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維希法國 的原始碼
←
維希法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維希法國'''<br><img src="https://cdn-news.readmoo.com/wp-content/uploads/2019/08/5738940315_053acaee66_b-1140x60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readmoo.com/2019/08/14/the-critcal-time/ 圖片來自閱讀最前線]</small> |} '''维希法國'''([[法语]]:'''Régime de Vichy'''),正式国名为'''法兰西国'''(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納粹德國]]控制下的[[法国政府]]<ref>[http://www.xinhuanet.com/2020-05/03/c_1125937248.htm 法国政府],即時</ref> ;它也被称为'''维希政权'''、'''维希政府''',简称“'''维希'''”。1940年6月德国占领[[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故名。维希政府在被[[德国国防军]]占领的法国北部领土(即占领区)还保有一些权力;但是它主要统治包括维希在内的非占领区,也就是[[自由区]],约占法国本土领土面积的40%。维希政府于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解放法国后覆灭。 ==历史== 二战[[法国战役]]之后,法国即将战败时,[[法国总理|总理]][[保罗·雷诺]]辭職,一战英雄[[菲利普·贝当|贝当]]繼任總理,向[[纳粹德国|德国]]求和。1940年6月22日德法雙方簽訂[[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停戰協定]]。1940年7月[[法国国会]]在[[维希]]举行富有争议性的投票,授予貝當一切立法、司法、行政及外交權力,选举他为[[元首]]。貝當政府改[[国号]],实行[[法西斯]]独裁,国会僅成为咨询机构。當時除[[英國]]之外的國家都承認维希政府為代表法國的政府。 [[贝当]]与[[纳粹德国]]合作,以换取德國和義大利不瓜分法国的承诺。维希政府协助抓捕[[犹太人]]、[[吉普賽人]]和其它“不良分子”,有时,其军队也积极地与盟国对抗。最初尽管新政府(即维希政府)支持[[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義]],但是其仍然赢得了很多法国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们把支持[[纳粹主义]]看作是保持法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手段。 维希法国的合法性与[[贝当]]的领导权一直受到流亡的[[戴高乐]]将军的挑战,他宣称自己是法国合法政府的代表。民意逐渐地转向反对维希政府和德国,[[法国抵抗运动|抵抗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在1944年6月[[盟军]]攻入法国之后,[[自由法國]]領導人[[戴高乐]]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在1944年[[諾曼第戰役]]后,维希政府遷往德國的[[西格馬林根]],次年垮台。不少的維希政府官員在戰後都受到法國政府的通緝與囚禁,绝大多数维希政府的層峰人物被法国临时政府送上法庭,许多人因叛国罪、战争罪以及配合大屠杀而[[伏誅]],更有数以千计為納粹服務者,被地方抵抗力量[[就地正法]]。 维希政府首腦之一的[[赖伐尔]]于1945年10月9日被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死刑,15日被处决。[[貝當]]原本也遭求處[[死刑]],但是因為一戰戰功之故改判[[無期徒刑]],而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利勒迪厄]]島的一個[[要塞]]中直到1951年病故。 == 概述 ==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维希法国在法国向德国投降之后,于1940年6月22日成立,因其[[行都]]在维希(一个位於法国中部的城市)而得名。其法定首都仍为巴黎,[[贝当]]一直试图在时机适宜的时候回迁。 在1940年[[贝当]]被大众认为是一战英雄,[[凡尔登战役]]的胜利者。贝当是一位有反民主倾向的军人,他成为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理。他把法国的迅速溃败归咎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民主制度。贝当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半[[法西斯主义]]的政体。尽管维希政府宣称保持中立,但事实上其积极地与德国合作,尤其是配合了纳粹的[[犹太人大屠杀|种族政策]]。 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维希政府仅仅统治了法国南部没有被占领的部分(被称为“自由区”),而德国直接统治占领区。事实上维希政府对[[法国本土]]中的绝大部分拥有民事管辖权。仅仅是[[阿尔萨斯-洛林]]的边境领土才被德国直接统治,甚至连这些法國北部领土都从没有被德国正式吞并(尽管这是另一个普遍误解),除了阿尔萨斯-洛林。相似地法国位于阿尔卑斯山的一小片领土和[[科西嘉岛]]在1940年6月到1943年9月被[[意大利]]直接统治。1942年德國的安東計畫實施時,義大利軍队進駐[[土倫]]、[[格勒諾布爾]]及[[坎城]]等[[隆河]]以東的南部城市,更佔领了[[摩納哥公國]]。法国剩下的领土上的官员们都听命于维希政府。维希政府的警察首脑勒内·布斯凯在巴黎,通过他的副官让·勒盖(吉恩·莱瓜伊)直接行使权力,后者负责与纳粹协调行动。在被占领的领土上,德国法规高于法国法规,而且维希政府的官员也经常受到德国人的欺凌。 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北非登陆([[火炬行动]])。1942年11月11日纳粹德国及義大利执行了安东计划占领了[[法国南部]]。尽管维希政府的自主性因其武装力量“停战军”的解散而削弱,但是1943年3月自由区与占领区分界线的废除却方便了它的统治。维希政府在几乎全部的法国的领土行使权力,直到其政权在1944年6月盟军攻入法国后崩溃。一些成员此后迁到德国西南部的[[西格马林根]][[西格马林根城堡|城堡]]暂驻。 维希政府被美国、加拿大等国承认为法国的合法政府,直到1944年10月23日,尽管这些国家正在与德国和義大利作战。英国则至少在维希政府总理[[赖伐尔]]明确地准备与德国合作之前,与其保持了非官方的联系。甚至在此之后,在[[自由法国]]与维希法国之间,英国仍然保持一种矛盾的态度。 尽管维希政府自称为法国的合法政府,但是[[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以及后来的法国政府坚持认为维希政府是一个由[[叛国者]]组成的[[傀儡政府]]。历史学家还在对1940年7月10日的那场投票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论,那次投票授予了贝当全部权力。支持维希政府为非法政府这一观点的证据,主要是投票中受到的赖伐尔的压力,以及27位代表和参议员的缺席([[维希80人]])。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維希法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