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粗鱗燈籠魚 的原始碼
←
粗鱗燈籠魚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粗鱗燈籠魚U.jpg|thumb|right|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pe_picture/dpi600/Jheng0527.jpg 原圖連結]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howpic.php?science=Myctophum%20asperum「圖片來源 」] ]] '''粗鱗燈籠魚''' 學名 : [[yctophum asperum]],為燈籠魚科燈籠魚屬的魚類。 俗名 : 暗色燈籠魚、燈籠魚、七星魚、光魚。 地理分布 : 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熱帶海域。 臺灣分布 : 則發現於東部及東沙群島周邊水域。 ==科學分類== [[File:粗鱗燈籠魚.gif |thumb|左| [https://fishdb.sinica.edu.tw/images/taiwan.gif 原圖連結]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howpic.php?science=Myctophum%20asperum「圖片來源 」] ]]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科: 燈籠魚科 Myctophidae 屬: 燈籠魚屬 Myctophum 種: 粗鱗燈籠魚 M. asperum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短,前端鈍。眼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略擴大;上下頜呈絨毛狀齒帶。鰓蓋後上緣圓滑,不具鋸齒狀突起。 體被大而薄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2-14(通常為13),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7-19(通常為18);尾鰭叉形,尾鰭副鰭條柔軟。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及鼻部腹位發光器(Vn)皆小而圓形;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距側線比距胸鰭基部遠;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兩者互為斜線排列;胸部發光器(PO)5個,PO5位置略昇高,位於腹鰭基的前上方;腹部發光器(VO)4個,水平排列;腹鰭上位發光器(VLO)位於腹鰭和側線之中間;臀鰭上方發光器(SAO)3個,三者排列略呈鈍角狀,SAO1在VO3及VO4之間的上方,SAO3緊臨在側線下緣;體後側位發光器(Pol)1個,在脂鰭下方,緊臨側線下緣;臀鰭前部發光器(AOa)7個,水平排列;臀鰭後部發光器(AOp)5-6個;尾鰭前位發光器(Prc)2個。<ref>[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218 台灣魚類資料庫- 粗鱗燈籠魚]</ref> 尾部發光腺,雄魚的SUGL具4-6個,雌魚的INGL具1-2個發光鱗。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巡游魚類,具日夜垂直分布習性,白天一般棲息深度可達425-750公尺左右,晚上則上游至水深0-125公尺附近處覓食,以浮游生物為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參考文獻== A review of lanternfishes( Families: Myctophidae and Neoscopelidae)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around Taiwan and Tungsha Islands with notes on seventeen new records(Wang and Chen, 2001);中國動物誌-燈籠魚目(陳等, 2002) Tsarin, S.A. 1993 Wang, J. T.-M. etc. 2001 [[陳素芝]] 編著 2002 <ref>[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document_link.php?id=381218&sc=Myctophum%20asperum Myctophum asperum(381218)相關文獻]</ref> ==參考資料==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Category:720 海洋志總論]]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返回「
粗鱗燈籠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