,1984年秩堂公社改称为秩堂乡。原小田乡1977年从原秩堂公社划出东坑等六个山区大队成立小田公社,1984年改称为小田乡。2005年原小田乡与秩堂乡合并设立新的秩堂乡。 '''资源''' 秩堂乡水利条件较好,是茶陵县主要产粮区之一。农业主产水稻,兼产生猪、油茶。林业资源主要以杉木、枞木、楠竹、油茶为主。矿产资源以钨、铅、花岗石、石灰石居多。秩堂的风俗习俗有春节舞龙灯等;秩堂冬酒、秩堂狗肉、秩堂茶油、 秩堂陷豆腐等全县享有盛名。 '''交通''' 秩堂乡交通条件便利。目前,有四条公路与外界联系。它们是:高陇-秩堂公路(柏油路)、严塘-小田公路(水泥路)、秩堂-莲花三板桥公路(水泥路)、秩堂-永新高溪公路(水泥路)。其中,每天有数十次的班车从彭家祠发车经高秩公路通往茶陵县城。省道320从秩堂边境通过,正在新建的衡茶吉铁路分支线茶陵-文竹铁路通过秩堂。秩堂境内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境内主要公路有黄龙江公路(月江-小田)、新修的光吉公路(光泉-沂江-吉川)、石黄公路(石龙-黄草)等。 '''方言''' 关于秩堂的语言。秩堂尽管是属于湖南株洲管辖,但是,它的语言却不是湘语,而是赣语。茶陵话也属于赣语,是赣语中的"吉茶片"。而秩堂话是属于赣语中的客话,属于客话"于桂片"。根据中国方言研究,客话"于桂片"除了秩堂话外,茶陵的高陇、八团、湘东、火田、江口、桃坑、尧水、严塘等乡镇也属于客话"于桂片"。另外,在攸县的峦山、清泊、柏树下等乡以及炎陵县的水口、沔渡、十都、石洲、龙溪、大院、策源、下村、平乐、中村等乡和郴州的汝城县等也说客话,属客话"于桂片"。 '''行政区划''' 秩堂乡辖:彭家祠、安坑、晓塘、合户、田湖、东首、马首、吉川、沂江、皇图、石龙、毗塘12个村委会,2005年并入原小田乡的小田、锡湖、金湖、太湖、东坑、黄草等6个村委会。目前共有18个自然村。<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基本概况] </ref> ==名胜古迹== '''皇雩仙''' 希秩堂乡内的一寺庙,位于东坑村。关于皇雩泉的传说相当神奇。据说古时候这一带水贵如油。一年大旱,人们吃水也要翻山越岭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有一天,有个叫肖禅和的骑仙鹅云游到此,向一个姓谢的老大娘讨水喝,谢大娘把家中仅有的一碗稀粥给他解渴,肖禅和很受感动,问大娘想不想富贵。谢大娘说不求富贵,只求有水就心满意足了。肖禅和从她家里取出七只碗,分别覆盖在崖壁下,嘱咐她七天后把碗揭开,自然有水,说完乘鹅而去。不料谢大娘的老伴回家听说此事,急于得到水,连揭四碗,盖碗处流出四股涓涓细流。大娘连忙拖开老伴,不准他再揭碗。七天后,大娘揭开剩下的三只碗,顿时电闪雷鸣,三股泉水迸涌而出。从此,这一带再也不怕干旱了。皇雩仙的神奇、幽静,使佛徒们趋之若鹜,早在1000多年前的后唐时期,这里便有雩山寺。南宋隆兴年间,皇雩仙的神奇、幽静居然使宋孝宗动了心,题写了咏搏斗雩仙的御诗。原来,离这里不远的沂江村大付出了个驸马谭斗南,有一次他与公主回家省亲,以皇雩仙山水为原型,画了一幅《里居山水图》呈宋孝宗"御览",绘声绘色地说了一番雩泉的传说。宋孝宗深为雩山风光和传说陶醉,乘兴题诗于画:"仙鹅飞去是向年,灵迹犹存古岭边。老龙蟠疑护法,山深禽语似谈禅。手攀古树身忘俗,口吸清泉骨欲仙。邻叟不知唐世远,犹言谢媪旧因缘。"从此,原本名为雩山、雩泉、雩山寺前面分别冠以"皇"字形。这样一来,皇雩寺大沾"皇恩",香火大旺。 就像清代的茶陵举人谭绍碗在《皇雩仙》诗中所写的那样:"光腾石刻惊飞白,宸翰辉煌佛氏缘。" '''龙家祠中宪大夫牌坊''' 位于茶陵县秩堂乡皇图村。全系石料构筑,榫斗穿凿丝丝入扣。牌坊高五层共十二米,坊座底宽为11.5米。坊座、石坊石质粗糙,石额质地细腻,整个造型庄重大方,雕刻精美灵动,人物、花卉、浮鸟兽浮雕栩栩如生,镂刻图案疏密有致,极为工细。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六年(1572)年,曾任四川龙安知府的龙庆云致仕后,建造了这座牌坊,以纪念其先祖,中宪大夫龙仁夫。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建。民国防大学7年续修的龙姓族谱对到底为纪念谁而建,没有记载。因为这支龙姓自宋至清,先后有4人受封"中宪大夫"衔。还出过不少显赫人物。另有进士四名,一名共和国将军。中宪大夫牌坊在石砻龙姓族人心中是神圣的,它历经风雨仍保存完好,是省内少见的古牌坊,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页页尘封的历史。 '''列宁高级小学校''' 学校创建于1930年7月,是全国兴建最早的一所红军学校,扩建后,该校再展昔日雄姿。该校分前后两栋,两侧分列厢房,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目前,列宁中学保存有列宁高级小学校的一些课本、作业本及苏联1984年寄来的信函、照片。该校是当时遵照中央苏区政府指示创办的。1930年,中央苏区政府为大力培养工农革命子弟,提高革命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茶陵县苏维埃政府下达了关于"培养工农子弟,选拔输送革命军事人才"的指示。7月,茶陵遵照中央苏区政府指示在此地创办学校,该校为中国兴建最早的一所红军学校。办学初期,陈毅、萧克、谭余保、段苏权、刘道生等革命军队首长,曾先后来校指导工作。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反围剿,这个学校只办了三个学期,共为红军部队培养了160余名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省政府、湘潭地区先后5次拨款对该校进行了维修。随后,列宁小学、列宁中学先后设此。1958年,该校改为茶陵列宁中学,被株洲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80年代初,茶陵列宁中学与苏联莫斯科卡拉梅舍夫斯基河岸街第二寄宿学校结成友好学校。与莫斯科列宁中央博物馆建立了联系,列宁博物馆给该校赠送了列宁的照片及数十万字的列宁文选和资料。昔日的红军学校,成为今日的人才摇篮,75年来,该校共向社会输出人才11000余名,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东坑水库''' 东坑水库位于皇雩仙脚下,皇雩仙之水全部流入其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处避暑的好出处。丰水季节水面面积达660万平方米,储水量1200余万方,枯水季节水面面积也高达500余万平方米,储水量850余万方,通村公路修好后,交通条件其便利。 '''三大学士故里碑亭''' 秩堂乡是茶乡文化发源地,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三大学士故里碑亭"是为了纪念明、清两代三位大学士(李东阳、张治、彭维新)。2004年8月,在原县委书记阳卫国同志的支持下,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于同年12月建成。同时,它将成为秩堂乡的形象标志。 '''岳飞墨庄题字''' 岳飞出任潭州知州、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之前一年,即绍兴元年(1131)秋,曹成率部已窜入攸县、茶陵、酃县、安仁一带,到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岳飞接到枢密院命令后,除留下2000人驻吉州(治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保护家属外,其余1万余人进驻袁州(今江西宜春),然后沿着赣江上游,穿过武功山与万洋山之间的谷地,到达了茶陵的秩堂。当时天已漆黑,难以辨认道路。岳飞便命令部队在村外宿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茶陵人民首次见到了岳家军的军容。民间传说,岳飞还为这个村子书"墨庄"2字,以纪部队到达时,天黑如墨之意。现茶陵秩堂乡合户村陈姓祠堂内还保存有岳飞题写的"墨庄"二字的石碑。岳飞在墨庄停留一宿,第二天,天还未亮,部队就从秩堂出发了。当部队进入高陇境内时,天才渐渐亮了。忽见路旁一座小石山下清泉喷涌。岳飞便命部队就地休息,人喝马饮之后,将士们心爽神清。岳飞也十分高兴,随手在路旁稻田拔出几个禾蔸,蘸以淤泥,在石壁上大书"光泉"二字以抒怀。光泉者,天光见泉水,泉水闪光之意也。后人纪念他,仿迹镌刻石上,并冠以"宋岳忠武王题",附近的村子了怪"光泉村"命名。<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名胜古迹] </ref> ==乡镇企业== 秩堂矿产品公司。秩堂矿产品公司是一个兼收购和销售矿产品于一体的贸易型公司。公司创建于1997年,现有员工8人,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实现利税达200多万元。 红旗煤矿。红旗煤矿位于高陇镇马渡村,是以开采原煤为主的矿山企业。从2004年至今,固定资产投资850余万元,占地面积10余亩,现有职工82人,地磅1台,煤层采掘设备齐全,年产煤3万吨左右,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余万元,利税达30万元。 秩堂边贸市场。秩堂乡边贸市场于2006年7月动工兴建,2007年5月交付使用,投资300余万元,共占地13亩。市场内可使用面积 6000平方米,有240个摊位,能容纳近万人同时进行交易。边贸市场的建成,不仅解决了秩堂有市无墟和马路市场的面貌,同时为繁荣我县边贸市场、增强乡经济实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晓塘脐橙协会 。"茶陵县秩堂乡晓塘村无公害(脐橙)果业协会",于2004年2月18日由秩堂乡、高陇镇、火田镇等15个乡镇41户果业种植大户自发创建, 2006年4月5日正式得到茶陵县民政局同意成立的批复,并在茶陵县经管局登记注册,现有会员128名,被县委组织部授予"科技示范基地"。协会有自己的《章程》、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它的主要业务范围是普及科学知识和果业种植技术,宣传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验,提高科学果业种植技术,加强学术交流等活动。 秩堂乡编制袋厂。是秩堂乡2003年招商引资项目,到目前运转状况良好。该企业共投资200多万元,有编制机26台,解决劳动力30多名,年产值60多万元。 ==历史名人== '''谭朝佐''' 谭朝佐(?-1254) 字子霖,又字钦之,号文庵,秩堂人。举宋绍定年间特奏科许仪榜第四名进士。授从事郎,任临江府仁和县主簿,后任湘阴县丞。 '''谭奇可''' 谭奇可(1215-?) 字辰伯,号虎冈,秩堂毗塘人。累试不第,后在父母督促下,锐意苦读,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举进士,时年50岁。初授迪功郎,后任临江军司户参军,再任英德府从政郎、教授、礼部侍郎,分派掌管府事。 '''谭公望''' 谭公望 字周佐,秩堂人。明成化二年(1466)举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建言不合上意,谪宿松知县,后以"廉明仁恕"升浙江道御史。他为政精敏,以除奸宄、兴学校为先务。在典试山东时,上疏奏请"广进贤才"。他兴办学校,政绩显著,颇得民心。 '''张治''' 张治,字文邦,号龙湖,秩堂毗塘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全国会试中名列第一,为会元,中该科进士,次年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官至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六次主持会试。末次,以"权臣不可有,重臣不可无"为题,切中时弊。编修了第一部《茶陵州志》,并纂修《明伦大典》与《长沙府志》。 '''谭希思''' 谭希思(1542-1623)字子诚,号岳南,秩堂毗塘人。明万历二年(1574)举进士。历任万安知县、永丰县知县、南京监察御史、侍郎、尚宝司丞、大理寺丞、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四川巡抚等职,后以理学治蜀,诸弊剔除而授中宪大夫。谭希思不阿权贵,敢于诤言直谏,任监察御史时,冒杀头之祸,上《请改复祖制疏》,抨击把持朝政的权宦,提出恢复朱元璋时期制定的奏疏办理制度,不许宦官干预朝政,广开言路。因此得罪了一大批权贵,被调到地方任职。任四川巡抚时,夜郎部落叛乱,朝廷百官主张进剿,但他采取宽徭薄赋、革积弊、兴学校等措施,安抚夜郎百姓,使叛乱得以平息。致仕后,潜心研究理学。编纂的《明大政纂要》和著述《四川土夷考》均收入《四库全书》。 '''彭维新''' 彭维新 (1679-1769) 清朝刑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秩堂石龙人。字肇周,号石原,又号馀山。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先为翰林院编修,累迁赞善谕德,后典山西、陕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迁少詹事,出为直隶、河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调任礼部、刑部、吏部右侍郎。雍正改元,充日讲起居注官。七年(1729),奉命往江南会同巡抚尹继善清理积欠钱粮,条奏民间疾苦,疏请蠲免民欠。事竣,署理江苏巡按。较准漕斛,改为窄口平底,杜绝胥吏浮收积弊;双职工赈济江北水灾,全活甚众。后奉命检查浙江海塘兼审积案,又内转吏部左侍郎,迁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刑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维新为官清正,多遭忌恨。总理户部时,受果亲五弹劾,下狱。乾隆元年(1736)获释,仍署左都御史。旋遭御史五俊弹劾,再次落职。六年,授户部侍郎,又升任兵部尚书,充三礼馆副总裁,会试副主考官,并充经筵讲官。时奉命议处总兵高奇案,又以违例被革职。及至十四年,再授左都御史,明年,复为协办大学士,旋又被劾夺职。至此,虽四度罢官,而不改初衷,最后优游林下19年。三十四年(1769)卒,时年90岁。善为诗,有《墨香阁集》行世。《沅湘耆旧集》收入77首。 '''彭国栋''' 彭国栋(1902-1988),字澹园,号郁文,秩堂彭家祠人。民国12年(1923)考入国立山西大学。毕业后,先后任上尉科员、中校干事和中央组织部训练科长、少将处长、第九战区政治部代理主任、政治总教官、湖南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曾是"国大"代表。民国35年(1946)5月任徐州绥靖公署政务处中将处长兼社会部署西南急赈大队长、山东省民政厅长等职。1950年4月去台湾。以后主要从事教育和著述,曾任香港珠海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的教授,1959年创办亚洲诗社,被选为社长。著述颇多,主编《清史》,成为有名史学家。 '''彭问津''' 彭问津(1903-1963),字春樵,号思华,秩堂彭家祠人。民国15年(1926)3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在校参加过东征陈炯明的战斗。次年8月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抗日战争时任团长。民国29年任副师长,率部驻守长沙,抵抗了日军3次进犯,民国33年率部驻衡阳,苦守47天,粮尽弹绝而被俘。尔后千方百计逃离虎口回部队。民国36年任少将副师长,次年升为一九O师师长。海南岛解放后去台湾,1963年病故。 '''谭文邦''' 谭文邦(1909-1987),小田寨下坪人。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共青团,1932年参加红军,同年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分别担任红六军团四十八团政委、八路军七一七团政委、四野一二五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志愿军某军政治部副主任、湖南省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并在抗美援朝中,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他是中共"七大"代表。 '''龙书金''' 龙书金(1910-2003),秩堂东首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12月加入共青团,次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鲁边区、渤海军区的副司令员、四野四十三军副军长等职。在红军东征抢渡黄河战斗中,被军团首长授予"突击组长英雄"称号。在战四平、攻锦州、夺天津等战役中,有"攻坚老虎"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兼党委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当选为中共"八大"、"九大"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李振声''' 李振声(1919-1974),秩堂彭家祠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参加红军,并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分别任过连指导员、八路军二十团政委、四野一三七师政委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空军师政委、空军第六军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彭柏山''' 彭柏山(1910.3-1968.4.3) 原名彭冰山。秩堂彭家祠人。少年读私塾。1925年考入长江工业学校艺徒班学习。1929年就读于上海江湾劳动大学政治经济系,并开始创作。后因参与学生运动被校方开除。1931年加入"左联"领导下的文艺研究会,继而担任"左联"大众教育委员会书记,创作上得到鲁迅的鼓励和帮助。1934年发表了最早反映苏区人民斗争生活的短片小说《崖边》。同年被捕,1935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获释后参加新四军,至全国解放一直担任政治宣传领导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因"胡风问题"受到株连多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1980年恢复党籍和名誉。留有描写解放战争初期华中解放区军民英勇作战的遗著《战争与人民》。 '''陈希云''' 陈希云 1902年出生,秩堂人。1927年春在本地任乡农会会长。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茶陵区、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银行行长、财政部部长。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17师供给部部长,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斗争。1934年8月任红6军团供给部部长,随部西征。后参加创建湘鄂川黔苏区,任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财政部部长和副主席、代主席。1935年11月参加长征,后任红二方面军供给部部长兼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0师供给部部长,晋西北军区、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国家粮食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等职。1957年2月6日于北京病逝。 '''彭小莲''' 彭小莲,1953年6月出生,秩堂彭家祠人,中国电影导演。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导演工作。1986年彭小莲导演影片《我和我的同学们》。该片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塑造了蓬勃向上,个性鲜明的中学生群像,总体构思完整,镜头运用,画面构图,声音造型和节奏的掌握都自然流畅。在创作中彭小莲展示出良好的专业技巧和艺术才华。该片获第二届"童牛奖"优秀儿童少年故事片奖,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故事片奖,彭小莲获"童牛奖"优秀儿童少年故事片导演奖。1987年彭小莲导演影片《女人的故事》。该片表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鼓舞下,三个从来未出过门的农村妇女毅然出门挣钱的故事。影片融入了彭小莲对社会、对妇女深深地思想和认识。几个主人公性格丰满,朴实自然,她们与以往同类影片中的妇女从思想、观念到身份地位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具有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该片从思想到艺术上都有许多创新之处,是一部表现妇女生活与命运的佳片。彭小莲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她注重于女性在新时期个性的释放的表达,特别是能细腻入微地传达女性的内心情感变化,又能触及到与此相关的社会根源性问题。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一定深度,受到专家和观众的肯定和欢迎。 1989年彭小莲应邀到纽约大学电影研究院任访问学者,一年后申请就读学位,暂时告别中国影坛。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彭小莲回国担任独立电影制片人,并且仍然继续从事导演工作。1996年她参与改编了影片《我也有爸爸》,获得极大成功。同时,独立执导了《犬杀》,该片通过一起狗咬主人致死的离奇事件,引发出一桩扑朔迷离的谋杀案,清洁曲折,引人入胜,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1998年,为纪念上海解放50周年,彭小莲执导了影片《上海纪事》。该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上海解放这一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在接管特大都市时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彭小莲熟练的电影表现手法使影片艺术地再现了这段难忘的历史,成为上影完成的第一部国庆50周年献礼佳作。该片获得了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上海纪事》、《美丽上海》、《上海伦巴》称为彭小莲作品中的"上海三步曲",《上海伦巴》春节上映。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秩堂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