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红三七 的原始碼
←
红三七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红三七</big> ''' |- | [[File:T010ff0767d6c5d5b62.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0ff0767d6c5d5b62.jpg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768269&sid=26391836 红三七]]]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红三七 拼音:Hónɡ Sān Qī 界科:植物界、蓼科 考证:出自《陕西中草药》 性味归经:味涩,性平 毒性:无毒 |} '''红三七''',[[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支柱蓼的根茎。具有散血,止血,行气,调经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 别称:扭子七、算盘七、九龙盘、九牛、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 分布区域: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浙江、江西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全部无毛。根茎肥厚,具节,紫褐色;须根甚多。茎丛生或单生,细长,绿色,不分枝。 [[基生叶有长柄]],长15-25cm;茎生叶互生,下部的具柄,上部的渐至无柄,叶柄基部具膜质托叶鞘2枚,有明显的脉,无缘毛;叶片卵形或广卵形,质薄,长3-15cm,宽1.5-9cm,先端尖锐,微弯,全缘,基部心脏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 [[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轴长3-5cm;小花白色,径约3mm,花梗短小,基部具小苞片;花被5深裂,长椭圆形,长2-3mm;雄蕊8,花丝线形;子房上位,呈三角状,花柱3枚,柱头头状。 [[瘦果卵形]],有3锐棱,黄褐色,有光泽。花期7月。<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1114289 红三七],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植物种属== 蓼科植物支柱蓼。 ==分布区域== 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四川、贵州、浙江、江西等地。产四川、陕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长于中山区的林下或潮湿地方,常见于黄沙泥地中。 ==药用价值== 一、 '''功能''':散血,止血,行气,调经。 '''主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或浸酒、研末。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中,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等。 '''相关论述''': 1、《[[四川中药志]]》:“散血行气。治跌打损伤及五劳七伤。” 2、《[[陕西中草药]]》:“收敛止血,活血调经,止痛生肌。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淋症,白带,红白痢疾,大骨节病。” '''相关配伍''':治跌打损伤:支柱蓼根研粉,以酒送服。晚饭前服七至八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采收加工''':8-9月采收。 '''药材性状''': 干燥根茎近圆柱形,根头处稍粗壮,外表棕黑色,粗糙凹凸不平、具节,节上有明显疙瘩突起,须根黑色,卷曲而长。质坚硬,断面粉红色至棕红色。气微,味淡微涩。<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1114289 红三七],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二、 '''拼音'''Hónɡ Sān Qī '''别名'''扭子七(《四川中药志》),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陕西中草药》),螺丝三七、血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支柱蓼的根茎。8~9月采收。 '''原形态'''支柱蓼,又名:九牛造。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部无毛。根茎肥厚,具节,紫褐色;须根甚多。茎丛生或单生,细长,绿色,不分枝。基生叶有长柄,长15~25厘米;茎生叶互生,下部的具柄,上部的渐至无柄,叶柄基部具膜质托叶鞘2枚,有明显的脉,无缘毛;叶片卵形或广卵形,质薄,长3~15厘米,宽1.5~9厘米,先端尖锐,微弯,全缘,基部心脏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轴长3~5厘米;小花白色,径约3毫米,花梗短小,基部具小苞片;花被5深裂,长椭圆形,长2~3毫米;雄蕊8,花丝线形;子房上位,呈三角状,花柱3枚,柱头头状。瘦果卵形,有3锐棱,黄褐色,有光泽。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中山区的林下或潮湿地方,常见于黄沙泥地中。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四川、贵州、浙江、江西等地。产四川、陕西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近圆柱形,根头处稍粗壮,外表棕黑色,粗糙凹凸不平、具节,节上有明显疙瘩突起,须根黑色,卷曲而长。质坚硬,断面粉红色至棕红色。气微,味淡微涩。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中,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等。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味涩,性平,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散血,止血,行气,调经。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 ①《四川中药志》:"散血行气。治跌打损伤及五劳七伤。" ②《陕西中草药》:"收敛止血,活血调经,止痛生肌。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淋症,白带,红白痢疾,大骨节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研末。 '''复方'''治跌打损伤:支柱蓼根研粉,以酒送服。晚饭前服七至八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临床应用'''治疗大骨节病:取红三七(鲜)3钱切片,水煎3次取汁混合,早晚空腹加温分服。试治10例,其中Ⅰ°3例,Ⅱ°5例,Ⅲ°2例,治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以年龄小、病情轻者,疗效显著。 '''摘录'''《[[中药大辞典]]》<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h/hongsanqi.html 红三七],中医世家</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红三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