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羊角水堡 的原始碼
←
羊角水堡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羊水角八篇.jpg|thumb|right|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MKy6HbqkHpJqVWu3myb4eN4YoeGBf4ddMhhdeKXv5ccIK1531300219864compressflag.jpe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MEU2J260524UNCT.html 来源于网易网] ]] '''羊角水堡''',古称羊角水,又名羊角堡、羊角水堡、羊角水城堡。[[江西省]]会昌县明清古堡,位于县城东南70公里筠门岭镇羊角水村,是赣南仅存的一处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军事城堡。城堡内遗存有大量的军事及民居建筑及其它公共设施。历史上对保护当地居民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赣南客家人誉为“平安堡”。由于地处偏僻,许多建筑得以保存,是研究地区军事及客家文化重要资源,核定为县市国家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沿革== 羊角水堡,古称羊角水,又名羊角堡、羊角水城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筠门岭镇羊角村(也作羊角水村),是赣南独有的一处规模宏大的明清军事城堡。羊角地名源于赣江支流贡水上源湘江绕城而过,形如羊角,故名羊角。 羊角城堡地处会昌湘水上游,其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靠汉仙岩。因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早在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曾在这里驻军,到了明、清更是成为军事重地。自古以来,羊角城堡素以“一隅之地而遥制千里”著称。《会昌县志》记载:“羊角堡虽一隅之地,当三省咽喉之区。”,到明清时期更是江西东南地区通往闽粤的咽喉。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腐败,大官僚地主肆无忌惮地掠夺和兼并农民的土地,各种苛捐杂税有增无减,致使闽粤赣客家山区农民无以为生,只得铤而走险,聚啸山林。整个明代中后期,这一带的农民起义斗争此起彼伏,成为起义爆发的中心地区,较大的起义就有桶冈、左溪、横水等七八处。 为镇压闽粤赣湘四省边际客家地区的农民起义斗争,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政府在羊角水始建城堡。但当时并未建城墙,主要用于瞭望。堡中“止有孱(懦弱)军五十人”,每当贼匪一到,官兵抵挡不住,居民逃往山谷,贼匪大肆抢劫。成化年间至嘉靖年间,村寨几乎每年都要被“流贼”掠劫一次以上,这里被贼匪烧杀抢掠七十二次。《赣州府志》记载:“会昌羊角水,扼闽广之冲,为南赣咽喉重地。”羊角水虽处边远山区,但属两省三县交界之地,昔时经常有贼匪抢劫扰乱。这种劫掠、骚扰和破坏,给当地军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明弘治八年(1495年),明朝廷特设南赣巡抚一职,统辖江西的南安府、赣州府,福建的汀州府、漳州府,广东的南雄府、韶州府、潮州府、惠州府以及湖广的郴州共“八府一州”,并把巡抚衙门设在赣州,作为镇压起义的指挥中心。 羊角村大姓望族与富绅地主希望利用羊角城堡的地理险峻,把城堡扩大,让整个羊角村的居民都住到城堡里去,实行兵民共同防御。于是,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他们一致推举当地的绅士周廷试为代表,专程到赣州府拜见南赣巡抚虞守愚,哭诉其求。虞守愚亲往羊角村考察后,耳闻目睹当地驻军和民众的强烈要求,深为感动,于是上奏朝廷,很快得到批准。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在南赣巡抚虞守愚、兵备副使薜甲和会昌守备等官员的具体组织下,开始实施筑城工程。羊角村的周边民众对修筑城堡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仅用短短的近两年时间,一座“周三千尺,高三丈,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城堡在闽粤赣边陲要津之竣工。 城堡建成后,原先散居在城堡附近的近千户村民悉数迁入堡内。据明代欧阳德《羊角堡城记》记载:整座城堡约占地7.4万平方米,城墙辟有防御和进攻用的垛口564个,城堡内街坊巷陌纵横交错,卵石铺成的大街小巷四通八达,曲径通幽。明清两朝,羊角城堡内先后有兵署、卫衙、公馆、宗祠、码头、圩市等诸多公共场所,堡内军民、商贾杂处,因地处水陆交通之要道,在城堡东侧辟有羊角圩,过往的货船、客商、骡马、挑夫等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这次建城,原有居民也围在其中,可一起参加防御作战。建城后,当时驻兵两三百名;明嘉靖四十年,设把总一名,领兵五百名(包括长沙营);万历年间,有兵四百一十名;清顺治初设守备、把总各一名,兵减至三百名;康熙年间,官兵只有一百九十三名;雍正十年,改守备为都司;同治年间,有士兵两百名。城堡北边大坪(现营坊村)为当年的练兵场,并建有演武厅(已毁)。 羊角城堡在明清四百多年间,遭遇了大规模战火,见证了无数反抗与杀戳的历史。城堡曾多次被起义的农民军占领并毁坏,战后又屡加修葺,民国以后,因城堡与城垛整体被废弃无用,逐渐坍塌。 ==文物遗存== [[File:白羊谁羊水角.jpg|thumb|right|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Xonyl%3Dnv2SueIf9jnbi8p%3DJ1N2uk36tSnyeTvOkCVjfvM1531300217399compressflag.jpe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MEU2J260524UNCT.html 来源于网易网] ]] 羊角水堡总面积74000多平方米,城堡内遗存有: 明代城墙861米和东“通湘门”、南“向明门”、西“镇远门”等3座城门,其中以东城门保存较为完整,门额上刻有“通湘门”和“嘉靖甲辰岁仲冬吉旦立”铭文,在东门城墙上还刻有康熙年间洪水浸城水位记录。 城内保存着大片清代与民国时期民居与祠堂建筑,仅清代宗祠和民居建筑就达34栋。其中,具代表性的建筑有“周氏宗祠”、“蓝氏祠堂”、“纲公祠”等,“周龙一”宅、畲族兰氏民宅等建筑具较高价值。 城内城隍庙、真君庙宇等具浓厚地方特点。城隍庙,单一庙堂无厢房,庙宇小巧。清代中期的周龙一住宅,属砖木结构楼房,三进式厅堂,左右配24间厢房,门窗、天井、墙角、阶沿、明沟等均用红石建造。 清代建筑蓝氏祠堂,乾隆四年(1665年)建造,称“旌表儒童周道明之妻蓝氏”节孝坊,造型别致,精雕细刻。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60余平方米,砖木、土木混合结构。旁边,还有一座四柱三间石牌坊——蓝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年,由红石雕刻镶嵌而成,虽风化严重,碑文和雕刻也已模糊不清,但仍然气势非凡。 清代周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进深29.8米,宽17米,占地面积506.6平方米,红石制成的门框,上下厅布局建筑,门外檐梁正中竖立双柱斗拱,内部装修有藻井、轩棚、倒板及缕雕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筑美观庄重整座建筑美观庄重。 城墙外的湘水边有两个古码头,一处在鹅胸桥左侧,靠河沿处砌三级红麻条石梯;另一处在向阳门外,自上而下27级麻条石级,是羊角堡早的水运码头。 城内保存完整的古街道,全由鹅卵石铺设,古朴实用。此外,城堡还保存有完整古码头和一些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古石碑。<ref>[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1211.html 来源于买购网] </ref> ==文物价值== [[File:羊水角全村.jpg|thumb|right|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JlUu7FwPC2OlXDEJELcqtcTmvCe06pwnD3DbgCuEYLsJc1531300214905.jpe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MEU2J260524UNCT.html 来源于网易网] ]] 羊角水堡在古代不仅为经商要道,且为攻防要冲。[[明代]]城堡建成后,原先散居在城堡附近的近千户村民悉数迁入堡内。明清两朝,羊角水堡内先后有兵署、卫衙、公馆、宗祠、码头、圩市等诸多公共场所,成为闽粤赣客家地区一座集防御、治安、商贸、宗族、民居等融为一体的典型乡村城堡。因此,对研究客家文化、古代军事史等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此外,当年苏区革命时期,羊角水城堡还是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以瑞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东大门,长期有红军守卫。时任(会昌安远寻乌)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还多次亲临羊解散堡视察防务。因此,对于研究苏区革命史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文物保护== 2006年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3年6月,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会昌县启动了“羊角水堡”维修保护工作。到年中,完成了项目建议书、专家实地勘察和论证等工作,并手编制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该县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古建筑原貌恢复、设施设备修复。 {{#iDisplay:j3152wqm6kg | 560 | 390 | qq }} {{#iDisplay:e0738641c62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羊角水堡
」頁面